1、月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今中外描写月亮的诗文。2、认识月亮在我国人民情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过程与方法1、紧扣情感线索分析本课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而且能让学生从作者高超的艺术创造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2、本文是一篇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因此,要多诵读,要着重分析这种蕴涵于文字之中的语言艺术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巧。3、注重比较阅读的训练,在比较中见高下见殊异,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教学重难点1、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2、
2、比较阅读的训练。3、文中“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4、 “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中的印章”一句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朗读声频。2、印发阅读文章对月 (贾平凹作)及几题思考题,以资比较之用。学生准备1、查找作者贾平凹的有关资料。2、查找与月亮文化有关的古今诗文。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在一间窗帘拉合、灯源关闭的多媒体教室内,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沉沉的黑夜景象)同学们,沉沉黑夜,我们最想盼望什么横空出世?(生答:月亮)而且巴不得是个满月,最好还是中秋之夜的满月吧。在我们的殷切期盼中,瞧,月亮终于羞怯地露出了它的脸来了!(教师启动多媒体设备,在黑屏中渐渐显示一盘满
3、月,且在动态中呈弧形缓缓上升,银辉洒满整个教室)让我们跟随作家贾平凹的笔触一起去踏寻月的足迹吧。板书课题“月迹” ,作者“贾平凹” ,播放课文的朗读声频。2、同学们,我们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许多与月相关的歌曲,有的纯粹是歌颂月亮的纯洁与美好,有的是借天上明月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背诵全篇或部分名句。一个学生背了,其他同学再背,不得重复。学生背得越多越好,不少于 10 篇(首) 。可提示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词: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检查学生查找的作家贾平凹的有关资料,后教师投影显示:贾平凹,1952 年生于陕西
4、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平娃。陕西话中,“娃”与“凹”同音,贾平凹便为自己定了现名。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商州 、 山地笔记等。二、梳理课文1、指名一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指出其读音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一并投影显示某些生字、生词的读音及意义。面面相觑 q: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讶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觑,看,瞧。袅袅 nio nio:形容烟气缭绕上升。嫉妒 j d: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偎 wi:亲热地靠着;紧挨着。锨 xin 噢 掬 j让学生齐读生字词。2、同学们反复朗
5、读课文,分组讨论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引导:散文在结构上看似自由,其实文中都有一条线索将文章的材料组织起来形散而神不散。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本文的行文线索(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不强求答案唯一)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教师投影明确:盼月寻月议月。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3、教师大屏幕显示本文细部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着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 ,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 ,这是为什么?孩童们寻月过程中见到了哪些景象?寻月过程中又体现了孩童们怎样的心理变化轨迹?如何理解“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
6、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一句含义? 文中 “奶奶”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分组讨论,逐一解决。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不满足在孩子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后来在寻月过程中寻找到了“月亮” ,寻找到了“美” ,终于觉得“满足”了。寻月所见:中堂里,镜中望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院中望月,月光“玉玉” , “银银” ,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清清晰晰有什么东西,原来是桂树,并知道还有嫦娥。又进一步在院内寻找,发现一切光洁之处,俱有月亮在其中。兴之所
7、至,院外河中寻月,发现“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 。又突然在各人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寻月心理变化: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 。听说月中有树有嫦娥,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羡慕”而生“嫉妒” ,不由得“争执了起来” 。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 ,大家“越发觉得奇了” 。河中寻月,瞳中见月, “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 ,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 。含义: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夜空也便是属于我们的。奶奶这一形象是作家有意
8、塑造并寄托着自己理想的一个形象。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没有奶奶这一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三、研讨请同学们深入研讨课文,提出自己想知道或不太明白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回答。学生质疑预测(其他问题教师机动处理):预设问题一:文中所写的月亮是孩童们眼里的月亮,你能举例说明吗?预设问题二:文中语言有着怎样的艺术魅力?预设问题三: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显著的不同?师生一同研讨,尽量统一意见和看法。参
9、考答案如下:问题一:可从两个方面来答。一是以孩童朴素的视觉感知来写月亮。如镜中看月,写月亮是“长了腿的” , “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院中望月,写月亮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面有了什么东西” ,等等,这里写的全是朴素的视觉形象,是关于月亮形状和色彩的最基本的感觉,拟人化的感觉显然更符合孩童的感觉特点。二是以孩童的生理感觉来写月亮。当听说月中也有自家院中有的桂树时,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信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感受到了桂树的馥郁
10、花香,人间和月亮融为一体。显然,文中的月亮不是成人眼中的月亮,不是思妇征夫眼中的月亮,更不是文人墨客眼中的月亮。问题二:贾平凹的语言有意向空灵的意韵发展,作品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本文写孩童寻月,写孩童眼里的月亮,一切就着孩童的言行、感受和心理来写,多用比喻,想象奇特,充满童心、童真、童趣,孩童的形象在作家的笔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问题三:首先在于不是离人赏月,而是中秋之夜弟兄姐妹团聚,且在祖辈指引下共赏月;第二,作品的基调是温馨、融洽、热烈、向上,而不是伤感、悲凉;第三,作品有意识地把赏月与孩童们的成长结合起来,随着寻月的进程,孩童们的认知在发展,心灵在升华。这一切,都使得文章有全新之感,不落窠臼。四、总结月迹这篇课文描述了三幅画面:一是孩子们在屋中盼月,二是到院内、院外寻月,三是在沙滩上议月,在这宁静甜美的画面中透露出孩子们真挚、纯洁、天真而富有幻想的情趣,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烈憧憬与向往。我们这些读者也不禁随了作者的笔迹、文中的月迹一起徜徉在美妙无比的月文化的海洋中,尽情地享受那光那影那美。让我们也来写一篇“模仿秀”以“月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美文,建议大家于明日(3 月 22 日农历二月十五)晚上在静静地赏月过后动笔作文,双休日闲闲的,好好地酝酿意境、锤炼语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