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心 爱心 专心 1巍巍中山陵作业 预习作业1.按拼音写出汉字。(24 分)横 bin( ) 龟 f( ) 田 p( ) din( )基中 zhu( ) 深 su( ) 肃 m( ) 灵 ji( )山 mi( ) 险 jn( ) 丘 lng( ) chn( )朴答案:匾 趺 圃 奠 轴 邃 穆 柩 脉 峻 陵 淳2.解释词语,并用这个词造句。(5 分)(1)和谐:_(2)竣工:_(3)莽苍:_(4)气象万千:_(5)栩栩如生:_答案:(1)配合得适当和匀称。(2)工程完成。竣: 完毕。 (3)景色迷茫。 (4)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 (5)指形象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课堂作业阅读语段,完成
2、 39 题。(45 分)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分为 8 段,每段 30 余步至 54 步不等,共 290 级。石阶尽处,就是宽 135 米、深 30 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
3、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3.在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8 分)近义词:( )( ) ( )( )反义词:( )( ) ( )( )4.对于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5 分) ( )A.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的美丽景色。B.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C.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摹状貌。D.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南往北。5.本段重点说明的是(4 分) ( )A.石阶 B.平台 C.祭殿6.文中用了很多数字来介绍建筑物,能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吗?(4 分)_7.请依据原文具体写出“工笔长卷” 、 “泼墨山水”所表现的内容。(8 分)
4、工笔长卷:_泼墨山水:_8.你能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吗?请试着写出它们将什么比做了什么。(8 分)如_ 似_犹_ 若_用心 爱心 专心 29.划分这段文章的层次,并说明各层分别写了什么。(8 分) 一层:_二层:_三层:_3.答案:近义词: (眺望) (犹若) 反义词: (远一近)(出一没)4 答案:D5.答案:B6.答案:使用数字可以精确具体地说明建筑物。7.答案:工笔长卷: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泼墨山水: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8.答案:方山如屏 秦
5、淮似带 城犹潜蛇 山若伏鳖9.答案:一层:自碑亭至平台的台阶;二层:平台的位置及主体建筑;三层:在平台上所见到的景象。课外作业10.本文开头为什么要详细描绘中山陵的地理环境?(2 分)_答案:课文开头描绘中山陵地理环境为下文描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和庄严肃穆的氛围作了有力的铺垫,衬托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11.本文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2 分)_答案: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者先驱,是杰出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中山陵的设计和建造很好地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这种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这篇文章在介绍中山陵时,能够把握设计者的意图,突出描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其
6、目的也就是使读者能够感受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巍巍”中山陵也正是孙中山先生的“巍巍”精神的象征。12.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_答案:文中着力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主要表现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创新作业13.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说说下列句子采用的说明方式。(4 分)(1)“道外的丘岗坡陀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之前,就已逐步进入安详宁静、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2)“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人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
7、工笔长卷。 ”(3)“正面的陵门,高 15 米,宽 24 米,深 8 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岩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4)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 岩相互衬映,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图画。(1)_(2)_用心 爱心 专心 3(3)_(4)_答案:(1)生动说明 (2)生动说明 (3)平实说明 (4)生动说明阅读说明文,完成 1417 题。(16 分)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
8、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关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 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
9、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 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
10、方终年青绿、四李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14.阅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2 分)_15.文章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 分)_16.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6 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_“这
11、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句中的“悦目”若换成“明显”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_17.我国的民俗文化(如秧歌、锣鼓、舞龙、春联、剪纸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请抓住特征介绍其中的一种,并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色彩美。( 不少于 80 字)(5 分)_14.答案: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15.答案:作者以故宫和天坛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建筑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用心 爱心 专心 4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6.答案:“之一”不能删掉。 “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 “明显”则只强调了对比的强度。17.答案:例: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 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 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飘舞的红绸映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