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渔夫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了解故事情节,探究魔鬼的本性。3、懂得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道理。4、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设计符合情节发展的不同故事结局,培养创新精神。5、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认识魔鬼的本质,懂得运用人的智慧战胜魔鬼、战胜邪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想每组发一张白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张魔鬼的形象图,并简要说明。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对魔鬼的了解认识的程度。然后通过课文有关描写魔鬼外形的录音,引入课文,告诉学生仅从外形来认识魔鬼是不全面的,再引导学生通过研
2、读课文,正确认识魔鬼的吃人本质,然后通过设计与课文不同的故事结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并深入体会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常识学习1.题目解说。2. 一千零一夜简介。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时期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二、学习课文1、初探魔鬼形象:每组发一张白纸,大家商量一下,请小组中画画高手,用简单的几笔勾画一下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形象(三分钟完成) ,由组长展示成果,并简单说说魔鬼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渔夫的故事里也有一个可怕的魔鬼。课文选自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
3、集一千零一夜 ,是一篇外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现在,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个可怕的魔鬼。翻开书 172 页第二自然段,听课文有关描写魔鬼外形的录音。2、深探魔鬼本质:课文中的魔鬼和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一样,可怕凶恶。可是我们仅仅只从魔鬼的外形来认识魔鬼是不全面的,下面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魔鬼的本来面目。结合注解,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研读课文 1-15 小节,谈谈你对魔鬼的新的认识,并能在课文中找依据,特别是从课文渔夫与魔鬼的对话中看魔鬼的本来面目。先小组内讨论交流,由组长执笔整理,再在班级里交流。3、再探伏魔方法:魔鬼是十分的凶残狡猾的,那么
4、这场渔夫与魔鬼的斗争,结局会如何呢?指名朗读课文 16-25 小节,其他同学看课文,然后说说渔夫是怎样战胜魔鬼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课文的结局编得很精彩,但我觉得同学们很聪明,创新能力很强 ,完全有可能编一个同样精彩,和课文不同的故事结尾。请每个小组同学紧接着 15 小节开始,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想象,给故事另外编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尾,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由组长展示小组设计成果,并说明理由。同学们能不能就刚才几位同学的设计比较一下,看哪个结尾好,哪个更合乎故事情节的发展,请试作评价。三、阅读练习、探究1如果魔鬼在前三个世纪被救起,会兑现他的许诺吗?2.渔夫和魔鬼都要求对
5、方说的简短些,这表现了他们什么心理?3.课后练习三:你认为原结尾是保留好呢还是删去好?四、品味积累(课后)附: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说明这堂课,我采取了三点主要策略:1、找准教学的起点。找准教学的起点,这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学起点过低或过高,必定会导致你的教学失效。 渔夫的故事是一篇民间故事,故事情节,语言方面并不难,故事的两个角色中,渔夫的形象也好理解,主要是对魔鬼的形象的认识,学生可能不全面、有疑惑、或甚至错误。所以我这堂课就以研究魔鬼这个形象作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要内容。学生对魔鬼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的,片面的。因此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给魔鬼画像,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研读从外形
6、到本质来进一步认识魔鬼,最后通过故事结局的亲自设计认识魔鬼是可以被人所战胜的。这样找准了教学起点,教材的处理、教学思路也就清楚了。2、融入探究性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堂课的教学融入了探究性教学的思想,尝试探究性教学模式在民间故事这类题裁课文的教学中的运用。这堂课,为学生设置了探究魔鬼形象的主题,从外形、本质和可以被战胜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认识探究魔鬼的本来面目。由魔鬼的外形引发学生探究魔鬼本质欲望,由魔鬼的凶残狡猾引发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魔鬼,这样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热情。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问题形成解释,在小组中充分表达交流评议,再在班级中展示交流评议,所以这堂课是以魔鬼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来组织教学的。由于课堂引入了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空间、发表个人意见和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所以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活跃,学习变得轻松愉快,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这节课主要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四人小组中,学生讨论魔鬼怎样画,魔鬼本质是什么,故事结局如何设计时,分工合作,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每位同学获得发表意见,展示才能,评价别人的机会。所以课堂真正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