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流畅的背诵全文,能够准确的默写课文第一自然段。 2 掌握重点实 词和虚词的意思和基本用法。 3 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并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4 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树立远大志向并勇于实践。教学重点掌 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能够根据文下注释和参考资料,准确,流畅的翻译全文。教学难点 把握二僧故事的内涵;体会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及教具1朗读法。2讨论探究法。3、小组合作法。课时数 2 课时第一课时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教学过程预习内容与指导:1、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抓住本文借事说
2、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 作者的思想观点。展示交流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句俗语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是的,这句话是说,只要肯努力,肯奋斗,不管什么事都会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彭端淑是如何向我们讲解这个 道理的。 二,口述本节课目 标: 1 掌握作家作品。 2 了解课文大意,熟读背诵全文。 三,介绍作家作品: 彭端淑(1699-1779),字仪一,四川人,清代中叶文学家。知识广博,工诗能文。著有白鹤堂文集。 为学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文集。首尾两段用精心提炼的句子表达作者的主张;中间用对比手法和生动的对话,写贫富二僧的故事,来证明作者
3、的主张。 本篇文章是写给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四,教师范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停顿,和生僻字的读音。(也可听录音)点拨升华五,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世上的事,难说有难易之分,只要你去做了,难的也变容易了,不去做,容易的也会变难,学习也是这样。 从前在四川边境有贫富两个和尚。 单有聪明,而不努力,这是自己毁了自己;不够聪明,但能勤奋努力,定能学有所成。 六,阅读背诵: 多种形式,充分阅读。齐读;点名读;分组读;自由背诵。作业反馈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板书设计反思与重建第二课时环节 教学内
4、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教学过程预习内容与指导1、 预习生字词,通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 。 2、有感情的反复诵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示交流一, 品析文章: 1, 细解第一自然段 学生默写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提出论点的?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为何从“天下事”起笔? (明确:文章开头,用设问的方式提出论点。 )2, 齐背第二自然段,思考讨论“吾昏、庸、聪、敏”的结果与为学有什么关系? 3, 点名复述蜀鄙二僧的故事,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故事的含义和作用? 贫僧仅一瓶一钵就实现了去南海的愿望。 从对比中我们悟出:有条件的反为条件误,而没有条件的,靠恒心、毅力最终也能获得
5、成功,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力的证明了论点。 4, 背诵第四段,把握主旨。从最后的反问和小结中你获得了什么感受? 点拨升华课文分析完了,下面同学们来思考一下,天下事有没有难易之分?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天下事当然有难易之分,作者所说的没有难易,是从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 说论证的,意在鼓励人们立志求学,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坚持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四、作业设置教师板书重点词句及难句对学生再次进行训练。 1、实词: 为做、求, 逮及,赶得上, 怠懒散, 迄等到, 屏摒, 常常规, 语对说, 钵 和尚用的碗, 恃凭借, 鄙边境, 昏 愚笨 虚词: 亦 也 , 之 到去 , 犹仍然 无以:没有什么 是故:因此 之:做助词用,无义 2、重点句子: (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易矣。 (2)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3)子何 恃而往? (4)人之立 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作业反馈 说明:教 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板书设计反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