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18 《秋颂》 教案 冀教版 (3).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4476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8 《秋颂》 教案  冀教版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18 《秋颂》 教案  冀教版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18 《秋颂》 教案  冀教版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18 《秋颂》 教案  冀教版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18 《秋颂》 教案  冀教版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秋颂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的相关常识,扫清字词障碍。完成语文助学预习积累部分。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探究文章主旨,体悟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2、理解作者对秋的独特感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秋天的美3、学习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的习惯,提高思考能力评价任务:1、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等方法感知文章内容,探究文章主旨2、通过设计问题,检测目标二的达成情况。3、通过与采桑子 重阳进行比较阅

2、读,对比抒情手法的不同,观察目标三的达成度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满载希望的季节, ,所以自古至今,秋是很多文人赞颂的对象,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面对落叶,当代作家贾平凹住所前法桐树叶的凋落也牵动了他的情思,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由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写的赞颂秋天的诗,走进贾平凹窗前的那棵法桐树。二、自主学习1、学生简介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济慈:英国诗人。出身贫苦,因父母早亡,少时即随人学医谋生。1816 年后弃医专事文学创作。1817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 ,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 。贾平凹:,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兵娃 、 废都 、 山地笔记 、 月迹等。其

3、中满月儿获 1978 年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扫除文字障碍屋檐 yn 斑驳 b 榛子 zhn 鼾睡 hn 罂粟 yng s 镰钩 lin 垄 lng 紧缠 chn 模样 m 风姿绰约 chu 憧憬 chng 婀娜 nu 寒伧 chen 停滞 zh3、 秋颂两节诗分别写了什 么内容?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目标一)教师明确:第一节用一系列果实的形象,点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第二节写人在秋天劳动、休息、炸果酿酒的快乐。4、 落叶一文主要写了什么 内容?(目标一)教师明确:课文写了法桐的叶子由繁盛到凋落再到繁盛的过程。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经历了由喜爱到哀叹到敬仰的过程,并悟出了生命哲理。5、你能否

4、分别概括出两篇作品的主旨?(目标一)教师明确:秋颂赞美了秋季的温暖和丰硕。 落叶让我们领悟了落叶的伟大:凋落自己,换来新生。揭示了 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中,对生活始终都要充满希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展示生命和生活的内涵与真谛。三、交流研讨1、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秋色多是萧条冷清而凄婉的。但在济慈的笔下,秋天却有它另一番的“秋之色” 。读过全诗之后,你认为济慈笔下的秋有什么特点?(目标二)教师明确:充满着收获和成熟带来的和谐,充满着温暖而成熟的盎然生机。2、如何看 出本单元的各首诗词都是写秋天的?教师明确:直接点明,如“秋日” “重阳” “悲秋” ;更主要的是诗中都有某种秋之景象和特征,如“霜叶”

5、 “枯藤” “无边落木”3、作者是如何描写法桐的呢?(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利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做好记录。小组交流学习结果,以共享学习成果。集体交流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当点拨。 ) (目标二)教师明确:这篇文章前六 段分别描绘了春天、夏天、秋 天、来年春天四个时间法桐的景色。其中写的最详细的是春天的法桐。作者 从法桐的颜色、姿态、神韵三个方面描写了春天法桐的盎然生机。同时还采用了侧面衬托的方法,通过鸟夫妻的欢乐来衬托绿叶的温柔美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其次较详的写了秋天的法桐,写出了它的枯瘦败落,和前面春天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哀叹、同情溢于言表。然

6、后作者又由来年春天法桐的新叶明白了,法桐旧叶的凋落换来了新生。正如我们收集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样,自然作者就得到了生命的感悟。四、课堂小结:落叶,再平凡不过的事物。然而这不起眼的叶子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自然万物是大自然赐给我们无价的珍宝,智者定能从中得到许多教益。同学们,睁开心灵的眼睛,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世界,从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事物开始,发现你人生路上的珠玑。五、检测点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优美的句子进行赏析。并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记录赏析结果。老师归纳并点明:可以从用词美、修辞美、哲理美写作手法运用美等角度赏析。小组共享学习成果。第二课时一

7、、导入展示: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整体的感知,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不同作家对于秋不同的情调。二、自主学习1、说说作者对法桐叶的态度经过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教师明确:喜欢同情敬仰感悟人生真谛。2、找出作者的写作线索,思考: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教师明确:线索:作者对落叶的感情变化。写法:托物言志(借某一事物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观念) 。3、本文题目为落叶 ,作者为什么花了许多笔墨渲染了春天的树叶的美好?教师明确:绿叶:丰满、娇嫩、端庄、翩翩起舞、少妇、风姿绰约、妩媚情感:对新生命的赞美,真实美好,灵动快乐,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绿叶以生命。落叶:削瘦、寒伧、赤裸裸、嶙嶙、僵硬情感:对落叶的 惋惜、

8、同情。感慨自然的无情,生命的脆弱。写绿叶,意在为落叶作铺垫,在对比中揭示文章的主题。三、交流研讨1、 落叶一文就落叶引发的感思与“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的情调有何不同?本文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目标三)教师明确: “无边落木萧萧下”是悲秋情调,但有博大之气象。落叶一文具体地写了落叶的景象,包括“一片一片落去” , “法桐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嶙的骨” ,也就是只剩下树干,这就是“落木”景象。因为深秋落叶,作者引发的感思大不 同于杜甫,主要为哲理思索。开始时也有哀伤,但最后是上升为哲理的感悟和对这一哲理的赞美。 (“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天地间欢乐

9、的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这是哲理的感悟。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 “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着来年的新生” , “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 ”这是赞美这一哲理。 )其间有个重要的反衬,那就是对春天里法桐叶子的丰姿 美 态的细致描写。又有个关键的转折段,也就是当“看到”这些叶子并不悲伤,欢乐时尽情欢乐,法桐也因此一年大出一年,长到与屋檐齐平时, “我”忽然醒悟了,悟出了“哲学的命题” 。其实,法桐叶子秋去春来是本来就有的自然现象。 “悲伤” “欢乐”是作者赋予的。作者恰切地借助了这一现象,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思。而这个感思 又完全不同于前面出现的咏秋诗歌。2、和毛泽东的采桑子 重阳中

10、的抒情句子“人生易老天难老” ,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对比体会抒情手法有什么不同?(目标三)教师明确:毛泽东的采桑子 重阳直接抒情济慈的秋颂 落叶法桐春叶的美好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述之中。3、短短的落叶一文, “欢乐”一词出现了十次,却无重复累赘之感,请说明原因.教师明确:一是“欢乐”所在的具体句子、句意都各不相同。二是整篇文章有许多诗一样的句式结构和韵味,除了前头第 1、2 句外,类似的还有“根深的,绿得深,根俏的,绿得浅” , “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等。而诗歌表现手法之一就是“反复” , “反复”有加强主导情绪及产生回环舒展韵味的作用,10 次的“欢乐

11、”正起到 了这种作用。四、课堂小结悲秋也好,乐秋也罢,大自然的运行是不会因为情感不同而有所改变的,这些不同,正像诗人丰富多彩的个性,也成就了这些诗文的永恒。五、检测点拨1、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 达作用。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 ,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风姿绰约的,做一个妩媚的笑。法桐就消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的断了下来。六、作业设计1、你能写出几句关于“落叶”和“梧桐”的诗句吗?2、完成助学七、教学反思:两篇文章都从秋的一个场景生发出去,写秋天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都跳出了我国古典诗人“悲秋”的传统,但表达的主题却各有侧重。在这两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主要侧重于比较阅读,从中体会抒情手法的不同,同样的景物给作者带来的不同的感受。让学生明确,因为作家的视角不同,经历不同,情感不同,所反映的价值观就不同。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这部分学生我还要加强辅导,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