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错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670643
  • 上传时间:2019-01-07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16.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错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doc
    资源描述:

    1、错过教学目的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2、理解文章中心,启示人们要把握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教学重点、难点1、思路清晰,结构严谨。2、语言鲜明、生动、含蓄。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让学生谈在生活中自己错过的一些事以及自己是如何对待的,引入课文中作者的观点。作者简介刘心武(1942- )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 、 母校留念 、 刘心武短篇小说选 ,长篇小说钟鼓楼 、 风过耳 、 四牌楼等,还出版 8 卷本刘心武文集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不

    2、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明确:全文共 15 段组成,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段) ,提出问题,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第二部分(第 36 段) ,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第三部分(第 713 段) ,解决问题,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第四部分(第 1415 段) ,总结全文,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三、学习第一部分思考:提出问题部分,作者摆出哪些事实?明确:第 1 段,用对话的口吻,说过去一年,又错过许多。第 2 段,用一个长句举例说明“

    3、错过“的事真不少。所举事例,一为购物,二为跳槽,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所以具有典型性。四、学习第二部分思考:作者如何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的?明确:第 3 段是一个疑问句,第 4 段是个反问句,在文中紧相连用,后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了前面的困惑和不解,否定了一般人内心存在的没有“错过“ 的希望,语意明确肯定。第 5 段是正面回答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的问题。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得失本是“人生常态 “,人有“错过“,不值得大惊小怪。第 6 段,是对第二部分的小结,“ 没错过“ 与“ 错过“ 是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的见证人,有了它们,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作者在这

    4、里用“存活“ 而不用“生活“,存活是生存的意思,多指生命受到威胁后生存下来。第 6 段不仅小结第二部分,又引出第三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五、小结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六、布置作业1、探究、练习一。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犹豫、斑斓、颟顸、渊薮、情愫、侥幸、惆怅二、学习第三部分思考:作者是从几个层次来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这一部分分三层。第一层(第 78 段):“意识到错过 “与“没有意识到错过“正反对比,强调突出“ 意识到错过“的意义。第二层(第 911 段):具体

    5、阐述如何正确对待“错过“ 。第 9 段分析如何正确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第 10 段分析如何对待机不再来的 “错过“。这两段也形成了正反对比,强调对不同的“错过 “,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第 11 段,用设问句开头;用两个 “立刻“强调速度要快;批评那种意识和行动迟缓的现象。第三层(第 1213 段):对错过要习惯它、品味它。这一层是对第三部分的小结。三、学习第四部分思考:课文第 1415 段,运用通俗的比喻讲出了令人深思的道理,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第 14 段,把人生比作“奔驰的列车 “,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 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

    6、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第 15 段,作者把那些“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 “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 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 “格外明艳“。作者在赞扬“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 “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 “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四、探究活动1、文章中说:“错过,即有所失 ,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为什么要 “习惯“和“品味“错过?试结合阅读课文并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交流,不求统一答案。明确:1、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 “的人生,所以必

    7、须“习惯“过错;错过自有意义,人“ 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产生“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所以必须 “品味“过错。2、从文章来看,“错过“ 可以转化为 “掌握“,也可能几近于 “过错“。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有没有“错过“转化为“掌握“ 的情况,你从中悟到了什么?试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讨论、交流。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五、小结这是一篇文艺性议论文,即杂文。文章辩证地论述了“错过“ 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 ,不要让 “错过“酿成“过错“ 。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六、布置作业1、探究、练习二。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错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67064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