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章 铸 造成型,特点:,适用性广(铸件大小、重量、材料),可生产复杂形状、复杂内腔的毛坯,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铸件的机械性能一般较锻件低,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废品率较高,铸造将液态合金浇注到与零件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三箱造型 分模造型 活块造型,用于核反应堆的大型铸件,重量达60多吨。,2-1 金属凝固 铸件的凝固与收缩,一. 铸件的凝固与收缩,凝固过程中,铸件断面上有三个区域:液相区、 固相区、凝固区。,凝固区越窄铸造性能越好,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2-1.2 金属与
2、合金的铸造性能,充型能力不足容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缺陷,尤其对于薄壁铸件,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1. 合金的流动性,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1). 流动性的测试,螺旋形试样法,(2).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合金的种类:,灰口铸铁、硅黄铜流动性最好, 铸钢的流动性最差。,灰口铸铁:l 1000 mm,硅黄铜: l 1000 mm,铸钢: l 200 mm,合金的成分:共晶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则流动性越好。,A,B,成分(%),a,b,2. 浇注条件,(1). 浇注温度:T浇,粘度,充型能力,(2). 充型压力:压力,充型能力,3. 铸型条件,(1). 铸型的蓄热能力 ,T液
3、 ,充型能力,(2). 铸型温度 ,充型能力 ,所以金属型,要预热后再浇注合金液。,(3). 铸型的排气能力,流动阻力,充型能,力,所以铸型要留出气口。, 液态收缩阶段, 凝固收缩阶段, 固态收缩阶段,2.1.2.2 铸件的收缩,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的体积缩小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固态收缩,尽管也是体积变化,但它只引起铸件各部分尺寸的变化。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影响收缩的因素,化学成分 浇注温度 铸件结构,(1)缩孔与缩松的形成,缩孔产生的位置: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一般是铸件的厚大部位。,2.1.3 铸造性能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2.
4、1.3.1. 缩孔与缩松,结晶温度范围窄的合金易产生缩孔 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易产生缩松,缩孔缩松形成规律,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越大,越容易缩孔。 合金的浇注温度越高, 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易形成缩松,纯金属、共晶合金,易形成缩孔。,采用定向凝固:,生产中多采用顺序凝固,特别是对收缩率较大的合金,如铸钢等。,应用冒口和冷铁可以实现顺序凝固。顺序凝固可以将缩孔移至冒口中,从而消除铸件中的缩孔。,(2) 缩孔与缩松的防止措施,定向凝固(顺序凝固),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内应力、变形、裂纹,2.1.3.2 铸造应力,一. 内应力的形成,(1) 热应力的形成:,铸件壁厚不均匀各
5、部位冷却速度不同收缩不一致相互阻碍而产生内应力。,热应力分布是 厚拉薄压,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固态收缩阶段产生,时效处理才能去除热应力(去应力退火)。,由机械阻碍作用产生的,落砂后即可自行消失是一种临时应力。,(2). 机械应力(收缩应力):,(3). 降低内应力的措施:,b.减少铸件各部位的间的温差,使其均匀冷却,即同时凝固原则。,常表现为拉应力。,a. 合理地设计铸件的结构 应尽量使铸件形状简单、对称、壁厚均匀。,二. 铸件的变形与防止,内应力足够大时,将造成铸件变形。,变形方向:应力释放的方向,防止铸件变形的措施:,a.设计 铸件壁厚要尽可能均匀,,采用对称结构,b.工艺措施 反变形
6、法,采用同时凝固原则,三 . 铸件的裂纹及其防止,A. 热裂纹:,特征 裂纹短、宽、曲折、缝内呈氧化,色,沿晶界开裂;高温时产生。,B.冷裂纹:,特征 裂纹细、直、无或有轻微氧化色;,铸件冷却到后期时产生。,裂纹产生的原因:,裂纹的预防措施:,降低钢铁中杂质S的含量可减轻热裂纹倾向,降低杂质P的含量可减轻冷裂纹倾向。,降低内应力,适时落砂可,减轻机械应力的作用。,内应力 b (金属的强度),第三章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传统的铸造方法,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以及各种合金铸件的生产。,2.2 砂型造型方法,一. 手工造型,手工造型操作灵活,大小铸件均适应,适用于 单件、小批生产,整模造型、分模造型、
7、挖砂造型、活块造型、三箱造型、地坑造型、刮板造型等,手工造型方法:,二. 机器造型,机器造型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适用 于大批量生产,两箱造型,2.2.1砂型铸造,砂型铸造的特点:(1)生产周期短,产品成本低; (2)产品批量、大小不受限制; (3)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较差; (4)铸件质量不稳定,易产生缺陷。,砂型铸造生产过程演示:,型砂,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即:原砂、粘结剂、水和附加物 . 1砂粒 2空隙 3附加物 4粘土膜,1.常用的砂型 表22常用砂型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续上表,2.常用的造型方法,按使用的工具不同,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 (1)手工造型:指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
8、成的造型工序。 1)特点:操作灵活,适应性强,成本低,生产准备时间短,铸件质量差,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 2)应用:单件、小批量生产,各种大、小型铸件。,2.2 铸造的方法,砂型铸造按工艺方法特种铸造,3)手工造型分类,手工造型的分类,(2)机器造型,指用机器完成全部或至少完成紧砂操作的造型工序。1)特点:提高了生产率,铸件尺寸精度较高; 节约金属,降低成本; 改善了劳动条件; 设备投资较大。 2)应用:成批、大量生产各类铸件。,3)机器造型方法,震压造型:先震击紧实,再用较低的比压(0.150.4MPa )压实。紧实效果好,噪音大,生产率不够高。 微震压实造型:对型砂压实的同时进行微震。 紧
9、实度高、均匀,生产率高,噪音仍较大。,震实造型工作原理示意图,微震压实造型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先进的造型方法,负压造型(真空密封造型)采用无水无粘结剂的型砂,用高弹性的塑料薄膜将砂箱密封后抽成真空,利用抽真空后形成的压差使型砂紧实、成型,并在负压状态下起模、下芯、合型浇注,冷凝后恢复常压,砂子即自行潰散,则可取出铸件。,2.3 特种铸造,概述: 一.特种铸造:是指与砂型铸造有显著区别的一些铸造方法。例如: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低压铸造、陶瓷型铸造、 壳型铸造和连续铸造等。,二.特点:(1)不用砂或少用砂,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2)铸件精度较高、性能较好。 (3)
10、生产率高,工艺简单。 (4)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在工艺上和应用上各有一定的局限性。,1.熔模铸造,(1)熔模铸造:即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 用造型材料将其包覆, 制成型壳,熔出模样,经高温焙烧,浇注获得铸件的方法。,(2)熔模铸造的特点,1)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高。 2)可以铸造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 3)生产批量不受限制。 4)原材料价格贵,铸件成本高。 5)工艺过程繁杂,生产周期长。 6)铸件尺寸不能太大,质量一般小于25Kg。 (3)应用:各种铸造合金,特别适于高熔点、难加工合金的 小型铸件的成批、大量生产。,融模浇注工艺,(4)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脱模,制造母模,制造压型,压制蜡模,焙烧,
11、结壳,组成蜡模组,铸件清理,浇注,1.金属型铸造,(1)金属型铸造:将金属液浇入金属铸型获得铸件的方法。(2)特点: 1)铸件力学性能比砂型铸件高。 2)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好。 3)可节约金属,生产率较高。 4)不用砂或少用砂,改善了劳动条件。 5)铸件成本高,易产生浇不足、开裂等缺陷。 6)铸造工艺要求严格。,(3)应用:主要用于有色金属件的大批量生产。例如:铝活塞、汽缸体等。 (4)金属型的结构:1)整体型; 2)水平分型;3)垂直分型;4)综合分型。 (5)工艺特点: 1)金属型要预热2)喷刷涂料3)及时开型取件,金属型铸造演示,2.压力铸造,(1)压力铸造:指熔融金属在高压下快速压入型
12、腔,并在压力下结晶,获得铸件的方法。 (2)应用:主要用于大量生产非铁合金中、小型铸件。(铝合金、锌合金等)例如:汽缸体、化油器、离合器等。,(3)压力铸造的特点,1)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2)铸件力学性能好; 3)可压铸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 4)可嵌铸其它材料,节省贵重材料; 5)生产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6)铸件料质受限制; 7)设备投资大,不宜小批量生产; 8)压铸件不能进行大余量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压铸件易产生小气孔),(4)压力铸造的工艺过程,闭合 压型,压入 金属液,打开压型、 抽芯、顶出铸件,压力铸造演示,3.低压铸造,(1)低压铸造:将合金液在压力下由铸型底
13、部注入型腔,并在压力(60150kPa)下结晶,获得铸件的方法。 (2)应用:铝、镁合金中、小型件的成批大量生产。例如:汽缸体、缸盖、活塞等。,(3)低压铸造的特点,1)充型压力和速度便于控制; 2)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高; 3)铸件形状可较复杂,精度较高; 4)金属利用率高,一般在90%以上; 5)但升液管寿命较短,生产率低于压力铸造。,(4)低压铸造的工艺过程,铸型准备,加压充型,开箱落砂,放气卸压,4.离心铸造,(1)离心铸造:将金属液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凝固成铸件的方法。 (2)应用: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空心回转体铸件。例如:铸铁管、汽缸套、铜套等。,(3)离心铸造的
14、特点,1)简化了套筒、管类铸件的生产过程; 2)离心铸件力学性能高,缺陷较少; 3)可生产流动性较差的薄壁及双金属铸件; 4)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受限制; 5)内表面粗糙,易产生偏析; 6)设备投资大,不宜单件、小批量生产。,2.2.3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各种铸造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各适用于一定范围,选择铸造方法时,要根据铸件精度、生产批量、材质、结构、铸造方法的基本特点及现场条件等综合分析来确定。 常见的铸造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见下页表。,常用铸造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续上表,2-4 铸造工艺设计,浇注位置 指浇注时铸件所处的空间位置,一.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保证铸件质量,1. 铸件的重要
15、加工面应朝下或侧立,金属液中的,杂质、气体上浮,,底部金属更致密,,质量好。,3. 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可保证质量,避免产生夹砂缺陷。,2. 面积较大的薄壁部位 应朝下,可避免浇不足、冷隔缺陷。,4. 需安放冒口的部位应放在分型面附近的,上部或侧面,为了便于安放冒口,以实现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大平面的浇注位置,箱盖浇注位置的比较,卷扬筒浇注位置,二. 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简化造型工艺,1. 应便于起模,,尽量减少分型面,采用外型芯减少分型面(大批量可行),三通的分型面的选择,2. 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砂箱(一般,在下箱),以保证尺寸精度,上图 分型面I更合理,左图 (上) 分型面更
16、合理,箱盖的分型面的选择,床身铸件分型面的选择,起重臂的分型面的选择,第七章 铸造,接头的分型面的选择,2-4.1.3 工艺参数的选择,一. 机械加工余量和最小铸孔,加工余量过大切削加工费工,浪费金属;过小则加工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报废。5mm左右。, 浇注时朝上的表面,其加工余量应比底面和侧面大;, 铸件尺寸越大,其加工余量应随之增大;, 手工造型的加工余量应,比机器造型的大。,最小铸孔:,单件生产 3050mm 成批生产 1520mm 大批连量生产 1215mm,二. 拔模斜度,垂直于分型面的侧壁均应留一定斜度,以便于起模。,三. 收缩率(收缩余量),因收缩,铸件冷却后的尺寸比模型尺寸略微缩小
17、,故模型尺寸必须比铸件放大一个该合金的收缩量。,铸件的线收缩率因合金的种类不同而异:,四. 型芯头,作用:安放、稳定,型芯,排气,灰口铸铁:0.71.0% 铸造碳钢:1.32.0%,垂直芯头和水平芯头,2-4。2 综合分析举例,支座的铸造工艺(如下图): 型芯安放稳固,凸台可避免活块,全部在下箱,适宜各种批量的生产。,第五章 铸件结构设计,设计应满足:,制造工艺要求,使用要求,经济性要求,2.5铸件结构与铸造工艺的关系,一. 铸件的外形应便于起模,1. 避免外部侧凹,侧凹需用型芯才能形成,使用型芯将增加生产工序,增大生产成本。,2. 分型面应尽量平直,左图a需要挖砂造型,否则不能起模。,3.
18、凸台、筋条的设置应便于起模,二. 铸件内腔的设计,1. 尽量节省型芯 减少或不用,2. 应使型芯安放稳固、排气通畅、清理方便,三. 铸件的结构斜度,铸件上垂直于分型面的不加工表面,最好具有结构斜度。,注意与拔模斜度的区别:,拔模斜度是在制定铸造工艺时,为了拔模方便而加上去的,一般要切削掉。,结构斜度是在设计时设计上去的,不再被加工掉。,5-2铸件结构与合金铸造性能的关系,一. 铸件的壁厚,1. 壁厚应适当, 铸件壁厚应大于最小壁厚,否则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缺陷。, 铸件壁也不能太厚,以免浪费材料、增加重量。另外,壁太厚会使铸件冷却速度降低,晶粒粗大,机械性能下降。, 可改变铸件截面形状,如采用丁
19、字形、工字形、槽形或箱形结构,以提高承载能力。,2. 铸件的壁厚应尽可能均匀,内壁 外壁;加工余量也应考虑进去,收缩率大的合金,需要冒口补缩,则应使铸件结构便于实现顺序凝固。,二. 铸件壁的联接包括转角,结构圆角可使铸件壁间的转角处避免热节、减轻应力集中、改善结晶方向,从而提高转角处的机械性能。,1. 铸件的结构圆角 铸件结构的基本特征,外圆角还可美化铸件外形;内圆角还可防 止金属液冲坏型腔尖角。,2. 避免锐角联接 减小热节和内应力,3. 厚壁与薄壁间的联接要逐步过渡 减少应力集中,三. 防裂筋常用于铸钢、铸铝等易裂合金,防裂筋的厚度为联接壁厚的1/4 1/3,四. 减缓筋、辐收缩的阻碍防止产生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