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非煤开采9.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4666335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煤开采9.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非煤开采9.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非煤开采9.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非煤开采9.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非煤开采9.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1/6,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第二节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影响因素和基本条件,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2019/1/6,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或称阶段平面开拓设计,是矿床开拓的一部分。,矿床开拓分为: 立面开拓:确定竖井、斜井、通风井、溜井、充填井的位置、数目、断面形状及大小以及与它们相互连接的矿石破碎系统和转运系统等。 平面开拓:确定阶段开拓巷道的布置(包含井底车场和硐室)。,2019/1/6,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阶段平面开拓: 主运输阶段 副阶段,主运输阶段巷道需开掘一些列巷道(井底车场、石门、运输巷道及硐室)。连接矿

2、块与井筒,形成完整的运输,通风,排水系统。以保证将矿块中采出的矿石运出地表,将材料设备送至工作面;从入风井进来的新鲜空气顺利地流到各工作面,将地下污风排出地表。创造良好作业环境。排出地下水,保证作业安全。,2019/1/6,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解决矿石运输为主,并满足探矿,通风和排水等要求。因此,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地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条件,开拓工程量的大小,运输能力及矿块的生产能力等。正确选择和设计阶段运输巷道是十分重要的。,2019/1/6,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副阶段是在主运输阶段之间增设的中间阶段。一般是因主阶段过高致使回采产生困难,或因地质和矿床赋存条

3、件发生变化而加设的阶段。副阶段一般不联通井筒,只掘部分运输巷道并用天井和溜井与下主阶段贯通。,2019/1/6,第二节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 影响因素和基本条件,一、必须满足阶段运输能力的要求 首先满足阶段生产能力的要求。并留有余地,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一般阶段生产能力大时,多采用环形布置;生产能力小时,采用单一沿脉巷道布置。 二、矿体厚度和矿石围岩的稳定性 矿体厚度小于415米,采用一条沿脉巷道; 厚度在1530米,多采用一条(或两条)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巷道,或两条下盘沿脉加联络巷道; 极厚矿体多采用环行运输。 阶段运输巷应布置在稳定的围岩中,以利于巷道维护。矿柱回采和掘进比较平直的巷道。,2

4、019/1/6,第二节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 影响因素和基本条件,三、应贯彻探采结合的原则应既满足探矿的要求,又能为采矿、运输所利用 。 四、必须考虑所采用的采矿方法(包括矿柱回采方法)崩落法,脉外布置,且在移动界线外。矿块沿走向、垂直走向布置以及底部结构形式,决定装矿点的布置、数目及装车方式。 五、符合通风要求应有明确的通风和回风路线,尽量减少转弯,避免巷道断面突然扩大或缩小,以减少通风阻力。并在一定时间内保留阶段回风巷道。,2019/1/6,第二节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 影响因素和基本条件,六、系统简单,工程量小,开拓时间短 要求巷道平直,布置紧凑,一巷多用。 七、其他技术要求 如涌水量大,且

5、矿石中含泥较多,则放矿溜井装矿口应尽量布置在穿脉内,以避免主要运输巷道被泥浆污染。,2019/1/6,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一、单一沿脉巷道布置 单线会让式 通过能力小,多用于薄或中厚矿体中。 双线度线式 用于年产量2060万吨的矿山。,a-单线会让式;b-双线渡线式,2019/1/6,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单一沿脉巷道布置可分为: 脉外布置 脉内布置,脉外布置:矿石稳固性差,品位高,围岩稳固。有利于巷道维护,减少矿柱损失。,2019/1/6,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脉内布置:起探矿作用,装矿方便,掘进过程中采出矿石,减小掘进费用。矿体沿走向变化较大时,巷道弯曲多,

6、对运输不利。适用于规则的中厚矿体,且应产量不大,矿床勘探不足,矿石品位低,不需回收矿柱。极薄矿脉,巷道断面位于中央,以利于掘进适应矿脉变化。若矿脉形态稳定,布置在围岩稳固一侧。,2019/1/6,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二、下盘双巷加联络道(即下盘环行式或折反式)布置 一条装车,随矿体变化,利于装车,探矿。一条行车,平直,利于行车。 装车线、行车线布置在两条巷道中,安全、方便,断面小利于维护。 掘进量大。 多用于中厚、厚矿体中。,2019/1/6,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三、脉外平巷加穿脉布置 一般多采用下盘脉外巷道和若干条穿脉配合。 线路布置:双线交叉式,即在沿脉中铺双线,穿脉中单线。 阶段运输能力大,穿脉装矿安全、可靠、方便,起探矿作用。 工程量大。 多用于厚矿体, 阶段生产能力60150万吨。,2019/1/6,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四、上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布置(即环形运输布置)环形运输的优点:生产能力很大缺点:掘进量很大多用在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中,当开采规模很大时,也可采用双环线形布置。,2019/1/6,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五、平底装车布置一是由装岩机将矿石装入运输巷道的矿车中,再由电机车拉走; 二是由铲运机在装运巷道中铲装矿石,运至附近的溜井卸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交通运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