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酸性降水的标准.ppt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4663826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性降水的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酸性降水的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酸性降水的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酸性降水的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酸性降水的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酸性降水,制作人:王敏源 陈磊 演讲人:王敏源,酸性降水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酸性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 这里主要讨论湿沉降过程。,酸雨污染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我国4个酸雨受害区分别为:以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为中心的华南、西南酸雨区;以长沙、南昌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以厦门、上海为中心的华东沿海酸雨区;以青岛为中心的北方酸雨区。目前,出现酸雨的面积已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0%。四川、广东、贵州和广西已与北欧及北美并列为世界三大

2、酸雨区。,我国降水年平均pH小于5.6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仅有个别地区。降水年平均pH小于5.0的地区主要在西南、华南以及东南沿海一带。我国酸雨中主要致酸物是硫化物,江水中SO4-的含量普遍很高。,降水的pH,未被污染的大气中,可溶于水且含量比较高的酸性气体是CO2。如果只把CO2作为影响天然降水pH的因素,根据CO2的全球大气体积分数33010-6与纯水的平衡: CO2(g)+H2O CO2H2O;KH CO2H2O H+HCO3-;K1 HCO3- H+CO32-;K2KH-CO2水合平衡常数,即henry常数;K1、K2-分别为二元酸CO2H2O的一级和二级电离常数

3、,,它们的表达式为:KH =CO2H2O/pCO2 K1= H+ HCO3-/ CO2H2OK2= H+ CO32-/ HCO3- 各组分在溶液中的浓度为:CO2H2O=KHpCO2HCO3-=K1CO2H2O/ H+ =K1KHpCO2/ H+ CO32-=K2 HCO3-/ H+ =K1K2KHpCO2/ H+ 2,按电中性原理有H+ =HCO3-+2CO32-+OH- 将各离子代入上式,得到 H+ 3-(Kw+K1KHpCO2) H+ -2K1K2KHpCO2=0 其中 pCO2-CO2在大气中得分压; Kw-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下,Kw、KH、K1、K2、pCO2 都有固定值,并可测

4、得。,H+ 3-(Kw+K1KHpCO2) H+ -2K1K2KHpCO2=0,解得上式pH=5.6。 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将此值看作未受污染的大气水pH的背景值。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降水pH的背景值,近年来通过对降水的多年观测,已经对pH为5.6能否作为酸性降水的界限以及判别人为污染的界限提出异议。因为,实际上大气中除CO2外,还存在着各种酸,碱性气态和气溶胶物质。它们的量虽少,但对降水的pH也有贡献,即未被污染的大气降水的pH不一定正好是5.6。同时,作为对降水pH影响较大的强酸,如硫酸和硝酸,也有其天然产生的来源,因而对降水的pH也有贡献。此外,有些地域大气中碱性尘粒或其他碱性气

5、体,如NH3含量较高,也会使水pH上升。,由于世界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如地质、气象、水文等的差异会造成各地区降水pH的不同。下表中列出世界某些地区降水pH的背景值,从表中发现降水pH均小于或等于5.0。因而认为把5.0作为酸雨pH的界限更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对于具体地区的酸雨研究,只能根据该地区降水的pH背景值来进行判断。 总结关于酸雨pH=5.6判别标准的争论: (1)在高清洁大气中,除CO2外还存在各种酸、碱性气态和气溶胶物质,它们通过成云和降水冲刷进人雨水中,降水酸度是各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pH值不一定是5.6。 (2)硝酸和硫酸并不都是来自人为源。生物过程产生的硫化氢、二甲基硫,火山

6、喷发的SO2、海盐中的SO42-等都可进入雨水。单由天然硫化物的存在产生的pH值为4.5-5.6,平均值为5.0。 (3)因为空气中碱性物质的中和作用,使得空气中酸性污染严重的地区并不表现出来酸雨,例如中国北部地区。 (4)其他离子污染严重的降水并不一定表现强酸性,因为离子的相关性不同。,争论的结论,全球降水背景值的pH值均小于或等于5.0。 实际影响降水pH值的除CO2外,还有SO42-、NO3-、有机酸、尘埃等因素; 人为活动以前,降水的性质也有酸性降水,自然界动植物分解、火山爆发都提供酸沉降的来源。 降水酸度是降水中各种酸、碱性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用降水背景值划分内陆pH= 5.0,海洋

7、pH=4.7为酸雨,可能更符合客观规律。,把上述的影响因素考虑到酸雨背景值当中去。同时通过在世界各地区长期取样监测,发现降水pH均小于或等于5.0。因而认为把5.0作为酸雨pH的界限更符合实际情况。,酸雨区,目前我国定义酸雨区的科学标准尚在讨论之中, 但一般认为: 年均降水pH高于5.6, 酸雨率(某地区的酸雨率为该地区酸雨次数除以降雨的总次数 )是0-20%,为非酸雨区;pH在5.3-5.6之间, 酸雨率是10-40% , 为轻酸雨区; pH在5.0-5.3之间, 酸雨率是30-60%,为中度酸雨区;pH在4.7-5.0之间,酸雨率是50-80%,为较重酸雨区;pH小于4.7, 酸雨率是70-100%,为重酸雨区。这就是所谓的五级标准。其实,北京、拉萨、西宁、兰州和乌鲁木齐等市也收集到几场酸雨,但年均pH和酸雨率都在非酸雨区标准内,故为非酸雨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