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检测(一)(90 分钟 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瘫痪(tn) 宽恕(sh) 脸颊(ji) 并蒂(t)B.憔悴(cu) 分歧(q) 拆散(chi) 诀别(ju)C.嫩芽(nn) 涟漪(q) 惩罚(chn) 絮叨(x)D.菡萏(dn) 匿笑(n) 攥着(zun) 虐杀(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 分)( )A.吐蕾 缠绕 笑柄 毫无怨恨B.惊惶 裁缝 沐浴 暴怒无长C.伶仃 捶打 沉寂 无可挽回D.花瑞 莲蓬 繁密 水波粼粼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
2、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 岁。在这 4 年中,他们形影不离。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为了防止 H7N9 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5.
3、默写。(2 分)(1)母亲啊! ,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 ”兄女曰:“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B.鲁迅的风筝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D.世说新语是魏晋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7.综合性学习。(6 分)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
4、含的信息。(2 分)示例:“灾”由“宀”和“火”构成。 “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 “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提示:豕(sh):猪。答: (2)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家”是什么。(2 分)材料一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 “那是房子。 ”富翁说。材料二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 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 5 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5、 ”答: (3)请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仿照下面的语句,写出你对家的感受和认识,与大家交流。(2 分)家是冬日午后的阳光,有令你怦然心动的温暖与温馨; ,; , 。二、阅读品悟(40 分)(一)阅读【甲】 【乙】两则短文,回答 812 题。(13 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 ,到西河美稷 ,有童儿数百
6、,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野外的亭子。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太丘舍去 (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 (不讲信用)C.及事讫 (完毕)D.先期一日 (约定的日期)9.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君与
7、家君/期日中B.陈太丘/与友/期行C.诸儿/复送/至郭外D.儿/曹何自远来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 (2)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译文: 11.【甲】 【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 “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叙述。(3分)12.从【甲】 【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 分)答: (二)阅读秋天的怀念,
8、完成 1316 题。(12 分)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
9、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
10、“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3.第一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语段中最能表现
11、“我” “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3 分)答: 1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3 分)答: 15.文中母亲说的“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4 分)答: 16.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2 分)答: (三)(2012成都中考)阅读下文,回答 1720 题。(15 分)目 送龙应台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
12、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
13、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
14、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
15、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 【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
16、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17.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 分)答: 18.“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段和第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4 分)答: 19.按要求对文中 A、B 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4 分)(1)从 A 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答: (2)从表达效果的
17、角度简要赏析 B 句。答: 20.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能说出它流行的原因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3 分)答: 三、写作(40 分)21.按要求作文。成长是一首诗,咏叹着时光的幸福回忆;成长是一支歌,跌宕着岁月的欢乐感伤;成长是一幅画,渲染出生命的七彩真谛。成长是年龄上的长大,成长是思想上的成熟,成长是心智上的完善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 B。A 项中“蒂”应读 d;C 项中“漪” 应读 y;D 项中“萏”
18、应读 dn。2.【解析】选 B。“暴怒无长”应为“ 暴怒无常”。3.【解析】选 C。“苦心孤诣”的意思是“ 费尽心思 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用在本句中不合 语境。4.【解析】选 C。A 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B 项介词误用导致成分残缺,应去掉“对于”;D 项搭配不当 ,应去掉“注视和”。5.答案:(1)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2)撒盐 空中差可 拟 未若柳絮因 风起6.【解析】选 B。鲁迅的 风筝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7. (1)答案(示例): “宀”是房子,豕(猪)养在房子里,有房子又有猪,就像个“家” 了。 “家”字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富足安定生活的向往。(2)答案
19、 (示例):家不等于房子,仅仅有亲人也是不够的,它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3)答案 (示例):家是潮涨潮落的大海 有让你享受不尽的呵 护与包容 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 有使你激动不已的关心与慰藉8.【解析】选 A。“舍去”在古代是两个 词语,舍,舍弃 ;去,离开。在文中指不再等候就走了。9.【解析】选 D。正确停顿应为:儿曹/何自远来。10.答案:(1)那人便问元方 :“你父亲在吗?”( 或 :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2)郭伋 问:“孩子们为什么 远道而来?” 儿童们 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 ”11.答案:做
20、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 之意即可 )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 或 :对话描写;语言描写)12.【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两则短文的感悟能力。理解文意后,围绕“诚信”从不同角度 谈感悟。答案(示例): 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 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 做人要言行一致。附【乙】【译文】郭伋开始去下属处巡视时,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依次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 使君到来,我 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 ”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事情 办完后,孩子们又将他送出城,并问“ 使君什么时
21、候再回来” 。郭伋告诉了别驾从事史,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就是这样做人的。13.答案:“无常 ”的意思是变化不定。最能表 现“ 我”“ 无常” 的两个词是“突然”“ 猛地” 。14.答案: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 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这说 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无私的母爱。15.答案:母亲说的“好好儿活” 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 要好好儿活” 为了母亲 ,“我”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16.答案:这些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生活
22、是美好的,对生活要永远有信心。17.【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可以发现两份目送分别在段和段,都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记叙的,主要人物分别是儿子和父亲;然后,联系第、 段关 键语句“你和他的缘分在目送他的背影 渐行渐远”来体会作者情感;最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即可。答案: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1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首先,题目包含了只能看着他离开却不能陪同的遗憾,结合第段和第段中关键语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渐
23、行渐远”。然后,联系全文内容,就可明确答案。答案: 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 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19.【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品味能力。首先,把握语言特点,第一问可以从句中动词“凝望”“交会”、形容词“无边无际”等分析,第二问可以从描写“雨丝被 风吹斜,飘进长 廊内” 、议论“ 深深、深深地” 分析; 接着,结合上下文,联系文章主旨回答。答案:(1) 示例 :“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 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2)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
24、别离的心情,再连用两个“深深” 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语意相近即可)2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时,可以从文章的选材、人物情感、蕴含哲理、语言、表现手法等角度考虑,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答案(示例):文章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深情的叙述之中。透过作者极富真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让人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让我们沉静下来,纯粹起来,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21.【写作提示】这道话题作文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根据话题前的提示,你会明白“成长” 是什么。选材时,可以写成长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受到的家长、老师、朋友的关怀,可以写欢乐亦可写悲伤,还可写成长中的困惑、感受。总之,所选材料的角度很多,也很丰富。但一定要注意内容紧扣话题。题好一半文,花香蝶自来。如果你的作文有一个亮丽的文题,一定会使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可采用“巧妙化用,妙趣横生;善用修辞,形象生动;精彩组合,风趣幽默;逆向思维,巧设悬念”等拟题技巧拟写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