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课日期 12月 12日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教学课题 总课时: 2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教学难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教学方法 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的资料.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字词
2、检查,注音写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畅谈(chng t n):尽情地谈。神往(shn wng):心里向往。里程碑(l chng bi):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昂首挺立(ng shu tng l):形容高高的直立着,很庄严、威严的样子。一叶孤舟:(y y g zhu):像一片树叶一样的一只船。比喻孤零唯一。遥遥在望:(yo yo zi wng):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2.全班齐朗读,并请出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进行点评。3.自己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内容,利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4.抓住重点的词语,试着概括本文的内容。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认真
3、聆听诗词并欣赏与天气有关的图片,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预习作业,按要求扫清读书的障碍。利用字词典准确的把握字词的读音。自己查词典积累重点的词语,对于词义重点的理解加以运用。自己朗读课文,注意声音,断句及生词的读音,朗读采用的基本语调是轻盈的,因内容不同而变化。学生朗读的同时利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按要求概括主要的内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巩固字词知识。训练朗读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并进行圈点批注的练习。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3分钟6分钟10分钟按要求速读课文,并思考以下的思考题。1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
4、间的词语。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4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5.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6.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7.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段:从开头到“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第二段:从“这一年的 7月 16日”到“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第三段:从“登月归来后不久”到完。 )四、归纳小结。1.师生总结本课学习收获。2.本文以平实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这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精确地运用表示时间、速度、距离的数字,使文章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五、布置作业。如果你是宇航员,你到月球
5、上要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按要求自己再次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试着运用书中的语句进行解答。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存在的相关的问题的答案,形成相对统一的答案。小组交流自己思考的答案结果,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展示,教师进行板书重点展示。和老师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收获,并交流自己找到的有关天气的谚语。课文内容的能力。引导学生读书,独立解决疑难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并形成合作探究的能力。巩固今天所讲的重点知识。20分钟5分钟1分钟板书设计月亮上的足迹第一段:从开头到“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第二段:从“这一年的 7 月 16 日”到“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第三段:从“登月归来后不久”到完。小小的一步,巨大的飞跃课后反学生识记了文中的字词,朗读课文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并归纳了大意。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科学的探索太空的意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