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5 古代寓言二则 课时训练(苏教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57424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 古代寓言二则 课时训练(苏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5 古代寓言二则 课时训练(苏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5 古代寓言二则 课时训练(苏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5 古代寓言二则 课时训练(苏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4 页 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甲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 )遽契其舟( ) ( )1 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先自度其足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至之市 ( )

2、 而忘操之 (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而忘操之 (2 )及返 (3 )遂不得履 (4 )遽契其舟 (5 )何不试之以足 (6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3 翻译下列各句。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宁信度,无自信也。 是吾剑之所从坠。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4 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1 ) 通 (2) 通 5 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6 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3、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第 2 页 共 4 页 注释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病劳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悯其苗( ) 揠之( ) 苗则槁矣(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悯 长 揠 谓 予 趋 槁 非徒 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返归取之其子趋而往视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C、相同,相同 D、不同,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6、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课外延读二】月怀一鸡今有人

4、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注释:攘窃取、偷盗。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道个人的举止言行。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其: 或: 是: 损: 已: 非义: 2、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请损之A、都相同 B、相同相同 C、相同相同 D、都不相同3、翻译下列句子。是非君子之道。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第 3 页 共 4 页 【片断作文训练】仔细阅读拔苗助长一文,试想假如宋人看到禾苗干枯了,他会怎么想?现在根据人物

5、性格特征,补写一段文字,着重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字数在 100 字左右。参考答案:【课文精读】1、du d su l j q 2、量长短、量好的尺码自己、从到去、它(代“量好的尺码” )3、操:拿,携带;及:到,等到;遂:终于;履:鞋;遽:立即;契:雕刻;以:用、拿;于:到。4、他先量好了自己的脚,却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宁可相信量好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5、 “坐”同“座” 、 “反”同“返” 。6、甲文标题是“郑人买履” ,这个寓言讽刺了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的人。7、不能找到他的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

6、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第 4 页 共 4 页 【课外延读一】1、mn y go 2、悯:担心、忧虑;长:生长、发育;揠:拔;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趋:赶去;槁:干枯;非徒:不仅只是。3、D 4、今天我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去一看,禾苗已经干枯了不仅没好处,相反害了它。5、宋人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其结果是使得禾苗干枯了。6、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课外延读二】 1、其:他的;或:有人;是:这(代词) ;损:减少;已:停止;非义:不符合于正当的事理。2、B 3、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如果知道这不符合正当的事理,那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待来年呢?4、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原谅自己,必将种下祸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