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5《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教案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53154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教案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5《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教案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5《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教案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15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教案 2备课时间:精彩开篇词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 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 蕴 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 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 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 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 创作精神。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 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 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

2、情,提高文化品位和 审美情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观沧海一、新课导入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cng)沧海 (ji)碣石 (sngzh)竦峙 (cho)潮平 水何(dn)澹澹 (xio)(s)萧瑟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若:好像。 临:登上。3.了解古代诗歌常识。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

3、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乐府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4.作者链接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2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建安五年(200 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

4、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报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5.背景链接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

5、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诗歌朗读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

6、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交流点拨】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二)整体感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交流点拨】第 1 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7、第 2 层(38 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第 3 层(912 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交流点拨】(1)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3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

8、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三)深层探究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交流点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

9、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什么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呢?【交流点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四)熟读成诵四、板书设计水:澹澹 山岛:竦峙(壮丽气势)实景 借景抒情观沧海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 (奇特想象) 虚景 博大胸襟星汉:灿烂出其里 (宏伟意境)五、拓展延伸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交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