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权劝学教案教学目的:1. 知识目标: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合作探究的能力。3. 德育目标:了解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 ,结果学有所成的故事,体会“开卷有益”的主旨,启发学生不断努力学习。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教学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对比阅读、课外拓展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新的学习模式。 学法指导: 读悟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朗读带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2、。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不,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一文。二、关于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三、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比较短小的文言文,前面我们讲过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三个环节“读一读,悟一悟,背一背” 。下面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读一读” 。 请同学们自
3、由朗读课文,划出疑难词句,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解决。 指名朗读,一人评价,教师正音。 全班齐读。 2、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悟一悟” 。、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A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B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一就学。 )C、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侧面写吕蒙学业长进。 )D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E、概括情节:劝学一就学一议论一结友。、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把这篇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四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向老师提问。 指名翻译。在本文中有几个词语请同学们特别注意:初:当初 谓
4、曰:对说 当涂:当权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当涉猎:只多务:事情多 遂:于是 (遂不可见:最后) 博士: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成语)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吴下阿蒙: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指没有学问。现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有长进,或地位高升,由贫穷而变得富有,都用此语。例如:你知不知道,小黄已是经理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成语)3、 谁能说一说本文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劝”那么,谁劝谁呢?谁能够帮助老师在劝字的前后添上两个人物,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说吕蒙要经常学习,吕蒙听从孙
5、权的劝说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四、合作探究:1、文章题目是:“孙权劝学” ,那么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呢?原文有这样的句子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引导说出必要性和可能性)从同学们的答案可以看出孙权劝说是很有方法的,他劝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劝呢?(语重心长,恳切,关心,谆谆告诫,耐心,严肃)你能读给老师听一听吗?(指导朗读)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你们了解鲁肃吗?(鲁肃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他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 )那么,他为何要与吕蒙结友呢?(因为吕蒙学有所成,鲁肃喜欢这种求上进的人,从侧面说明吕蒙学有所成。 )吕蒙学有所成,他自己高不高兴?(高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6、(他与鲁肃的对话) “士别三日何见事之晚乎?”这里该用什么语气读?(自豪,兴奋)五、 对比阅读: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学习,终于学有所成,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前面学习过的课文中还有没有与学习这个话题有关的文章呢?你能把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谈谈你的感受吗?(或者说谈谈异同)小结:本文写的是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一文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导致“受于人者不至”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令人刮目相待。二是虽天资聪明却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
7、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道理:学习,永远不能放弃。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长进,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学习永远不能放弃。六、拓展延伸:1、下面,我们还要来共同探讨一个问题,课文提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如何理解?有什么现实意义?2、建议大家课后去读一读三国演义 ,从中去了解那个英雄备出的年代。七、指导背诵:八、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孙权劝学这篇短文,同学们表现都不错,大家不但了解了课文内容,还通过对比阅读,合作探究等形式,体会到了“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会有不断进步。祖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对我们在座的同学们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想祖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担当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人,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老师送给同学们两句话,与大家共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并祝愿你们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九、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吴下阿蒙 学 刮目相看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