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其间涉及词汇、写作以及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 二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选文,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三是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天论作为荀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长文。在文章中,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鲜明观点,大胆反对当时流行的迷信天命、拜倒在自然面前的看法。本文节选是属于文章的后半部,主要阐述“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充分体现他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二、作家作品 1、乱世哲人荀子 荀子(约前 313-前 230)名况,时人尊而号为 卿 ,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
2、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 。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
3、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 ,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中文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 ,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
4、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 ,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苟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荀子是儒家八派中的一派的创始人,孙氏之儒指的就是旬子这一派。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痛斥子张氏、子夏氏、
5、子游氏之儒为“贱儒”或“俗儒” ,对以儒家正宗自居的子思、孟子一派批评甚烈。其对孔子思想有所损益,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 ,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并非完全偶然。荀子是一位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体系的地主阶级思想家。 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1、天道观:荀子认为, “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列星随旋,日
6、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荀子天论 ) 。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 。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 ) 。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制天命而用之”的控制、发行、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7、;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 ) 。荀子的这一系列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它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 ,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 (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 (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 ) ,即主客体相结合。“心” (思维)是认识的重要阶
8、段, “也心,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解蔽) 。认为,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 , “蔽”的形式很多,有:“欲为蔽,恶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 (荀子解蔽 )要解蔽就须“知道” ,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之谓虚” (荀子解蔽 ) 。如做到了“虚壹而静” ,也就可以达到“大清明”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以为“行”高于“知” ,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
9、,荀子强调“实”是“名”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制名以指实” (荀子正名 )的观点。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 ) ,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子性恶 ) ,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 , “生而有疾恶焉” ,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性恶 ) 。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 )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 。 “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
10、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性恶 ) 。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 ,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 。 “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 “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荀子礼论 )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4、礼论:“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荀子提出, “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
11、度量分界” ,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 (荀子礼论 )荀子认为, “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 “送死” 、 “祭祀” 、 “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 (“养人之欲” )和“制”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 。荀子强调, “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 ,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 “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
12、以饰,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荀子礼论 ) 5、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 “学不能已”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 。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 。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 。荀子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居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13、而寒于水” ,并强调“学”的目的就在于“为”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劝学 ) 。 荀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兼通诸经,应劭风俗通螳臂当车谓:“孙卿善为诗 、 礼 、 易 、 春秋 。 ”清儒汪中著有荀卿子通论 ,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 ,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荀子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儒学家、大学者,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其地位比较高,但自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来。但荀子的思想学说还是具有颇为深广的影响,如张衡、王充、柳
14、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传世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 )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 (9)青,取之于蓝,而
15、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哀公 )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荀子不苟) 作为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荀子对于祈神求鬼以致福的禨祥之事和迷信习俗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他所著的天论就是最具这种思想光芒的篇章。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荀卿嫉浊世之政,亡 国乱 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言语禨祥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 三、具体研习 第一段: 治乱天邪(耶) 禹以治,桀以乱(使动)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状语后置) 大王荒之(太) 文王康之(形容词使动) 此之谓也(宾语前置)小结:治乱(天
16、邪,时邪,地邪)非诗曰由人(君) 第二段: 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汹) 地有常数矣(古今异义) 君子道其常(名作动,遵循) 礼义之不愆兮(愆,名作动,违背;宾语前置) 小结: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君子有常体万物有常 第三段: 非知也/知虑明(智) 小人错其在己者(措) 是以日进也/ 是以日退也(名作状) 一也(数作动,一样) 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古今异义;悬) 小结:君子敬其在己,不慕其在天 日进;小人错其在己,而慕其在天 日退君子尽人力,小人听天命 第四段: 星队(坠) 物之罕至者也(定语后置) 怪之(形容词意动) 风雨之不时(古今异义) 怪星之党见(傥现) 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尝) 小结
17、: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 天也(非人)天不可畏 第五段: 物之已至者(定语后置) 人祅则可畏也(妖) 枯耘失岁(楛) 田 稼恶(秽) 夫是之谓人祅(宾语前置) 本事不理(古今异义) 勉力不时(古今异义) 其说甚尔(迩) 则日切瑳而不舍也(磋) 小结:人袄有三,甚于天灾 第六段: 雩而雨(名作动,下雨) 小结:天由天,非由人 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 第七段: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于礼义(状语后置) 则光晖不赫(辉)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使动;名作动) 小结:国之命在礼(义)隆礼尊贤 王;重法爱民 霸;好利多诈 危 第八段: 大天而思之(形容词意动) 孰与物畜而制之(名作状)
18、 因物而多之(形容词使动)孰与骋能而化之(动词使动) 思物而物之(名词使动) 小结:天 顺应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四、鉴赏评价 (1)就说理文的文法略做点拨。 荀子文章以其说理的清晰,论辩的透辟,逻辑的周密,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思想的深邃丰富,理论的系统严整,使其单篇行文缜密,论证严谨周密。从学过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荀子之文思理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明观点,层层论述,首尾贯串,一气呵成。本文就是典型的一篇。 语文 (2)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运用大量排比手法的好处。 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辨析:排比句要三句以上。 谈谈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作者大量运用了排比,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气
19、势、明晰的层次以及条分缕析的缜密,同时更加富有抒情色彩和感染力。 (3)评价和感悟。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评价: 荀子所说的“天”的内涵是什么? 荀子认为人应当在哪些主要的方面发挥自己的努力? 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在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善于联系实例说明,比如时代、出身、家庭、高考等,这样才能有切身体会。 荀子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 “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 “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顺应和利用“天”的规律而生存发展。在荀子看来,我们应该慎重对待那些取
20、决于自己的事情,不放弃自己的努力;对 于 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间的亲情,夫妻间的区别,那么就要天天切磋讲究而不能舍弃了;在天面前不“错人而思天” 。 五、课堂小结 荀子启示我们,宇宙间有些东西是由天决定的,比如日月、星辰、瑞历、春夏秋冬四时以及天地等,可是人类在天地自然面前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我们可以把天当成物来畜养和控制,可以掌握天的规律而运用它,可以施展自己的本领使万物向符合需要的方向变化,可以管理好万物而不失去它们。荀子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天地自然面前,人不能为所人欲为,在那些付出努力也无益的地方,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另一方面,在天地自然面前,人可以大有作为,在那些应当付出努力的地方
21、,不要轻易放弃。 荀子没有说过“人定胜天” 。此命题来自荀子的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敬重天,思慕天,不如把他作为物来蓄养之,而控制他;顺从天,颂扬天,不如掌握他的发展规律而利用他。这在道家至先秦各家思想中,都是富有生气,充满活力,进取的人生观,其重要价值在于强调主体(人)对于客体(环境)的积极改造,强调人的创造性活动,为中国思想文化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如何对待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荀子积极地否定了前人的宿命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自然规律是可以利用的。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 (富国 ) ,就能人定胜天。荀子的这一思
22、想,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改朝换代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推动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肯定人具有思维功能和认识自然规律的必要性,对主体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做了新的价值规定。荀子从肯定主体能动意识的角度出发,认识到了人类所独具的力量,认为人类永远处于一种冲动意识中,无论自然、社会历史,还是人性自身,都只是被改造的对象,二者处于“能治”与“被治”的关系网络中。可以说,荀子这种“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是其“天人之分”思想的进一步深化。荀子把这一时代赋予的思想运用到历史哲学领域,充分关注了人的问题,使其在对历史哲学理论的阐释中,能与“人”联系起来考察,而不再是外部自然力的附庸。荀子的历史哲
23、学理论获得了较为独立完整的形态,这种形态能出现在两千年前的先秦时代,是极为可贵的,它至少表明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对社会、历史、人生问题的深切关注。 人一定可以战胜自然,这是人类的狂妄,也是人类的悲哀。这是对“人定胜天”的曲解。人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战胜自然。无论科学如何发达,人类的智慧达到何种程度,我们只可能会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战胜自然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作为一种思想则违背了客观规律。这正如从古到今帝王将相试图寻找长生不老药一样,违背了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的规律。也许人将来可以或五百岁,一千岁,或许更长,但客观规律不可改变,地球、太阳系,都有灭亡的那一天,何况区区人类。我们相信,自然界和
24、宇宙的奥秘会被我们一步步揭开,我们会更多地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谋福利,但我们永远不会战胜自然。不相信这一点,自然界会好不客气地给予我们惩罚。由于人类的自信和狂妄, ,我们一度破坏了生态平衡,但我们的教训也是惨痛的。树砍了,草伐了,但带之而来的是风暴和泥沙。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致命的惩罚,何谈战胜? 尤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刚解放了的人们,出于革命热情,头脑发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藐视自然,藐视一切,说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还硬说是荀子的思想。其结果是走了好大一段弯路,最终不得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向自然界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这实际上违背了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更歪曲了荀子的理论。把这笔帐算到荀子头上,若荀子地下有知,恐怕也要大叫冤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