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课 强项令教案 3 “课题:强项令 讲课教师:学科:语文 课时:第 3 课时 总课时数: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应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行为等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欣赏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为官清廉,奉公克己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行为等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了解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应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2二、探疑互动。通过讨论的方
2、式引导学生明确以下 在教师提问后思考、讨论回答复习上堂课内容。激 趣,明确教学重点。3 分钟。理解文章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问题。:1、归纳段意2、找出“董宣执法”这一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3、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答:1、第一段 :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第二段:记叙了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2、起因: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 ,吏不能得。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高潮:公主 回宫告状,董宣痛陈理由,皇帝命董宣向公主叩 头谢罪,董宣宁死不从。结局:皇帝明白了个中道理,重赏董宣。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
3、的态度先是“怒”,表现18 分钟。34、讨论:从湖阳公主包庇家奴的行为,说说当时社会的法制状况。 在“召宣,欲箠杀之”。 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三十万”。最后,当董宣“卒于官”时,“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文章通过光武帝的言行变化,表现出他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4、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法制不健全,权贵们可以无视法律,甚至可以草菅人命,并且不受法律的制裁。刘秀起初对此并不以为然,直到董宣冒死陈言,才改变了看法,要“圣德中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5、课文在塑造董宣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
4、描写。6 归纳人物形象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5、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塑造董宣的形象,文中还用对比的手法刘秀对董宣态度前后对比;烘托手法豪强莫不战栗,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来表现人物6、文中还表现他清廉的美德, 、表现为:“惟见4 分钟。4湖阳公主:仗势欺人7、董宜除了具有执法严明,不畏强权的优秀品 质,文中还写了他其他的美德吗?三、解疑归类。和学生共同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法?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触,敝车一乘。”五名学生总结。1、人物性格特征和品质秉公执法,不畏权贵,为官清廉,奉公克己。2、表现手法上的特点第一节是正面描写董宣,第二节是侧面写董宣,正面和侧
5、面相互呼应。第一节是课文的详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第二节是课文的略写部分,是课文的次要内容,文章详略得当,行文活泼,富于变化。课文通过介绍董宣 执法的故事,赞扬了他秉公执法,不畏权贵,为官清廉,奉公克己的优秀品质。从侧面反映出刘秀知过能改、爱才的特点。文章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为主塑造人物形象。10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5四、查疑落实。1、举出学习过的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 法的文章。2、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一个人物。回忆、列举。朗读自己的写作片段,学生间互评。读写结合,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10 分钟。强 项 令范 晔董宣执法(正面描写)董家贫困(侧面描写)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