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第10课 社戏 教案 苏教版七上 (17).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649691
  • 上传时间:2019-01-06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37.6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10课 社戏 教案 苏教版七上 (17).doc
    资源描述:

    1、社戏两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 1、识记理解“惮 、踱、归省、踊跃”等词语。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3、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二过程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复杂的结构,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2、鉴赏文中的美景、美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今天我来学习社戏 ,这是鲁迅先生记述童年看社戏的一段经历。二、检查预习1、生字

    2、惮( ) 踱( ) 棹( ) 归省( ) 行辈( ) 撺掇( ) 凫水( ) 踊跃( )2、文学常识 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写于1922 年,收入他的小说集呐喊 。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选了看社戏的部分。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依据小说三要素)明确:记述“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来看,文章围绕什么来写?从“时间”的角度,课文分为哪三部分内容?明确:看戏前,看戏时,看戏后。3、指出这些情节中那些是详写,哪些

    3、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明确:看戏时是详写,其它略写。因为文章的中心是写看社戏的过程,选材应围绕中心去选。四、朗读竞赛本文是一篇美文,初读之后,大家选择一些你喜欢的句或段进行朗读比赛。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文中说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那么,那是一场什么样的戏,让先生这样倾心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作品看个究竟。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 “我”幼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夏期随母到姥姥家,读第一段说说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明确: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2、这么小的村子,为什么“我”认为是“乐土”呢?明确

    4、:“我”是这里公共的客;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可以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乡间生活。3、在这里除却这些乐事,最令“我”盼望的是什么呢?明确:去赵庄看戏。4、读 429 段,从“事件”的角度把故事发展归纳成四部分。 (小组讨论)明确: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5、读 49 段,找出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戏前波折)明确: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高兴兴高采烈6、这一段戏前波折起到怎样的作用?明确:突出了“我”看社戏的迫切心情。7、本文不仅有曲折细腻的心理描写,还有美丽动人的景色描写。读 11 到 13 段,用“我喜欢 ,因为 ”的句式赏析文中美景。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讨论)明

    5、确:从修辞手法:比喻;从写法上:以动衬静,反衬,见闻感相结合。8、作者急切想看到的戏好看吗?从那里得知的?明确:不好看。铁老头没翻跟头;没有“蛇精”和“跳老虎” ;最怕看老生,老生却唱个没完。小观众的反应: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9、戏无趣,为什么作者还那么怀念那社戏呢?明确:偷豆的趣事。10、找出“偷豆”这件事中的动词,表现出小伙伴怎样的特点?明确:跳、摸、散、摘、抛。天真,充满孩子气。11、你怎样看待这件事?三、分析人物形象找出文中你喜欢的人物,说出原因。明确:双喜: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善于为他人着想。阿发、桂生:热情友爱,纯真善良。六一公公:热情好客,老实厚道,是淳朴乡民的形象。有一些封建思想,农民局限性。三、主题探究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明确: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 , “那夜似的好戏” ,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四、活动拓展:童年是美好的,提起童年我们就有说完的话题,你能说说自己对童年的记忆吗?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0课 社戏 教案 苏教版七上 (17).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64969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