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工程基础实践周报告根据我校对交通工程专业的安排,于2012年12月份跟随指导老师进行交通工程基础认知实习。交通工程基础实践周使我增强了对交通工程专业研究内涵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专业兴趣,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周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反应时测试实验。第二部分是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第三部分是停车场初步设计。1反应时测试实验反应时测定实验是为了获取交通参与者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通过测试获取数据,分析交通参与者对操作的熟练程度及记忆、遗忘程度以及检测被试者的判别速度和准确性等。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也称反应的潜伏期。它不是指反应的延续时
2、间,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有机体内部进行是潜伏的,直到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外显的反应效应为止。实验采用的是 BD509A 型 反应时测定仪。它可进行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及运动时的测定工作。其不仅可用于心理学教学科研实验,也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的职业能力测定和人员培训,是评价心理能力的手段之一。主要技术指标:1. 红光、黄光、绿光、 (声音)按程序随机呈现, 各次 , 共次。2. 可存储实验数据次, 能分别红光、黄光、绿光、 (声音)打印输出。能计算、打印出各种反应时的正确总反应时间、反应时平均值、反应时分散度以及打印输出
3、各次反应时间。3. 最大有效记时 : 每次4.00秒。4. 最小有效记时 : 每次0.01秒。5. 彩色光源 : 可由微机控制程序呈现红、黄、绿三色光。光源直径 34mm。6. 反应键及联线:黄光、绿光手键各套, 红光为脚键套 , 声音键为前三者任选一种。简单反应时键、运动时键各套。实验时随机出现红、黄、绿三色光各10 次,要对光信号采取不同的反应措施。回答正确,显示器自动显示每一次正确判断的反应时间;回答错误,蜂鸣声响提示,自动记录错误次数。实验结束,仪器自动显示正确回答的平均选择反应时间及错误回答次数。经数据处理,绿灯反应时平均值为0.589s 、绿灯反应时样本标准差0.236s。红灯反应
4、时平均值为 0.31s,红灯反应时样本标准差为 0.024s我认为绿灯反应时样本标准差与被试的机体状态有关即机体的适应水平、被试的准备状态、额外动机、练习等以及个体差异。不但被试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被试,在相同的环境下,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一些变化,而其反应时也会不同。并且实验会产生误差(1)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不可能消除随机误差。2)测量方法。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也称反应的潜伏期。它不是指反应的延续时间,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有机体内部进行是潜伏的,直到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外显的反应效应为止
5、。但在目前现有的测量方法中,测量仪器测量的是刺激开始到被试作出反应按下按键的时间,也就是说,反应时的测量值是从刺激开始到反应结束之间的时间长短,它比真正要测量的反应时长。反应时实际测量值(总反应时 TRt)等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 Rt)和肌肉完成压反应键的动作时间(运动时 Mt)之和。即:Rt=TRt-Mt。测量被试按反应键的动作时间,对分析这些反应时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实验中,也未将动作时间进行测量和排除。2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1.交通调查对二里沟西口进行了 14:15-15:15 时间段的流量进行调查,15min 为一段。对于高峰小时的流量,经过折算系数,
6、全部都是折算成标准小汽车的流量。调查期间出现了交通拥堵的问题。通过交通调查,得出了二里沟西口交通现状的数据,从整个路口的数据上来看,西进口和南进口的交通流量最大。根据这些基础数据来算交通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延误,以确定现在交通交叉口的服务等级。2.交通构成分析对二里沟西口的机动车交通量进行了人工计数法的观测,分为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大型车,调查期间高峰期间,大客车占数据的 10%,货车占数据的 10%,原因是因此该地区存在学校,公司,上班比较集中。小汽车的比例最多,大概 80%左右,这个地区也是比较繁华的地区,城市道路交通量调查以小汽车为标准的换算系数表来计算总的交通量的大小。根据换算系数表规
7、范,将调查得到的数据换算成标准车型。城市道路的交通量,一般以小汽车为主,分类标准和换算系数如表所示。 道路交通量车型分类及换算系数编号 车 辆 类 型 换 算 系 数1 小客车、小货车 1.02 大客车、大货车 2.53 铰接汽车 3.0结合调查道路的实际情况,1 小汽车=1 标准车,1 中型公共汽车=2.5 标准车,交通量统计结果见流量流向图所示。参考正规的文献,可以得出城市道路交通调查标准系数表,将交通调查的各种车型全部折算成标准小汽车的个数,来进行计算。3.流量流向分析二里沟西口主要存在四个进口道,东南西北四个进口道,车公庄大街是城区内东西走向重要通道。通过二里沟西口的流量流向图,进行分
8、析该路口的流向。二里沟西口的流向分析可知,北进口道,有左转,右转和直行。西进口道有右转和直行,没有左转,东进口有右转和直行。南进口也存在右转、左转和直行。通过二里沟西口的流量流向图可以看出,东西向车流比较大,流向比较复杂。交通流向确定之后,要对该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查,来方便车辆的放行,信号灯配时具体如下.4 信号配时现状道路渠化首要考虑的就是道路上车辆的空间占有率,要使道路上的车辆各行其道,相互没有干扰。信号配时首要考虑的就是道路上车辆的时间占有率,在不同的时间放行不同方向的车辆。只有兼顾道路渠化和信号配时才能减少车辆之间的冲突,使路口的车辆正常的运行。在设计路口信号控制系统时应当注意以
9、下几个方面:(l)设计信号配时应当设置合理的车道数;(2) 路口附近的导流线要明显标记,使得不同转向的车辆明确各自的方向;(3)交叉口由两个相位的信号灯来控制时,应当把左转和直行的车辆都合并在左转待行区域内;(4) 交叉口由多个相位的信号灯来控制时,应当尽量设置专门的左转车道,并一定要标注左转导流线;(5) 设置直左方向车道的时只能设置两相位信号灯控制系统。信号相位的变换是信号相位转换的过程,与交通流的运动存在密切相关,所以,在考虑信号灯配时的时候,信号周期因时段而有差异,调查时期信号周期为 120 秒:二里沟西口信号周期车公庄西路东车公庄大街西车公庄大街西车公庄西路东三里河路北三里河路南三里
10、河路南三里河路北红灯时间 77 90 72 59绿灯时间 40 35 45 58黄灯时间 3 3 3 35.现状信号下冲突情况交通冲突是产生交通延误和交通事故的根源。当两股不同流向的交通流同时通过空间某点时,就会产生交通冲突,而该点称为冲突点。交通冲突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的的一种统计,对于交通可以有很多交通测量方式,例如地点安全度,改善交通的快速评价,并可以安全的评价出该交通出行的。交通冲突的严重程度可以反映交通系统中人(驾驶员、骑车人、行人) 的安全感的大小。目前,世界各地的交通研究人员正在重视交通冲突问题,在交通冲突方面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鼓舞了很多人员,交通组织有效的进行,冲突也是时刻存在
11、的。各国的交通组织研究可靠性不一。不同路口交叉方式的冲突点不同,不同信号相位配置的冲突点的个数和位置也是不同。冲突点控制的原则:变随机冲突点为固定冲突点、变交叉冲突点为交织冲突点,变饱和冲突点为非饱和冲突点、减少冲突点个数,减少冲突点上的冲突次数,减少冲突点上的冲突能量。在各种交通流中,机动车是交通的强者,行人和自行车是交通的弱者。在交通发展中,无论是强者对弱者还是强者对强者。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对于冲突的控制,重点是强者对弱者的冲突。也就是说要想办法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开。对于空间渠化后的冲突点仍然不能消除的,可以采用冲突点时间上的分离。6.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计算二里沟西口各进口
12、道的通行能力时,选取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的方法,分别对交叉口的每个进口道进行计算,计算出的结果可用于出口道数目的计算,也可用于交叉口进口道饱和度的计算等。(1)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1360iogcsTC式中:C s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信号灯周期, (s);cT信号每周期内有效绿灯时间,(s );g绿灯亮后,第一辆车启动,通过停车线的时间, (s) ,若无本地实测o数据,可采用2.3s;直行或右行车辆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s/pcu);iT折减系数,可用0.9 ;(2)进口道设置直左和直右车道时,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一条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 (pc
13、u/h)Csr设有专左车道时本面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1Nslel 式中: 左转车占本面进口道比例(%)l车辆平均通过停车线的时间 与车辆组成、车辆性能、驾驶员条件有关,iT在混合通行的情况下要看比值的大小来决定 的具体数值,根据实测数据可知i二里沟西口为混合车队,但经过计算口各个进口道大型车与小型车的比例趋近于零,所以本文采用 =2.58s.根据公式与交叉口高峰期交通量流量流向图可知,iT二里沟西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与负荷度 单位:pcu/h设计通行能力 hpcu/车公庄西路东车公庄大街西(东)车公庄大街西车公庄西路东(西)三里河路北三里河路南(北)三里河路南三里河路北(南)左转 0 0 249
14、 771直行 844 844 474 610右转 422 422 474 610合计 1266 1266 1197 1991实际调查 1113 979 977 1196负荷度 V/C 0.879 0.773 0.816 0.601交通负荷度是衡量道路拥堵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周边道路交通负荷度的分析可判断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周边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道路负荷度大于1.0,表明道路上的实际流量已经超过了道路的承担能力,道路被车辆堵塞;道路交通负荷度在 1.0 到 0.8 之间,则出现拥挤,车辆运行处于不稳定状态,稍遇干扰,则会阻塞交通;小于 0.8,则表明车辆可以正常行驶,根据交通分配结果,可以得到
15、研究区域内路网的负荷度。如何有效的采取措施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改善整个主城区路网的服务水平,这至关重要。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和促进交通方式结构合理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交叉口负荷度对于处于阻塞即负荷度大于 1.0 的路口存在着潜在障碍,整个信号和几何线形对现状流量没有足够的通行能力、不舍和现状的和规划的要求,可采取改变交叉口几何线形设计(车道数目及车道的使用)和调整信号配时方案,对于接近饱和或混乱的路口,改进这种状态可考虑:(1)渠化设计。如缩小进口车道宽度,增加进口车道数;合理利用分隔带的面积;适宜偏移路中心线等。(2)设置交通岛。设置导
16、流岛右转车道数,充分利用交叉口空间。(3)优化信号配时,以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改善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对于负荷度小于 0.6 的交叉口,则表明现有交叉口的周期长、信号配时基本上是合理的。2)在主城区大力发展公交,要以公交作为作为主导出行方式公交是运行效率较高的一种交通工具,最能体现“人、物”交通本位原则,能大力促进有效交通资源高效利用,降低道路的负荷承载力和主城区路网的负荷度,提高路网的运行效率。3)高峰期加强小汽车出行管理,降低主城区的交通量交叉口拥挤、堵塞现象在早、晚高峰期尤其严重,高峰期内通过对进入主城区的小汽车收取“交通拥挤费”,限制部分私家小汽车和空载出租车的随意进入主城区,以此来降低
17、主城区交通量,提高路网服务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拥挤在城市中日益突出。解决交通拥挤必须抓住其关键,交叉口通行能力低、负荷度高、服务质量差是造成交通拥挤、堵塞的重要原因。3、停车场初步设计本停车场总面积为 18354 平方米。设计车位 200 个。可停放微型车、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各 50 辆。车辆停放方式为垂直式和 45斜列式。车辆进出车位方式为后退式进车位,前进式离车位以及前进式进车位,后退式离车位。设置 2 个出入口,南进北出,实行单向交通,并按照不同车型分别设置停车区。由于中型车和大型车较多,其车位采用 45斜列式,车辆驶入驶出方便迅速,较少占用道路面积,降低对其他车辆影响。布设行
18、人专用道,从根本上消除人车的冲突,完全实行人车分隔。在入口处布置圆形大范围绿化,且设置车辆服务中心及综合服务场所,提高服务水平,做到“以人为本” 。四、收获与体会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极少经历过实习,这次实习全面检验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学好交通工程这一专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周期性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周中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周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参观,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交通路网的功能和设施,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交通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从没有接触过的,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比如道路标线,信号灯的控制等。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后来的专业学习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实习更好地利用此次的经历和经验,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交 101 冉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