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交通工程说明五湖大道.doc

  • 上传人:myw993772
  • 文档编号:4639021
  • 上传时间:2019-01-05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1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交通工程说明五湖大道.doc
    资源描述:

    1、五 湖 大 道 ( 具 区 路 干 城 路 ) 新 建 工 程 施 工 图 设 计 交 通 工 程 说 明 第 1 页 共 6页 1.0 概述1.1 工程概况五湖大道位于无锡市太湖新城内,在蠡湖大道和棠甘道之间。道路范围内现状以农田、民房为主。五湖大道规划起点为吴越路,终点为干城路,五湖大道具区路以北已竣工通车,本次为五湖大道的向南延伸,即起于具区路,终于干城路。1.2 设计标准五湖大道(具区路干城路)新建工程采用城市次干道标准建设,道路路基宽35m,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双向四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计行车速度: 40 Km/h路面结构: 沥青砼路面路基标准横断面:

    2、5m(中分带)+27.5m(机动车道)+22.5m(侧分带)+23.5m(非机动车道)+21.5m(人行道)35m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 2(坡向路边)人行道横坡(%) 1.5 (坡向路内)设计荷载: 公路I 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1.3 技术标准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划(GB 50220-95)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2009)4. 地名标牌 城乡 (BG-17733.1-1999)5. 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 (BG/T 18833-2002)6. 公路交通标志板等十七项(JT/T 279、280、452.2、

    3、593600-2004)7.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 (JT/ 446-2001)8. 道路交通信号灯 (GB 14887-2003)9.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GA/T 489-2004)10.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 (GA/T 509-2004)11.道路交通信号机 (GA 47-2003)12.交通电视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GA/T 514-2004)13.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2005 年版)14. 公安部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指南15.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16.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杨晓光2.0 交通标志2.1 设计原则交通标志的布置在满足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

    4、B 5768-2009)和 太 湖 新 城 城市 道 路 辅 助 设 施 标 准 图 标 志 、 标 牌 的基础上,力求做到标志种类齐全、功能完善。以不完全熟悉本路线的驾驶员为设计对象。标志版面按主线时速 40km/h的标准设计,使机动车驾驶员在行驶时能及时辩认标志信息为基本原则,力求作到版面醒目、美观。禁令标志设置在需要限速、禁止驶入、禁止鸣喇叭、禁止停放等路段之前适当位置。警告标志设置在不设信号灯的支路口,提醒过往车辆注意行人。指示标志设置在交叉口等需要司机注意或改变行车路线的位置。2.2 版面设计交通标志版面设计主要以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 5768-2009)为依据,采用 太 湖 新

    5、 城 城 市 道 路 辅 助 设 施 标 准 图 标 志 、 标 牌 为 标 准 , 标志上的文字采用中文和拼音字对照,根据设计行车速度,主线上标志汉字高采用 40cm,字宽比例为 1:1,拼音字(大写)字高为 16cm,英文与汉字最小间隔 12cm。具体规定参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江苏省公路标志标线实施指南(试行)执行、 太 湖 新城 城 市 道 路 辅 助 设 施 标 准 图 标 志 、 标 牌 。2.3 标志板材料及反光薄膜五 湖 大 道 ( 具 区 路 干 城 路 ) 新 建 工 程 施 工 图 设 计 交 通 工 程 说 明 第 2 页 共 6页 标志板颜色

    6、色度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的有关规定执行。警告标志版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警令标志的颜色,除个别标志外,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指示标志为蓝底、白图案。快速指路标志采用绿底白图案,其余等级采用蓝底白图案。标志板材料采用牌号为 2024、T4 状态的硬铝合金板,板厚 1.53.5mm。版面面积大于 4.5m2时,采用 33.5mm 厚度;版面积为 14.5 m 2之间,采用 2mm厚度;板面积小于 1m2时,采用 1.5mm厚度。标志版面应无皱纹、起泡、开裂、剥落、色差等,并具有良好的反光性能和耐久性。标志立柱材料采用型钢、钢板、钢板等,其材料性能不得

    7、低于 Q235钢。立柱、横梁及外露钢杆件应采用热镀锌处理,锌附着量不得低于 550g/m2。标志立柱表面颜色采用灰色。对接槽钢必须按标准对表面做防锈处理。底漆和面材料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面漆色彩为银灰色。标志板反光材料根据道路等级选用。本次工程采用二级反光膜,警示桩采用四级反光膜。2.4 结构设计按支撑方式标志结构分为单柱式、悬臂式、附着式等若干种,设计中按交通组成,版面尺寸及布置位置进行选择。结构设计中主要考虑风荷载,风荷载采用 350Pa/m2。2.5 交通标志施工注意事项标志板后采用型铝加固,型铝与标志板之间采用铝合金铆钉连接,板厚小于 3mm时,标志版边应进行卷边加固或梆边加固。焊接

    8、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焊缝表面应光光滑、平整,焊接牢固可靠,焊后应清除焊渣。在安防标志立柱底脚时应用水平尺校准至水平。混凝土砂浆必须捶掏密实,同立柱连接的螺栓应拧紧,螺纹周围应擦上黄油。立柱脚底法兰边线应与道路边线平行,基础的表面应砌筑平整。交通标志立柱应在基础浇筑后进行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安装。立柱安装完成以后,再装标志板。交通标志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部件,应采用安装方便、连接牢固的形式。安装时必须使用过渡管时,其长度不得超出标志版面的长度。标志板设置位置应现场核实定位是否妥当,高度重视道路附属设施(如:上跨桥、照明设施、监控设施等)及路上构造物(如:电杆、

    9、电话、消防栓、广告牌、门架等)对道路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在标志布设时要随时注意上述设施对标志版面的遮挡,以免影响标志的视认性。对行道树和中央分隔带,必须注意枝叶对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在道路交叉口应避免交通标志林立遮挡,防碍司机线和影响道路景观。若视线不良或设置困难、或与已完工的工程发生干扰时(除定位要求较强的标志外),可适当前后挪动标志位置,但须经设计单位确认。在安装时,标志板应尽可能与道路中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禁令和指示标志为045。指路和警告标志为 010。标志安装应满足设计中要求标志与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净空一般为(5.5m)和水平距离。特殊情况时可调整立柱长度。立柱放样前,应调查每根立柱位

    10、置的地基状态。一般路段,立柱可采用打入法施工;如遇地下泄水管,涵洞顶部埋土深度不足,应调整某些立柱的位置,改变立柱埋置方式。基础埋深系指设计边坡以下的深度,若边坡修整不到位时,应加深基础高度。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浇注砼,防止雨水冲毁路基边坡。施工过程中不得损坏已完工的工程,尤其不得污染路面。标志版的字符、图形等应符合 GB5768.2的规定。在同一块标志上,标志地板和标志版面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应具有相容性,不应电化学作用,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和其它化学反应等造成标志板的锈蚀和其它损坏。标志板不应存在以下缺陷:a)裂缝、起皱、边缘剥离;b)明显地气泡、划痕以及各种损伤;c)颜色不均匀;d)逆反射性能不均匀

    11、。标志板应平整,表面无明显凹痕或变形,板面不平度不应大于 7mm/m反光型标志板的面膜拼接应符合以下要求:a) 面膜应尽可能减少拼接,当标志板的长度或宽度、直径小于面膜产品最大宽度时,不应有拼接缝。b)当粘贴无法避免接缝时,应适用面膜产品的最大宽度进行拼接。接缝以搭接为主,且应为上搭下,重叠部分不应小于 5mm。当需要丝网印刷时,可采用平接,其间隙不应五 湖 大 道 ( 具 区 路 干 城 路 ) 新 建 工 程 施 工 图 设 计 交 通 工 程 说 明 第 3 页 共 6页 超过 1mm。距标志板边缘 5cm之内,不得有贯通的拼接缝。3.0 标线3.1 标线设置路线标线设计以道路交通标志和

    12、标线(GB 5768-2009)为依据进行设计,标线材料采耐久、反光性能好的热熔型标线,其标号为 2号。本工程设计车速为 40km/h。此次标线设计包括:车行道标线(车行道边缘线、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公交专用停靠站标线)、人行横道线、分合流端斑马标线、导向箭头等。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实线,线宽为 15cm;在出入口的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虚线,线宽 15cm,实线长 2m,间距 4m,实虚比例为 12;当相邻两出入口间距小于等于 100m时,车行道边缘虚线可连续设置。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线宽 15cm,实线长 4m,间距 6m,实虚比例为 23;公交专用停靠站标线参见标线一般布置图

    13、;在交叉口范围内的导向箭头设置为 34 组,本工程设置为 3组,每组间距 30m,停车线保证在人行横道线后 2m,为增加夜间反光性,标线应预混反光玻璃微珠。3.2 交通标线施工注意事项交通标线与标记的划法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并做到整齐、清晰、醒目,色泽与漆膜厚薄均匀;划漆线条流畅,线性规则。交通标线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滑性和辨认性,并按照规范采用符合要求的涂料。视线诱导标反射体要求透明度好,表面有一定的硬度,不易老化、褪色、反射体镜面的色彩保持均匀,折射率大于 1.9,色度应满足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交通标线与标记施工前要清洗地面,除净灰尘和泥土,然后按设计要

    14、求放样漆划。标线或底漆图划后,应放置锥形反光橡胶体或其他护线物体,需待标线干燥后才能撤走。交通标线与标记施工应禁止在雨天和潮湿冰冻的路面上进行。对常温型涂料施工时气温不低于 5。 C,对热熔型涂料施工时气温不低于 10。 C。热熔反光材料施工要求,标线涂层厚度:沥青路面为 1.82.0mm。标线表面撒玻璃珠,应分布均匀,含量 0.30.34kg/ 。2m4.0 平交口安全设施设计平交口是交通冲突最为危险的地方,在交通工程设计通过交通管理措施来降低路口危险程度,因此根据交通管理部门的特殊要求进行信号灯设置。本次根据被交道路的重要程度来进行平交口交通工程设计。本工程沿线与具区路和干城路相交,采用信

    15、号灯控制。其余为规划道路。其中,具区路与现状已实施的五湖大道为 T型交叉,信号灯控制,但已为本工程实施预留渠化车道和安全设施。故本工程只在原有实施断面的基础上完善交通组织,对现状安全设施进行修改和优化,并将该交叉口形式改为十字扩大型交叉,对原有的车道重新划分。其中现状五湖大道进口渠化车道改为两左两直,保留原有提前右转导流岛;具区路东西两侧进口道更改为一左三直,增加提前右转导流岛。本次设计五湖大道进口道渠化为一左两直车道,以及提前右转导流岛。在交叉口范围内设置左转弯等待区。干城路交叉口渠化为两左一右共三车道,但干城路主线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其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工程量已归入干城路项目,本工程实施范围

    16、内的安全设施仍有本工程实施。交叉口信号灯控制,包括悬臂式信号灯、一体式信号灯、组合式人行灯、电子警察、电视监控、检测线圈等控制设备。与规划支路交叉,预埋过路钢管及手孔。5.0 交叉口信号控制设施设置原则1、 信号机和设备箱1.1 同一条道路应该安装在同一进口的同一位置上;1.2 安装在人行道外侧绿化中紧靠人行道侧石外沿,开门朝向人行道,信号机位于靠近路口中心一侧;1.3 所有机箱顶位于同一水平线,前面保持在一个立面上;五 湖 大 道 ( 具 区 路 干 城 路 ) 新 建 工 程 施 工 图 设 计 交 通 工 程 说 明 第 4 页 共 6页 2、长挑臂信号灯2.1 组合式长挑臂信号灯应安装

    17、于机非分隔带中,缘石切点外 2-4m处;2.2 长挑臂信号灯由机动车信号灯和左转方向指示信号灯组合而成;2.3 长挑臂信号灯朝向面对来车方向;2.4 长挑臂信号灯下沿距离地面的净空不少于 5.5m;2.5 信号灯信号灯杆采用钢质灯杆时,宜采用圆形或多棱形经热镀锌处理的钢管。杆体距地面 0.3m至 1.0m处应留有穿线孔,并配备防水檐、盖板及固定螺钉。安装灯具处留有出线孔,并配备橡胶护套、电缆线回水弯挂钩。灯杆顶部应安装塑料或经防腐处理的金属防水管帽,灯杆底部应焊接固定法兰盘,法兰盘与杆体应均匀焊接加强劲。3、一体式信号灯3.1 一体式信号灯设置于缘石切点外 2m处,距离侧石边沿不少于 50cm

    18、;3.2 一体式信号灯设置于机非分隔带中,则须位于正中距离圆头不少于 1m;3.3 一体式信号灯应面朝来车方向;3.4 一体式信号灯灯下沿距离地面不小于 2.5m;3.5 路面宽度少于 12m的不适宜在两侧安装一体式信号灯。3.6 一体式信号灯由机动车信号灯和左转弯指示信号灯组合而成。4、一体式人行横道信号灯4.1 丁字交叉的路口采用一杆两灯和一杆一灯两种形式,十字交叉使用一杆二灯式,灯罩下沿距离地面不小于 2m。灯面面对人行横道线,两侧保持对称布置。4.2 一体式人行信号灯应该安装人行道板外侧或绿化带中(距离侧石边沿不少于50cm),只能安装在道板上的,则靠近慢车道,帽沿离侧石外边线 50c

    19、m。4.3 人行信号灯灯杆宜采用圆形热镀锌钢管制作,杆体距地面 0.2m至 0.5m处应留有穿孔线。5、电视监控5.1 电视监控可以与长挑臂信号灯结合起来的,安装在长挑臂信号灯竖杆顶部;5.2 电视监控能监控的范围要尽量大,周围不能有遮挡物;5.3 电视监控经常对着的位置要避免阳光直射;一般设置在镜头可以面对北方的长挑臂信号灯上。采用高清晰的设备。5.4 电视监控也可以安装在机非分隔带或者中央分隔带中;只能安装在道板上的,则安装于道板圆头部位,基础离侧石外边线 50cm。6、检测线圈检测线圈切割的位置应该能避免发生车辆漏检情况,没有中央分隔带的左转车道和没有机非隔离的右转车道距离停车线不少于

    20、15m。7、电缆管过路钢管顶端的覆土厚度不小于 60cm;道板下的尼龙管顶端的覆土厚度不小于50cm。所有电缆管无穿孔、裂缝,管口光滑、无毛刺,固定牢固,防腐良好,护管两端伸出车道不少于五十公分,明设部分横平竖直排列整齐。过路电缆管采用规格为 3G100管,其它电缆管采用规格为 1VG508VG50 管。8、窨井窨井内四壁应用水泥砂浆抹平,井盖顶部与路面或道板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井内无垃圾杂物,雨后六小时后无积水。井内线路预留长度恰当,无交叉现象,管子水平进入井内,且井内露出管口长度恰当。9、以上第 1、2、3、4、5 和 8项应该避免设置在盲道上和无障碍通道的范围内。10、所有带电设施的基础必

    21、须通过有关部门接地电阻的测试,符合安全 规范要求,并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具体为:10.1 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的连接可靠,接地线规格正确,防腐层完好;10.2 避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10.3 供连接临时接地线用的连接板的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10.4 工频接地电阻值及设计要求的其他测试参数符合设计规定,雨后不能立即测量接地电阻。11、所有基础的接地部分必须用水泥包封起来,不能有螺栓等露在外面,包封外型尺寸保持一致。12、隐蔽工程的施工应该做好工程记录、质量记录、施工日记等工程资料,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并且有完整的监理资料。 13、电缆线敷设每组信号灯宜单独使用一根电缆

    22、线连接到信号机。五 湖 大 道 ( 具 区 路 干 城 路 ) 新 建 工 程 施 工 图 设 计 交 通 工 程 说 明 第 5 页 共 6页 13.1 电缆线选择13.1.1 电缆线应使用芯线标称面积小于 0.75mm2的铜芯、塑料护套或特殊橡胶材料绝缘、护套电缆线。每根电缆线可留有 1股至 4股备用芯线。13.1.2 同一根电缆线两端应有相同的标识。13.1.3 宜采用绝缘层颜色易于与灯色相对应的芯线以便于安装和维护。若芯线绝缘层同色时,每股芯线的两端应有相同的标识,宜使用数字标号标识。13.2 地下电缆敷设13.2.1 信号灯电缆线宜采用地下敷设,每根电缆线应留有余量。13.2.2 地

    23、下敷设的电缆线严禁有接头。 13.2.3 地下电缆线穿线管宜使用公称直径 50mm100mm 的内套耐腐衬管的热镀锌钢管或硬质塑料管,一般钢管用于车行道下,硬质塑料管用于人行道。穿线管接头处应使用套管固定,并应包有足够强度的混凝土防护层。使用硬质塑料管周围宜包有足够强度的混凝土强度的防护层。每根管口必须严格处理好毛刺。13.2.4 地下电缆线穿线管的埋置深度为其顶部距离路面的距离,不小于 40cm。13.2.5 地下电缆线穿线管拐弯处或长度超过 50cm时应设置手井,手井井盖应盖有交通设施专用标记。13.2.6 手井的深度应在 60cm80cm,底部应设有渗水孔。手井中的管道口应该高于手井底

    24、20cm,探出井壁不大于 5cm,管道应封堵,防止雨水,泥沙流入管道或老鼠等进入损坏电缆线。电缆在井中应作盘留。13.2.7 地下电缆线应避免与通讯、检测等电缆使用同一管道。14、电子警察应采用高清晰的电子设备。15、以上所有设备均按照 太 湖 新 城 智 能 交 通 设 施 标 杆 通 用 图 实 施 , 不 得 随 意 更 改其 结 构 外 观 和 结 构 。6.0 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右进右出及中分带开口但不设信号灯的交叉口,安全设施主要有普通警示桩、发光警示桩和黄闪灯等,具体参数如下:1.普通警示桩:贴四级反光膜,基础为 C20X20X40(cm)砼基础,规格尺寸为80X1200(mm),

    25、地上 800mm,地下 400mm。2.橡胶缓冲垫:尺寸为 100030565mm,其技术指标如下表:橡胶缓冲垫技术标准表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1 折断强度 Mpa 6.52 折断伸长率 % 2503 硬度 绍尔 A 6054 永久变形 % 95 磨耗 Cm3/1.61km 0.6折断强度残留率6热老化性能(80 72h) 折断伸长残留率% 803.黄闪灯技术参数:储能方式:蓄电池工作电压:DC12V额定功率:10 年LED灯管使用寿命:5 万小时工作温度:-4075连续阴雨天工作日:1015 天可视距离:500m五 湖 大 道 ( 具 区 路 干 城 路 ) 新 建 工 程 施 工 图 设 计 交 通 工 程 说 明 第 6 页 共 6页 4. 太阳能发光警示桩太阳能发光警示桩采用单面,设置于人行过街的中分带处,技术指标如下:额定电压 : DV 12V灯色: 红色工作方式:晚间自动闪烁工作环境温度:-40+70外壳防护等级:IP 547.0 工程量的说明本工程除现状具区路和干城路交叉口外,其余交叉口工程量均计入。8.0 其它本设计中的附注及说明,仅为必要的补充,未尽事宜应按有关规范处理。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作出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交通工程说明五湖大道.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6390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