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08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纠错笔记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34757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5.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8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纠错笔记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专题08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纠错笔记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专题08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纠错笔记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专题08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纠错笔记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专题08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纠错笔记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ABaCl 2溶液 BK 2SO4溶液CCuSO 4溶液 DNH 4NO3溶液【错因分析】金属钠性质活泼,与溶液反应时应先与水或者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继续与溶质反应,若搞不清反应顺序容易出错。【试题解析】因为是溶液中的反应,所以都有 H2产生,NH 4NO3溶液还产生 NH3,CuSO 4溶液还产生 Cu(OH)2沉淀。【参考答案】C(1)钠投入到 NaCl溶液中,只有氢气放出。2Na+2H2O 2NaOH+H2。(2)钠投入到 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2Na+2H2O+CuSO4 Cu(OH)2+Na

2、 2SO4+H2。(3)钠投入到铵盐(如 NH4Cl)溶液中,有 H2和 NH3逸出。2Na+2H2O 2NaOH+H2,NH4Cl+NaOH NaCl+NH3+H 2O。1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_。MgSO 4溶液 NaCl 溶液 Na 2SO4溶液Ca(HCO 3)2溶液 CuSO 4溶液 饱和 NaCl溶液【答案】易错点 2 Na2O2与 H2O、CO 2反应的关系掌握不牢2将 O2、CH 4、Na 2O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 150 条件下用电火花引燃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容器中的压强为零,由此得出原混合物中 O2、CH 4、Na 2O2的物

3、质的量之比为A111 B226 C126 D无法确定【错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存在一定规律,若不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容易造成解题无从下手,或者解题复杂。【试题解析】由题意知,三种物质完全反应后压强为零,说明最终剩余固体为 Na2CO3和 NaOH。根据凡是分子组成符合(CO) n(H2)m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与足量 Na2O2反应,固体 Na2O2增加的质量等于该混合物的质量的规律,要使 O2和 CH4的组成符合(CO) n(H2)m的形式,则必须有 n(O2) n(CH4)=12。假设有 1 mol O2、2 mol CH 4与 n mol Na2O2反应:2CH 4+

4、O2+Na2O2 Na 2CO3+NaOH,然后由氢原子守恒确定 NaOH的物质的量为 8 mol,由碳原子守恒确定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2 mol,最后求出 Na2O2的物质的量为 6 mol,即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 4+O2+6Na2O2 2Na2CO3+8NaOH,即 C项正确。【参考答案】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的规律2Na2O2+2CO2 2Na2CO3+O2 2Na 2O2+2H2O 4NaOH+O2以上反应中 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O 2和 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1物质的量关系无论是 CO2、H 2O(g)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

5、足量的 Na2O2时,CO 2、H 2O(g)与放出 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21,解答此类问题可借助物质的量守恒关系。2电子转移关系根据上式,由电子转移关系可知,存在关系:2 mol Na 2O21 mol O 22 mol 电子。3固体质量关系将 CO2看作 CO燃烧所得:2CO+O 2 2CO2;2Na 2O2+2CO2 2Na2CO3+O2。由,推知 CO+Na2O2 Na2CO3。将 H2O看作 H2燃烧所得:2H 2+O2 2H2O;2Na 2O2+2H2O 4NaOH+O2。由,推知 H2+Na2O2 2NaOH。所以 Na2O2与 CO2、H 2O反应增加的质量为与 CO2、H

6、 2O等物质的量的 CO、H 2的质量。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 CO或 H2的燃烧产物 CO2或 H2O通过 Na2O2固体,可以看成 CO或 H2直接与 Na2O2反应,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 CO或 H2的质量。(2)凡是分子组成符合(CO) n(H2)m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 w g该物质在 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 Na2O2固体后,Na 2O2固体增加的质量必为 w g。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无机物:H 2、CO 及 H2和 CO的混合气体;有机物:CH3OH、HCHO、CH 3COOH、HCOOCH 3、CH 3C

7、H(OH)COOH(乳酸)、C 6H12O6(葡萄糖)等。4气体体积关系CO2、H 2O(g)与过量的 Na2O2反应,所得 O2的体积为相同状况下 CO2或 H2O(g)体积的一半。5反应的先后问题一定量的 Na2O2与一定量的 CO2和 H2O(g)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作 Na2O2先与 CO2反应,待 CO2反应完后,Na2O2再与 H2O(g)发生反应。即便 Na2O2先与 H2O(g)反应,生成的 NaOH又消耗 CO2而生成 H2O(g),故CO2先反应。6反应的固体产物判断根据化学方程式:2Na 2O2+2CO2 2Na2CO3+O2、2Na 2O2+2H2O(g) 4NaOH+O

8、2,结合 CO2先反应,H2O(g)后反应的顺序,可以推知反应后固体产物的成分:当 n(CO2) n(Na2O2)时,固体产物为 Na2CO3;当 n(CO2) n(Na2O2)时,固体产物为 Na2CO3和 NaOH;当 n(CO2)+n(H2O) n(Na2O2)时,固体产物为 Na2CO3和 NaOH。2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 Na2O2或 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 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 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1BNa 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需要水和 CO2的质量相等

9、CNa 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 2O2的漂白原理与 SO2的漂白原理相同【答案】C易错点 3 混淆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规律3将一定体积的 CO2通入一定浓度的 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所得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1)加入 35 mL盐酸时,产生的 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mL。(2)溶液中所含溶质及其物质的量为_。【错因分析】若不能通过图像中所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积关系确定该溶液的溶质,容易出错。【试题解析】 (1)由

10、图像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是 NaOH和 Na2CO3。 OA段 H+先与 OH反应生成 H2O,待 OH消耗完,H +再与 反应生成 。 AB段发生反应 H+ 3CO3HCO2+H 2O,加入 35 mL盐酸时,产生的 n(CO 2)= n(H +)=(3525) mL103 LmL11 3CmolL1=0.01 mol,则 V(CO 2)=22.4 Lmol10.01 mol=0.224 L=224 mL。 (2)由 H+ 23CO及 H+ CO2+H 2O可知, n( )=(4525) mL103 LmL11 molL1=0.02 33 23Cmol,故

11、 OA段与 H+反应的 OH为 25 mL103 LmL11 molL10.02 mol=0.005 mol,即溶液中含NaOH 0.005 mol、Na 2CO3 0.02 mol。【参考答案】 (1)224(2)NaOH 0.005 mol、Na 2CO3 0.02 mol1与酸反应放出 CO2的速率快慢不同的原因分析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只需一步即可放出 CO2气体,故放出气体的速率较快:NaHCO3+HCl NaCl+CO2+H 2O。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时,第一步生成 NaHCO3,此时尚无气体放出:Na 2CO3+HCl NaHCO3+NaCl;第二步是生成的 NaHCO

12、3与盐酸反应放出 CO2。故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分别滴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CO3溶液和 Na2CO3溶液中,前者放出气体的速率较快。2不用任何试剂鉴别 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化学原理Na2CO3溶液与盐酸作用时,滴加方式不同,现象不同,产生 CO2的量也不一定相同。以此可作为鉴别Na2CO3溶液和盐酸的依据。(1)把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开始时盐酸相对过量,则发生反应:Na2CO3+2HCl 2NaCl+CO2+H 2O,即开始就有 CO2气体放出。(2)把盐酸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中,开始时 Na2CO3相对过量,则先发生反应:Na2CO3+HCl NaCl

13、+NaHCO3,继续滴加盐酸则进行下一步反应:NaHCO 3+HCl NaCl+CO2+H 2O,即开始阶段无明显现象,之后才有气体产生。3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常见图像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先转化为与 Na2CO3等物质的量的 NaHCO3,没有 CO2生成,且 Na2CO3转化为 NaHCO3消耗的 HCl的物质的量与新生成的 NaHCO3放出 CO2消耗的 HCl的物质的量相等(如图 2所示) ,这是处理该类问题的关键点。抓住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这一特点,就很容易推出 Na2CO3、NaOH 的混合溶液以及 Na2CO3、NaHCO 3的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特点,

14、常见图像如下:(1)向 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的 HCl与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1所示;(2)向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的 HCl与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 2所示;(3)向 Na2CO3、NaOH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的 HCl与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 3所示;(4)向 Na2CO3、NaHCO 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的 HCl的物质的量与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4所示。3向 NaOH和 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 0.1 molL1稀盐酸,CO 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 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15、判断正确的是A在 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B 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CO2+H 2O23COC a=0.3D原混合溶液中 NaOH与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答案】C易错点 4 不理解焰色反应的原理导致出错4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可以用来检测某些金属离子的存在B可以利用金属的焰色反应制备节日的烟花C可以用稀硫酸清洗用过的铂丝D钠元素的焰色必须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错因分析】若不了解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则容易出错。【试题解析】焰色反应可以用来检测某些金属元素(金属化合物和金属单质)的存在,故 A错。部分金属元素能发生焰色反应,不同金属的焰色反应不同

16、,所有可以利用金属的焰色反应制备节日的烟花,故 B正确。不能用稀硫酸清洗用过的铂丝,只能用盐酸清洗,故 C错。钾元素的焰色必须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故D错。【参考答案】B常见元素的焰色Na:黄色;K:紫色;Li:紫红色;Ca:砖红色;Cu:绿色。(1)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焰色属于元素的性质,即同种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固体或相应的溶液均会产生同样的焰色。(2)焰色反应适用于检验某些常规化学方法不能鉴定的金属元素,如 Na、K 等。(3)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这是因为大部分钾的化合物里含有少量的钠,钠的黄色火焰会影响观察结果,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杂质钠的焰色。(4)用稀盐酸清洗铂

17、丝而不用稀硫酸的原因:铂丝表面的杂质与盐酸反应生成沸点较低的氯化物易气化挥发,而硫酸盐的沸点较高不易气化挥发。4下列有关焰色反应或其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B “焰色”属于对应元素化合物的性质C利用焰色反应确定 NaCl中是否含有 KCl时必须使用蓝色的钴玻璃D烟花燃放中发出的“五光十色”与焰色反应有关【答案】B易错点 5 忽视二氧化硅与特殊酸反应5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稻壳进行控制性焚烧热解,从中提取到一种叫作生物质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超高活性材料,将少量这种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即可制备出超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所以二氧化硅

18、属于酸性氧化物B将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可以得到硅酸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错因分析】忽视二氧化硅可以与特殊酸(氢氟酸)发生反应,误认为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而不与任何酸反应,从而错选 D。【试题解析】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A 错误;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B 正确;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的反应是在非溶液状态下进行的,属于用不挥发性的酸酐来制取挥发性的酸酐,所以该反应不能作为判断硅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依据,C 错误;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氟酸发生反应,D 错误。【参考答案】B一般

19、情况,碱性氧化物酸盐水,SiO 2是酸性氧化物却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 SiF42H 2O(SiF4不属于盐)。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硅与 NaOH溶液 硅与盐酸 硅与氢氟酸 二氧化硅与碳酸钠二氧化硅与 NaOH溶液 二氧化硅与浓硝酸A BC D【答案】D易错点 6 混淆常见含硅材料成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B常用氢氟酸(HF)来刻蚀玻璃C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烧碱、石灰石、石英D实验室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错因分析】混淆光导纤维和晶体硅的主要成分,误认为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而错选 A。【试题解析】A 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

20、硅,错误;C 项,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错误;D 项,保存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因为 NaOH与玻璃的主要成分 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长时间会使瓶塞和瓶口黏结在一起,错误。【参考答案】B对于常用的含硅材料应分清楚其主要成分是单质硅(如硅芯片,硅可用于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还可制成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硅(如石英、水晶、玛瑙,二氧化硅是制取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其可用于光纤通信、光学仪器、电子部件等)还是硅酸盐(如玻璃、水泥、陶瓷等) 。6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 ,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

21、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B高温下,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O 2)制取硅的反应C透闪石的化学成分为Ca 2Mg5Si8O22(OH)2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2CaO5MgO8SiO 2H2OD自然界中硅元素的贮量丰富,并存在大量的单质硅【答案】C易错点 7 不能正确理解较强酸制备较弱酸的原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SiO 2+Na2CO3 Na2SiO3+CO2,说明 H2SiO3的酸性大于 H2CO3的酸性B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O 2)制取硅的反应C二氧化硅是生产光导纤维、玻璃的基本原料DCO 2、CH 4、N 2是温室气体【错因分析

22、】该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较强酸制备较弱酸的原理。【试题解析】强酸制弱酸的规律适用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而 SiO2和 Na2CO3是高温下固体之间的反应,由于生成 CO2气体逸出,有利于反应的进行,A 项错误;在高温下试管会熔化,玻璃中的 SiO2也会与焦炭反应,B 项错误;N 2不是温室气体,D 项错误。【参考答案】C熟记可用 CO2制取的弱酸:碳酸酸性比硅酸、次氯酸、偏铝酸等强,将 CO2气体通入 Na2SiO3、NaClO、NaAlO 2盐溶液中,均能发生反应而生成相应的弱酸和碳酸(氢)盐,这是“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如: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CO2+Na2SiO3+H2O N

23、a2CO3+H2SiO3、(或 CO2+Na2SiO3+2H2O H4SiO4+Na 2CO3)、CO2+Ca(ClO)2+H2O CaCO3+2HClO、CO2(过量)+NaAlO 2+2H2O Al(OH)3+NaHCO 3、CO2(少量)+2NaAlO 2+3H2O 2Al(OH)3+Na 2CO3。注意:不能依据 Na2CO3+SiO2 Na2SiO3+CO2、CaCO 3+SiO2 CaSiO3+CO2说明 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这是由于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强酸+弱酸盐=强酸盐+弱酸,仅适用于常温下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而该反应是在高温且干态下进行,因此不能说明 H2SiO3

24、的酸性比 H2CO3强。而上述反应之所以能进行,是因为该反应是在高温干态条件下进行的,可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高温时,SiO 2这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固体制得了低沸点、易挥发的 CO2气体,因 CO2生成后离开反应体系,使反应向右进行到底。7下列有关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a、Al、Fe、Cu 都能导电,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BCO 2、NO、SO 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C铝热反应是指铝能将所有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DCaCO 3+SiO2 CaSiO3+CO2的发生,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答案】A易错点 8 忽视浓硫酸“量变”引起的“质变”8在一定体积的

25、 18 molL1的浓 H2SO4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 0.9 mol,则浓硫酸的体积A等于 50 mL B大于 50 mLC等于 100 mL D大于 100 mL【错因分析】容易忽视反应过程中硫酸被逐渐稀释,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而出错。【试题解析】由 Cu2H 2SO4(浓) CuSO4SO 22H 2O知,当还原 0.9 mol H2SO4时参加反应的 H2SO4为 0.9 mol21.8 mol。由于 Cu不与稀 H2SO4反应,因此即使铜片过量,硫酸也不能完全反应,即原浓H2SO4中 n(H2SO4)1.8 mol,所以原浓硫酸的体积大于 0.1 L100 mL。-1

26、.8mol【参考答案】D浓硫酸“量变”引起的“质变” ,性质和发生的反应均会发生变化,考生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如将 64 g铜箔加入到盛有含 2 mol H2SO4的浓硫酸试管中加热。(1)铜箔能否完全溶解?说明理由。(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NaNO3晶体,铜箔表面又有气泡冒出,请解释原因。在理解浓硫酸与铜、锌、铁、铝以及与碳、硫等反应时,我们要动态地看待反应过程,例如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开始是浓硫酸,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与此类似的还有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浓硫酸与锌反应,开始时生成气体使 SO2,变成了稀硫酸后,生成气体是 H

27、2。8 2016 上海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D过量的锌与 18 mol/L硫酸【答案】AC易错点 9 混淆不同漂白剂的漂白原理而出错9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 2、SO 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SO 2使溴水或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说明 SO2有漂白性CSO 2、次氯酸钠溶液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两者都有漂白性DSO 2和 Cl2都有漂白性,所以两者混合后能增强漂白效果【错因分析】若不能分清不同的漂白剂不同的漂白原理容易出错。【试题解析】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

28、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品红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只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不能说明其具有氧化性,A 项错误;SO 2可使溴水或酸性 KMnO4溶液褪色,都不是 SO2的漂白性所致,褪色的原因是 SO2的还原性,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 2+Br2+2H2O H2SO4+2HBr,5SO 2+2KMnO4+2H2O K2SO4+2MnSO4+ 2H2SO4,B 项错误;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是由于其具有漂白性,次氯酸钠溶液因为具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故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 项正确;SO 2和 Cl2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混合后,生成硫酸和盐

29、酸,则没有漂白性,D 项错误。【参考答案】C漂白是指使有机色质褪色,漂白剂不一定能使无机色质(如 KMnO4、CuSO 45H2O等)褪色,即使能使无机色质褪色(如 SO2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也不称为漂白作用。某些漂白剂也可用于消毒,如新制氯水、漂白粉、H 2O2、O 3等,它们的漂白与消毒都是以强氧化性为基础。SO 2也可用于漂白和消毒,但 Na2O2不能作消毒剂,原因是其会与水反应生成强腐蚀性的 NaOH。氧化型和加合型漂白剂漂白有色物质时都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吸附型漂白剂漂白有色物质是一种物理过程。SO 2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湿润氯气的漂白原理不同。SO 2的漂白性是 SO

30、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或日久复原;而湿润氯气的漂白性是利用了 HClO的强氧化性。SO 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只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之褪色。9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还原性 B氧化性C漂白性 D酸性【答案】A易错点 10 混淆氯水、液氯的区别10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以给自来水消毒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错因分析】氯气、氯水、液氯的体系并不相

31、同,分不清就容易对物质的性质判断出错。【试题解析】氯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HClO,HClO 具有漂白性,能使干燥的布条褪色,液氯中只含有氯气分子,氯气没有漂白性,A 项不符合题意;氯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HClO,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 项不符合题意;液氯与氯水均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C项符合题意; Zn 与氯水中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通常条件下,Zn 不能与液氯反应,D 项不符合题意。【参考答案】C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较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32、 酸性粒子种类 Cl2Cl2、HClO、H 2O、H +、Cl 、ClO、OH H2O、H +、Cl、OH 10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相关问题:(1)HClO 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 HCl和 O2。请设计实验证明有 O2生成:_。(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氯气有强氧化性;氯气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_;_

33、;_;H 2O使红色布条褪色实验: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实验:_;实验:把红色布_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答案】(1)将盛满氯水的无色矿泉水瓶倒置在水槽中,光照一段时间后,瓶底有无色气体生成,塞上瓶塞;将瓶子倒转过来,移开瓶塞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 HClO分解生成的气体为氧气(2)提出假设: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 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盐酸使红色布条褪色验证假设:把红色布条伸入稀盐酸中,红色布条不褪色 得出结论: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解析】 (1)本小题来源于教材“氯水光照分解的实验” 。要证明有 O2生成,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4、说明生成了 O2。O 2的收集,结合教材实验,是用盛满氯水的瓶子倒置在水槽中,光照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无色气体即为 O2。(2)提出假设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的。氯气有氧化性,可假设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可假设盐酸或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实验为把红色布条放到稀盐酸中,红色布条不褪色。氯水中的氯气、稀盐酸、水均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是 HClO使红色布条褪色。易错点 11 混淆物质性质造成错误迁移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 2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B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C测氢氧化钠的熔点时,可以将氢氧化钠放入石英坩埚

35、中加热DSiO 2可以用于制造光纤【错因分析】若忽视干燥的 Cl2不具有漂白性,易错选 A项;若不清楚 SO2的漂白原理,将其漂白性误认为是其氧化性所致的,易错选 B项;若不了解石英坩埚的成分,易错选 C项。【试题解析】A 项,干燥的 Cl2无漂白性,错误;B 项,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为 SO2能与品红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体现了 SO2的漂白性,而不是氧化性,错误;C 项,石英坩埚的主要成分是 SiO2,高温下能与 NaOH反应,错误。【参考答案】D对于物质之间的转化,应注意以下三点:(1)注意牢记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在解题时与题给转化关系进行对照,确定范围,如“铝三角” 、 “铁三角”

36、等。(2)注意对比总结,加深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提高应用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意读懂题目中的信息,并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11下列溶液中: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KMnO 4溶液 溴水 酸化的 Ba(NO3)2溶液 品红溶液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三氯化铁溶液 浓硫酸,不能用来区别 SO2和 CO2气体的是A BC D【答案】A易错点 12 不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导致错误判断12已知 A、B、D、E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D 可能是钠的化合物BA、B、D

37、可能是铁及其化合物CA、B、D 可能是铝的化合物DA、B、D 不可能是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错因分析】在分析选项 A时,若不清楚 A、B、D 究竟哪一个是 NaOH将导致错解,实际上,钠的化合物的转化就是 NaOH、Na 2CO3、NaHCO 3之间的转化,再结合“过量 CO2和少量 CO2”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再如由于铁的转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不紧扣这一点也易出现错误判断。【试题解析】选项 A,A 为 NaOH、B 为 NaHCO3、D 为 Na2CO3、E 为 CO2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选项 B,A 为Fe、E 为稀硝酸、D 为 Fe(NO3)2、B 为 Fe(NO3)3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

38、。选项 C,A 为 AlCl3、E 为 NaOH、B 为NaAlO2、D 为 Al(OH)3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选项 D,A 为 C、E 为 O2、B 为 CO2、D 为 CO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所以 A、B、D 可能是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参考答案】D对于物质之间的转化,应注意以下三点:(1)注意牢记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在解题时与题给转化关系进行对照,确定范围,如“铝三角” 、 “铁三角”等。(2)注意对比总结,加深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提高应用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意读懂题目中的信息,并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三角”转化的误区点拨“铝三

39、角”之间的转化:铝既可以跟酸反应,又可以跟强碱反应,分别生成铝盐和偏铝酸盐。而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它们都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铝盐,又可以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铁三角”是单质铁、亚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三者之间的转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金属性质易错点击解题时应注意金属性质的相似性、不同点及反应条件或规律的使用范围,不能机械照搬,否则易出错。如镁、铝作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则镁为负极;若强碱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铝为负极。再如金属间的置换反应,通常较活泼的金属能从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但也有例外,如特别活泼的金属钠在水溶液中并不能置换出铜。12向

40、20 mL某浓度的 AlCl3溶液中滴加 2 molL1的 NaOH溶液时,得到 Al(OH)3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点表示的物质是 ,原 AlCl3溶液的浓度为 。(2)O 点到 B点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3)向图中 B点溶液中滴加 10 mL 1 molL1的 HCl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发生的反应是_。(4)若向 20 mL该 AlCl3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 2 molL1的 NaOH溶液,生成 0.39g沉淀,则加入NaOH溶液体积为 。【答案】 (1) Al(OH) 3 0.5 mol/L (2) Al

41、 3+4OH AlO2 +2H2O (3)出现白色沉淀 AlO 2 +H+H2O Al(OH)3 (4) 7.5 mL 或 17.5 mL易错点 13 错析物质性质导致流程题解读失误13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Fe2O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剂 X为稀硫酸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 +2H2O Al(OH)3+Al 3HCOC反应、的反应类型完全相同D反应所得的沉淀无任何价值【错因分析】不清楚 Al2O3、Fe 2O3的性质差异,错误判断试剂 X为稀硫酸。不仔细阅读流程信息,思维单一,不能根据反应的产物写出其离子方程式。在解答化工生产流

42、程类试题时,不要力求把工艺流程图中的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只需把握大的方向,弄清每个环节的目的,再根据题中所提的问题,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作答。如果考生拘泥于流程图的每个细节,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分析流程图,则会使解题误入“歧途” 。 【试题解析】选项 A,试剂 X应是 NaOH溶液。选项 B,溶液乙中含有 , 与过量 CO2、H 2O反应生2AlO2l成 Al(OH)3沉淀,正确。选项 C,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 是电解 Al2O3生成 Al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该反应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 D,反应所得沉淀的主要成分为 Fe2O3,经提纯后可用于作颜料或冶铁等。【参

43、考答案】B物质性质应用常见错误(1)忽视性质,现象错位:物质推断与反应现象关系密切,若将反应现象与具体物质对应错位,易造成解题错误。(2)以偏概全,类推错误:如 NH4Cl受热分解的产物为 NH3、HCl,有些考生依此推断出 NH4I受热分解的产物为 NH3、HI,忽视了 HI的不稳定性。(3)不谙性质,错用转化:无论哪一种推断题,其实质都是物质性质的应用,如离子之间的转化、框图转化、工艺流程转化等,不谙性质,错用转化是解答框图推断题最易出现的问题。13某研究小组用电镀锡渣(主要含 Sn、SnO)联合生产氯化亚锡和硫酸亚锡晶体,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n 的原子序数为 50;SnCl 2易水解

44、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 Sn2+、Sn 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 2+易被氧化为 Sn4+。请回答下列问题:(1)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2)已知反应得到的沉淀是 SnO,产生气体的电子式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图中滤液的主要成分为_、_(写化学式)。(4)酸溶时一般加入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5)电镀锡渣中的锡与烧碱、硝酸钠溶液反应可生产锡酸钠,并产生一种碱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第五周期第A 族(2) Na2CO3+SnCl2 SnO+2NaCl+CO 2(3)NaCl Na 2CO3(4)S

45、nCl 2水解,存在平衡 SnCl2+H2O Sn(OH)Cl+HCl,加入盐酸,使该平衡向左移动,抑制 Sn2+水解(5)2Sn+3NaOH+NaNO 3 2Na2SnO3+NH3晶体。(1)锡元素与碳元素属于同一主族,处于A 族,原子核电荷数为 50,则:502 81818=4,故 Sn处于第五周期,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A 族;(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SnCl2 SnO+2NaCl+CO 2,生成的气体为 CO2,CO 2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3)滤液的溶质为 NaCl和 Na2CO3;(4)由信息可知,SnCl 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存在平衡 Sn

46、Cl2+H2O Sn(OH)Cl+HCl,加入盐酸,使该平衡向左移动,抑制 Sn2+水解;(5)反应物为 Sn、NaOH、NaNO 3,生成物为 Na2SnO3、NH 3,则有:Sn+NaOH+NaNO 3Na 2SnO3+NH3,配平该反应即可;易错点 14 不能快速找准“题眼”导致推断受阻14现有五种 120 号元素组成的 AI 物质(试剂 X、H 除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相关信息:(a)反应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且 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3.5;(b)在常温下,A、I 都是气态单质,且 A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I 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比 I更强的氧化性;(c)除反应外,其他反应都在水

47、中进行,1 mol B 含 28 mol 电子;(d)C是由第 3周期的两种元素组成的 MZ3型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 X的名称为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C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4)向 G的水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错因分析】本题易忽视氧化铜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氯气与 KOH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等知识点,导致无法正确推断。误认为 E为次氯酸钾,导致其他推断错误。【试题解析】除 X、H 外,其余物质只含 120 号元素中的五种元素,暗示可能含钾元素或钙元素,由信息(a)知,H 为氯化银(M=143.5 g/mol) ,X 为硝酸银溶液,推知 D中含有氯离子;由信息(b)知,A 为氯气,I 为氧气,联系已有知识“氧化铜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E 可能是氯酸钾,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