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32359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二语文试题(第一卷)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但在公元 755 年安史乱前和乱后,诗坛的面貌是并不一样的。在这次战乱以前,诗人们在其创作中都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或者表现为希企隐逸,爱好自然,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隐士;或者表现为追求功名,向往边塞,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侠少。这,实质上也就反映了他们由于生活道路的千差万别而形成的得意与失意、出世与入世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情感。不同的生活道路与不同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或者成为高蹈的退守者,或者成为热情的进取者,或

2、者因时变化,两者兼之。前人所谓“盛唐气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指的就是这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的许多作品,都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这种诗使人脱离现实斗争,但对于热中奔竞、趋炎附势者流,也具有清凉剂的作用,而其所提供的自然美的享受则是不可替代的。这些人是以写田园山水诗得名的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气象的浑穆或有不及,而措语的精深华妙则有过之。其后的韦应物、柳宗元在这方面是他们的追随者。但王维却在描摹自然、歌颂隐逸之外,还曾将其诗笔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在另外许多同样成功的篇章中,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进取精神和悲壮情怀。王维在高蹈者孟

3、浩然等和进取者高適、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之间,恰好是一座桥梁。所以有些评论家就一方面将其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合称王孟;而另一方面,又将其与高適等相提并论,合称王、李、高、岑。当然,这种提法也包含有对诗歌样式的考虑在内。王维是兼有五七言古今体之长的,而王孟并提,偏指五律;王、李、高、岑并提,则偏指七古。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的,是出自王、李、高、岑等人之手的边塞诗。这类诗篇,塑造了许多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诗人们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却并不无原则地讴歌战争,往往还反对开边。在写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时,也反映了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这些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悲凉慷慨、

4、缠绵宛转之情。其源出于鲍照、刘琨,更上一点,还可以追溯到建安作家群,虽然那时写边塞的作品还很缺少爱情成分。借诗中隐士和侠少的形象来说明安史乱前的浪漫倾向,并不等于认为当时诗歌中所反映的仅止于这两类人的生活,也决非那些诗人描写的题材如此狭窄。否则,许多繁丽的社会风光和莽苍的边塞景色会出自佛教徒王维和李颀笔下,而著名的七绝组诗从军行和长信秋词乃是王昌龄一人的手笔,就不免费解了。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开篇“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以假设关系句式表达,隐含着作者对“高峰”说的质疑。B. 希企隐逸,爱好自然的隐士形象

5、是出世的,追求功名,向往边塞的侠士形象是入世的,表象上是迥异的形象,背后是生活道路与态度的歧异。C. 就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而论,陶渊明、谢灵运、谢朓堪为先声,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发扬光大之,韦应物、柳宗元妙手承传。D. 边塞诗虽然塑造了许多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歌颂他们的从军报国、建功立业,但是对战争的讴歌是有度的,往往还反对开边。2.下列关于“盛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盛唐顾名思义就是唐王朝的昌盛时代,通常指的是从玄宗即位的 712 年到代宗登基的 762 年共半个世纪的时段。B.人们所说的“盛唐气象”指的就是或高蹈的退守或热情的进取或因时变化而两者兼之的富于浪漫

6、气息的精神面貌。C. 高適、岑参、李颀、王昌龄甚至王维等人的大量边塞诗中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兼具,集中反映了盛唐的进取精神。D.盛唐诗歌题材广泛,隐逸自然的隐士与向往边塞的侠少而外,还有繁丽的社会风光和莽苍的边塞景色等多样的内容。3. 下列关于“边塞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高適、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人的边塞诗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B.边塞诗中塑造了许多追求功名,向往边塞的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侠少。C.边塞诗极尽悲凉慷慨、缠绵宛转之情,源出南北朝的鲍照、刘琨,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建安作家群。D.王维常以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出现,有评论家把他和“高岑”等并提

7、,就是因为他们都长于七古。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47 题(17 分)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

8、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

9、卒,谥懿侯。子窋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注乃者:往日,上次。顜(jing):明确。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授予官职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按:处置C.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以为兴趣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受5. 下列各组中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

10、: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B. 宰相是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C.说、劝、规、讽、讥、谤、谏都是表劝说的词。 D. 视事:在任,在职;办公。与文中“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中的“事事”意思相同6.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吏舍日饮歌呼 亦歌呼与相应和A. B. C. D.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一)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11、题。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使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

12、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府符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正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

13、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诛降逆贼杨异等 降:使投降B.闻贼规欲北度 规:谋划C.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 雅:儒雅D.视事七年,正化大行 视事:任职9. 下面关于“桑梓”、“社稷”、“烽烟”、“桑麻”、“汗青”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农事、史册、家乡、国家 B、国家、战争、农事、史册、家乡C、家乡、国家、战争、农事、史册 D、史册、家乡、国家、战争、农事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部署军队,带领冲锋陷阵的骑兵,消灭了敌人。

14、B.当时萧广放纵士兵不法,百姓惶恐不安。杜诗立即向萧广晓喻利害,但他仍旧我行我素,于是杜诗上报朝廷而击杀了萧广。C.任南阳太守期间,杜诗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诛杀强暴,树立威信,并且还擅长计划谋略,爱惜民力,为民造福,因而百姓热情地讴歌他。D.杜诗虽身为地方官,但一心为朝廷着想,忠直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上奏。11.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出来。(1)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2)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213 题。夜泊牛渚怀古李 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西江:古

15、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渚就在其中。谢将军:即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孤贫的袁宏在运租船中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袁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12.在“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古事中,寄托了诗人对人际关系怎样的理想?(5 分)13.尾联怎样描绘景物?有何作用?(5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

16、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14.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1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617 题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岑参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注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16.“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运用了多种手法,请列举除对偶之外的两种,并简析其艺术效果。(分)17.请简要诗中所写内容

17、并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第二卷)语言知识运用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今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_。 为了保存这些书籍,使之流传后世,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_建造了一座藏书楼,起名“天一阁” ,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_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A.苦心孤诣 惨淡经营 筚路蓝缕 B.惨淡经营 筚路蓝缕 苦心孤诣 C.惨淡经营 苦心孤诣 筚路蓝缕 D.筚路蓝缕

18、 苦心孤诣 惨淡经营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汉画像是汉代人雕绘在砖、石头、帛以及铜镜等上面的画像,是汉代人生活的折射,也是思想、精神的再现。B.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对佛教格外偏爱,这一方面是与佛教进入中国腹地,受中国本土山水隐逸文化的影响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佛教本身特质有关。C.孔子所创办的私学与他创立的儒学,奠定了战国时代绚丽多彩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的基础。D.珠三角地区工业发达,用电量也不断增长,广州市用电负荷大概是 1 000万千瓦左右,核心地区的用电负荷约为 500 万千瓦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

19、,遮断了我的视线。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A. B. C. D.21在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处补写文字,使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没出不超过 15 个字。(6 分)“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论断。那么(1)?首先,(2),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3),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

20、才能化生万物。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60 分)浙江义乌小商品是中国乃至世界小商品批发零售的集散地。2015 年 01 月 14 日,小商品城的业主们,向中央文明办买断了“中国梦年画”的全部版权,目前已有 123 家企业获得授权,涵盖了 1400 种商品。将其印制在小商品上。这些小商品受到了国人的欢迎,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也深受外国人的青睐。物美价廉,加上中国梦年画的包装,这种设计新颖独特的小商品,顿时打开了居民的家门,销量倍增;中国梦,因小商品借船出海,走进了世界千万家。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 A 2、D 3、D4.C(趣,赶快)5.D

21、(不同,后者没有“在任,在职”的意思)6.C(表现的是其为官之道表现的是别的官吏饮酒歌唱).(1)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2)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参考译文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

22、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束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曾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曾参就立即拿美酒蛤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曾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布设座席痛饮起来

23、,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曹参的儿于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由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看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悦: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 曹窋趁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对曹窋为什么要惩罚呢?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

24、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 吗?”惠帝说:“好。您休息去吧!”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曹参之子曹 接替了他父亲的候位。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政策,百姓因而安宁不乱。”太史公说:曹相国曹参的战

25、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惟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C(平素向来)、B(杜诗是先斩后奏)、(1)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句意 2 分,“无劳、不安、避”各 1 分)(2)因派门客为弟弟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巧因病去世(句意 2 分,“坐、征、会”各 1 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有公正平和的美称。

26、政权更迭时,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建武元年,在一年中升迁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不法,在百性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慌。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改悔,于是将萧广击 2 杀,回京后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棨戟,又派他巡视河东,去讨伐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谋划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贼后,杀死杨异等人,贼兵终于被消灭,再次升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治理的地方政绩显扬。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节俭,施政清廉公平,以惩罚强暴树立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姓。又设

27、计制作水排,铸造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疏,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最终没有同意这个请求。杜诗向来喜好推荐贤明的人,多次举荐知名之士,有清河的刘统和鲁阳长董崇等。先前,兵禁制度崇尚简约,只是用带有皇帝之印的书信发兵,没有虎符这样的信物,杜诗上疏说:“臣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也很谨慎小心的。原来的制度派遣军队,都用虎符。其它征调的事,只用拿着信件的使者罢了

28、。兵符假如能够合在一起,就采取作为最重要的信物,以此来表明彰显国家的命令,保持国家的威严与重要地位。近来派遣军队,只用带有皇上之印的书信,有时还用皇上的诏命,如查有奸邪的人欺诈作伪,就无法发觉。我认为,军事正在兴起,叛乱的人没有消灭。从下面的郡国中征兵,应该慎重,可以确立虎符制度,来根绝奸诈产生的缘由。昔日魏国的公子无忌,威风令邻国倾倒,尚且借助兵符以此解了赵国之围,如果没有如姬的仇事,那末他的功绩也就不会显露。事情中有些虽然繁琐但不能省却,虽然浪费但不能停止,大概说的就是这个罢。”谏书递给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杜诗虽然在外做官,但是对朝廷竭尽衷心,直方敢谏,擅长出谋划策,随不同的事献给皇上。

29、在任七年,政绩教化十分显著。十四年,因派门客为弟弟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赶上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说,杜诗贫困没有土地住宅等产业,死了以后没有办丧事和埋葬的地方。皇上下令在郡邸办丧事,并赏赐一千匹绢。.富贵与贫贱的悬隔,不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尾联由实写转入虚写.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以景结情,烘托出诗人因世无知音、怀才不遇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虚实结合,

30、“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出两点得 4 分,答出三点得 5 分).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

31、的惜别之情。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出 3 点有分析即可满分).答案:(1)运用拟人的手法。诗歌把无生命的月亮人格化,生动地描写了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运用主客换位的方法。诗人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寄托于月亮这个物象之中融情于景。“汉月”高照,“胡沙”无边,遥相对应,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更衬托出孤身一人在苍凉沙漠上行进的艰难。 “费”字炼字极佳。诗人没有直接写沙漠夜行的困难,而用“费马蹄”间接体现,“马蹄

32、”之“费”,明指对马蹄的磨损,暗含沙软难行,足见行进的艰难。用典贴切,内涵丰富。一是点出张骞出使西域与诗人戍边的自然环境接近,二是用这个典故寓指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表现路途遥远。(手法 1 分,分析 2 分。有列举其他手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答案:诗人通过自己由长安进入安西时的情景和在军帐中与临行的李判官痛饮,以及酒酣作书,托李判官带回的细节描写,(2 分)表达诗人不畏艰难、远戍边疆的报国之心(或暗含了李判官人京,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1 分),抒发了怀念亲友的乡思。(2 分)、【解析】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 ,比如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箕顶” 的描述,所以应在后;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而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之后。排除法,即选 D 项。()阴阳二这是什么关系呢()阴阳是相互对立的()但也是相互依存(统一或配合)的参照高考作文评卷表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