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化学 2015 考题精选(10)分子和原子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答案 A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室内插花,满屋花香,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变化 C100ml 酒精和 100ml 水混合,体积小于 2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湿衣服放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
2、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 B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不停地运动 答案 A4、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B.水的化学性质C.水的物理性质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答案 B5、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元素种类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中只有元
3、素种类不发生变化C实验室制取氧气必须使用含氧物质,但含氧物质不一定都能制取氧气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只有分子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答案 C6、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具体微粒的名称: (1)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2)用于消暑镇热的冰水混合物是由 构成的。(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答案 7、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 O2时,始终收集不到 O2-装置漏气B量筒量取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少- 俯视读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 试管
4、口未略向下倾斜答案 C8、走进巴蜀的校园,到处可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味,这现象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 C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C 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 6000L 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 40L 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答案 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分析: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解答:解:A、粽子飘香,
5、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 A 正确;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 B 错误;C、由于分子是运动,温度升高运动的速率加快,晴天比阴天温度高,所以,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故 C 正确;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加压时间隔变小所以,6000L 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 40L 的钢瓶中故 D 正确故选 B10、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 分子是可以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隙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答案 分析:通过分析诗句意思,可以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解答:
6、解: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故选:D1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B 100mL 酒精和 100mL 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答案 B12、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事实 解释A 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空气容易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
7、B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C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AA B B C C D D答案 解析:A、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空气容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说法正确;B、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说法正确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说法正确;D、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
8、隔改变了,原子本身大小没变,故说法错误;故选 D13、“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8gCO 含有 2mol 原子 B.1molO 3比 1molO2多一个氧原子C.H2O 的摩尔质量是 18g D.1 个硫原子的质量是 32g答案 A1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事 实 解 释A 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 蔗糖分子受热分解了B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 H+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D装有红磷的密闭氧气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瓶中分子总数不变答案 B15
9、、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答案 B1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C氢气燃烧分子发生改变 D一滴水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答案 A17、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运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答案 A18、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打开盛装醋酸的瓶盖,会闻到酸味,这是由于分子具有 的性质。(2)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3)天然水是混合物,用右
10、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含有较多的 Ca2+、Mg 2+的水被称为硬水,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硬水煮沸时会结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食醋除水垢时,发生的反应为Mg(OH) 2 + 2CH3COOH =(CH 3COO) 2Mg + 2H2O 和 答案 (5 分) (1)分子不断运动; (2)乳化;(3)吸附;取样,滴加肥皂水,若有絮状沉淀产生是硬水。; CaCO3+ 2CH3COOH =(CH 3COO) 2 Ca + H2O + CO2 (4) 19、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A B C D答案 分析:
11、可利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来判断元素的种类,再利用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来解答解答:解:A、只有一种黑球,则 A 为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 A 错误B、有三种不同的球,则有三种不同的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 B 错误C、含有黑球,则有氧元素,且有两种球,则表示有两种元素,即 C 为氧化物,故 C 正确D、没有黑球,则不含有氧元素,只有一种球,则 D 为单质,故 D 错误故选:C20、如下图所示,在 a 烧杯中盛有浓氨水,在 b 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Ab 烧杯溶液变红色a 中氨分子运动到 b 中,氨气溶于水
12、,氨水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Ba 烧杯溶液变红色b 中酚酞分子运动到 a 中,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Cb 烧杯溶液为无色a 中氨分子没有运动Da 烧杯溶液为无色b 中酚酞分子运动到 a 中,氨水呈中性答案 A21、氨分子扩散的实验:现象:A 烧杯中酚酞溶液变成红色,B 烧杯酚酞溶液不变色分析:C 烧杯中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先进入大烧杯的空气中,然后进入 A 烧杯的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结论:(1) (2) (3) B 烧杯的作用:作 实验(4)水蒸发的微观解释: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运动 ,间隔不断 ,水就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 变化答案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
1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据此解答解答:解:氨水显碱性,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酚酞试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可得出结论(1)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着的;(2)浓氨水遇酚酞变红;(3)因为碱性溶液能是酚酞变红,故氨水显碱性B 烧杯的作用,是作对照实验(4)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速度加快,间隔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距离,水就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1)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着的;(2)浓氨水遇酚酞变红;(3)氨水显碱性;对照;(4)加快;增大;物理;22、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 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
14、烧杯中滴入 2 滴3 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 I 得出的结论有_ _。(2)实验 II(如右图中甲所示):烧杯 B 中的现象是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 _ 。答案 (1)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烧杯 B 中的液体变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达烧杯 B 中使酚酞试液变红。23、右图是水分解的示意图。请回答:(1)写出表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2)写出你从该示意图中所获得的信息(写两条): ; 。答案 (1)水 氢气 +氧气(2)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其它答案合理即可)24、
15、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以“分子在不断运动着”,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 2 滴3 滴酚酞试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溶液颜色变为红色,由实验 I 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如图中甲所示):烧杯 A 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如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这个实验能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着”吗? ,理由是 答案 分析:(1)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回答,利用比较得出结论;(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3)根据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分析解答:解:
16、(1)根据实验观察可知,蒸馏水中滴入 2 滴3 滴酚酞试液没有颜色的变化,当再加入浓氨水时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通过本实验可得出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遇浓氨水变红色;故答案为: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2)根据实验可观察到烧杯 A 中的液体变为红色,因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则从烧杯 B 中运动到烧杯 A 中,烧杯 A 中溶液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烧杯 A 中溶液变红;氨分子微粒从烧杯 B 运动到烧杯 A 中,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3)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不能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着”故答案为:蒸馏水不能使
17、酚酞试液变红,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25、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答案 D26、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根据图 1 和图 2 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图 1 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图 2 的试管 A 中的气体是_,试管 B 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分析图 2 可知,在电解水的
18、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即可)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9、。某同学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此步操作, 其中水样从下端入水口进入的主要目的是_。(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 是软水可以用_。(4)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可以生成水,该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描述。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的信息是 (只填一条即可)。答案 7、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是 ;(2)在水,汞,氯化钠三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答案 分析:(1)根据物质、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填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2)金属由原子直
20、接构成,非金属氧化物由分子构成,盐类物质一般由离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解答:解:(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答案为:原子;(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金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水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答案:(1)原子 (2)氯化钠(或 NaCl) 水分子(或 H2O 或分子)28、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 A、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 C,加入约 5 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 A、C
21、两个小烧杯。烧杯 A 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烧杯 B 中的现象是 ,B 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答案 (4 分)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分子运动到了 A 杯,使酚酞溶液变红 无明显变化 对比或对照29、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答案 D30、小明通过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某些性质,实验装
22、置如如:此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 分析: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在热水中的氨气分子温度高,运动的快比左边的氨气分子先进入酚酞溶液中,B 试管中的酚酞试液先变红解答:解: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B 边的氨分子运动的快,先进入酚酞试液中所以此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1、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 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
23、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D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答案 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及特征进行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故 A 错误;B、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故 B 错误;C、由于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故C 正确;D、不同雪花是由同种的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所以,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 D 错误故选
24、 C32、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已知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1)实验 I: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 A 中的液体_ _(填“变红或不变红”),烧杯 B 中的液体 (填“变红或不变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 _(2)根据该现象小组同学推断氨水确实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刘红同学认为也可能是蒸馏水使酚酞变红,于是设计实验(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你认为 (填“有”或“没有”)必要,理由是_ (3)若使用图丙装置进行相同实验,与图甲装置相比主要优点是_ _ _ _(写出一点即可)。答案 33、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
25、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 40mL 蒸馏水,向其中滴入 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2)如图 1 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 A、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 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 A、C 两个小烧杯,烧杯 B 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2 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 A、B 发生现象分别是 ,这一现象说明 B 烧杯的作用是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
26、图 3 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了: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 C 处产生的白烟较多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 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 36.5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 4 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 5
27、0ml 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同时还可以说明 分 答案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将,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据此分子解答即可解答:解:实验一:(2)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会看到溶液变红的现象,故填: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氨水具有挥发性,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变红,空气中放置的 B 是为了做对比试验,说明不是空气使酚酞变红,
28、故填:A 中溶液变红,B 中溶液不变色;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对比;实验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氨分子的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故填: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 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 36.5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填:相对分子质量越小,
29、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实验三: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将糖溶解在水中,体积会小于糖和水的体积之和,故填: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4、近两年来,我国西南、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我们在抗旱救灾的同时,更应倡导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微观的观点回答问题:a)1 滴水中约有 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 ;b)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 ;c)100ml 水和 10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0ml,说明 ;(2)如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从中可以看出天津市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 (
30、填序号)A使用节水龙头B用淘米水洗碗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D使用不间断地往水边冲淋、排水的用水量为 165L/次的家用洗衣机(3)有人对于水的下列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 凡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一定都是纯净的水 任何水煮沸后都可以饮用 将 3ml 酒精溶于 2ml 水中,体积小于5ml(4)某地区发生水灾,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缺乏洁净的生活用水问题,支援灾区的医疗队员们挨家挨户的发放固体净水剂并标明用量,其中一包是漂白精,其作用跟氯气相同为 (5)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地 (6)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
31、是硬水还是软水,用到的物质是 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 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7)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进行过滤请问加明矾的作用是 (8)小军和同学们去野炊,受化学课所学知识的启示,他用身边的物品做了一个如图的净水器,试回答: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这一过程发生 变化;此净水器能否将硬水变为软水?请说明原因、 硬水在煮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一点即可);长期烧水的水
32、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9)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可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填 A、B、C、D、E 等),乙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答案 分析:(1)根据分子的特征分析回答;(2)根据用水方法分析属于节约用水的做法;(3)根据水资源的状况、组成、构成的知识分析;(4)根据漂白精,其作用跟氯气相同都是起消毒杀菌的作用进行解答;(5)根据地下水比地表水干净是因为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没有被污染等等原因进行解答;(6)根据检验地下水是硬水
33、还是软水,用到的物质是肥皂水进行解答;(7)根据明矾溶于水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回答;(8)根据小卵石、石英沙和蓬松棉的作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变化的特征分析回答;(9)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1)a)1 滴水中约有 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b)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分子不断运动;c)100ml 水和 10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2)A使用节水龙头,能节约用水;B用淘米水洗碗,一水多用,能节约用水;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能节约用水;D使用不间
34、断地往水边冲淋、排水的用水量为 165L/次的家用洗衣机,会造成水的浪费(3)总水量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是有限的,故 A 错误;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的杂质,故 B 错误; 水煮沸后不一定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不都可以饮用故 C 错误;由于分子建有间隔,将 3ml 酒精溶于 2ml 水中,体积小于 5ml故 D 错误(4)漂白精,其作用跟氯气相同都是起消毒杀菌的作用;(5)地下水比地表水干净是因为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没有被污染等等原因;(6)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到的物质是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7)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所以加明矾的作用是
35、促进水中的悬浮杂质的沉降,起净水作用;(8)在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蓬松棉能除去水中的较大的不可溶性杂质,起到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有吸附性,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这一过程发生物理变化;此净水器不能将硬水变为软水,原因是:过滤不能出去溶于水的杂质;硬水在煮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由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可以溶于水;由上述反应可知,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9)由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
36、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可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乙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为: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答为:(1)分子很小、分子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2)D;(3)1、2、3;(4)杀菌消毒;(5)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6)肥皂水,加热煮沸;(7)促进水中的悬浮杂质的沉降,起净水作用;(8)过滤,吸附作用,物理,不能,过滤不能出去溶于水的杂质,分解反应,可以溶于水,碳酸钙(9)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A 分解反应35、1)观察 A、B 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1)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分析比较 A、B 装置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2)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
37、导线 A 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小明推测“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填序号,下同)环节,还需要 来进行验证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E反思与评价 F表达与交流(3)要验证试管 a 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现象是 说明 a 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若试管 a 内集到的气体为 5mL,则 b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mL若氢原子模型用 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则构成 a 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 A B C D(4)写出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反应类型是 ,这一反应是将 能转化成 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该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
38、含有的化学能之和比反应前水所含的化学能 (高、低)因为 (5)用化学符号填写:在乙装置实验中,变化的微粒是 ,不变的微粒是 ,生成新的微粒是 由此我们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6)关于通电分解水实验,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有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D生成氧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7)水通电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因为燃烧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 ,这一过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答案 分析:(1)观察装置,根据水的变化特征分析回答;(2)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回答;(3)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
39、、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4)根据电解水的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能量转化分析回答;(5)根据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回答;(6)根据电解水的结论分析判断;(7)根据氢气的可燃性分析回答解答:解:(1)由 A、B 装置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可知,在 A 中主要是水的状态发生好了变化,在 B 中水发生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所以,从分子原子的知识分析是:A 中水分子没有改变,B 中水分子改变;(2)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由于 a 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则导线 A 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小明推测“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还需要设计并进行实
40、验(3)由上述分析可知,a 试管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要验证试管a 中产生的气体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现象是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a 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可燃性由于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若试管 a 内集到的气体为 5mL,则 b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2、5mL构成a 试管中气体微粒是氢分子,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 B;(4)在乙装置中水在通电的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水 氧气+氢气,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这一反应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该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含有的化学能之和比反应前水所含的化学能高因
41、为水要通电才可以发生反应(5)在乙装置实验中,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符号为 H2O,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为:H、O;生成新的微粒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符号为:H2、O 2由此我们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改变,原子不改变(6)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 A 错误;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 B 错误;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故 C 正确;D生成氧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是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 D 正确;(7)水通电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因为燃烧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这一过程发生反应是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42、氢气+氧气 水故答为:(1)A 中水分子没有改变,B 中水分子改变;(2)负,B,C;(3)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燃性,2、5 毫升,B;(4)水 氧气+氢气,分解反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高,水要通电才可以发生反应;(5)H 2O,H、O,H 2,O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改变,原子不改变;(6)C,D;(7)检验纯度,氢气+氧气 水36、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 a= 时,该粒子是原子当 a=8 时,该粒子是 (
43、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 分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具有微粒的特点:都很小,都在不断的运动着,之间都有间隔;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三大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固态单质,稀有气体,由于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相互吸引形成,因此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既有金属元素也有非金属元素;在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就是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差,在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就是电子数和质子数之差解答:解:(1)铁是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原子,离子(2)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答案为:10当 a=8 时,即质子数为 8,电子数为 10,质子数比电子数少了 2 个,说明该为阴离子,而且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故答案为:阴离子,O 2(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说明氯化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故答案为: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