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初中物理2015各地亮题(4)——测量平均速度.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21740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初中物理2015各地亮题(4)——测量平均速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初中物理2015各地亮题(4)——测量平均速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初中物理2015各地亮题(4)——测量平均速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初中物理2015各地亮题(4)——测量平均速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初中物理2015各地亮题(4)——测量平均速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初中物理 2015 各地亮题(4)测量平均速度1、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斜面应选择较 小 的坡度;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小车移动的距离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秒表每格为 1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 解: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移动的距离;据图可以看出,小车上半段的时间是 3s,下半段的时间是 2s,所以据v=可知,s 相同,下半段的时间短,故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据图可知,全程的路程是 S1,总

2、时间是 5s,故故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0.2m/s;故答案为:小;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小车移动的距离;小于;0.2m/s;2、图所示是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 0.1S 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木块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距离是 cm;木块从 A 点到 C 点做(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 m/s。 A B C答案 1.70 减速 0.015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是小车到达 A 、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

3、坡度较_(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AC_m/s。答案 (1)v=s/t (2)小 (3) 3.34、如图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_;(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m/s。答案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即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方便测量_,如图所示,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小车通过下半路

4、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 时间 0.18 小于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 (选填“大”或“小”)。答案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v= 。(

5、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3)开始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 v= 算出的速度偏大。答案:(1)v= (2)小 (3)大7、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如图所示,则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 h。答案 路旁标志牌的含义为此地距离南京还有 120 km。图中汽车速度表显示汽车的速度为 100 km/h。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t= =1.2 h。答案:1.28、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1)实验原理是 (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6、少的器材是 (3)所测路程为 m(4)假设所用时间为 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 m/s(保留两位小数)答案 解答: 解:(1)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2)本实验是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需测量路程和时间,还缺少秒表;(3)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小车通过的路程s=92.00cm0.10cm=91.00cm=0.910m;(4)小车的运动路程 s=0.910m,运动时间 t=7s,小车的平均速度 v= =0.13m/s答:(1)v=s/t;(2)秒表;(3)0.910;(4)0.139、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

7、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l)图中 AB 段的路程 SAB=_cm,如果测得时问 tAB=1.6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答案 (1) 40 25 (2)小(3)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 A 到 C 的过程中通过 B 点时

8、的速度不为 0;小车通过 AC 段的时间与 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 BC 段的时间)10、小红同学在课堂中完成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1)本实验的原理: ;(2)本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的测量器材是 、 ;(3)小红用刻度尺测出 S=78cm,用停表测出 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m/s答案 解:(1)“测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v= ;(2)由 v= 可知,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3)实验中的平均速度:v= = =0.39m/s故答案为:(1)v= ;(2)刻度尺;秒表;(3)0.391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物体

9、运动的路程用_测量。运动时间用_测量,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v=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3)实验中测量得的数据:斜面全长 1m,通过全路程的时间为 18s,通过前半程的时间为 10s,那么小车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c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 _cm/s,整个路程平均速度是_cm/s(此处保留一位小数)。答案 刻度尺、钟表(或停表)、小、5、6.25、5.612、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

10、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 340 米/秒,且保持不变)( )A2833 米/秒 B1360 米/秒 C1478 米/秒 D1417 米/秒答案 D解析:根据发出和接收超声波的时间差可以求出汽车在某时刻距测速仪的距离,根据相邻两次发出和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可以知道在这个时间段内汽车运动了多远。第一次向汽车发出超声波经 032s 返回,可以算出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s=vt=340m/s016s=544m。第二次向汽车发出超声波经 024s返回,可以算出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 s=vt=340m/s012s=408m。

11、汽车在这两次间运动的路程为 544m-408m=136m,汽车运动的时间从第一次超声波接触汽车开始到第二次接触汽车为止,时间为 112s-016s=096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13、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 1000 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 100 秒通过的路程 400 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 100 米;接着乙同学以 6 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 50 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 10 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_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 100 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

12、平均速度为_米/秒。答案 5 4 75解析:甲乙的路程都是 1000m,它们的时间相差 10s。乙同学分为了三段,第一段路程是 400m,时间为 100s;第二段路程为 s=vt=6m/s50s=300m,时间为 50s;第三段的路程为 300m。在第一段结束时,甲在乙的前方 100m,即甲已经跑了 500m,刚好是全程的一半,甲乙同时出发,他们此时跑的时间均为100s,因为甲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的速度为 。甲全程所用时间为 200s,乙比甲提前 10S 到,乙所用的时间为 190s,最后冲刺的时间为 190s-100s-50s=40s,乙冲刺的路程为 300m,可以求出速度为75m/s

13、。14、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甲至乙 乙至丙 甲至丙路程 s 1= s 2=64cm s3=90cm时间 t 1=2s t2= t 3=6s(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 1:v 3= ;方法 2:v 3=( + )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 1”或“方法 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 m/s(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

1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答案 解:(1)根据图示和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第一行数据为路程,第二行数据为时间,并且 s1=90cm64cm=26cm,t 2=10s6s=4s;(2)方法 1 计算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正确;方法 2 是加起来被2 除,那叫速度的平均,错误;甲至丙的路程 s3=90cm=0.9m,时间 t3=6s,所以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v3= = =0.15m/s;(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 s1=26m=0.26m,所用的时间 t1=2s,所以此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1= = =0.13m/s,全程中小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增大斜面角度,

15、减少下滑时间,由速度公式 v=可知,在路程一定时,可以增大小车平均速度故答案为:(1)26cm;4s;(2)方法 1;0.15;(3)不是;(4)增大斜面角度15、如图 12 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原理是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选填“较大”或“较小”),原因是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实验中测得路程 s1上的平均速度为 v1,路程 s2上的平均速度为 v2,路程 s3上的平均速度为 v3。那么,v 1、v 2、v 3的大小关系是_

16、。(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s1的平均速度偏_。(选填“大”或“小”)答案 (1)v=s/t 刻度尺 秒表 (2)较小 斜坡坡度越大,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 (3)变速 (4)V3V 1V 2 (5) 大16、如图是一小球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 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 A 点到 F 点共运动了 cm 的路程,小球从 B 点到 F 点的平均速度为 m/s答案 解:(1)由照片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小球在 A 点的位置坐标为0cm,在 F 点的位置坐标是 12.50cm,则小球由 A

17、到 F 的路程为 S1=12.50cm(2)小球由 B 运动到 F 所用时间 t=0.2s4=0.8s,通过的路程为S2=12.50cm0.50cm=12.00cm则它的平均速度为 V= = =15cm/s=0.15m/s故答案为:12.50;0.151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2.3 题每空1 分,第 4 题 2 分)(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全路程 s1 上的平均速度为 v1,前半程 s2 上的平均速度为v2,后半程

18、s3 上的平均速度为 v3那么,v1、v2、v3 的大小关系是 答案 超声波及其应用(第 4 题 6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9 分)(1) 大于 20000Hz (2) 能量 (3) 真空不能传声 (4) (6 分)要求:写出该处海洋的深度的解题过程。解:由 V=S/t V=1500m/s t=4s 得 S=Vt= 1500m/s*4s =6000 m S 海深=S/2=6000m/2=3000m 18、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假设蚊香燃烧的快慢是相同的)。要求:(1)

19、你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2 分) 。(2)请设计一张表格记录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2 分)。答案 (1)答案一:细线、刻度尺、秒表(计时器)、蚊香(2 分)。答案二:刻度尺、秒表(计时器)、蚊香(1 分)。(2) 表格一(2 分)。长度 L/m 时间t/s速度v/ms-1(表格的表头不完成可以不给分)19、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 厘米、30 厘米、45 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s 距离/cm实验次数15 3

20、0 451 1.00 1.92 2.822 0.99 1.94 2.803 0.98 1.90 2.78(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 1:方法 2: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 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不是(2)方法

21、 1(3)增大纸板角度(或增大铅笔放置高度或在更光滑的桌面上实验)(4)增加玻璃管的长度(或改变小重物的密度或改变液体的密度)20、甲乙两个长度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 A1B1C1为凸形,一个为A2B2C2为凹形,两个小球分别以相同的速度 v 分别进入两个弧形槽,如图 12 所示,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为 v,小球通过凸形槽用的时间为 t1,通过凹形槽用的时间为 t2,则( )At 1t 2 Bt 1t2 Ct 1t2 D无法比较 t1和 t2的大小答案 B21、某班同学进行“测量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你认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2)你选用的主要实验器材是

22、:手表、 。(3)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 0.2s 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 19 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 得纸锥在 A、B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6.40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的速度为 m/s。答案 (1)路程;时间 (2)刻度尺 (3)先变大后不变;0.1622、如图 8 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_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 0.02s,则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rnS。答案 甲 0.75 23、如图 16

23、所示,在小车从斜面顶端 A 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运动过程中,小东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请你将小东设计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测量斜面顶端 A 点到斜面底端 B 点之间的距离记为 S;测量小车的长度记为 L,小车运动的距离为 。(2)把挡板放在 B 点,让小车从斜面顶端 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小车前端撞上挡板,测出 的时间 t;(3)表达式:v = 。答案 (1)S - L(2)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t;(3) 24、有一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 A、B、C 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 1mm 的米尺紧靠直线,A、B、C 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

24、读数如图 5 所示。当小钢球沿直线运动经过A、B、C 三点时,该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 A、B、C 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 5 所示。则小钢球在通过 AB、BC 和 AC 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_cm/s;v BC=_cm/s;v AC=_cm/s。答案 3.00 2.00 2.40 25、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 5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4m/s B.07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5m/sC.2s

25、5s 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2 m D.5s7s 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6 m答案 A26、小聪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1)小聪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 。(2)如图 12 所示,小聪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 A 处从静止释放,滚动 10m 到 B 处所用的时间为 8s;将足球用小针放掉一些气后,在 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 10m 到 C 处所用的时间为 14s。小聪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3)足球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4)小聪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 。答案 (1)快 (2)卷尺

26、(或刻度尺) (3)1.25 (4) 两次实验没有使皮球从同一位置释放(或两次下滚斜面的倾角不同)27、沿长廊 AB 方向铺有 30 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 10 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 lmm 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c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 A 端走到 B 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 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v _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m/s。答案 60.00 20 s/t 0.928、如图 27 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l)斜面的作用是_(2)金属片的作用是_(3)下表是重复三次

27、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1 S1=75 t1=2.6S V1= 28.85 cm/s2 S2=75 t2=2.5S V2=_ cm/s3 S3=75 t3=2.4S V3=_ cm/s答案 (l) 使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2) 便于测量时间(3)30 31.25 29、回顾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并完成下列表格中相关内容器材装置图、_ 小车, 斜面、木块步骤共 7 页,本页为第 4 页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

28、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 cm; tBC= s; VAC= ms. V B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 (填“大”或“小”)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 (填“匀速”或“变速”)2、应用:一架飞机在 10 分钟内飞行了 180 千米,它的速度是多少 m/s?合多少 km/h?答案 3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

29、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填“大”或“小”)(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4)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_。(5)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AB 40.0 2BCAC 90.0 3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答案 (1)v=s/t (2) 小 (3)大 , (4 )时间 (5)越来越快路段 距离(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cm/s)AB 40.0 2 20.0BC 50.0 1 50.0AC 90.0 3 30.0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及处理。 (提醒: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