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讲 教学方式研究,一、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的基本层面 二、教学过程和方式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相互作用 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一、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的基本层面,教学是教育的中心环节,学习知识是教学的基本目标。知识里面蕴含着能力、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过程和方法首先是知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首先是实现知识教学的目标。然后是实现能力发展、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了解学习过程和应用学习方法等本身的目标和三维教学目标各自两个方面目标的统一,最终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六个方面目标的全面统一。知识与能力相互制约和促进。求知是人的本性,人天生就有求知的本能。能力是依靠本能又超越
2、本能的人在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主观能动力量。,一、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的基本层面,人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有了知识就有了能力。但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并非完全自然地一致,有时甚至很不平衡。知识教学和能力发展可能形成正向平衡和不平衡与负向平衡和不平衡几种状态。教学实现知识增长和能力发展统一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正向平衡,最高目标是使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达到良性非平衡效果,以较小知识教学投入获得能力发展的最大效果。 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是人生的动力,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是人生的方向,它们都与世界观和社会观有必然联系。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实质是人生的动力和方向的统一。,一、三维教学目标
3、及其统一的基本层面,任何教学目标总是在一定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内容和方式实现。构建有效的教和学的方式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反映事物本质、规律和运动发展过程的陈述性知识,也要使学生掌握人如何认识事物本质、规律和运动发展过程的知识和继承、发现、发展、创新知识过程和方式的程序性知识。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等教材内容包含的这两类知识,还要通过他们亲历的应用、发现、发展知识的实践活动过程学习甚至发现、发展、创新人类学习、发现、发展、创新知识的知识。教师怎样讲授教学内容,学生怎样学习教学内容,师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式及其活知识,选择和应
4、用教学手段、教育技术的过程和方式及其活知识,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他们的知识增长速度、知识形成结构、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效果,也影响他们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他们的学习方式形成,甚至还影响他们德性的形成,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一、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的基本层面,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及其统一的实质是德育目标与智育目标的关系及其统一,统一的目的是使个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选择,处理好自己与包括社会、他人和自然等他者的关系,不懈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把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作为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就是要使师生了解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规律性,提高他们掌控教学过程和方
5、式的自觉性,优化教学过程和方式,使教师学会教学,学生学会学习,使师生学会发现和创新。,二、教学过程和方式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相互作用,人创造了知识,知识又规范和引导人。知识既作为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等的认识规范和引导人,也作为如何认识、适应、改造事物和掌握、应用、创新知识过程和方式的认识规范和引导人。教学的程序性知识转变为教学的思维和行为过程、方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形成人的问题:形成什么人的教育目标问题和怎样形成人的教育内容、过程和方式问题,其他问题都是这个问题的细化、深化和操作化。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过程和方式,不仅不同教育目标需要不同教育内容、过程和方式,而且不同教学过程和
6、方式还能提高相同内容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过程和方式应该相互匹配、协调统一,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甚至相互矛盾。实现它们的统一需要许多条件,在具备优良教师和教学设备等条件与合理教学内容前提下,知识教学、能力发展、技能和品德形成、师生交往等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就成为决定因素。,二、教学过程和方式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相互作用,莫兰认为,人类不仅需要学习,而且需要学会如何学习。劳丹认为,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方法论与科学理论之间矛盾的消除常常通过修正该理论使之符合方法论规范来达到,但在许多情况下,也通过改变方法论本身得到解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学会认知”看作教育四大
7、支柱的第一支柱。甚至有人提出,方法就是事物本身的命题。,二、教学过程和方式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人思维、说话、办事的方法和形式。教学方式是教和学的方式,包括观念性的方式及其与物质结合的技术性的方式。 知识和能力及其形成过程和方式既相互促进和制约,又相对独立。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方式或者知识向认识能力的转化主要是心理过程,知识促进实践能力的方式或知识和认识能力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则是心理活动和肢体行动的有机统一。认识能力是认识世界形成观念的能力,实践能力是观念支配行动影响世界的能力。知识只有转化成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成为力量,否则就只是可能的力量,而非现实的力量。,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及
8、其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教学选择什么方式,首先由人对自己的本质、价值和形成方式的认识决定,但教学目标如何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最终要落实到知识观,落实到教学的目标追求和内容、过程、方式的选择。不同的知识观和教学目标决定和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知识形成过程和方式,不同的知识内容及其形成过程和方式形成不同的人。 知识里面蕴含着反映世界本质、规律和人对待世界的态度、过程和方式等的认识。人掌握的正确知识通过规范和引导人的行为,使人适应世界的态度和方式实现高效率也就提高了人的能力。但教学的作用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人发现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力量来提高人的能力及其活动效率。 教学形成具有创新性的人就必须
9、形成研究性的教学过程和方式。,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主要是智力因素本身不同层面的统一,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则主要是非智力因素本身不同层面的统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既有智力因素本身的统一,也有非智力因素本身的统一,还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是实现三维目标六个方面统一的关键。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与统一有多种层面,既有态度和价值观等精神层面,也有内容和方式等技术性层面。精神层面统一的实质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是坚持终极目标、最高理想、整体利益与解决具体和现实问题的统一。内容层面的统一有平行影响、互补参透和异质发掘等。,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10、及其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本身就有知识与精神、理性和非理性统一问题。精神的基础是知识,精神的核心是信仰。精神引领知识的形成,知识内涵精神的方向和方式。知识既可能是一种信念和追求,也可能是一种信息、手段和工具;可分为信仰与理性统一的知识,与信仰和德行无关、与实践理性知识相对应的纯理性的知识,理性服从于、服务于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的知识;其形成方式主要是教学。三维教学目标统一必须探索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统一的有效方式。一方面,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生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知识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教学尽
11、管与学生的升学、将来的工作、生活有紧密关系,但与学生当下感性亲历的生活及其兴趣则越来越远,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被迫无奈的占有身外之物的活动。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需要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但其方式也受人对自己和知识的本质、价值及其建构方式的认识的影响,甚至许多关于知识本质的定义就是对求知方式和过程的定义。教学认识论科学发现的主要旨趣是发现人的教学认识的各种可能性,而教学实践和实践教育学则必须协调科学发现的逻辑与教学实践的逻辑,发现众多教学认识论,特别是相互冲突的教学认识之间的可能联系和在教学实践中整合的最佳效果,据此制定教学行动计划,进行教学实践操作。,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创造
12、性是人发现、发明和形成新事物的特性,既是人的本质特征,更是人的价值追求,包括创新习惯、创新意识、创新品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国民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代社会对教育的强烈要求。当代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为核心目标和价值取向整合各种教学认识论及其教学方式,建构以创新目标和价值追求统领各种教学方式的结构合理的创新型教学方式。,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合理性建构教学方式是统一刺激反应、客观反映、主观生成和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等教学方式的有效教学方式。它既重视充分发挥人的全面潜能,对世界的客观反映和通过刺激反应对记忆、技能的训练,更强调发挥人的超常潜能,人的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及其对未来世界的合理性建构;既重视理性认识和智力因素的发展,更重视实践的作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是反映创新教育本质,把创新的价值追求、积极态度与创新的过程和方式、创新的知识和能力形成紧密结合,有利于达到不同层面教学目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统一和形成具有创造性人才的主体间交往的有效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