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3空气与生命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61872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3空气与生命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3空气与生命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3空气与生命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3空气与生命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3空气与生命自测题(新版)浙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空气与生命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1空气中体积分数占 21%的气体是(A)A. 氧气 B. 氮气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2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监测指标。PM 2.5是指粒径在 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 PM2.5的治理没有积极作用的是(B)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大力植树造林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解析】 氧气用于急救病 人是因为氧

2、气能供给呼吸。4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所有机动车必须取得“环保合格标志”后方能安检。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部分有毒气体转换为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C)(第 4题)A. 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丁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C. 乙和丙由相同的元素组成D. 反应前后共有 3种分子【解析】 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两种,丁只由氮元素组成,乙和丙都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反应前后共有 4种分子。5 “低碳生活”倡导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

3、碳生活”理念的是(C)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用电子邮箱、QQ 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方式出行6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B)(第 6题)CO 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CO 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CO 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CO 2不支持燃烧A BC D【解析】 对比实验 1、2,无法得到 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结论;对比实验1、2,干石蕊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能使石蕊变红;由实验 1证明 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故正确;对比实验 1、2,不能得到 CO2

4、不支持燃烧的结论。7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B)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固体C.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解析】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8下列分别是二氧化碳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错误的是(B)9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A. 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 一定条件下,SO 2和 O2生成 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 8克 CH4完全燃烧生成 8克 CO2D.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 CO2和 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

5、、氢、氧元素10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A B C D实验装置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 O2何时收集满(第 11题)11如图所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合成或分解的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A. 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C. 在 0 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

6、 0D. 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最大时的温度12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的三大热点问题,下列选项不会加剧这三大环境问题的是(C)A. 煤、石油燃料的燃烧B. 汽车尾气的排放C.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 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第 13题)13如图是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当肺容积由 a变化到 b时,肋间外肌和膈肌的舒缩状态是(B)A收缩、舒张 B收缩、收缩C舒张、舒张 D舒张、收缩【解析】 当肺容积由 a变化到 b时,肺容积增大,此时肺内气压下降,低于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在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

7、、乙两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木炭粉,a、b 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木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 a、b,则烧杯中的水可能先进入(A)(第 14题)A. 甲瓶 B. 乙瓶C. 同时进入两瓶 D. 无法判断【解析】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木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气体,故甲瓶气压减小,乙瓶气压变化不大,故水先进入甲瓶。15下列各图实验原理及装置正确的是(B)【解析】 A 装置图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朝下倾斜;C 装置图中,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D 装置图中,不能用硫酸铜晶体检验水蒸气,应用硫酸铜粉末。16完全燃烧 1.6克某物质,生成 4.4克二氧化

8、碳和 3.6克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A. 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B. 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 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其质量比是 119D. 含碳、氧、氢三种元素,其质量比为 3116【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4 克 CO2中含 C为 1.2克,3.6 克 H2O水含 H为 0.4克,所以 1.6克某物质只含 C、H 两种元素,且质量比 CH31。17将放置于黑暗处 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部分是(B)(第 17题)A甲处 B乙处C丙处

9、D丁处【解析】 能否制造有机物,是通过加碘液看叶片是否变蓝,检验淀粉的有无来验证的。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和叶绿素,甲处无叶绿素,丙处无光照,丁处缺少二氧化碳,因此这三处都不会变蓝,只有乙处的叶片满足光合作用的条件,能合成淀粉。18下列四个实验装置图。A 图玻璃钟罩内老鼠会很快死亡;B 图拉下结构 6,气球 4会胀大;C 图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反应完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会进入广口瓶内;D 图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内倒入水,瓶身变瘪了。分析这四个实验现象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一个与其他 三个是不同的,此图是(A)【解析】 A 中老鼠死亡,是因为其自身呼吸及蜡烛燃烧消耗

10、氧气,且没有新的氧气补充;B 图拉下结构 6,使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使气球胀大;C 图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广口瓶内;D 图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身 压瘪。B、C、D 都是由大气压的作用。19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C)(第 19题)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既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又说明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既说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既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 只有 B. 只有C. 只有 D. 【解析】 电解

11、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由 H、O 元素组成,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 21,可以推算出水分子中 H、O 原子个数比为 21。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克)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克) x(未知) 26 2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3克B. 乙是反应物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54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 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即得x13;由表知甲和丁反应后质量比反应前质量小,为反应物;

12、乙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质量前后无变化,可能为催化剂;参与反应的丁为 20克,生成的乙为 25克,质量比为54。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7分)21芯片是所有电脑和“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硅的元素符号为 Si)为材料制成的。用化学方法制得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为:SiO 22C Si2CO;= = = = =高 温 Si2Cl 2 SiCl4;= = = = =高 温 SiCl 42H 2 Si4HCl。= = = = =高 温 (1)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解析】 (1)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

13、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2)SiO2中氧元素为2 价,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硅元素化合价为4 价。(第 22题)22人在呼吸系统内实现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如图所示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和膈的变化模拟图,其中表示人正在吸气的是 A(填字母)。【解析】 膈肌收缩,横膈膜下降,胸腔体积变大,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空气压入肺内,人就吸气。A 图胸腔变大,人正在吸气。23认真分析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第 23题)(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此装置必须放在有光的环境中。(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

14、管内盛放澄清石灰水。(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解析】 (1)甲装置中的金鱼藻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试管内产生气泡,可以用来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2)乙装置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丙装置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24实验室用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第 24题)(1)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填字母)。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该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反应物制气体,高锰酸钾是固体,制备氧气时需要加热。使用该装置的注意事项之一是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合理均可)。(2

15、)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C(填字母序号)。能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质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要证明集气瓶内已经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应该进行的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是用一根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立刻熄灭,则证明集气瓶中已经集满二氧化碳。假若二氧化碳气体始终不能收集满,除装置漏气外,还可能是反应物的量不足(合理均可)。25小明和小吴进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第 25题)(1)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她在锥形瓶底部放了一些澄清石灰水,目的是充分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忘了放(注:装置气密性良好),那么会造成的后果是锥形瓶瓶口的橡皮塞被弹出。(

16、2)小吴同学与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一些不同,如图乙所示,他将锥形瓶倾斜,使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后称量时天平(非常灵敏)的指针偏右(填“中间”或“偏右”“偏左”),为什么?气球膨胀后受到空气的浮力增大。【解析】 (1)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能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使装置内压强不至于过大而导致锥形瓶瓶口的橡皮塞被弹出。(2)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气球膨胀,膨胀的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会导致对天平的压力减小,因此天平指针会偏向右侧。(第 26题)26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对于如何设置对照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方案:取两株生长相近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株继续遮光,另一株光照

17、4小时,然后分别摘其叶片进行实验对比;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片叶片作遮光处理,然后光照 4小时,分别摘其有无遮光的两片叶片进行实验对比;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片叶片作部分遮光处理,然后光照 4小时,摘取这片叶片,将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进行实验对比。(1)上述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2)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运走叶中原有的淀粉。(3)如图,有同学对叶片脱绿的操作进行了微型化改造,很快完成了实验。请说出这个微型实验装置的一个优点或缺点:优点:省时方便(或用量少、成本低、操作简单、节能)。缺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装置不易固定)。【解析】 (1)方案

18、和是取不同植株或叶片进行对比,两者的生理状况可能有所区别,所得的实验结论可能不准确,因此采用方案同一片叶片处理更加合理准确,更能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2)黑暗处理可以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3)此实验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着火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通过比较两个装置,该同学的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省时方便、用量少、成本低、操作简单、节能等;缺点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装置不易固定等。27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催化剂)制取氧气。【提出问题】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 率是否有影响?【设计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记录:每次用 30毫升 10

19、%的过氧化氢溶液,采用不同量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进行实验,测定相关数据记录于下表中: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二氧化锰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待测数据(第 27题)【分析】(1)上述实验应该测定的“待测数据”可能是到完全没有气泡时的时间。(2)10次实验“每次用 30毫升 1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目的是在条件相同时,检验二氧化锰的用量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若第 2次实验比第 3次实验的“待测数据” 更大(填“大”或“小”),说明催化剂的用量越多,反应越快。【实验与结果】经多次实验证明,第 1次实验至

20、第 7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依次加快,第 7次实验至第 10次实验所记录的“待测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解析】 (1)由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每次实验过氧化氢的量相同,二氧化锰的量不同,可以推测是检验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故待测数据应是到完全没有气泡时的时间。(2)由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每次实验过氧化氢的量相同,二氧化锰的量不同,目的是检验二 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由“催化剂的用量越多,反应越快”可知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多, “待测数据”应减小。【结论】在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三、分析计算题(第 28题

21、 9分,第 29题每题 12分,第 30题 12分,共 33分)28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 1.0克二氧化锰放入盛有 20.0克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皮塞,反应结束,共收集到 559毫升气体(标准状况下氧 气密度为 1.429克/升)。计算:(结果保留 1位小数)(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 1.0克。(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0.8克。(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百分数)。【解】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2H2O2 2H2OO 2= = = = =MnO2 68 32x 0.8克 , x1.7 克。6832 x0.8克过

22、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5%。1.7克20.0克29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它是过氧化氢(H 2O2)的水溶液。在盛有少量 MnO2的容器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双氧水,在常温下可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实验室可用此方法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第 29题)(1)如图所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B(填字母,下同)装置。如果要用 E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a端通入。(2)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较,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反应不需要加热(写出一种即可)。(3)取一支试管,注入 30%的双氧水,无明显现象;在注入

23、30%的双氧水的试管内放入少量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发现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取出土豆丝,发现土豆丝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变。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土豆丝可能存在某些能对 H2O2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4)实验室要制取 32克的氧气,需要分解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过氧化氢溶液?(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设需要分解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 x。2H2O2 2H2OO 2= = = = =MnO2 68 3230%x 32 克 ,6830%x 3232克x226.7 克。30为确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各 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 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记录的前 18分钟的数据如下表:(第 30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