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二)课件 鲁教版.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16135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二)课件 鲁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二)课件 鲁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二)课件 鲁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二)课件 鲁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二)课件 鲁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青岛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检测卷二(满分:80分 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2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1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纸张燃烧 C花香四溢 D灯泡发光,B 滴水成冰、花香四溢、灯泡发光的过程中均没有生成新物质,都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属于化

2、学变化。,2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实验室新购进的活性炭,应将它存放在( ),C 甲橱是盐类;乙橱是碱类;丙橱是非金属单质类;丁橱是金属单质类。活性炭是非金属单质,应放入丙橱。,3.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 D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B 2Cu中的“2”表示2个铜原子;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

3、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4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 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B 蒸发皿可直接加热,加热时不需垫石棉网;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需放入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量筒只能用于量液,不能加热、配制溶液或作反应容器;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使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5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镁离子和镁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都是1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易

4、得2个电子,从而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镁离子和硫离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6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7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却不能,说明它们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

5、止不动,B 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在空气中复燃,是因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低;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气体体积增大的结果;冰中的水分子在固定的位置做不规则的振动。,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保护气;酒精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食醋具有酸性,能跟水垢中的碳酸钙等反应,可用于除水垢;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8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 A氮气 性质稳定 保护气 B酒精 可燃性 消毒剂 C食醋 酸性 除水垢 D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B 根据紫色菜汁遇到醋等酸性

6、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黄绿色推断,肥皂水显碱性,能使紫色菜汁变为黄绿色。,9小海看到妈妈炒的紫色卷心菜,紫色菜汁因为加醋而变成红色,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又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菜汁呈黄绿色的物质是( ),A.柠檬汁 B肥皂水 C食盐水 D雪碧,C 铜不与盐酸反应;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碳酸;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导入

7、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D,12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XYCl2=XCl2Y,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ZY BZYX CYZX DXYZ,13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A.有蓝色沉淀

8、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D 向少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属于复分解反应;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BC均正确;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如CO2Ca(OH)2=CaCO3H2O,故D不正确。,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

9、,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 C待测值为16 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得待测值为4043.64.81312.610.816;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可知,M减少24g,是反应物,N增加9g,是生成物,P增加9g,是生成物,Q增加6g,是生成物,该反应有一种反应物,三种生成物,是分解反应;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是(12.6g3.6g)(10.8g4.8g)32;N和P变化的质量比是(13g4g)(12.6g3.6g)11,所以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而相对

10、分之质量之比不一定是11。,C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特点来提纯物质,Y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可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升温到t2,X、Y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Z的溶质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故此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X、Y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t3时Y的溶解度比X的小,溶解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Y需要的溶剂更多,配成溶液的质量更大。,15右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

11、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16从抹有石灰浆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为鉴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有Ca(OH)2和CaCO3 B一定有Ca(OH)2,可能有CaCO3 C一定没有Ca(OH)2和CaCO3 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A 取上层清液加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一定有氢氧化钙;固体未全部溶解,向不溶物中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一定有碳酸钙。,17丽丽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二、单双

12、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6道小题,每题2分,共12分),B 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没有该气味;食盐水呈中性,稀盐酸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变色;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升高;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则无。,1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C 离子带电,但带

13、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等;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才是酸,水中含氢元素,但不是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19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O BFe2O3FeCl2 CCuCu(NO3)2 DNa2CO3Ca(OH)2,BD 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与酸反应时不会一步转化为2价的氯化亚铁;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钙。,20有关物

14、质之间的部分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中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D X可能是CO2,CO2属于无机物;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可能是CO2,也可能是盐(如碳酸钠);如果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aO,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升高,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图中的反应物

15、中没有单质,因此,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2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D CO不能在CO2中被点燃;加入的水与主要物质氧化钙反应;加入氯化钡除去硫酸镁的同时引入新杂质氯化镁;足量铁粉能完全置换出溶液中的铜离子,过滤除去反应的铁粉即可得氯化亚铁溶液。,2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中变浑浊,装置增重3.6g,装置增重4.4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

16、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以174的质量比混合 D可能由氢气和一氧化碳以114的质量比混合,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23(3分)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节目最刺激的游戏是“撕名牌”。“名牌”是贴在队员衣服后面,标有自己姓名的标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塑料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酚酞试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D ; A白酒 B柠檬酸 C食盐溶液 D纯碱溶液 (3)另一期节目,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得澄清透明。“污水”是单宁酸

17、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其中的一个反应为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 CO2 。,三、非选择题,解析:(1)塑料属于有机化合物;(2)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对比各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知每个X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24(8分)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 铁架台 , 长颈漏斗 。 (2)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BE (从AE中

18、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b 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efcd (用端口字母表示)。 (3)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7(填“”、“”或“”)。,解析:(1)是铁架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故发生装置选B,因为二氧化

19、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易溶于水,故收集装置选E,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要将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杂质除去,应先除氯化氢后除水蒸气,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efcd;(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溶液的pH小于7。,25(5分)右图是化学园地中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三处的卡片尚未粘贴。请你思考一种粘贴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1)A处贴上的卡片可以是 H2SO4(或CuSO4)

20、(写卡片中的化学式)。 (2)B处卡片中的物质属于 碱 (填“酸”、“碱”或“盐”)。 (3)C处卡片中的物质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或FeH2SO4=FeSO4H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 反应。 (4)你认为下列物质可用来替换“Fe”位置的是 (填序号)。 NaOH Zn Ag Fe2O3,解析:三种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钙跟铁不反应,故B是氢氧化钙,属于碱;A和C位置可以颠倒;能代替铁与硫酸和硫酸铜反应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和锌,银的活动性弱,与硫酸、硫酸铜均不反应,氧化铁与硫酸铜不反应。,26(5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东营市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

21、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1)海水晒盐: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卤水)。海水晒盐是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 结晶 等过程。 (2)海水制镁: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为原料制镁,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步骤所加的碱应该是 石灰乳 (填“氢氧化钠”或“石灰乳”);若要验证制得的镁与铁、铜的活动性顺序,选择铁丝后,还要选择 氯化镁 、 硫酸铜 两种溶液。 .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

22、O和H2O,MgO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阻燃剂(阻碍燃烧的物质)的有效成分是Mg(OH)2。你认为Mg(OH)2能够阻燃的原因可能是 BCD (填序号)。 AMg(OH)2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解析:(1)海水晒盐是一种物理变化,主要包括蒸发和结晶两个过程;(2).海水制镁时选择石灰乳更经济;验证镁与铁、铜的活动性顺序用“两盐夹一金”方案,除铁外还应选择镁和铜的可溶性盐溶液;.Mg(OH)2受热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止了可燃物

23、的燃烧,分解生成的水蒸气会稀释氧气的浓度并降低环境的温度,着火点属于物质本身的属性,不能降低。,27(5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这包固体物质的组成,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许样品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过滤步骤所得混合物,将滤渣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滤渣全部溶解,并有气泡冒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断。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Ba(NO3)2、Na2CO3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CuSO4、Na2SO4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NaC

24、l 。 (2)写出步骤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Ba(NO3)2=BaCO32NaNO3 。 (3)以上实验仍无法验证题给信息中所有物质是否存在,为了进一步证明可能含有的物质,小新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适量步骤所得无色溶液放入试管中,再滴入足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推断出来可能含有的物质一定有。你认为小新同学这种方案 不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交流反思】实验小组经过交流与反思,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请你指出该错误并说明理由 B、C装置连接顺序错误,气体先通过B装置会带出水蒸气,干扰对水的检验 。,解析:.取少许样品放入烧杯中,加适量

25、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确定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得到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或二者的混合物;.过滤步骤所得混合物,将滤渣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滤渣全部溶解,并有气泡冒出,确定得到的白色沉淀一定是碳酸钡,而要得到碳酸钡沉淀,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和碳酸钠,一定不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若步骤中碳酸钠有剩余,则加入硝酸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故小新的方案不可行。,28(7分)有一种标签破损的片状胃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对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已知该胃药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其主要成分是MgCO3、Al(OH)3中的一种或二种。 【查阅资料】MgCO3受热能分解,且

26、MgCO3的化学性质与CaCO3相似; 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和H2O;药品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该胃药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胃药中含有 MgCO3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O32HCl=MgCl2H2OCO2 。 (2)乙和丙二位同学运用下图提供的装置,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认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虚线方框中的装置从下图B、C中选择组装。(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中空气的影响忽略不计),解析:(1)盐酸能与碳酸镁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胃药中含有碳酸镁; (2)碳酸镁受热分解产

27、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铝受热分解产生的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根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无明显现象可推断胃药中不含Al(OH)3;乙同学的B、C装置连接错误,因为气体通过B时带出水蒸气,干扰对水的检验。,29(6分)金属过氧化物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用脱脂棉包裹一定量的Na2O2固体,然后向其中通入CO2,脱脂棉很快就燃烧,此现象说明

28、该反应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反应放热 。 (3)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 (4)若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在A、B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 。,解析:(1)若观察到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2)根据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燃烧条件,可知脱脂棉很快就燃烧与温度有关,说明该反应放热;(4)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可在A、B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30(13分)在工业上用纯碱和石

29、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在四个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2)检验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的具体方法是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含有Na2CO3(合理即可) 。 (3)在室温下,将53g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与3000g澄清石灰水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这时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解:碳酸钠的质量为53g10%5.3g 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Ca(OH)2Na2CO3=CaCO32NaOH106 100 805.3g x y,解析:(1)是分解反应,是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2)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可以加入盐酸,也可以加入含有钙离子或钡离子的可溶性盐或碱。(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NaOH的溶质质量分数,即求生成的NaOH的质量与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NaOH的质量可根据Na2CO3的质量与化学方程式求出,最后溶液的质量为所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澄清石灰水的质量之和再减去生成的CaCO3沉淀的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解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