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4609727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 2010 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第一部分(16 题,23 分)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 分)Mi yu b rn n o de shn,mi yu b jio n chn de l。【答案】: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解析】:此题考察根据拼音书写汉字能力。写完后一定要仔细检查,保证不出错字。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端端正正!2下面文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 分)鸟类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从冰封雪冻的南北两极到地势显要的世界屋脊,从遮天弊日的热带丛林到寸草不生的沙漠腹地,从浩瀚

2、无际的大洋到人口稠密的城市,几乎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鸟儿骄健的身影。答: 应改为 ; 应改为 ; 应改为 。【答案】:显 险;弊 蔽;骄 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运用汉字的能力。所不同的是要改正常见的错别字。要结合文段认真辨认,慎重修改。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7 分)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苏轼水调歌头 )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3、范仲淹的“ ,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就是这种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 (2)此事古难全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本题考察文言文和现代文默写。 (1) 、 (2) 、 (3)小题属于古诗词一般性默写,注意书写要清楚、规范、准确;第(4) 、 (5)小题,一篇现代文,一篇文言文,均要结合语境作答,注意第(4)题中“驰”字不要写错;第(5)题首先要先清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这样就容易根据要求解答了。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中

4、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病句修改的知识。注意题目要求是选择“有语病的一项” 。D 选项中“刚刚”与“最新”语义重复。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 “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

5、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用的例句全是课本上的原句,难度不大。其中 B 选项中,前半句“哎呀,真是美极了。 ”也是皇帝说的话,所以后面的皇帝说应为“, ”。此句正确的标点为:“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共 5 分)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 (3 分)答: 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 (2 分)答: 【答案】:(1)示例: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

6、。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 (2)示例: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解析】:本题是一道漫画题。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本题说明时不要遗漏 “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这个细节,它也是提炼观点的金钥匙。本题第(1)问要求要用说明性语言简介画面内容,这是一个限定条件。要有条理进行说明,把画面说明白。而第(2)问则用“谈认识”的方式考查了学生的议论能力。作答时要依据主题作答,语句要通畅。第 二 部 分(723 题 47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79

7、题。 (5 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 (2 分)【答案】:刘禹锡 白居易【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知识。将作者与涉及到的名家结合在一起命题,非常新颖。要求熟记作者知识,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知识。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白居易,字乐天” ,那么第二问就难以作答。学习中要注意文学常识的积累,积少成多,终成江河。8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划一处) (1 分)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8、。【答案】: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 /弃置身。【解析】:本题考查了诗句的朗读节奏。七言诗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 。此题属要求按意义划分。9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2 分)答: 【答案】:蕴涵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解析】:本题考既考查律诗的基本知识,又考查古诗词名句的掌握。应了解本七言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 2二、四、六句押韵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关于古诗词,尤其是去年新增的 10 篇古诗词,更要准确掌握其名句的哲理和深意。得 分 评卷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014 题。 (14 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

9、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 ”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 宋公曰:“不可。 ”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节选自公羊传 )【注释】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期:约定时日。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

10、。济:过河。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迨:趁着。既:尽,完了。陈:通“阵” ,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附:课外文言文【乙】文翻译宋襄公的军队与楚军约定时日在泓水的北面展开了战斗。楚军从泓水渡河过来。司马子鱼说:“乘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宋襄公说:“不可以。 ”等到楚军渡过河,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摆好阵势,攻打他们。 ”宋襄公说:“不行。 ”等到楚军完全摆好阵势后,宋襄公才下令击鼓进军,结果宋军惨败。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2 分)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然后襄公鼓之 鼓: 【答案】:(1)战胜(攻破) (2)击鼓进

11、军(答成“击鼓”也算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意思的理解与积累情况,第二问虽涉及课外文段中词语理解,但和课内的“鼓”字意义和用法相同。只要平时认真复习,就不难作答。1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BD 三项均为介出处所,可译为“在” ;C 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12、竭。译文: 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译文: 【答案】:(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能力。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字。可采用“译+串+ 顺”的方法。抓住句中重点词的解释,而后将所有内容串联成句,最后对句子稍作修饰,使句子通顺,同时注意语气。13有人说鲁庄公“鄙” ,也有人说“不鄙” 。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3 分)答: 【答案】:示例一:鲁庄公“不鄙” 。 (1 分)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

13、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 (2分)示例二:鲁庄公“鄙” 。 (1 分)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 。 (2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和人物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回答本题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原因。注意原因要能证明观点,语句要通畅。1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答: 【答案】: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 (答成“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或“宋襄公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也算对)【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及对关键问题的看法和评价。首先要

14、对文段有深入的理解,再通过对比阅读甲乙两段文字,总结出规律。得 分 评卷人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 1518 题。 (12 分)淘米水的妙用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白白倒掉。可是你知道吗?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不仅洗净力适中,而且无任何副作用。比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淘米水经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

15、从而脱离碗碟。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不过,她们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因为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 B 族维生素。B 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所以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以营养头发,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那么淘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淘米水

16、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白白倒掉它吗?(选文有改动)15请将选文所介绍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入下面的方框内。 (3 分)【答案】:作去污剂 作化妆品(护肤美发) 有药用价值【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在正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 2、3、4段的首句,进行提炼概括即可。16傣族姑娘用来护发的淘米水,为什么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使用?(3 分)答: 【答案】: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 B 族维生素。B 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相关内容,根据要点进行整合。解答这类题目,要学会从文中原句中去寻找答案。17选文第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3 分)答: 【答案】:不可以。因为加着重号的词语起限制作用,说明了淘米水药用价值是有限的,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

18、科学性。【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可采用对比分析法。按题干要求删掉加着重号的词语,比较删掉后前后的句意变化,答案即出。注意答题语言的规范性。18选文第段在全文的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 分)答: 【答案】:强调人们要重视对淘米水的使用;呼应开头。【解析】:本题涉及理解能力和把握文章脉络结构能力的考查。可采用整体感悟法。首先,结尾段与开头段相互呼应;其次,反问句式强调人们要重视对淘米水的使用。得 分 评卷人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 1923 题。 (16 分)最美的善举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 3 号床那个陪床的男人。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

19、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 “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 “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大作,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像是他的家。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1 号床的那对母子,他们总是安安静静的。1 号床的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

20、的男人只靠种地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 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也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就埋怨他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都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 ,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一再恳求 1 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来。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 块钱一盘

21、,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1 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几天后,1 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 “络腮胡子”如获至宝,点过数,非要给对方 27块钱不可。1 号床的男人不肯收, “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1 号床的男人并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找到二三十个, “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有了这项收入,1 号床的餐桌上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一袋鲜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 “络腮胡子”吃蝉蛹上

22、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找,他按 2 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精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都留给了 1 号床。起初 1 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儿,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苏大哥,这”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嘿嘿, ”他挠了挠头

23、,露出一脸和他的性格极不相称的腼腆, “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 1 号床的病友。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选文有改动)19选文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4 分)答: 【答案】:“善举”指“络腮胡子”通过收买蝉蛹暗中帮助 1 号床病友的事情;因为“络腮胡子”既帮助了身处困境的人,又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尊重,所以说他的善举是“最美”的。【解析】:本题考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从“善举”入手,紧扣文中的典型事例概括整合;再抓住“最美”一词去体会其内涵:既然是“最美的善举” ,就不要只

24、是分析“善举”,分析“最美”在何处。我们顺着这样的思路思考,再组织语言即可。2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3 分)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答: 【答案】: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 “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解析】:本题是一道句子赏析题。需要正确判断句子在修辞、描写或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进而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首先可采用抓关键词法进行词语

25、赏析;然后再用情境法进行修辞方法赏析,要分析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修辞方法赏析思路为:修辞方法+作用+思想感情。2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 (4 分)起初 1 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答: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答: 【答案】:(1)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 (2) “络腮胡子”助人的秘密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可采用由表及里的方法。 (1)题加点的“讪讪”原意是“不好意思的样子” 。 (2)题“尴尬”原意是“处境窘困,不易处理” 。这里不

26、能只解释字面意思或本来意义,要结合上下文有关情节和词语本身作具体解释,大意对即可。2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 分)答: 【答案】: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解析】:本题考查人称的作用。平时要注意文体基础知识的积累。23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3 分)答: 【答案】: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示例二: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 (“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 1 号床母子的安安

27、静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文章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1、对比;2、欲扬先抑;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要求考生要理解这些表现手法,并能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注意要组织好答题语言。本题属选择作答。得 分 评卷人第 三 部 分(24 题 50 分)24根据要求作文。 (50 分)题目: 来了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文体自定;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20 行) ;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解析】:从题目本身来看, 来了的半命题作文较为贴近生活,考生有较大的选材空间。 “来了” ,表动作趋向,包含丰富的信息,所填词语必须具体,从小处入手,要调出生活中最感人、最有震撼力的经历,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化的情采和智采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