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学习情况汇报,姓名:沈耀衡 导师:陆启玉,这段时间对油脂挺感兴趣,也算是看了些油脂的东西,下面我就把我印象深刻的向老师汇报一下。,脂质化学,油脂的组成 油脂的制取 油脂的改性技术 调和油,油脂的组成,油脂主要是由甘三酯组成HH OCOR1H OCOR2H OCOR3H,油脂是甘三酯组成的;甘三酯的不同则是体现在组成甘三酯的脂肪酸常见的脂肪酸有:棕榈酸(p) 16:0硬脂酸(st) 18:0油酸 (o) 18:1w9亚油酸(L)18:2w6-亚麻酸(ln)18:3w3,油脂的制取(油是怎么来的),压榨法: 螺旋压(花生油) 液压 优点:无化学溶剂,低温过滤,留香浸出法 :原理 相似相容;所用
2、试剂 6号溶剂;(大豆油) 优点:出油率高水代法 :原理 非油成分和水结合膨胀,把油挤出来;(芝麻油) 优点:磷脂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很少熬制法 : 用于动物油的生产,油脂的改性技术,三大改性技术:氢化 分提酯交换,氢化,定义: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油脂不饱和双键加氢被还原。 目的:觉得就是提高油的熔点,毕竟常温下是液态的油很多,而固态的却不多。 大致过程:油加热脱水(催化剂(铂金)、氢气)反应冷却过滤后处理成品 氢化过程中结构变化 双键减少双键异构化(反式酸的产生) 氢化的产物有 人造奶油(可以直接食用)起酥油(不可直接使用,容易含有反式脂肪酸),分提(棕榈油),原理:不同脂肪酸的熔点不同,我们可以
3、控制分提工艺把油中不同物质分开。 工艺:大致就是先把油加热后慢慢冷却降温,让晶核形成长大,最后再通过过滤或者离心来分离开来。 分提中通过添加晶种(饱和甘三酯、饱和酸)来缩短分提时间。 晶种不改变平衡。,酯交换,定义:仅通过改变甘三酯中脂肪酸的分布来改变油脂的性质 反应条件:碱或酸做催化剂 应用:向茶油(油酸含量高)中添加顺式硬脂酸来生产出熔点高的饱和甘三酯。 酯交换与氢化比较 它俩都能生产起酥油,但是氢化法由于存在双键异构现象,反式脂肪酸会出现。而酯交换则可以避免这一点。,调和油,常见的植物油: 大豆油(L50-55%)、棉籽油(L56%左右)、葵花油(L70%左右) 花生油(O55%)、芝麻油(O40%)、棕榈油(O45%) 他们都不是最佳的营养比。 营养调和油: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O):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L、亚麻酸Ln、DNA)=1:1:1 (金龙鱼) w6(如亚油酸):w3(如亚麻酸、EPA、DNA) 6:1,未来计划,未来一段时间接着复习英语,大致就是单词单词单词 HLB是啥、反映的是啥?分光光度计原理是啥?凯氏定氮法?这些问题是自己学习中碰到的,不是很懂,打算下去查查琢磨琢磨,希望下次自己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