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练兵1.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每天夜市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2.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右下面示意图是对这一过程的形象描述。图中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3.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4.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
2、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列史实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郑和七下西洋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5.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6.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下列标题最适合该展厅的是( )清明上河图 南宋纸币拓片 货郎图 市舶司遗址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7.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3、 ”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代手工业进步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有( )宋初,北方人口仅 100 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 230 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唐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 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A. B.C. D.9.“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 )A.长安 B.临安C.建康 D.东京
4、10.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建立了蒙古国 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灭掉西夏政权 开凿了山东的会通河A. B.C. D.11.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12.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发明活字印刷术 改进造纸术 普遍使用指南针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 B. C. D.13.下列语句中,反映长
5、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诗)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诗)C.“苏湖熟,天下足” (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 ” (明清谚语)14.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 ,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15.右图人物是我国杰出的发明家毕昇,他发明了( )A.指南针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火药武器 16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
6、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C陆游 D李清照17.“论从史出 ”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够说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指南针用于航海 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 B.C. D. 18.元杂剧作家关汉卿最出色的代表作是 ( )A.蜀道难 B. 新乐府C. 窦娥冤 D. 西游记拓展提高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材料二: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
7、种现象的原因。问题二: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问题三: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研究主题应是什么?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 材料四:材料五:17 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问题一:材料一中的金刚经是在哪个朝代,用什么技术印制的?问题二:材料二中的指南针在我国古代哪个朝代开始用于航海?问题三:材料三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问题四:材料四中的工具是什么,有何用途的?以上材料涉及的发明中,有利于文化传播的是哪一种?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有哪一种发明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问题五:材料五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