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2014高考数学 选择题解题方法归纳总结(真题为例):筛选排除法.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601182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4高考数学 选择题解题方法归纳总结(真题为例):筛选排除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备战2014高考数学 选择题解题方法归纳总结(真题为例):筛选排除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备战2014高考数学 选择题解题方法归纳总结(真题为例):筛选排除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备战2014高考数学 选择题解题方法归纳总结(真题为例):筛选排除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备战2014高考数学 选择题解题方法归纳总结(真题为例):筛选排除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选择题解法归纳总结筛选排除法筛选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使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是答案唯一,它的解题方法是根据题设条件,结合选项,通过观察、比较、猜想推理和计算,进行排查,从四个选项中把不正确的答案一一淘汰,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筛选排除法可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选出正确的答案,特别对用由因导果法解之较困难而答案又模棱两可者更有用。典型例题: 例 1:已知 为等比数列,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n,A. B. C.若 a1=a3,则 a1=a2 D.若 a3a 1,则32 a2213 aaa4 a2【答案】B。【考点】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均值不等式。【

2、解析】本题易用排除法求解: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则n,qA,当 时, ,此时 ,选项错误。1a0q132 a对于 C, 的定义域为 ,故 C 不满足;xye|x对于 D, 的定义域为 ,故 D 满足。sin|0x,综上所述,与函数 定义域相同的函数为: 。故选 D。31yxsinxy例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答案】C。【考点】立体几何的线、面位置关系及线

3、面的判定和性质。【解析】采用排除法:若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为异面直线,也可能相交,所以 A 错;一个平面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故B 错;若两个平面垂直同一个平面两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故 D 错;故选项 C 正确。故选 C。例 8:(2012 年四川省理 5 分)函数 的图象可能是【 】1(0,)xyaa- 5 -A、 B、 C、 D、【答案】D。【考点】函数图像。【解析】采用排除法:函数 恒过(1,0) ,选项只有 D 符合,故选1(0,)xyaaD。例 9:如下图,已知正四棱锥 所有棱长都为 1,点 是侧棱 上

4、一动点,过点SABCDESC垂直于 的截面将正四棱锥分成上、下两部分,记 截面下面部分的体ESC(01),Sx积为 则函数 的图像大致为【 】(),Vx()yVx【答案】A。【考点】棱锥的体积公式,线面垂直,函数的思想。【解析】对于函数图象的识别问题,若函数 的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不好求时,作为yfx选择题,可采用定性排它法:- 6 -观察图形可知,当 时,随着 的增大, 单调递减,且递减的速度102xxVx越来越快,不是 的线性函数,可排除 C,D 。当 时,随着 的增大, SE12单调递减,且递减的速度越来越慢,可排除 B。只有 A 图象符合。故选 A。Vx如求解具体的解析式,方法繁琐,而且计

5、算复杂,很容易出现某一步的计算错误而造成前功尽弃,并且作为选择题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解答。我们也解答如下:连接 AC,BD ,二者交于点 O,连接 SO,过点 E 作底面的垂线 EH。当 E 为 SC 中点时,SBSDBCCD,SEBE,SE DE。SE 面 BDE。当 时,截面为三角形 EBD,截面下面部分锥体的底为 BCD。12SEx又SASC1,AC ,SO 。此时 。222 24EH 。()34Vx当 时,截面与 AD 和 AB 相交,分别交于点 F、D ,设 FG 与 AC 相102SE交于点 I,则易得 。()3BCDFGxEH由 EH SO, 得21,1SxSOC,- 7 -,即

6、。21xEH: : 21Ex由 EISA, 得 ,即 。易知,SCA , 12I: : AIx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 。AFGFGI。2212SIx。2 211() 113336BCDFGABCDFGVxEHSExxH 当 时,截面与 DC 和 BC 相交,分别交于点 M、N,设 MN 与 AC 相2x交于点 J,则易得 。1()3CMNVxSEH由 EH SO, 得2,1xSOC ,即 。21xE: : 1E由 EJSA, 得 ,即,2SCxSA, 12Jx: :。易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 。CJxMNMNC。22111MNSJxx 。2 3()3Vx综上所述, 。231102()=4216

7、xxVx结合微积分知识,可判定 A 正确。- 8 -例 10:如下图,OA =2(单位: m),OB=1(单位:m),OA 与 OB 的夹角为 ,以 A 为圆心,AB6为半径作圆弧 与线段 OA 延长线交与点 C.甲。乙两质点同时从点 O 出发,甲先以速度ABDC1(单位:ms )沿线段 OB 行至点 B,再以速度 3(单位:m/s )沿圆弧 行至点 C 后停止,ABD乙以速率 2(单位:m/s)沿线段 OA 行至 A 点后停止。设 t 时刻甲、乙所到的两点连线与它们经过的路径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则函数 的图像大致是【 】St( ) 0( ( ) ) ySt( )A. B. C. D. 【答案】A。【考点】函数的图象。【解析】由题设知,OA=2(单位:m),OB=1( 单位:m ),两者行一秒后,甲行到 B 停止,乙此时行到 A,故在第一秒内,甲、乙所到的两点连线与它们经过的路径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的值增加得越来越快,一秒钟后,随着甲的运动,所围成的面积增加值是扇形中 AB 所St( )扫过的面积,由于点 B 是匀速运动,故一秒钟后,面积的增加是匀速的,且当甲行走到 C 后,即 B 与 C 重合后,面积不再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改变,故函数 随着时间 t 的增加先是ySt( )增加得越来越快,然后转化成匀速增加,然后面积不再变化,考察四个选项,只有 A 符合题意。故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