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次课主要内容总结,一、护栏设置原则1、必须设置的路段条件;2、应该设置的路段条件;3、可以设置的路段条件。 二、护栏构件与参数1、立柱、防阻块、横梁、连 接件、端头梁等构件结构参数;2、高度、长度、立柱间距。 三、波形护栏设计程序,共28页 第1页,防眩设施,共28页 第2页,一、眩光由光源或反光面射来极高亮度,或视野中心与 背景间较大的亮度差引起的一种不良的照明现象 。眩光可使人的视觉机能降低,产生不快感、增 加视觉差错,严重时可导致暂时失明。夜间行车,在相向行驶的车前照灯强光照射下, 将给驾驶员带来强烈的不适,是造成夜间行车交 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1、眩光的分类,共28页 第3页,
2、直接眩光高亮度光源的光直接进入人的眼球,可造成视 觉机能暂时性损伤。 反射眩光光源射到观看对象物体(或其近旁)时,其反 射光线所产生的耀眼眩光。两类眩光都对人的视觉器官产生较大的影响, 根据其干扰程度,可分为失能、不舒适两种。,弱,强,更强,失能眩光 影相消失,失能眩光,共28页 第4页,也称强眩光,严重影响视觉功能,造成被照射 者暂时失明。 不舒适眩光造成人视觉舒适程度的降低。,实际上眩光 在日常生活、 艺术摄影等许 多场合都存在, 对人视觉的不 舒适时通常可 以暂时回避。,衍射光斑进 一步影响驾驶员 的视觉功能。,眩光现象(一),共28页 第5页,高亮度光源的光直接进入人的眼球,造成 视觉
3、机能临时性损伤。,直接眩光造成可视物 轮廓模糊,严重影响 夜间行车驾驶员对危 险物时错误的判断,若人眼对黑暗环境已适应,对直接眩光更感到耀眼。当光源方向越是靠近视线方向,其亮度越高,越觉耀眼,危害越大。,眩光现象(二),共28页 第6页,自然界高亮度光源的中心,肉 眼直视时实物消失,且同时对眼睛 造成较大的不适。,树枝、云层在 强光背景下消失,相向行驶车辆 车前灯对驾驶员 的干扰,立面图,平面图,车辆行驶中眩光的产生,共28页 第7页,隔离带,会车时由于隔离带宽度不足,对方车辆前远光灯相互照射。,夜间迎面行驶的车辆, 如果隔离带宽度不够,前 照大灯将给对方造成眩光。,2、眩光强弱的影响因素,共
4、28页 第8页,光源的强弱; 光源表面积的大小; 光源的背景亮度; 光源与视线的相对位置; 视野内光束发散度的分布; 眼睛对环境的适应性。防眩设施设计与设置,就是根据具体环境造成 眩光的强弱因素,考虑采用合理、实用、经济的方 式,尽量消除和减轻其对驾驶员的影响。,护栏、隔离、防眩 三种设施集于一体,二、防眩设施的设置,共28页 第9页,1、设置的依据 夜间相对白天事故较高的路段; 夜间交通量大,且大型车辆多的路段; 不寻常夜间事故多发路段; 中央隔离带窄(小于3米)的路段; 平曲线半径小于设计标准的路段; 夜间事故较集中的凹形纵曲线路段; (主观)对眩光的评价因素。,背景越暗,眩 光越为强烈。
5、,2、防眩设施设置一般原则,共28页 第10页,防眩设施一般指用于高等级公路,即原则上 是指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车辆行驶速度较高、 夜间交通量大的道路设置。设置条件服务区、停车区、互通立交等区域前后2km;无照明的桥、高架桥、相关匝道等路段;长直线(见有关标准)路段;道路线形变化较频繁的路段;人为评价因素;,无需设置的条件,共28页 第11页,中央分离带大于9米;相向行车道高差大于2米;安装有符合要求的连续照明系统。由于连续照明系统形成较为明亮的背景,很 大程度减弱了眩光的影响。 组合式防眩设施防眩设施设置位置在道路中 央,一般与护栏、隔离体系配 合使用,以节约宝贵的空间、 财力等资源。,因
6、上下、左右距离的增加,迎面车辆相互干扰减弱。,防眩 设施,防眩设施设置要求,共28页 第12页,防眩设施设置应符合一定要求,否则难于达 到预期的效果,且带来其他负面影响。连续性要求若应设置的路段存在防眩设施间断,则该间 断的区域内将是严重的事故隐患;多样性要求设施结构、形式、颜色应多样化,克服行车 的单调性(通常以5km为变化周期);合理性要求防眩设施与环境的协调、气候的适应等。,应用实例(一),共28页 第13页,例1:海南岛高速公路防眩设施海南岛是我国南部岛屿,气候温湿,一天内 温差较大,特别适合热带植物生长。 海南岛所有高等级公路特色:全岛不设收费站采用中央连续型植物带隔离、防眩该地区地
7、域相对开阔,气候环境适宜,土地 肥沃,茂密的、多品种的热带植物和灌木成为海 南高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南方城市典型的植物防眩体系,共28页 第14页,城市车速限制较严,隔离带较宽时一般不设 置中央护栏,而直接用植物取代。即防眩、防撞 (间距)、隔离。,照明问题:同样因南方植 物生长迅速,严 重影响照明设施 的设计效果。,棕榈与灌木组成的高低配合连续型防眩带。,应用实例(二),共28页 第15页,例2:东北地区沈大高速防眩设施由于冬、夏反差大,植物生长、护理困难; 冬季大风、积雪时间长,一般采用不易积雪的防 眩板结构。,右为三波波形护栏横梁;左图为平板式防眩板。多采用工程塑料制造。,六车道一级公
8、路 采用的绿色防眩板,冬季积雪地区眩光 的影响更为突出。等 间距连续板状结构防 眩设施,适合大风、积 雪环境。,共28页 第16页,积雪地区高速公路防眩设施,中央护栏,具有防大风功能的防眩板 (外形带曲面),共28页 第17页,曲面外形的防风效果,路侧护栏,布置,车道,车道,片 状 防 眩 板 及 其 应 用,中央护栏,共28页 第18页,中央分隔带,横向通视区,遮光区,对向行车视点连线,防眩板宽度b,防眩板间距L,共28页 第19页,防眩设施部分遮光原理图,三、防眩设施结构形式,共28页 第20页,1、功能要求有效减少对向车前灯的眩目;对驾驶员有积极的心理影响;经济、美观、易施工、易维修;对
9、不同方向的风力影响小,通视效果好;受车辆冲击时不构成威胁。,2、防眩设施的类型,共28页 第21页,型:连续封闭型(少用)型:连续网状封闭型型:间隔式板状结构型其中型具有经济美观、易安装维修、风阻 小、通视性好、积雪少、心理影响积极等优点, 是高等级公路防眩设施的一种主要形式。,植物间隔型,间隔型,网状连续型,共28页 第21页,目前我国公路使用的防眩设施结构形式主要为防眩板、植树和防眩网。中央分隔带植树原则上不属于防眩设施,但植树除具有美化路容的功能外,同时也起着防眩的作用,故植树也可作为防眩设施的一种类型。,防眩设施综合性能比较,共28页 第22页,(常见的三类),2005年广东省部分高速
10、公路防眩设施概况,共28页 第23页,(1)广佛、广深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宽3.0m,全线有树丛、花卉,以 植物防眩为主外,其中广佛路雅摇和湖州大桥分 隔带中采用了栅状钢板防眩措施。 (2)梅观高速公路全长约20公里,全线在中央分隔带上的砼护 栏上采用防眩板,通车四年来效果良好。 (3)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北段分段采用砼防眩板,竖立 在中央分隔带砼护栏上。,(4)佛开高速公路,共28页 第24页,全长80公里,中央分隔带宽2.0m,设波形梁 护栏,其中间栽有树木防眩。沿线大、中桥桥长 范围需要防眩地段均设置有扩张金属防眩网。 (5)惠盐高速公路深圳段37.5公里,连续采用热浸镀锌钢板制 成,在广东高
11、速公路栅状防眩设施中独树一帜。 (6)深汕高速公路设施建设同佛开高速公路类似。,四、防眩设施高度,共28页 第25页,1、最小高度理论设计公式Hh1( h2h1)B1/B 或Hh2( h2h1)B2/B 式中:H防眩设施高度(m)h1汽车前照灯高度(m)h2驾驶员视线高度(m)B1 、B2双向车辆中线与防眩设施中心距离(m)BB1B2,2、防眩设施高度确定,共28页 第26页,影响因素 大车高度增加,小车高度减小 双向超车道行车眩光最严重,但概率较小 双向分别为主车道、超车道行车,眩光影响较大,概率较大 考虑路段上小车小车会车、大车小车会车概率比例有关统计计算,目前我国防眩设施合适高度 在1.091.68米之间。平直路段高度1.601.70m。,五、绿化带防眩,共28页 第27页,1、功能及特点防眩效果好,美观、环保、诱导、占地宽、对植物生长要求高。2、栽植类型密集型植树绿化防眩通常采用连续密集植树的形式。间隔型植树现在欧洲、日本也大量采用随即间距(平均5 6米)间隔植树,接近自然,有较好的综合效果。 3、防眩带高度为保证一定的左向的通视,防眩带树木高度不 宜过高,一般在1.21.4米。,思考题,共28页 第28页,WHY,1、什么是眩光?为什么眩光是高等级速公路夜间行车的主要隐患之一? 2、防眩设施有哪几种类型?防眩设施的高度参数主要取决与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