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习题3).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96058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习题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习题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习题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习题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习题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齐民要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 )A 阶级斗争激烈 B 民族矛盾尖锐 C民族融合加强 D 对外交流频繁2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 农作物引进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B 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C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D 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3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治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 ”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科技文化进步 江南经济的发展 民族融合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 ( )A B C D4公元 230 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的作用是 ( )A加强了同日

2、本的联系 B加强了台湾地区同内地的联系C占领了夷州 D促进了夷州同内地的经济的发展5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呈趋势B “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嵩山之阻”的地理条件来源:学优高考网C赤壁之战结局的影响D曹操、刘备、孙权都善于用兵6杜甫这样评价他的功绩“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他是 ( )A刘备 B诸葛亮 C周瑜 D曹操7汉末三国时期的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 三顾茅庐 蜀汉建国 赤壁之战 东汉灭亡A B C D8从东汉末到东晋的三次著名战役的相似之处是 ( )都是南方政权战胜了北方政权 战败一方的统治都迅速土崩瓦解都有保护南方相对安定局面的作用 都

3、对当时统治格局变化有决定性的影响9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 )以少战多 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以众胜寡 战术上采用火攻的方式取得成功10两晋时,形成全国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各民族的迁徙和交流 南方地区的初步发展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豪强地主势力的衰落11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为统一黄河流域 为使统治长治久安受民族大融合趋势的推动 受汉族地主的影响12 (北魏孝文帝)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不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上述材料说明了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

4、足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孝文帝名为南伐,实要迁都南伐与迁都均有阻力 ( ) 1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长平战役 官渡战役 赤壁之战 肥水之战14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江南开发 重要原因是 (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口南迁避乱江南战争相对较少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5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 )气候干燥,粮食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需要 有利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原都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一其中原广大地区 有利于其南征16 三国时期,造船业最发达的是 ( )A 吴国 B 蜀国 C魏国 D 西晋17 造成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

5、是由于 ( ) 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 农民丧失土地而流亡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 A B C D18 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服装,吃异族食物 A B C D19 东汉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当地人民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 ( )A服用“麻沸散” ,提高对瘟疫的免疫力 B清晨练习“五禽戏”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C通读伤寒杂病论 ,掌握防治方法 D邀请孙思邈就地行医讲学,宣传防治措施

6、20 下列各项内容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有关的是创建一种新的书体 “魏碑” 书法代表作兰亭序 、 黄庭经等他博采众长,世称“书圣” 其子王献之书法造诣极高,父子合称“二王” ( )A B C D二、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入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其蠹俗伤法,抑由于此。若无道行,四十已下,皆使还俗附农,罢白徒养女,听畜奴婢。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蔬食。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来源:gkstk.Com南史郭

7、祖深传材料二:浮图(佛教)害政,桑门(僧人)俗,风惊雾起,弛荡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以奉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神灭论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来源:学优高考网“天下户口,几亡其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封建国家的直接危害是什么?针对佛教的危害,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提出什么主张?其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何意义?来源:gkstk.Com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2 阅读下列材料武侯祠坐落于成都,千余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它始建于西晋末年,现庙宇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 年)重建。1961 年被列为全

8、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武侯祠占地 37000 平方米,古柏苍翠红墙环绕。主体建筑坐北西南,摆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是刘备陵园及建筑。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廊,过厅至诸葛亮殿与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回答:该祠堂是为纪念谁而建造的?祠堂前的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反映了这样的史实?你怎样评价“武候”其人?23 一位当代历史学家提出:“在民主融合的过程中,一般来说,统治汉族的少数民族融合速度较快,而被统治少数民主融合速度较慢,这是什么缘故呢?”结合史实分析是否存在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这一现象.如

9、果你认为有这一现象,试分析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第四单元测试卷一 、选择题1 C 2 D 3 D 4 B 5 A 6 B 7 A 8 D 9 A 10 C 11 A 12 C 13 C 14 D 15 D 16 A 17 A 18 C 19 A 20 D二、 非选择题21 佛教盛行. 僧、尼和白徒、养女“皆不贯入籍”.入头税的收入大减. 材料一主张僧尼“还俗附农”;材料二主张“耕而食” 、 “蚕而衣”.相同点:发展农业生产. 意义: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根本.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安定.22 诸葛亮.反映了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结下深厚情谊的史实: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于隆中,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大计

10、.他们的这番晤对,纵论古今成败经验教训和当时天下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古今传为美谈.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过人的政治才干:为刘备制定“联吴抗曹”的战略使蜀汉得以立足,促使三国鼎立形成;注意改善同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重视生产,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23 存在这一现象. 缘故:a.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例。从东汉末到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受到汉族地主压迫。此时,它们都保持了本民族社会组织、语言和生活习惯,融合速度较慢。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统治广大汉族人民。北魏政权主动推行汉化政策,在社会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汉化,融合速度较快。c.因为被统治的少数民族要抵抗汉族地主的压迫,必须保持本民族的凝聚力,而保持原有文化制度。反过来,统治汉族的少数民族,只有自己的经济文化状态接近汉族地区的水平才能实行少数统治多数的有效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