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5教学课题: 第三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知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 r0的数量级。3、知道分子间 距 rr 0时,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 r 的减少而迅速增大。4、知道分子间距 rr 0时,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 r 的增大而减小。5、知道 r 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象。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宏观物体来模拟和理解微观规律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关系
2、。2、做好实验,增强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1、分子间的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2、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象。教学难点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问题解决法、阅读探究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CAI 课件、玻璃管、水、酒精。教学过程投影学习目标和学法指导(一)学习目标1、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有一清晰认识并能应用解释一些现象。2、通过图象对规律的描述认识,进一步明确图象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二)学法指导学习不光是学到知识,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解决问题,这就是这节课要求大家去应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目
3、标完成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 同学采用接力补充的形式复习前两节的主要规律。投影提钢2 / 5物质是由 大量 分子 组成的 NA=6.021023 mol-1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热 运动同温度有关引入 既然分子在不停的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那就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分子是否紧密排列、无空隙?请大家思考学生探究回答 由扩散现象的彼此进入对方,以及不停的布朗运动的间接反应,说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问: 分子间有空隙,在运动,而运动与力又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分子间有作用力吗?有的话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投影课题 第三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二、新课教学问题探究:1、举例说明分子间有空隙。2、举实际事例说明分子间
4、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举 2 例以上,且至少有一例是教材之外的) 3、举例说明分子力的应用。4、分子力与哪个因素有关,具体关系如何?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特点如何?分子间力作用的范围有什么特点?5、为什么物质可能被压缩但不可能无限制地被压缩的?(一)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1、教师指导同学阅读教材 P8第一、二、三自然段,深入理解分子间有空隙。布朗运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有空隙。图 7.1-3形状相似的碳原子分布在暗背景间表明固体分子间有空隙。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空隙。演示实验 在长约 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里装上一半水再沿管壁慢慢地把染色的酒精注满,这时可清楚地看到水和酒精的分界面,把管口封闭,
5、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总体积的变化现象:总体积变小。归纳: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空隙。学生阅读 认识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AI 课件辅助加强认识1、拉伸物体要用力引力3 / 52、压缩物体要用力斥力3、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两块铅就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4、把两块光学玻璃的表面磨得既光滑又相吻合,并把表面处理干净,施加一定的压力就可以使它们粘合在一起,这也是利用了分子间的引力。(二)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特点 定性讨论 压缩物体对越压越费劲斥力在变化 撕塑料袋越撕越省劲引力在变化 师生互动分子力是变化的。设疑 1、分子力的变化特点是什么?2、
6、为什么分子力有时是斥力,有时是引力?(三)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学生阅读教材 P75最后一自然段至 P76页1、定性认识 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同时性。分子力的表现是二者的合力。探究课本图 11-6 教师指导感性认识 投影课本图 11-6 CAI 课件介绍坐标轴图中横轴表示分子间距 r ,纵轴表示分子间作用力。分步模拟分子力a、用正值表示的斥力,随 r 的增大而减小b、用负值表示的引力,随 r 的增大而减小。4 / 5c、用区别于引力和斥力(虚线)的实线所表示的合力分子力,有一个特殊点,即等于零的一个点。深入理解该图(建立坐标系)定量认识。(1)以 r0为标高(约 5mm)标出 2r0,3r
7、010r0,纵坐标也以 5mm 为标高标出 1、2、3、4、5、-1、-2、-3、-4、-5。(2)探究 r=r0 时分子力的特点。探究 r= r0, r0r 0时分子力的特点。1探究 r= r0, 2r 0r 0时分子力的特点。23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跟距离的关系。归纳:(1)当分子间距 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位置,物理学中称之变平衡位置,其数量级为 10-10m。(2)当 rr 0时,F 引 F 斥 ,F 合为负值,分子间表现为引力。(3)当 rr 0时,F 斥 F 引 ,F 合为正值,分子间表现为斥力。(4)规律总结:当 rr 0时,斥力和引力同
8、时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表现为引力,当 rr 0时,斥力和引力同时增大,但斥力增加得更快,表现为斥力。当 r10r 0时,斥力和引力都接近于零,所以一般认为此时分子力为零。合力的变化规律:随 r 的增加,合力先逐渐地减小到零,然后逐渐反向增加到最大,再逐渐地减小直至为零。(四)针对性练习1、一段小铅柱,用切成两段,然后把两个新面对接,稍用压力就能使两段铅结合起来,一端挂几千克的重物,也不会把铅柱拉开,而玻璃碎了却不能重新接合,为什么?参考解答这是因为:(1)分子间有力的作用。(2)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铅块切口很平时,稍用压力就能使两断面分子间距达到吸引力作用的距离,从而使两段铅
9、块重新结合起来。(3)玻璃断面凹凸不平,即使用很大的力也不能使两断面间距接近分子引力作用的距离,所以玻璃不能重新接合。2、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距为 r0时,它们之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它们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分子间距大于 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D、分子间的平衡位置 r0可以看作分子直径的大小,其数量级为 10-10m参考解答 BD思考: 5 / 5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细线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图所示).如果你想使玻璃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量大的力向上拉细线.动手试一试,并解释为什么?玻璃板离开水面后,可以看到玻璃板下表 面上仍有水,说明玻璃板离开水时,水层 发生断裂。 水分子发生分裂时,由于玻璃分子和水分 子、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外力要要克服这些分子引力,造成外界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三、小结1、同学小结主要知识。2、抽查展示。3、投影小结提纲:四、作业1、练习三。2、 总结前三节分子动理论。3、 思考题: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实质是什么?五、板书设计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表现为合力 变化规律相互作用实质F 引 变化规律Fr0=10-10mF 斥 变化规律合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空隙分子力r=r010 -10m F=0rr 0 F 为斥力Rr 0 F 为引力R10r0 F0分子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