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炼铁厂七高炉工人先锋号材料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得持续影响,钢铁企业行情急转直下,公司和厂部根据形势适时提出了 “节能降耗,低成本运行”的生产经营理念。七高炉值班室通过认真学习公司及厂部的指示精神,不断的学习创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一跃位居全国先进高炉行列,取得显著的效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采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1坚持每周三定期召开炉况分析会制度,提高炉况分析会质量,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促进。在会上对近期的炉况进行认真讨论和研究,每个人提出自己看法和认识,对下一段时间炉况的调整提出思路,各抒己见,最终形成共识。使周三炉况分析会开出实效,切实成为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
2、高,共同进步的例会。2认真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和操作理念,同时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对高炉操作有帮助的论文文章。经常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国内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操作方法,对这些先进的操作经验进行学习和讨论,不但丰富了大家的理论知识,更新了操作理念,也使大家活跃了思路,在高炉操作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另外,我们时常组织大家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论文文章,先后在钢铁 、 炼铁 、 河南冶金等专业刊物上学习了关于“布料规律” , “大喷煤” , “强化冶炼” 等方面的文章,使大家受益匪浅。3结合生产实际,坚持学习讨论和促进提高共进,坚持实用的学习理念在工作学习过程中,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难题,坚持民主的工作学习作
3、风,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怕异议,不抵制不同观点,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提倡讲空话和讲大道理,抱着实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不但是共同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班组成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操作理念不断创新。在班组管理和高炉操作管理方面创造性的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办法,改变了过去粗放的管理理念,逐步的向精细化,标准化,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转变。二、创新班组管理和操作管理方法,实现班组管理质的飞跃1在高炉操作方面相继出台了多个操作预案和管理办法,使高炉操作更加标准化。随着高炉指标的不断优化,过去粗放的操作理念已很难适应高冶强,低成本的
4、高炉操作要求,为了确保高炉低成本下稳定运行,结合生产实际,相继出台了七号高炉高煤比下连续塌滑料操作预案七高炉高煤比下原燃料管理暂行规定 七号高炉有关使用备烧的管理制度 七高炉稳定炉温暂行规定 七高炉关于物理热测量的管理规定等多个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出台,极大的规范了高炉的操作行为,高炉操作更加标准化,确保了高炉的长期稳定。2大胆实践,综合运用多个强化冶炼手段,使高炉指标大幅度全面优化。在高炉指标不断优化的过程中,高炉炉况出现了一些波动,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不退缩,面对困难认真研究,抓住问题出现的根源,大胆调整,综合运用了压制边缘煤气流,提高煤气利用、增大富氧量,提高煤粉燃烧率、提高顶压,稳定煤
5、气流分布、精细原燃料管理,合理炉料结构等手段,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高炉指标得到全面大幅度优化,步入全国同类型高炉先进行列。3积极借鉴兄弟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强化和创新高炉的监测手段,保证高炉的稳定顺行。过去,在小高炉上管理方法粗放,高炉监测手段老化,方法陈旧,为了适应高炉强化冶炼的要求,我们积极借鉴兄弟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为我所用,为高炉的强化冶炼,稳定顺行提供了保障。在焦炭管理方面,借鉴邢钢的办法,在两个焦炭筛加上监控镜头,监视焦炭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积极调整,稳定了焦炭的实物质量,克服了七高炉焦炭质量变化大的现状。在炉温管理方面,借鉴宝钢等大高炉的经验,坚持生铁含si和物理热相结合,逐步以
6、监控物理热为主的方法,控制炉温变化,改善渣铁流动性。在高炉参数监控方面,在监测画面加上了鼓风动能、风速、理论燃烧温度等多个参数,使高炉监测更加全面化立体化。在高炉无料钟布料方面,学习首钢等先进企业,坚持大矿批、多环布料。通过这些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为高炉低成本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 年 8 月至 12 月份,七号高炉焦比从 421kg/t、411kg/t 降到369kg/t、367kg/t、365kg/t,喷煤比从 144kg/t、152kg/t 提高到184kg/t、182kg/t、183kg/t,并在九月份至十二月份连续三个月保持和稳定了焦比 365kg/t 和喷煤比 180kg/t 的水平,创造了炼铁厂高炉煤比的历史之最,全面实现了学标、对标、赶标、超标的任务。进入 2009 年以来,我们再接再厉,实现了焦比、煤比等经济技术指标新的突破,一月份焦比 362kg/t,煤比 171kg/t,二月份焦比351kg/t,煤比 182kg/t,而且【SI】降至 0.57%, 【S】也降至 0.030%以下,这样既降低了生铁成本,又提高了铁水质量,有利于炼钢工序能耗的降低和优质钢产品的冶炼,便于公司在炼铁炼钢两工序之间综合实施低成本运行,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