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科学发展 重塑陕西钢铁 访陕西煤业 化工集团公司董事 长、党委书记华炜 记者 贺韬 2013 年 4 月 2 日陕西日报第 6 版在国内外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一片喧嚣中,陕西钢铁产业何以存续?何以发展?记者为此专程采访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华炜。 记者: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钢铁产业以其关联度高、带动系数大、基础作用强等特点,成为陕西实现“拐弯超 车” 的重要支撑。国 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保住命途多舛的陕西钢铁产业,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着眼市场需求,做出了由陕煤化集团、陕西有色集团、陕西金融控股
2、集团共同出资 36.9 亿元组建陕钢集团的战略决策,2011 年又把陕钢整体划归陕煤化集团管理。振兴陕西钢铁产业的战略重任,历史地落到了陕煤化人的肩头。陕煤化集团对振兴陕西钢铁产业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华炜:我认为,科学布局,科学发展,重塑陕西钢铁产业,是必由之路,也是唯一出路。 临危受命,我们夙兴夜寐,积极谋划钢铁产业科学发展之策。2012 年 1 月 9 日,时任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同志,就陕西钢铁产业如何科学发展,作出重要批示:“鉴 于国家钢铁产能过剩的状况,我省应填平补齐即可,不要再扩大产能。 ”我们认为这是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是着眼全局的战略性判断,为我们发展钢铁产业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3、。 思路决定出路。冷静客观地分析陕西钢铁产业所面临形势,找出一条促进陕西钢铁产业科学发展之路,既是省委、省政府给予陕煤化集团的历史重托,更是陕煤化集团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大气候与小环境记者: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钢铁市场形势,陕西钢铁产业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发展环境和市场环境呢? 华炜:先说大气候。从资料看,2010 年全球钢材产量 13.5 亿吨,实际需求 13.12 亿吨。2011 年全球钢材产量 14.26 吨,实际需求 13.7 亿吨,需求已呈现下滑态势。2012 年,欧盟 27国和美国的钢材需求明显萎缩,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国家需求有所增长,但增幅明显放缓,全球钢铁产能过剩4.93 亿吨
4、。预计 2014 年全球钢铁产能仍将增加 1.477 亿吨。可见,钢铁产能过剩是世界性的。 当前,我国钢铁产能、消费量分别占到全球的近乎一半,粗钢产量远超美国、欧盟和日本钢铁产量的总和。面对投资高位、需求低迷的大环境,我国钢铁产业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产能严重过剩。经过“十五” 、“十一五”这 10 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产量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 1 亿多吨,增加到“十一五” 末的 6 亿多吨。 2011 年末我国钢铁产能在 9 亿吨以上,而实际产量仅为 6.8 亿吨,表观消费量 6.5 亿吨,钢铁产能实际过剩 54%。据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前全国即将建成的高炉有 5
5、8 座,将新增产能 8440 万吨,再加上各地瞒报、漏计和至少 5000 万吨的在建产能,实际产能接近 10 亿吨。初步统计,2012 年全国钢产量约为 7.2亿吨。全年出口钢材 5600 万吨,折合出口粗钢 5960 万吨,全年进口钢材约 1400 万吨,进口钢坯约 40 万吨,折合进口粗钢约 1500 万吨,进出口相抵,全年净出口粗钢 5100 万吨。2012 年国内粗钢的表观消费量约 6.7 亿吨。也就是说,消化3 亿多吨的过剩产能,是摆在我国钢铁行业最大的难题。中国的钢铁产能在历经了“短缺- 局部过剩-结构性过剩-全面过剩” 之后,已经步入体制性 过剩时代。 增速持续放缓。从国家统计局
6、数据看, “十五” 期间,我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 21%,“十一五”期间 年均增长率为 12%左右。从规划数字看, “十二五” 期间,我国粗 钢产量预计年均增长率将维持在 3.6%-5.5%。以上三组数据表明,3 个“五年”我国粗钢产量增长速度几乎按照 50%的幅度持续下降。可见,我国钢铁工业的粗放型规模扩张已走到尽头。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 在中远期粗 钢消费量预测中指出,我国粗钢需求量可能在“十二五” 期 间进入峰值弧顶区,最高峰可能出 现在2015 年至 2020 年期间,峰值约 7.7-8.2 亿吨。 步入微利时代。当前,钢铁产业面临“三高三低” 困境。即成本高,价格低;产能高,需
7、求低;库存高,销量低。2012 年 1-10月,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18%,总体上处于盈亏平衡点。钢材的总体价格已跌至接近 1994 年的水平,其中 8 月份的板材价格一度跌破 1994 年的水平。12 月末,钢铁协会 CSPI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5.31 点,环比下降 0.01 点,同比下降 15.14 点,降幅为12.5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5.3%。在 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 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 个行业同比下降,1 个行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下降37.3%。
8、 国际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倒逼着钢铁产业进入转型升级、强体瘦身的科学发展轨道。 再说小环境。钢材是典型的区域性市场。大气候与小环境往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那么,陕西钢铁产业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发展环境和市场环境呢?我们不妨多维度地透视和扫描一下陕西钢铁“小环 境” 。 城镇化建设为陕西钢铁产业发展带来机遇。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 51.3%,接近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西部城镇化率依然相对较低。目前,我省的城镇化水平仅为47.3%。最近,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到 2015 年,全省建制镇建成区面积扩大 15%,人口增加 47%,建成 1000 个左右标准化
9、新型农村社区,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 57%以上。2020 年达到 65%以上。 决定指出,要按照“ 建 设大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总体思路,以规划为引领,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龙头,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移民搬迁、重点县城和重点示范镇建设为抓手,坚持“城乡 政策一致、 规划建设一体、建设管理同步、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方针,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水平。今后三年,我省城镇化增长率将保持 3 个百分点以上, “十三五” 期 间,我省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水平。这标志着我省进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相信,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
10、陕西钢铁市场必将迎来一个不可多得的小阳春。产品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2012 年,全国粗钢产量约 7.2 亿吨,而我省粗钢实际产量不足 800 万吨,其产业规模仅占全国的 1%。这足以说明,我省的钢铁产业规模较小,供给能力偏弱。但就西部而言,规模钢厂有 13 家,总体产能约为 0.93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 10.87%,但钢筋生产量却占全国总量的 28.3%。这说明西部地区钢材结构主要集中在建材上,产品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受地方政府保护和企业惯性扩张冲动,以西安为中心市场的钢铁企业仍在大举扩大产能。包钢在乌海已建成 300 万吨建材,酒钢在榆中的 300 万吨建材项目去年底投运,山西以立恒公司为
11、龙头,海鑫、建邦、宏达、宏阳等民营钢铁企业的整合,将新增产能 1000 万吨,达到3000 万吨的建材生产能力。再加上我们汉钢新上的 300 万吨项目,可以预计,在近两三年内,以西安为中心的周边市场,至少将新增建筑钢材产能 1600 万吨,而且这些新增产能,虽然不会全部投放西安市场,但目标市场大体一致,产品结构雷同,加剧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 提质降本是陕西钢铁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去年西部建筑钢材虽然价格下跌幅度很大,但还能基本卖出去。这种“愁价不愁卖”的现 象,说明市 场供需虽然宽松但大体平衡,问题的关键在未来的供需增量。目前以西安为中心的周边市场年需求建筑钢材约为 1000 万吨。考虑到加快
12、重点经济区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和水利、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西安及周边市场未来需求即使再放大 50%,需求增量也不过 500万吨,而相应的产能增量却在 1600 万吨,产能增量是需求增量的 3 倍之多。可见,未来西安区域建筑钢材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焦点将取决于生产的成本、产品的质量和合理的市场销售半径,提质降本将是钢铁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砝码。 硬实力与软约束 记者:从您上面谈的,我们可以看到钢铁产业的大气候已经进入“严冬 ”。陕西钢铁 的小环境有冷有暖, 总体偏凉,挑战频仍,不算暖和。然而,陕西钢铁产业具备哪些硬实力?将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 华炜:陕西钢铁产业之所以历尽沧桑而
13、不灭,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磨砺出了一些不可多得的自身抗体和比较优势。 先看资源。陕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均居全国前列。铁矿石资源储量虽说在全国范围并不具备绝对优势,但却相对比较集中,大都分布在商洛及汉中地区。其中,大西沟铁矿储量 3.02 亿吨,杨家坝矿山和何家岩矿山储量 1.2 亿吨,阁老岭铁矿、黑山沟铁矿、鱼洞子铁矿,保有地质储量 1.06 亿吨,洋县哔叽沟铁矿储量 0.6 亿吨。铁矿石资源,素有钢铁工业的“粮仓” 之称。自 陕钢划归陕煤化集团管理以来,陕煤化集团进一步加大了大西沟铁矿石的发开力度,这为陕西钢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次看品牌。经过几十年起起伏
14、伏的艰苦磨练,陕西钢铁特别是陕钢集团经过市场砥砺出的“禹龙” 品牌,在西安及周 边市场有较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禹龙” 牌系列 钢材连续被认定为“ 陕 西省名牌 产品 ”、“国家免检产品”、 “中国建材质量信得过知名品牌”。三级钢 荣获全国冶金产品实物质量“ 金杯奖”。自主开发的 HRB400 三级螺纹钢被三峡工程、溪洛渡水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列为指定用材,开发的 HRB335E、HRB400E抗震钢筋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荣登四川灾后重建百家放心产品企业名录。 再看市场。目前,陕西的年钢材消费量为 2000 万吨左右。在后续发展中,有两大利好因素将进一步提升陕西的钢铁消费能力。一是去年国家出台
15、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 规划显示,国家除对西部地区综合经济、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外,进一步强调了加大资金投入基建的力度与经济中心建设的目标。其中重点突出强调了经济区域建设、强化路网建设、水利建设、工业机械制造基地建设,这四个环节将有效拉动钢铁消费。二是 1月 23 日我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的通知,旨在加快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业内人士表示,陕西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拉动本区域钢材需求,为钢铁业构筑了多样化需求平台,陕西钢铁市场将呈现出更大的容纳空间。 陕西钢铁业具有近煤、有矿、富
16、电、近市场的比较优势,但发展中的很多瓶颈制约亟待突破。先看设备水平。目前陕西钢铁企业龙钢、汉钢、略钢三家企业共有高炉 12 座,平均容积 486m 3,转炉 7 座,平均炉容 56 吨。与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高炉容积 800m3、转炉平均炉容 85 吨相比,明显落后的全省钢铁产业,在国内各省市排名第 27 位,产业水平与西部大省难以匹配。次看生产布局。且不说陕钢不足千万吨的生产能力,绵延在汉中、商洛、宝鸡、西安、韩城等数百平方公里的分散布局。也不说汉钢的矿石进口、煤炭调入、钢材输出仅靠一条公路的双向吞吐造成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单是算一算龙钢的炼钢和轧钢分散布局的损耗账,就足以让我们认识到成本
17、居高不下的必然性。龙钢的钢前生产集中在韩城,钢后仅有 270万吨棒、线材生产能力布局在本部,有 300 万吨钢坯需要运往富平、西安、宝鸡等地轧钢成品。300 万吨轧钢,由于不能实现热送连轧,吨钢加热费用增加 50 元,合计增加费用 1.5亿元;由于本部以外轧线设备陈旧,装备水平落后,不能使用冷却穿水等轧钢新工艺、新技术,使炼钢合金比重增加,吨钢成本增加 42 元,合计增加费用 1.26 亿元;由于外轧还需将废钢、氧化铁皮运回本部回炉,吨钢运费大约为 5.4 元,合计增加运费 1620 万元。仅以上三项吨钢成本增加近百元,300万吨年增费用 3 个亿。可见,产业布局分散,运输不经济,热损失大,成
18、为陕钢降低成本的一道硬坎。 再看产能配套。以龙钢公司为例,其现有粗钢生产实际产能约 680 万吨,但目前炼铁产能为 525 万吨,炼铁仅能满足炼钢要求的 75%左右,高炉烧结矿入炉率只能达到 65%,较 80%烧结矿合理入炉率相差 15%。系统的不配套使得铁前成本相对高出 110 元/吨左右。 最后看生产成本。去年 10 月,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晋南地区钢铁企业铁前成本为 2600-2800 元,而陕钢的铁前成本则高达 3100 元,两者相差 300-500 元。加上山西更大力度的财税支持政策和灵活的民营机制,在去年钢铁行业一片惨淡的形势下,晋南地区钢铁企业仍然可以微利经营,但龙钢公司的吨钢完
19、全成本高出售价 200 多元。企业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主要在产品的质量、品种、规格和营销策略。但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去产能过程的同质化竞争,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成本。在产品成本方面,陕钢目前无优势可言,而且过高的财务费用和目前的经营模式,封杀了全产业链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间。 远定位与近策略 记者:面对钢铁市场变化的新形式,如何重新审视和定位陕西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 华炜:鉴于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铁企业进入微利时代的新形势,结合十八大精神,我们认为,对陕钢未来发展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位。 产能定位。陕钢在现有基础上,应摈弃追求规模思路,坚持“就 长补 短,控制 产 能,成龙配套,集约生
20、产” 的原则,把总产能控制在 1000 万吨左右。汉钢在 300 万吨新项目建成达产后,还要统筹预期中的整合老汉钢和略钢形成的产能。龙钢按现有 700 万吨产能,实施成龙配套,实现集约生产。 产品定位。目前的钢铁产能是全产业链的过剩,尤以高端钢材过剩更甚,竞争更为惨烈。陕钢的技术优势在建材,市场优势在建材,设备基础在建材。因此,陕钢不要“扬短避长” ,参与国内钢铁巨头在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应坚持“提高质量,提升品牌,丰富产品,做优建材”的方针,主动放弃产品结构调整高端化战略,把产品定位在优质建筑钢材上,把功夫下在建筑钢材的种类规格上。因为种类丰富,规格齐全的产品系列,本身就是一种市场竞争力。
21、市场定位。陕钢过去九死一生的竞争利器,主要是靠近“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关中市 场。陕钢的未来,也应以固守关中省内市场为主,拓展川北、重庆南线,兼顾兰州、银川西线,形成守关中、进西南营销战略。放弃西南地区纵深市场,因为在全国产能过剩的形势下,劳师袭远、开疆拓土的风险很大。目前,西安建筑钢材市场,陕钢产品占五成左右,这是不够的。应继续提高占有率,达到 70%以上,守土有责,守东进西,防周边产品倾销,防周边企业蚕食渗透,提升关中和省内市场的垄断优势。 管理定位。改革对国有企业来讲没有止境,对陕钢来说,改革的任务更加迫切而繁重。要以理顺产权、规范管理、完善法人治理为重点,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符合大型
22、企业集团要求的管理模式。 记者:发展钢铁产业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陕煤化集团将采取怎样的策略振兴陕西钢铁产业? 华炜:陕西钢铁产业投资欠账较多,政策扶持不够,在几十年跌宕起伏的成长历程中,栉风沐雨,步履维艰。也正是独闯风雨的一时之需和权宜之计,积累和沉淀了过多的历史沉疴和体制痼疾,成为今天发展的桎梏。可以说,戴着镣铐跳舞,难以轻装上阵,竞争胜算不多。目前陕钢下属的三块企业,汉钢还未达产达效,龙钢病体缠身,龙钢集团勉强度日,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陕钢要承担起振兴陕西钢铁产业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大思路谋划,大手笔投入,采取先“填平补齐”再做 强做优的思路,把每一 块企业一个一个地做健康,做出竞
23、争力。在 2012 年和 2013 年两年过程中,陕煤化集团投入 180 亿左右资金,实施硬件改造升级和软件管理上水平,通过规模化“输血” ,激活其自身的 “造血”功能,实现转型升级和产业配套,实现不亏损,进而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集约生产提效益。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和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机遇,落实好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和钢铁工业“十二五” 发 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走内涵发展、集约发展之路。2013 年,陕煤化集团将向龙钢公司注资,全力推动“轧线回迁” 和 “填平补齐”项目实施。轧线问题,实质上不是回迁,是为龙钢公司生存而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是适应城市布局和建
24、设要求的问题。可以说,轧线回迁是龙钢在发展中或迟或早的必由之路,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集约生产的必由之路。 调优结构促转型。我省石化、冶金、有色、建材、新材料“十二五”发展 规划指出, 陕西在冶金工业发展上具有产业链优势,并且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加上交通运输和市场容量等优势, “十二五 ”期间 ,将立足本省经济发 展需求,坚持以陕西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全面提升陕西冶金工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一个主体、两个区域、三个突破” 的 发展 战略。1 月 22 日,国家 12 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重点支持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开展跨地区
25、、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大幅减少企业数量,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鼓励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重点支持钢铁企业参与国内现有矿山资源、焦化企业的整合,鼓励钢铁企业重组符合环保要求的国内废钢加工配送企业。2013 年,陕煤化集团将向汉钢公司注资。一方面支持汉钢逆势而上,早日完成建设任务,尽快形成 300 万吨铁、钢、材配套生产能力,实现自我发展。另一方面,着手考虑汉中周边铁矿石资源及略钢、老汉钢的整合与重组,着力解决汉钢公司地处铁矿石富集区,却无铁矿石资源的尴尬局面。同时,向龙钢集团注资。一方面进一步加快大西沟铁矿石开发力度,力争使大西沟的铁精粉在“十二五” 末达到 300
26、万吨以上,另一方面不断做大做强钢铁贸易和物流配送,从而实现我省钢铁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 科技创新促升级。全力支持陕钢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积极推行“企校合作” 和特聘专家等形式促 进联动协作,鼓励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校通过成果转让、合作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多种形式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科技大系统的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陕钢集团在后续发展中将重点开发 HRB500、HPB300、ML04AL-ML20、ML18Mn-ML20Cr、ML25-ML45 等更高强度、更高韧性、更高耐久性的新一代钢材。重点解决影响钢铁材料洁净度、
27、均匀度和精度,产品质量、性能稳定定型等问题。在龙钢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 H 型钢,在汉钢公司尝试开发规格为12mm-35mm 的 Q345D、Q345E 中厚板, 为抢占我省风电产业用钢市场奠定基础。同时,在陕钢集团内部大力推行小改小革激励机制,建立能使全体职工都踊跃关心创新、参与创新、争相创新、持续创新的局面。 突破体制保健康。陕钢特别是龙钢公司在发展中形成的股权结构和机制体制,已成为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一大障碍。一是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对龙钢公司的现有股权结构进行再优化、再集中,从而确保对龙钢公司的绝对控股。二是逐步完善龙钢公司将球团矿烧结、制氧、煤气发电、石灰烧制等辅助生产外包的格局,建立一
28、套民营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价格联动、公平合理的交易机制。三是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陕钢集团产品营销大统一模式。按照“巩固扩大西安老市场,开拓西南新市场,辐射周边小市场”的总体思路,努力形成“直供代 销” 双轮驱动 ,“南北两翼”齐头 并进之格局。 节能减排促持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把它 “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将按照“ 资源-产品- 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 进一步指导陕钢以节能降耗为目标,以达标排放为抓手,以技术管理为关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不断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重点推广应用高炉转炉干式除尘、以副产煤气为代表的二次能源利用、以高转炉渣为代表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水的综合利用的“三利用”措施。 积极推行 烧结脱硫、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大力推广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坚持走低能耗、少污染、低排放、高环保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把陕钢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型、循环型产业,为我省的“五位一体”建 设作出贡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