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强化测评(十三) 传记(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58276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强化测评(十三) 传记(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强化测评(十三) 传记(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强化测评(十三) 传记(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强化测评(十三) 传记(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强化测评(十三) 传记(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1 / 19专题强化测评(十三)传 记(30 分钟 36 分)一、 (2011潍坊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18 分)我们是这样亲密紫霞路的常客是党内作家冯雪峰。他每次来找瞿秋白谈工作或取文稿,都带来一些文坛的新的信息。他们经常谈到鲁迅,这不仅是因为谈“左联”工作,必定联系到他,更主要的是瞿秋白十分敬慕鲁迅。他总要问:鲁迅近来好么?鲁迅在写什么?鲁迅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冯雪峰见到鲁迅时,也经常谈起瞿秋白,转告瞿秋白对“左联”工作的意见。冯雪峰后来说:“在两人没有见面以前,秋白同志已经是一看到我,就是鲁迅,鲁迅地谈着鲁迅先生,对他表示出很大的热情。在鲁迅

2、先生也是差不多。 ”1931 年 11 月间, 毁灭译本出版。就在这不久,瞿秋白在对照俄文原著校读后,于12 月 5 日,写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长信,欣喜地说: “你译的毁灭出版,当然是中国文艺生活里面的极可纪念的事迹。你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你的努力我以及大家都希望这种努力变成团体的应当继续,应当扩大,应当加深。所以我也许和你自己一样,看着这本毁灭 ,简直非常得激动,我爱它,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 12 月 28 日,鲁迅写回信给瞿秋白,热情地说:“看见你那封关于翻译的信以后,我非常高兴。 ”“我真如你来信所说那样,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

3、想到儿子的儿子。不过我也和你的意思一样,以为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胜利,所以也很希望多人合力的多来介绍。 ”在这两封信中,瞿秋白和鲁迅都以“敬爱的同志”相称。这在鲁迅是极少有的。由此可知,两人的友谊,是何等深厚!瞿秋白和鲁迅的第一次见面,据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回忆,是在 1932 年夏天。一天早饭后,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高兴地去北川公寓拜访鲁迅,两个好朋友终于见面了。瞿秋白回到家中,还处于兴奋状态。他告诉杨之华说,彼此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他邀请鲁迅全家一道来紫霞路做客,鲁迅愉快地接受邀请。许广平对两人这次会见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绘:“鲁迅对这一位稀客,款待之如久别重逢有许多话要说的老朋友,又如毫无隔

4、阂的亲人骨肉一样,真是至亲相见,不需拘礼的样子。总之,有谁看到过从外面携回几尾鱼儿,忽然放到水池中见了水的洋洋得意之状的吗?那情形就仿佛相似。 ”“鲁迅和秋白同志从日常生活,战争带来的不安定,彼此的遭遇,到文学战线上的情况,都一个接一个地滔滔不绝无话不谈,生怕时光过去得太快了似的。 ”杨之华说:“有一段时间,鲁迅几乎每天到东照里来看我们,和秋白谈论政治、时事、文艺各方面的事情,乐而忘返。我们见到他,像在海阔天空中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样。秋白一见鲁迅就立即改变了不爱说话的性情。两人边说边笑,有时哈哈大笑,驱走了像牢笼似的小亭子间里不自由的闷人气氛。 ”(杨之华回忆秋白 )许广平说:“

5、有时晚间,秋白同志也来倾谈一番。老实说,我们感觉少不了这样的朋友。这样具有正义感、具有真理的光芒照射着人们的人,我们时刻也不愿离开!有时晚间附近面包店烤好热烘烘的面包时,我们往往趁热送去,借此亲炙一番,看到他们平安无事了,这一天也就睡得更香甜安稳了。 ”(许广平鲁迅回忆录 )鲁迅和瞿秋白之间披肝沥胆、生死与共的友谊,摆脱了世俗的利害,达到了圣洁的境界。它在中国革命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最有光彩,最有诗情,最有意义的篇章。 (节选自陈铁健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第十二章圣洁的友谊 ) 1从文章里看,为什么瞿秋白那么关注鲁迅的意见?(4 分) 答:_2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

6、什么好处。 (4 分) 答:_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是圣洁的?(4 分) 答:_4瞿秋白与鲁迅密切交往期间,在党内正受到王明等人的迫害,党外正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追捕,处境非常危险。这篇文章为什么没有谈这些?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答:_二、 (2011临沂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18 分)李叔同的传奇人生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3 / 19张 露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 “二十文章惊海内” ;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

7、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一个新局面。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大师在音乐上的造诣颇深。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意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

8、歌词写出了别绪。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执教杭州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1914 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提到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艺术团体“春柳社” 。1907 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赞赏。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

9、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 1907 年)间的 20 多首诗词自编成书卷。其中就有 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 、 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 30 余首歌词问世。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做一样,像一样。 ”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配戴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

10、的舞台,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剂清新的空气。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5 “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其中“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答:_6第一段中说“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 ,作者认为非他“莫属”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_7文中夏丏尊先生说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 。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答:_8作者认为“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答:_独具 精题备选一

11、、 (2011青岛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18 分)永恒的托尔斯泰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妮娜 。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福克纳、鲁尔弗、川端康成、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拔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现代

12、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如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5 / 19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 ,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或是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说她的父亲“爱一

13、切人,被一切人爱” 。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 。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的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读复活或安

14、娜卡列妮娜 ,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 。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可笑。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托翁散步的时候,常常会突然停下来,麻利地割草以试一试刀刃;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托尔斯泰会叫住他们,说一会儿话,给他们一些钱。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阅读

15、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1.第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部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4 分)答:_2.作者在文末说:“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 ”请结合全文分条简要概述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的理由。(4 分)答:_3.传记常常要写传主的业绩、荣誉等,但本文并非如此。本文通过恰切的表现手法,说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全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答:_4.有的人评价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大

16、师” ,有的人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永恒”的。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答:_二、 (2011淄博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18 分)郁达夫:一个人的旅程卞流光郁达夫少年即负文名。他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从他的诗中,可以感觉到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成名。扬名海内的沉沦发表时,郁达夫不到 26 岁。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郁达夫属于早慧的人,因为三岁丧父,他的童年生活是孤寂的。记忆中,母亲经常奔波在外,祖母每天念经礼佛。这在一个小孩的心中播下了孤寂的种子。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从私塾到新式小学到中学,郁达夫的成绩一直优异,性格却越来越孤僻,这两

17、者好像相辅相成,形成了他既自负又自卑的矛盾性格。1913 年 17 岁的郁达夫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涯,除了积极广泛地学习本领外,孤寂和落寞再次强烈地包裹了他。他曾给一个叫隆儿的女孩做过这样的诗句: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感情上的不顺,志向的难酬,这是他一生焦虑的开始。1922 年回国,接触到中国的现实后,郁达夫跟许多海外回来的知识分子一样,有一种幻灭感。 还乡记这样写道:我一边走一边想起了留学时代在异国的首都里每晚每晚的夜行,把当时的情状和现在在中国的死灭的都会里的流离的状态一对照,觉得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生活,都成了过去的云烟。 沉沦的风行海内并没有给郁达夫带来实质性

18、的改变。经济上照样无法立足,还引来无数的误解和谩骂。回国后一直到 1927 年僻居上海,郁达夫挣扎在大学教职和作家、杂志编辑两种身份之间。回国伊始,郁达夫一边在安庆教书,一边写作、编辑创造月刊 。之后辗转北京、武汉、广州、上海,郁达夫总是不满教书(他称之为“贩卖知识” )的刻板乏味以及大学里同事的钩心斗角,转而写作、编杂志,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7 / 19然后又因为生计无着,再去教书。这样来来回回有三四次, “为饥寒的驱使,乞食四方,车无停辙” 。这个时候郁达夫写过一系列文章,如还乡记 还乡后记 南行杂记和感伤的行旅 ,给读者一个飘零的旅行者的背影。1926 年春,时在广州的郁达夫接到远

19、在北京的儿子龙儿病危的电报,仓惶北归,却还是没来得及见儿子一面。多年来奔波漂泊的苦楚,一下子汩汩而出。他在散文一个人在途上的结尾这样写道: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远了。自家一个人,只是孤苦零丁的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如此凄凉的自况,孰料却成为他一生的谶言。感情上的连连受挫,加重了他的流离感。1927 年与王映霞相遇之前,郁达夫放浪形骸,流连酒楼歌馆。 “检点青衫旧泪痕,歌场到处有名存。 ”然而其背后的孤苦和辛酸,恐怕十倍于他的放纵吧。与王映霞的结合,让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 “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郁达夫拒绝了鲁迅的劝阻,从上海移

20、家杭州,过起了半名士半隐士的家居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与国事一样,家庭同样遭遇风雨飘摇。备受打击的郁达夫此时应该是很绝望的,从他的选择可以看出:只身去国,自我放逐。 “投荒大似屈原游,不是逍遥范蠡舟。忍泪报君君莫笑,新营生圹(坟墓)在星洲。”见过郁达夫临难前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沧桑的面容,蜷曲凌乱的发须,几乎让人难以辨识。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不管是选择还是命定,郁达夫没有回头。郁达夫的性格中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气质。他的沉沦、颓废、软弱、自卑、自我暴露,掩盖不了其率真赤诚对这个社会强大的冲击力。郁达夫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让人恨,也让人爱,因为这就是他。终其一生,他没有屈服改变过,哪怕这漫

21、漫旅程,他必须一个人走。5.第段中为什么说“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 分)答:_6.作者说“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 (4 分)答:_7.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 分)答:_8.郁达夫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学过的故都的秋 ,就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结合文中提到的他的其他作品,谈谈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 (6 分)答:_三、 (2011威海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18 分)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

22、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 ,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术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术付出了一生。1937 年抗战爆发,陈寅恪在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

23、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下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流亡途中的工作条件惊人的恶劣,在挡不住风雨的茅草房里,陈寅恪就着箱子,汗流浃背地坐在小凳上写文章。为了给他补充点营养,家里养了一只母羊,他在下课后带着女儿放羊,父女闲聊着走过山间小路,那是他难得的愉悦时刻。1944 年 12 月 12 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

24、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远在美国的胡适把西方医生的最后诊断结果写信告知陈寅恪。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写此信,很觉悲哀。 ”57 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9 / 19人可以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露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1953 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 ,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

25、方式,撰写论再生缘 ,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 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在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 ,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论再生缘完成了,但无法正式出版,陈寅恪只能请人用蜡版刻印,分送友人。他在文末题诗: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这是他心境和志趣的隐喻。1958 年,陈寅恪已成学术界“拔白旗”的对象。他不再教课。他说

26、:“他们不要我的东西,不是我不教。 ”他依然坚持用文言文写作,坚持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1961 年 8 月,阔别 12 年的挚友吴宓来访。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 。书写得很艰难。为了这部 85 万言的百科全书,陈寅恪用去整整 10 年。柳如是的遭际,触动了他对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抗日战争的家族以及自己身世的感怀。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忽庄忽谐,亦文亦史,极其丰富的史料与穿插其间的陈寅恪的感悟融为一体,浓缩了他一生的学养和志趣。也许,晚年的陈寅恪是以这种智力较量来安慰他那寂寞的心境。柳如是别

27、传完成于 1964 年,陈寅恪 74 岁。五年后,1969 年 10 月 7 日,陈寅恪走完了他 79 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9.文章题目说“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联系全文,说说他的一生是怎样奉献于学术的。请分点简要概括。 (4 分)答:_10.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4 分)答:_11.“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及作用。 (4 分)答:_12.陈寅恪一生为学术而活着,关于治学,他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和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6 分)答:_四、 (2011兖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

28、字,完成 1316 题。 (18 分)祭马思聪文 徐 迟历史上,放逐、出奔这类事不少,屈原、但丁是有名的例子。在“文革”中,我中华民族的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受尽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被迫于 1967 年出走国外,以抗议暴徒罪恶,维护了人的尊严,他根本没有错,却还是蒙受了十九年(19671985)的不白之冤。1984 年 11 月,当我在美国费城和他会晤之时,他给我最初印象最令我惊奇。虽然他还和过去一样的故人情重,且神志泰然,并相当乐观,还在勤奋作曲,我感到他和以前却有所不同。我没有去深入思考他在哪一点上跟以前不同。我只是从他的音容笑貌中,感到他似乎不时流露着一点点不易觉察的细微凄怆,却未能

29、体会他心灵深处,埋藏着巨大的痛苦。后来在他女儿马瑞雪回忆她父亲最后日子的文章里说到一个晚上,马思聪听着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乐 。他忽然失声痛哭,他求他夫人王慕理让他哭一个够。后来,他含泪说:“这个世界很美”他为什么哭?他哭他内心的哀伤,他哭他离开了祖国大地,这么久了没能回去。但这个世界很美,很美。有一次,中央音乐学院一位前副院长和我谈到他们在“文革”中的往事。这位前副院长在黯然伤神中,突然颜容扭曲,喘息哽咽地说道:“有人用有钉子的鞋猛打他们的马院长怎么打得下去!” 他说不下去了!那年年底我回到国内,不久便听说我国已公开为马思聪先生平反。不白之冤终于昭雪了。从此我就等他回国。1985 年 8 月 16 日,他从美国寄给我一封长信,其中讲到他“读了叶浅予 文章,谢谢他的真情。那时代的人好像比较真情, 文革把人弄坏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