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物理学史题1 (2014 重庆 A 卷 9 题 2 分) 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与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图相同,人们利用该原理制造了发电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第 1 题图2 (2014 重庆 B 卷 9 题 2 分) 1820 年,丹麦科学家 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它旁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他进而继续研究,终于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 3.(2013 重庆 A 卷 9 题 2 分)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升高” 或“降低”)容器
2、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80 4 (2013 重庆 B 卷 9 题 2 分) 科学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德国物理学家_ 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 为了纪念他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 的单位 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RUI5 (2012 重庆 11 题 2 分)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小郭同学自制了一个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 S 接 (选填“a”或“b”)点时,电磁铁的 A 端是 N 极 第 5 题
3、图6 (2011 重庆 9 题 2 分)英国物理学家 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为 的单位来源: 学优高考网7.(2010 重庆 9 题 2 分)1820 年,最能接受他人成果的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在听到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证实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消息后,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又发现了通电螺管的磁场分布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图中通电螺线管的 N 极在 端(选填“A”或“B”) 182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致力于研究“磁生电”,历经十年,终于发现了 现象,根据这一发现
4、,后来又发明了发电机 来源:学优高考网8 (2009 重庆 9 题 2 分)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十年不懈探索,于 1831 年发现: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被称为 现象,利用这种现象发明了 机,使人类大规模使用电能成为现实 9 (2008 重庆 14 题 2 分)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_;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被称为 现象 10 (2015 山西)英国物理学家 做了大量的实验,于 1840 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是 ,
5、这一发现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发展了电热学理论,为电热应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1.(2015 青海)意大利科学家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 p0= Pa.【答案】1. 甲 发电机 【解析】题图甲是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即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人们利用该原理制造了发电机.题图乙是奥斯特实验的装置,它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2. 奥斯特 磁场 【解析】电流的磁效应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得出,其内容为:导线通电时,静止在旁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这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3. 大气压强 降低【解析】 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
6、最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压强有关,液体上方的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反之越低.4. 欧姆 电阻 【解析】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是第一个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科学家,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电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用欧姆作为电阻的单位.5. 奥斯特 a【 解析】电磁铁的磁极是由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绕法决定的,当绕法一定时,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磁场方向.当电磁铁的 A 端是 N 极时,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 A 端,则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是左进右出,可知电源应该是左正右负,故开关 S 应接 a 点.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6. 牛顿 力【解析】本题主要叙述的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对力学
7、的贡献是非常大的.7. B 电磁感应【解析】考查了右手定则、电磁感应现象.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右手应该反握住螺线管,此时大拇指指向 B 端,因此螺线管的 N 极为 B 端;182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致力于研究“磁生电”,历经十年,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发现,后来又发明了发电机.8. 电磁感应 发电【解析】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9. 磁场 电磁感应 【解析】 本题考查电与磁间的知识.1820 年,奥斯特发现了当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周围时发生偏转,从而得出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由此,法拉第用逆向思维研究得出磁也能生电的电磁感应现象.10. 焦耳 Q=I2Rt【解析】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 1840 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Q=I2Rt.11. 托里拆利 1.013105【解析】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准确的测量出了大气压的数值,即为 1.013105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