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语言的演变 学案.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58051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语言的演变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语言的演变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语言的演变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语言的演变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语言的演变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本 1 语言的演变学习重点 1.了解古今语言的异同点和汉语的演变,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注意语体风格,纠正书面用语中“半文不白”的现象。一、有关“语言”的名句1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2语言的真正作用与其说是表达我们的需求,不如说是掩饰我们的需求。哥尔斯密3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纪伯伦二、作者名句1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2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3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

2、。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朱熹( ) 窥探( )苜蓿( ) 匍匐( )胰子( )(2)多音字Error! Error!Error! Error!2理解词义(1)席地而坐:_ (2)欺人太甚:_ 3选词填空(1)演变变化傅抱石是一位具有综合艺术修养的 20 世纪中国美术大家,他对于中国美术史的开拓性研究是从根本上探寻中国画发展_的规律,博古论今,著作甚丰。都说移动的“四哥”改变时代,今天就带你细数一下,4G 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_。(2)迁徙迁移无论是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看,还是从市场经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看,都要

3、求人民能够有序地流动、自由地_。然而,回顾历史,从家里添丁,到外出求学户口_,这一本存在半个世纪的户口本,深刻地改变过浏阳人的生活。1通读全文,说说课文第一、二、三部分的内容和相互关系是什么。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并说明其作用。答:_ _ _ 2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语汇的变化” ,填写下面的表格。序 号 变化情况 语汇举例1 旧词消失2 新词产生3 吸收外来语4 生活变化引起词义变化5 词义扩大6 词义缩小7 词义转移8 词义弱化9 单音词变多音词10 单音词换单音词11 因忌讳引起词义变化1课文第 1 段中,为什么说“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

4、句也听不懂的”?答:_ _ _ _ 2课文第 2 段中,为什么说“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呢?答:_ _ _ _ 3怎样理解“作为连词的而 与 ,只见于一定的文体”这句话?答:_ _ _ _ 4怎样理解“表示从属关系的之只用于百分之几 原因之一 ”这句话?答:_ _ _ _ 5怎样理解“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这句话?答:_ _ _ _ 6本文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请举出实例回答。答:_ _ _ _ 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从课文中分别举例进行说明。答:_ _ _ _ 链接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吕叔湘(1904 1998),江苏

5、省丹阳市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1938 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后又任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解放后,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 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 ,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数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研究和语文教学工作。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有中国文法要略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 。2背景展示本文是语文常谈中的第六篇,单名为古今言殊 ,其中“语言也在变”是其中四个小标题之一,课文改题为“语言的演变

6、” ,并删去了“从文言到白话”一节。此文是应文字改革月刊改稿而写,成文于 1964 年。文内文外语言的演变的写作特点1概括性强古今语言的差别是个大题目,内容头绪纷繁,很难用少数文字说明白。可是作者能够以纲系目,以点带面,所用文字不多,但把应该说的都说清楚了。2条理清楚本文虽然分为几个部分,但彼此间血脉贯通,联系紧密。原因有二:一是本文的总分式顺序,一是环扣词语的使用。如第一部分开头的一、二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二句:“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 ”“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

7、,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 ”重复出现的词语,前后照应,像环一样把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扣起来。再看第三部分,第一段开头是“语法方面” ,第二段开头两字是“语音” ,这和文章第二部分的开头相呼应,并且揭示了本部分的主要内容。3科学性强所有意见都来自作者语言方面的渊博知识,论点是重要的、确凿的,所举例证是典型的、有力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传播的知识分量重,说服力强。4深入浅出写文章,介绍比较复杂、比较深奥的知识,容易失之专家气重、术语连篇累牍、文字诘屈聱牙,使外行人望之却步。本篇则不然,性质虽然近于天书,内容却不难读懂。5文笔的风格平易如话因为本文属于学术普及性文章,所以作者在行文中贴近语言实际,贴近

8、日常生活,避免了高头讲章,深入浅出地将复杂的学术问题阐释得清楚,娓娓道来,朴实平易,通俗易懂。类文品悟语言的智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是告诉人们在交际中要学会说话、说好话。说好话就要动脑筋,要用智慧。缺少了智慧的语言,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盐,枯燥乏味。富有智慧的语言才有魅力,有魅力的语言就会像阳光一样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冰雪,就会像春雨一样滋润人们的生活,就会像黄莺一样唤醒孤寂冷漠的心。钱钟书教授曾这样婉拒一个急于采访他的记者:“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味道很好,你会想去见那只下蛋的母鸡吗?”这句话不仅表达出自己拒绝来访的想法,又不失大

9、雅。既不使气氛僵冷,而且还让人们更加尊敬这位谈吐幽默的老人。同样是拒绝,却拒绝的不动声色,这就是语言交流的魅力所在。杰克迷上了游戏机,不管家人如何训斥都不肯消停。周末,邻居太太来访,恰巧杰克正想打游戏,邻居太太赶忙阻止,妈妈则笑着说:“我家杰克倒是能管住自己,说一会就一会,我相信他。 ”没过多久,杰克痛痛快快地主动退出了游戏。从此杰克每次打游戏,都自觉地上好闹钟,闹钟一响,便及时地退出。妈妈在语言上的信任,让杰克有了责任心。言语上的信任,也成为了语言的魅力之一。德兰修女莱丝挽救过很多在绝望痛苦边缘挣扎的人,有的是心灵不安的,有的是身患疾病的。在人们非常崇敬她能够通过个人努力帮助那么多人时,她说

10、:“我并没有做什么,我只是不断用语言向他们表达我的关心、我的祝福。 ”凭着关爱的语言,莱丝拯救了战争时期的一个个生命,一次次打破了语言沟通的障碍,在这一特殊时期让无数颗心灵从黑暗走向光明,拥有继续战斗的动力,这又是语言的一大魅力。正确地使用语言,我们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会营造良好的人缘,会让昏暗的天空再现灿烂的阳光。如果前人说不出有魅力的语言,我们将失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情操,失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情共鸣,失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豪情。大师有言:“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 ” 语言如阳光,让我们尽享风雨后的温暖舒心;语言如花朵,让我们领略

11、生活中的五彩缤纷;语言如净水,让我们荡涤灵魂里的尘埃污垢。如果我们能在人际交往中运用智慧,说出阳光、花朵、净水般的魅力语言,与他人共享,就定能让和谐美好的“中国梦”变成现实。微感言:_ _ _ _ 素材运用点击文本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运用示例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变则通,不变则废。通向成功的路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当前进时遇到障碍,就需要我们学会变通,克服困难。学会变通,可以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什么可用一成不变来应对变化的世界,就连在过去几年中,综合

12、实力一直雄厚的柯达公司也因为他们的不变通,而遭遇到经济困难,面临破产的危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中,马云认识到只是平庸地做一名老师并不会多么的出人头地,所以他选择了变通,最终成为著名的阿里巴巴公司的总裁。提醒:完成作业 专题一 文本 1答案精析语言积累1(1)x ku m xu p f y(2)s sh zho cho bin pin k qio2(1)古人在地上铺席子作为座位,后泛指就地坐下。(2)欺负人欺负得太过分,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程度。3(1)演变 变化解析 “演变” ,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 。 “变化” ,动词,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名词,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的新

13、状况。(2)迁徙 迁移解析 二者都是动词,都表示“离开原来生活的地方,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 “迁徙”多表示向较远的地方转移;“迁移”既可以表示向较远的地方转移,也可以表示向较近的地方转移。 “迁徙”多为人的行为,也可以是其他物种的行为或变化;“迁移”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行为,也可以表示部门或单位转移到别的地方。 “迁徙”多为群体的行为;“迁移”既可以表示群体的行为,也可以表示个体的行为。 “迁徙”没有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意思,而“迁移”有这个意思。整体把握1(1)第一部分是说明语言演变的概貌;第二、三部分是从语汇、语法、语音三个局部进行具体说明,表现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概貌到具体,条理特别

14、清晰。(2)首句“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即全文的中心句。体现了全文的基本观点,统摄全篇。2.序 号 变化情况 语汇举例1 旧词消失 、骊、骓、 、骍、 、 、雒、骃、 、2 新词产生 椅、凳、桌3 吸收外来语 葡萄、咖啡、沙发、尼古丁、卡车4 生活变化引起词义变化 床、坐、钟、肥皂5 词义扩大 江、河、菜6 词义缩小 肉、谷7 词义转移 涕、信8 词义弱化 很、普遍9 单音词变多音词 耳(朵)、眉(毛) 、鼻( 子)、发(头发)10 单音词换单音词 首(头)、口( 嘴) 、食(吃)11 因忌讳引起词义变化 老虎(大虫)、蛇( 长虫) 、解手(大小便)重点突破

15、1这句话揭示了语音的时代特征。孔子、颜回、子路生活在春秋时代,而朱熹生活在宋代。周、春秋、战国、秦、两汉(公元前 841 年公元 220 年)的语音是上古音,隋、唐、宋(公元 581 年1279 年) 的语音是中古音。从上古音发展到中古音,在声调、声母,特别是韵母上的变化是很大的。这样,宋代的朱熹自然就听不懂春秋时代孔子等人的语音了。故这里说“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 ,意在说明汉语语音从上古到中古的变化之大。2(1)在表达效果上: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借助三者之间的关联来传达一定的意义;文字必须同一定的语言联系起来并能读出声音来,才能称作文字。所以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

16、。(2)语言表达除了以字音表义外,还包括语调、声音的轻重缓急的变化,以及表情动作等因素。文字具有保守性,有脱节现象。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总是先出现,过一段时间才形成文字;今人听不到古人说话(语言) ,却能看懂古代的文字。所以说文字“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 。3 “而” “与”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还是分别表示“而且” “和”的意思,同古代汉语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在一般的现代口语和书面语里都已习惯用“而且” “和”来表达。除非从表达效果或读者对象等方面考虑,要作特殊的文笔处理时,才用“而” “与” 。如箴言、韵文、诗歌之类。4这里说的从属关系即包孕关系,是指“之”字后边的部分包括在“之”字前边的部分里。除“

17、百分之几” “原因之一”等类结构外,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类似“齐国之美丽者也”这样的句式,而使用“他是全班学生中功课最好的一个学生”这样的句式了。5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变化最大的是词汇和语音。语法的变化,除少数表现在语序不同方面(如“岁不我待” “君美甚” “不我欺”等)外,较长见的是虚词构成了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 “不若君之美” ,前句中“之”只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语法作用,若去掉“之” ,则词序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后句中的“之”则无义,去掉,句式与现代汉语也是相同的。6由于语言的演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现象,因而文章综合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引用

18、等多种说明方法,以说明其特征。分类别,逐层分类。先分大类,即语汇、语法、语音的变化。后分小类,如语汇的变化,又分语汇的消失、出现、渗入和词义的变化。而词义的变化再分细类,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这样分类说明,不仅说明了语汇变化的社会原因和内部原因,显示了语言演变的梗概,而且有区别地说明了事物的具体特征,更易于为读者所理解。举例子。包括三种类型:其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就从语音具有时代特征来说明语言的演变,既明确,又有趣。其二是典型举例,如第一部分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别很大,举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例,由于富于代表性,容量极大,因而说明问

19、题非常充分。又如说明“语汇的变化” ,举诗经鲁颂 一诗为例,非常典型地说明了“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的语言现象。其三是列举,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的读音,无论是声母、韵母、声调,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时,就列举了“江” “潘” “泣” “提” “通” “路”等一连串例子,非常明确。作比较。因为文章说明语言的演变,必须用古与今作比较,无论语汇、语法、语音,都需如此,不言而喻。引用。本文主要是引用资料,借以说明语言演变的情况。如以“涕”为例,说明词义的转移,就引用了庄子 、王褒的僮约中的句子;说明“信”与“书”古今异义,就引用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句话:“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安)看书

20、竟,默默无言。 ”这些引用极富于针对性。由于根据充分,因而说明有力。上述多种说明方法,在文章里大都是综合运用的,即在分类说明中,用举例说明;在举例说明中,又用引用说明;而比较说明,更贯串于全文各个部分。总之,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恰到好处。美点赏析(1)语言通俗。 少用术语。本文是一篇语言专著,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但作者在语文常谈序 中说,这是 “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 。由于作者心中有广大读者,所以文章里专门术语用得极少。即使说明比较专门化的语言知识,如押韵、平仄等,也说得很浅显,并且适可而止。用浅显易懂的实例说明抽象的科学道理。如说明“语言也像世界上万事万物那样发展变

21、化”这一相当抽象的道理,作者用一个假设举例像讲故事一样加以说明。总而言之,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的而不用生僻的例子,因而文章内容极易理解。(2)语言准确。 用词精确,注意分寸。如: “作为连词的而 与 ,只见于一定的文体。 ”这句话中的“而” “与”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的已习惯于用“而且” “和”来表达;只有作特殊的文笔处理与韵文、诗歌,才用“而” “与” 。由此可见,上述句子中用“只”“一定的”对“见”和“文体”进行限制,就非常精确,很有分寸。用语严密,无懈可击。如:“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 ”这句话中的“把虚词除外” ,用得就很严密,因为古汉语中大量使用虚词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且较常见的是虚词还构成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