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百练百胜】2016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579028
  • 上传时间:2019-01-03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286.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百练百胜】2016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oc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评价检测(五)(第五章)(45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1.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a B.b、d C.c D.a、b、c、d【解析】选 C。本题考查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是相对于主光轴而言的,由图可知a、b、d 光线通过透镜后变得发散了,而 c 中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得会聚,故选C。2.(2014厦门中考)如图是宇航

    2、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 30 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A.8 cm B.15 cm C.20 cm D.40 cm【解析】选 A。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 2 倍焦距,即 30 cm2f,则f2f;当改用焦距为10 cm 的透镜乙继续实验时,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向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即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芳将近视

    3、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她将光屏远离透镜,又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答案:缩小 靠近 发散1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5 cm处(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_(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这时,若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则要想在光屏上看到像,需将光屏_(选填“靠近凸透镜” “远离凸透镜”或“不动”)。【解析】本题考查了焦距的测量、凸透镜成像规律和近

    4、视眼的矫正的综合知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 cm。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5 cm 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会聚的位置后移,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答案:15 缩小 远离凸透镜13.(2014襄阳中考)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 度,它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 ,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 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_。【解析】本题考查了由眼镜

    5、的度数的正负判断眼镜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标着+200 度的眼镜片,属于远视镜片;由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可知,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 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介于 50 mm 和 100 mm 之间。答案:远视 小于 100 mm 大于 50 mm14.小明发现: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甲、乙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_(选填“变小” “不变”或“变大”)。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

    6、上方看到的像如图丙、丁所示,这种放大功能类似于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且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_(选填“变小” “不变”或“变大”)。【解析】本题考查透镜的应用。如图甲、乙可知,乙中的凸透镜较凸,折射光线先相交于一点,该点称之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之为焦距,故水滴越凸,其焦距越小;如图丙、丁可知,像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该功能类似于放大镜,并且丁中的像更大,故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变大。答案:变小 放大镜 变大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8分)15.(4分)(2014辽阳中考)如图,请画出从光源 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解析】本题考查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

    7、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答案:如图所示16.(4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 F的位置。【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光路图。过 A 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直线与凸透镜交于一点 B,连接 AB 并延长交于主光轴 F 点,F 点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在凸透镜的左侧对称地作出另一焦点 F,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22分)17.(12分)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实验中,选用了

    8、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 10 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A.凸透镜 B.凹透镜(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9、,将蜡烛移动到标尺 35 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知识。(1)根据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即为焦距,故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f=60 cm-50 cm=10 cm。(2)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保证成像在光屏的中央。(3)由图知物距在 2 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像距将减小即光屏左移才能得一清晰的

    10、像,由于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即像距不变,因此需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发散透镜凹透镜,故选 B。(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 35 cm 处,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则蜡烛发出的光线仍会通过下半部分透镜形成完整的像,只是由于被遮住了一部分,透过的光线变少,亮度变暗,故选 D。答案:(1)10 (2)同一高度 (3)照相机 (4)B(5)放大 (6)D18.(10分)(2014安顺中考)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 H点是 2倍焦距处。(1)经过调

    11、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 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次成的是_立、_的实像。(3)再把蜡烛移到 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 _。【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实验探究。(1)相对于凸透镜和光屏,蜡烛的位置偏低,所以它成像位置在光屏的上面,因此要使蜡烛向上移动。(2)蜡烛放在 A 点,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且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因此要把光屏向右移动。(3)B点位于一倍焦距之内,所以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像与物同侧,即都在凸透镜的左侧,由于是虚像,只能看到,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要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答案:(1)上 (2)右 倒 放大 (3)虚 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百练百胜】2016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5790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