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解析】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但不会出现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答案】 D2我国有一类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这类自然资源是指( )A土地
2、面积 B矿产资源储量 C耕地面积 D河流年径流量【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种类的数量特征,要求学生加强对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具体数字的记忆。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总值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答案】 B3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解析】 华北平原耕地占全国 40%,水资源却占全国的 6%左右,水土矛盾突出。【答案】 C4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B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解析】 我
3、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季节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存在时间变化大的问题。【答案】 A5在山东省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A引滦入津工程 B引黄济青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引滦入津工程【解析】 为缓解青岛市缺水问题,在黄河下游的利津县,将黄河水引入胶莱河,调入青岛去用。【答案】 B6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的水能蕴藏量占我国水能蕴藏量的( )A60% B40% C70% D90%【解析】 我国水能蕴藏量达 6.8 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答案】 C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
4、要有(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解析】 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是因为我国的外流河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丰沛,河水暴涨,大量的淡水资源往往白白地流入大海;冬季、春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下降,北方这些河流这时甚至干涸,淡水供应严重不足。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兴修水库,水库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河流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答案】 C来源:gkstk.Com8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位B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C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
5、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来源:学优高考网D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解析】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大,但蕴藏量不占世界第一;水能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第一,雅鲁藏布江水系第二,三峡工程建成后,将超过南美洲的伊泰普水电站,成为世界第一。【答案】 C9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解析】 在荒凉的山坡上开垦耕地,会导致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解决土地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应“开源”与“ 节流
6、” , “开源”就是在宜林的荒地、荒山上植树造林;“ 节流” 就是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在农村新建居民住宅区时,可建在荒坡,或平房改成楼房,尽可能腾出耕地。牧区面临着载畜量过高的问题,如再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使草场退化。【答案】 B10我国的可垦荒地可以辟为耕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沿海地区 B青藏高原区C西北内陆盆地 D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解析】 目前,全国尚有宜农荒地约 3535 万公顷,其中近一半分布在牧区,宜建人工草场;另有约 660 万公顷零星分布在南方的山地、丘陵区,主要应为果木和经济林用地;余下的 1300 万公顷荒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新疆等边远地区,在目前
7、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只能开垦 660 万公顷左右为耕地,其中以黑龙江遍布沼泽的三江平原为主。来源:gkstk.Com【答案】 D二、综合题1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A、B 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 A 表示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B 区域表示_ (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 A 和 B 大致以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 1 月平均气温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3)区域 为 _林区, 为_林区。(4)区域 的主要山脉有 _和_,区域的主要山脉有_。因此从地形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地区。【解析】 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耕地和林
8、地的分布及利用情况,考查点源于课本,解答难度不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又由于南北气候条件的差异,在利用类型上又有旱地和水田之分。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山地地形区。【答案】 (1)水田 旱地 (2)秦岭淮河 0 800 (3)东北 西南(4)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横断山区 山区 平原来源:gkstk.Com12读“水患感思”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的是对_资源破坏,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造成的后果是_。(2)这种破坏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_,造成的后果是_灾害严重,要想尽量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对上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 漫画以 “水患感思”为题,形象地揭示了森林资源的
9、生态价值和其被破坏后造成的严重的生态恶果,本题寓意深刻,发人省思。森林资源以其巨大的生态价值,被人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可是由于人类对其大规模地滥垦滥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的后果是地表水土流失加剧,一遇暴雨,泥沙径流俱下,汇入河流,淤塞河床,流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如长江,其上中游植被破坏的后果,对导致 1998 年洪水肆虐,起推波助澜作用,造成的损失惨重。【答案】 (1)森林 水地流失加剧(2)含沙量大量增加 洪涝 少砍树,多种树,搞好生态保持13读图,回答:(1)我国荒漠化快并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省级行政区有:_、 _、_、_。利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_。(2)试分析英国和新西兰的牧场受荒漠化影响不显著的原因。(3)你认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荒漠化的原因、分布地区以及解决的措施,综合性较强。【答案】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甘肃 青海 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交建设等(2)英国和新西兰都是岛国,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适宜牧草生长(3)措施:植树种草,退耕退垦,还林还草; 草场实行围栏封育; 制定保护法规政策,严禁滥垦滥伐; 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例如农业结构的调整,节水灌溉技术的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