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贵阳)化学-小专题1.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577947
  • 上传时间:2019-01-03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7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贵阳)化学-小专题1.doc
    资源描述:

    1、小专题(一)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固体溶解度定义 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类型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 KNO3)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关系 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气压增大,溶解度增大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和压强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固体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P 点表示 t1时 A 的溶解度为 a1g。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该温度两种物质饱

    2、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如图,Q 点表示 t2时 A、B 的溶解度相等。(2)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A 、B 的曲线表示 A 和 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的曲线表示 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如图 A,倾斜程度大,表示 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 物质的倾斜程度小,表示 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3)溶解度曲线的上面和下面:溶解度曲线上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溶解度曲线下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

    3、饱和溶液。考点一 溶解度【例 1】(2015 石家庄模拟)一木块漂浮于 50时的 KNO3饱和溶液中(见图 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 )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 B 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选填“ 升温”或“降温”) ,同时观察烧杯底部 KNO3晶体_(选填“增多”或“减少”)。【解析】由题中信息,随时间增加(变化) 温度会下降,而 KNO3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结晶析出,烧杯底部的固体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致溶液的密度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增加。【点评】将化学知识(溶解度 )与物理知识(浮力) 于一起,综合训练,提

    4、高能力。【例 2】(2015 呼和浩特中考 )20时,将等质量的 a、b 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 50时,现象如图乙,a、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 M 表示 b 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大于 bC图乙中 a、 b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时 a、b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解析】甲丙对比,b 的溶解度曲线为 N,a 的溶解度曲线为 M,A 错误;甲中 b 全部溶解,质量分数ba,B 错误; b 在 20时全部溶解,50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而 50时 a 的溶解度大于 b,因此 a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正确;30时 a 全部溶解,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错误。故选 C。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贵阳)化学-小专题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5779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