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管廊典型案例分析,王恒栋副总工程师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10月,1、世博会主题,主 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 主 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1.1 上海2010世博会主题演绎,核心思想:城市是人创造的。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1、世博会主题,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 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
2、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1.2 主要目标,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2、世博园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为了建设好世博园区,2004年启动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确定了世博会园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原则:,地面地下协调开发、相互衔接、综合利用 与园区的总体规划一致,与园外设施协调衔接 以人为本,展示未来城市生活,体现艺术品位和文化素养 同时满足世博会与后世博会期间功能需要 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要求,强调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地下综合开发的功能定位: 地下交通设施 车行通道、轨道交通、静
3、态交通市政设施系统 综合管廊系统、变电站、泵站地下综合体与地下城 结合交通功能、商业娱乐功能、枢纽功能,2、世博园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市政设施地下化”:新建的雨污水泵站、水库、垃圾收集站、雨水调蓄池、变电站及部分燃 气调压站等市政设施,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形式。世博园区内所有市政管线入地敷设。为满足世博会办展期间市政建设需要,优化和合理利用地下市政管廊空间,同时兼顾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减少市政设施重复建设量及避免主要道路开挖,提高市政设施维护及管理水平,在世博园区主要道路下敷设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用于收纳沿途的通信、电力、供水、供热、垃圾气力输送系统
4、 管线。排水、燃气系统管线需另行敷设。,2、世博园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供水 排水 供电 多元化功能 燃气,通信、邮政 环卫 防灾 市政设施地下化,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供水,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排水,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供电,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多元化供能,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燃气,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通信、邮政,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环卫,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市政设施地下化,3
5、、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4、综合管廊的实施方案,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国内目前已有或再建的综合管廊内容纳的管线为有: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给水管线、供热管线、排水等管线。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有关规定,综合管廊内宜敷设电信电缆管线、低压配电电缆管线、给水管线、热力管线、雨污水排水管线。 世博会管廊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为:电力管线通信管线供水管线,4.1 综合管廊容纳的管线,4、综合管廊的实施方案,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北环路、西环路、沂林路、部分南环路下综合管廊采用此断面。此断面将电力、通信、给水管线容于一舱。,4.2、单仓标准断面,4、综合管廊的实施
6、方案,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南环路下纳有110KV电缆综合管廊采用此断面。,4.2、双仓标准断面,4、综合管廊的实施方案,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综合管廊布置在道路一侧的人行道下,标准断面埋深2.2m。,4.3、标准断面埋深,4、综合管廊的实施方案,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4、综合管廊的实施方案,4.4、明挖现浇施工,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设计了国内第一条预制拼装施工工艺的综合管廊。 优点:节能环保绿色施工,4、综合管廊的实施方案,7、综合管廊案例分析,高压细水雾、水喷淋,干粉灭火器,附属设施设计,消防系统,容纳电力、天然气管道的综合管廊舱体内防火分区间距应不大于 200m。防火分区应设置防火墙、
7、甲级防火门、阻火包等进行防火分隔。,6、综合管廊系统组成,管廊内风机,管廊外通风口,通风系统,综合管廊宜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天然气管道舱和含有排水管道的舱室应采取强制通风方式。,6、综合管廊系统组成,供电系统,综合管廊供配电系统接线方案、电源供电电压、供电点、供电回路数、容量等应依据管廊建设规模、周边电源情况、管廊运行管理模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 综合管廊附属设备中消防设备、监控设备、应急照明宜按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的二级负荷供电。,6、综合管廊系统组成,照明布置,照明系统,综合管廊内应设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管廊内人行道上的
8、一般照明的平均照度不应小于15lx。 2 管廊内应急疏散照明照度不应低于0.5lx,应急电源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0min。监控室备用应急照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的10%。 3 管廊出入口和各防火分区防火门上方应有安全出口标志灯,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距地坪高度1.0m以下,间距不应大于20m。,6、综合管廊系统组成,摄像探头,监控与报警系统,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组成应根据纳入管线种类和管廊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确定。 综合管廊应设置环境监测系统,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对各舱室温度、氧气、积水水位进行在线实时监测。 2 排水管道进入综合管廊的,应对含排水管线舱室的有害气体进行实时监测。,6、综合管廊系统组成,管廊内集水坑,管廊内集水坑,排水系统,综合管廊内宜设置自动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主要满足排出综合管廊的渗水、管道检修放空水的要求,未考虑管道爆管或消防情况下的排水要求。,6、综合管廊系统组成,标识系统,管廊内标识,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应采用符合管线管理单位要求的标志、标识进行区分,标志、标识应设置在醒目位置,标明管线属性、规格、产权单位名称、紧急联系电话。,6、综合管廊系统组成,管廊控制中心,综合管廊应设置监控中心,宜与临近公共建筑合建,建筑面积不宜小于150平方米。,控制中心,6、综合管廊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