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一 算术逻辑运算实验一 实验目的:(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3)学习运算器的设计方法。(4)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5)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 74LS181 的组合功能。二 实验设备:TDN-CM+或 TDN-CM+教学实验系统一套。三 实验原理: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如图 2-6-1。图中所示的是由两片 74LS181 芯片以并/串形式构成的 8 位字长的运算器。右方为低 4 位运算器芯片,左方为高 4 位运算器芯片。低位芯片的进位输出端 Cn+4 与高位芯片的进位输入端 Cn 相连,使低 4 位运算产生的进位送进高 4 位运算中。低位芯片的进
2、位输入端 Cn 可与外来进位相连,高位芯片的进位输出引至外部。两个芯片的控制端 S0S3 和 M 各自相连,其控制电平按表 2.6-1。为进行双操作数运算,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数据暂存器DR1、DR2(用锁存器 74LS273 实现)来锁存数据。要将内总线上的数据锁存到 DR1 或DR2 中,则锁存器 74LS273 的控制端 LDDR1 或 LDDR2 须为高电平。当 T4 脉冲来到的时候,总线上的数据就被锁存进 DR1 或 DR2 中了。为控制运算器向内总线上输出运算结果,在其输出连接了一个三态门(用 74LS245 实现)。若要将运算结果输出到总线上,则要将三态门 74LS2
3、45 的控制端 ALU-B 置低电平。否则输出高阻态。图 2.6-1 运算器通路图数据输入单元(实验板上印有 INPUT DEVICE)用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其中,输入开关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内总线相连,该三态门的控制信号为 SW-B,取低电平时,开关上的数据则通过三态门而送入内总线中。总线数据显示灯(在 BUS UNIT 单元中)已与内总线相连,用来显示内总线上的数据。控制信号中除 T4 为脉冲信号,其他均为电平信号。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已连至“W/R UNIT” 单元中的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因此,需要将“W/R UNIT”单元中的 T4 接至“STATE UNIT”单
4、元中的微动开关 KK2 的输出端。在进行实验时,按动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S3、S2、S1 、S0、Cn、M、LDDR1 、LDDR2 、ALU-B、SW-B 各电平控制信号则使用“SWITCH UNIT”单元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来模拟,其中 Cn、ALU-B、SW-B 为低电平有效,LDDR1、LDDR2 为高电平有效。对于单总线数据通路,作实验时就要分时控制总线,即当向 DR1、DR2 工作暂存器打入数据时,数据开关三态门打开,这时应保证运算器输出三态门关闭;同样,当运算器输出结果至总线时也应保证数据输入三态门是在关闭状态。四 实验步骤:1、按图 2.6-2 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
5、无误。图中将用户需要连接的信号线用小圆圈标明(其它实验相同,不再说明)。2、开电源开关。3、用输入开关向暂存器 DR1 置数。拨动输入开关形成二进制数 01100101(或其它数值)。(数据显示灯亮为 0,灭为 11)。使 SWITCH UNIT 单元中的开关 SW-B=0(打开数据输入三态门)、ALU-B=1(关 2闭 ALU 输出三态门)、 LDDR1=1、LDDR2=0 。按动微动开关 KK2,则将二进制数 01100101 置入 DR1 中。 34、用输入开关向暂存器 DR2 置数。拨动输入开关形成二进制数 10100111(或其它数值)。 1使 SW-B=0、ALU-B=1 保持不变
6、,改变 LDDR1、 LDDR2,使 2LDDR1=0、LDDR2=1。按动微动开关 KK2,则将二进制数 10100111 置入 DR2 中。 35、检验 DR1 和 DR2 中存的数是否正确。关闭数据输入三态门(SW-B=1),打开 ALU 输出三态门(ALU-B=0),并使 1LDDR1=0、LDDR2=0,关闭寄存器。置 S3、S2 、S1 、S0、M 为 11111,总线显示灯则显示 DR1 中的数。 2置 S3、S2 、S1 、S0、M 为 10101,总线显示灯则显示 DR2 中的数。 36、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SW-B=1,ALU-B=0,保持不变。 1按表 2-2 置 S3、S2、S1、S0、M、Cn 的数值,并观察总线显示灯显示的结果。 2例如:置 S3、S2 、S1 、S0、M 为 100101,运算器作加法运算。置 S3、S2 、S1、S0、M 为 011000,运算器作减法运算。7、验证 74LS181 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采用正逻辑)在给定 DR1=65、DR2=47 的情况下,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填入下表中,并和理论分析进行比较、验证。图 2.6-2 算术逻辑实验接线图表: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