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 折 概 论,骨一科,运 动 系 统,骨: 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肌肉:运动中赋予动力,组成:,功能:支持,保护和运动,骨的分类,按部位:颅骨躯干骨 四肢骨,成人有206块骨 约占体重的1/5,中轴骨,1.长骨(一体两端)尺骨和掌骨等,骨干 髓腔 干骺端 骺软骨 骺线 骺 滋养孔,2.短骨腕骨附骨 3.扁骨 颅、胸、盆部 4.不规则骨 椎骨,骨 的 构 造,骨髓,骨质,骨密质 骨松质,骨膜,血管、淋巴和神经,红骨髓 黄骨髓,骨,骨膜,骨髓,骨密质,骨松质,骺线,外板,内板,板障,骨膜,颅骨,骨密质骨松质-板
2、障,内板 外板,躯干骨,椎骨24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12对,组成:,中轴骨骼,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椎 1(5) 尾椎 1(34),椎骨,椎骨的一般形态,椎体椎弓突起,椎孔椎管 椎间孔,椎体,椎弓根,上关节突,椎孔,横突,椎弓板,棘突,棘突,横突,椎体,上关节突,下关节突,附肢骨骼,上肢骨,1锁骨,2肩胛骨,(一)上肢带骨,胸骨端 肩峰端,肩峰 喙突 关节盂 肩胛下窝 肩胛冈,肩峰端,胸骨端,盂上结节,喙突,关节盂,肩峰,盂下结节,肩胛冈,冈上窝,冈下窝,肩峰,喙突,外侧缘,上角,下角,内侧缘,肩峰,喙突,关节盂,外侧缘,肩胛下窝,肱骨小头,(二)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
3、尺骨、腕骨、 掌骨、指骨。,肱骨头,小结节,大结节,外科颈,肱骨体,内上髁,外上髁,肱骨滑车,尺神经沟,肱骨滑车,鹰嘴窝,外上髁,冠突窝,桡神 经沟,解剖颈,大结节,上端:肱骨头、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外科颈。 干:桡神经沟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内上髁、外上髁、尺神经沟、鹰嘴窝。,1肱骨humerus,环状关节面,桡骨头,桡骨颈,桡骨粗隆,桡骨体,尺切迹,茎突,鹰嘴,滑车切迹,冠突,尺骨粗隆,尺骨体,尺骨头,茎突,桡切迹,2桡骨,3.尺骨,上端:鹰嘴滑车切迹桡切迹下端:尺骨茎突尺骨头,上端:桡骨头桡骨粗隆下端:桡骨茎突尺切迹,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4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月骨,豌豆
4、骨,三角骨,钩骨,掌骨底,手舟骨,头状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指骨底,指骨体,指骨粗隆,掌骨体,掌骨头,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腕骨 8,远侧列: 大多角骨、钩骨 头状骨、小多角骨,掌骨5 底、体、头,指骨 14,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近侧列: 手舟骨、月骨 三角骨、豌豆骨,(一) 下肢带骨,下肢骨,髂骨 2.坐骨 3.耻骨,髂前上棘,髂窝,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面,髂嵴,耳状面,坐骨 大切迹,坐骨棘,坐骨 结节,闭孔,髋臼窝,髂前下棘,髂前上棘,髂嵴,(二)自由下肢骨,股骨,上端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转子间线转子间嵴臀肌粗隆下端内侧髁外侧髁外上髁内上髁,股骨头,股
5、骨颈,小转子,股骨体,内侧髁,大转子,大转子,转子间线,髌面,外上髁,髁间窝,外侧髁,转子间嵴,臀肌粗隆,前面观,后面观,2.髌骨,3.胫骨,4.腓骨,上端内侧髁外侧髁胫骨粗隆 下端内踝,上端腓骨头腓骨颈 下端外踝,内侧髁,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腓骨头,腓骨颈,外踝,髌骨,胫骨体,(1)跗骨 7,(2)跖骨 5,(3)趾骨 14,5.足骨,距骨 跟骨 足舟骨 骰骨 内侧楔骨 中间楔骨 外侧楔骨,近节趾骨,跟骨,距骨,足舟骨,骰骨,中间楔骨,内侧楔骨,跖骨底,跖骨体,跖骨头,中节趾骨,远节趾骨,第五跖骨粗隆,外侧楔骨,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一、骨折定义(Fracture) :,骨的完整性或连
6、续性中断称为骨折。,二、骨折成因,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车轮碾压胫腓骨),间接暴力:暴力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colles骨折) 。肌肉拉力: 肌肉附着处骨折(髌骨在未直接着地发生的骨折) 。,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外力,应力积累发生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骨折及腓骨下1/3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 以上三种骨折是健康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称为外伤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骨骼疾病,轻微外力即可发生。(肿瘤、感染),三、骨折分类,(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
7、端与外界相通。,三、骨折分类 (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 1)裂缝骨折:骨质发生裂隙无移位。(颅骨、肩胛骨) 2)青枝骨折: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与青嫩的树枝被折断相似),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折线的方向及形态可分为: 1)横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如右图),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纵轴成一定角度。(如右图),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3)螺旋形骨折:骨折线成螺旋状。(如右图),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
8、的程度和形态分),4)粉碎性骨折:骨碎裂成二块以上。(如右图),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5)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多见于干骺端骨折。即坚质骨嵌插于松质骨内。(见右图),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6)压缩性骨折:骨质因压缩而变形。多见于松质骨。如脊椎骨,跟骨。(见右图),三、骨折分类 (三)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的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压缩性骨折、嵌插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的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三、骨折分类 (*)临床按时间分为,1
9、、新鲜骨折:伤后数日至三周以内。 2、陈旧骨折:三周以上。 *涉及关节的属关节内骨折:复位要求按解剖复位标准。,四、骨折段移位,发生的因素有 暴力大小及作用力的方向、性质。 肢体远侧段的重量。 肌内牵拉力量。 搬运和处理不妥当。,四、骨折段移位,临床常见的移位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缩短移位 分离移位 旋转移位,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全身表现,休克 发生可能:大的骨折、严重的开放骨折 原因:广泛的软组织伤、剧烈疼痛、大量出血、内脏损伤 体温 血肿,一般不超过38,局部表现,一般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特有体征: 畸形 异常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 三者有其一即为骨折 三者均无不等于没
10、有骨折,骨折的X线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应常规进行摄片。 要求包括邻近关节的常规正、侧位片。必要时要加特殊位置及健侧相应部位对比片。,骨折愈合过程,第一阶段:血肿机化演进期(2周),骨折端骨坏死 组织出血的血凝块,无菌性炎症反应(_新生毛细血管、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肉芽组织,纤维组织,血肿机化演进期示意图,第二阶段: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内、外骨膜的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内骨痂、外骨痂,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软骨组织,环状骨痂、腔内骨痂,骨折愈合,膜内化骨,软骨内化骨,膜内化骨过程短、愈合快 ,临床上应防止较大血肿 。,原始骨痂形成期示意图,第三阶段:骨板形成塑型期(8-
11、12周),骨小梁的排列不规则,规则,应 力,骨板形成塑型期示意图,骨折的急救,目 的,用简单有效的方法 抢救生命、 保护患肢、 安全迅速转运,抢救休克: 保温、呼吸道通畅 包扎伤口: 相对清洁的布类、止血带(必要时)、外露骨端不应复位。 妥善固定: 骨折急救处理最重要一项,其作用是避免进一步损伤、减轻疼痛、便于运输,就地取材。 迅速转运,骨折的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内脏损伤(肺、肝、脾、膀胱、尿道、直肠) 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重要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膈和深筋膜组成的密闭
12、腔隙骨折部位的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致室内肌和神经缺血、水肿、血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病理改变,是一组症候群。多见于前臂和小腿,对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肢应松开所有外固定物,将患肢放平,切忌抬高,以免加重缺血。严禁按摩 、热敷、烘烤,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减压!,若不及时处理,缺血将继续加重,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症状和体征也将随之改变。 缺血性肌挛缩的五个主要临床表现“5P” (1)由疼痛(pain)转为无痛。 (2)苍白(pallor)或发绀、大理石 花纹等。 (3)感觉异常(paresthesia):针刺、蚁行(4)麻痹(paralysis):神经受累 (5)无脉(pulselessn
13、ess),(二)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 压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感染(化脓性骨髓炎),(二)晚期并发症,损伤性骨化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僵硬 急性骨萎缩 缺血性骨坏死 缺血性肌挛缩,治疗骨折的原则,治疗骨折的三大原则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复位标准 解剖复位:矫正了各种移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 ,对位对线完全良好时。 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 对线:两骨折段纵轴间的关系 功能复位:临床上有时虽尽了最大努力,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应争取解剖复位,但受条件所限,有时做不到。用粗暴、反复手法复位、滥用切开复位 ,都是错误的,二、固定,外固定 小夹板 石膏绷带 各种支
14、架、支具 持续牵引 骨外固定器,内固定 接骨板 螺丝钉 髓内钉等,三、功能锻炼,治疗骨折的重要一环,易被忽视,应循序渐进 原则: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活动以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宜。上肢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围绕恢复负重行走能力进行训练,三、功能锻炼,早期(血肿机化演进期):等长练习(静力练习):利用肌肉的等长收缩进行的肌力练习,不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即我们平时说的绷劲和松劲。方法是收缩6-10秒,休息10秒,重复10次为一组,每次做10组 原则: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15、,三、功能锻炼,中期(原始骨痂形成期):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练习 骨折两端未固定关节的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 可配合理疗 如:温热疗法、电疗、光疗、超声波疗法,三、功能锻炼,后期(骨痂改造塑形期):目的:恢复受累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 主要形式:加强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石膏固定的护理,(一)石膏固定前的护理1,向患者讲解石膏固定的必要性及相关知识,使其配合治疗。2,洗净患肢皮肤,更换伤口敷料,胶布粘贴方向应予肢体长轴平行,以便石膏开窗时,方便揭掉。3,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注意使患者舒适,不受凉。 (二)石膏固定时的护理石膏固
16、定时,须用手掌托起患肢,避免在局部石膏上留有凹陷,形成对患肢的压迫点;在搬动患者时,也应当给以适当支托,不牵拉、压迫石膏,以免出现凹陷压迫局部血管、神经和软组织。,(三)石膏固定后的护理,1,要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为了加速石膏干固,可适当提高室温,或用灯泡烤箱、红外线照射烘干。因石膏传热,温度不宜过热,以免烫伤。 2,在协助患者翻身或改变体位或搬动运送伤员时,须注意保护,注意避免折断石膏,如有折断应立即及时补救。 3,保持石膏清洁,特别是会阴及臀部附近的石膏。若石膏表面有污垢,可用软毛巾蘸肥皂及清水擦洗干净,严重污染的石膏及时更换。,4,天气冷时,要注意石膏固定部位保暖,以防因
17、受冷使伤肢远端肿胀。 5,石膏边缘应光滑、整齐,避免皮肤受卡压或摩擦形成压疮,可每天用手指蘸取酒精按摩石膏内侧边缘。 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将物品伸至石膏内抓痒。以免损伤皮肤。 6,鼓励和协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保持床单位和被服的干燥、整洁。,7,病情观察 1)患肢血液循环观察 四肢石膏固定的病人如石膏绷带包扎过紧等,极易引起患肢血液循环障碍,如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则可造成组织缺血坏死。尤其是伤后2-3d及石膏固定24-48h的病人,必须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指标包括: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远端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血情况、肢体肿胀程度、指、趾活动情况及病人有无疼痛、感觉麻木的主诉感觉等。, 皮肤
18、颜色、温度 正常皮肤颜色红润,如果动脉供血受阻,患肢为贫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变为苍白;如果静脉回流受阻,患肢为淤血性缺血,肢端呈青紫色。血液循环障碍时,肢端皮肤温度较健侧低,甚至冰冷。应注意与石膏固定后的肢体保暖不够引起的皮肤温度下降区别。 患肢肿胀 静脉回流障碍时多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注意与健侧比较,肿胀严重时皮肤正常纹理消失、皮肤发亮。,动脉搏动 如果动脉内组织内压力增大,阻断较大动脉的血液供应,肢端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常常提示组织缺血程度严重。石膏固定24h内,应经常观察肢端动脉搏动情况,并注意动态观察和比较。 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压迫甲床后血液回流的速度作为参考。 疼痛 骨折复位后一般
19、疼痛明显缓解,如果疼痛持续存在并且程度剧烈,一般措施难以缓解,往往是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 感觉异常 神经组织对缺血反应最敏感,感觉纤维最早出现异常改变,表现为肢端麻木、感觉迟钝或消失。 活动障碍 肌肉组织缺血后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活动受限。如严重缺血时手指(足趾)呈屈曲状态,被动活动引起剧烈疼痛。 以上指标均应综合判断,强调动态观察,如果手指或足趾苍白或青紫,并伴有明显肢体肿胀或剧痛,则应立即折开石膏解除肢体压迫,以改善血液循环状态。,8,功能锻炼及活动 石膏未干时即可指导病人作石膏内肌肉的舒缩活动,150200次/日,分23次进行。石膏干固后,可指导病人作下肢直腿抬高,以防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病情允许时,应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并教病人掌握拐杖等辅助器具的应用。病人初次下床活动时,应注意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拆除石膏后,可每日按摩肌肉2-4次并加强功能锻炼,由被动活动向主动活动过渡,必要时可配合理治,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及关节功能。,牵引病人的护理,护理措施 1、凡新作牵引的病人,应列入交接班项目。 2、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 3、保持有效牵引 4、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5、预防感染 6、避免过度牵引 、预防并发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