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基本概况第一节 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新津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南部边缘,地跨 10342131035559E;301949303132N。东连双流,西接邛崃、大邑,南邻彭山,北毗崇州。幅员面积 331km2。新津县交通发达,区位独特。县政府驻地五津镇,距成都市区 38km(老川藏路),距双流机场 18km,川藏路、大件路和成雅(乐)路等国省级道路交汇于此,成昆铁路穿境而过,设有火车站一座,交通便利,是成都西进、南下的“大门”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古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站,今有“成都南大门”之称(图 1-1,新津县区位关系图)。二、地貌新津县境内以平原为主,间有浅丘、台
2、地。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 76.6%,主要分布于县境东北、北部和西北部。平坝区在海拔 442480m之间,平均比降仅 1。县境东南一脉为牧马山台地,占全县总面积的 9.3%,海拔一般为450500m之间。县境西南为长秋山丘岭,属邛崃山余脉,海拔一般在 500600m之间,包括天社、狮子、象鼻、九莲、朱家等山岗。其中象鼻山海拔673m,为县境内最高峰。牧马、长秋两山在地质构造上均属于龙泉山褶断束。占幅员面积的 14.1%。地表以金马河为界,河东由北向南倾斜,河西由西向东南倾斜,平均比降为 2。海拔高度为 442673m,高差 231m。三、气候新津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
3、明。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等直接因素,其本身气候特征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多变(时冷时热),秋多绵雨。年均温 25.6,最冷月 1月平均气温 5.7。无霜期年平均为 297d,年平均降水量为 987mm,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4%,湿度较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119.1h,偏少。但大春作物生长期的48月,平均日照百分率可达 33%,足够作物生长需要,全年日均温0的总2积温在 5763.16223.6之间,有 80%的年份积温在 5979.0以上,有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比同纬度的江浙、两湖地区的热量条件更为优越。相对而言,气象灾害较少,雨热丰富,四季常青,历史上是“天府之国”的重要
4、组成部分。四、河流水系县境内金马河、西河、南河、羊马河、杨柳河五河汇聚,水网密布。岷江五大干支流在县城东南汇合后流入岷江,五河汇口成为岷江水系出川西平原西南的吞吐咽喉,是成都平原三大出水口中最大的一个。新津县主要河流水文特征见表 1-1。表 1-1 新津县主要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名称 境内流长 (km) 河 宽(m) 高 程(m) 平均比降 () 年径流量 (m3/s) 最大洪峰流 量(m3/s)金马河 14.1 400-600 480442 1.44 336.4 10198羊马河 8.7 30-40 480465 1.6杨柳河 15.5 80-100 475-452 1.54 17.5 500西
5、 河 12.25 320-350 478455 2.21 21.6 3730南 河 12.5 220-260 0.56 55 8707新津县河网密集,河流水面面积为 2040hm2,江河两岸岸线长 113.5km(杨柳河因权属为东风渠管理处故不计入长度),当前已建成 20年一遇高标准浆砌堤防 47.135km,占总长的 41.53%;低标准堤防及自然河岸长 66.365km,占总长的 58.47%,治理任务艰巨。由于县城地势低,河道比降小,流速缓;而外来水多,且外来水坡降大,水流急,致使夏季降雨积水快,而排水慢。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是新津县历史上累遭水患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河中岷江(金马河)、西河
6、和南河对县城的威胁最大,因此,新津县城被省、市确定为重点防洪城镇之一。五、植被与生物资源新津县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境内植被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外,仍有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竹林分布。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森林已遭破坏,现有天然林均为次生林,主要有马尾松、青冈林,人工林主要有湿地松、墨西哥柏、慈竹林等。长丘山浅丘、牧马山台地为天然林、经济林集中分布地区,平原区为以宅旁成片慈竹及道路、河渠、林带构成的生态防护林。由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适宜生长多种植物,有林木 49科 137种,3草本植物 30种,其中以麻柳、马尾松、青冈、杨树等数量多,珍稀名贵古树有桢楠、银杏、黄葛树、柏木等
7、。全县有林业用地 6750hm2,其中有林地 6370hm2,荒山荒坡 380hm2。有林地中天然次生林 2657hm2,人工林 3713hm2。森林覆盖率 20.6%。经济林木种类多,其中以水果为最,新津果树种类有 10科 25类 99个品种,著名水果有永商姜湾的梨,邓双狮子山的李,花桥蔡湾、顺江张勃山的柚,牧马山的蜜桔等。粮食植物主要有禾谷类的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的胡豆、豌豆、绿豆、泥豆,薯类的红苕、马铃薯、白苕。经济植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甘蔗、地瓜、生姜、茶叶、红心黑瓜子、茉莉花及药材(如郁金、川芎,泽泻)等 18种。蔬菜全年都能生长,品种亦多,现已有 70多种,夏季以瓜、豆、茄子、辣
8、椒等为大宗;冬季以青菜、萝卜等为大宗。野生真菌也是新津的有名植物资源。新津没有大型野生动物的繁殖栖息,中小型的野生兽类有黄鼠狼、野兔、老鼠等。主要饲养动物有 30种,主要有猪、牛、山羊、鸡、鸭、蜜蜂、鱼等类型。六、土壤新津县的地带性土壤为黄壤,但由于全县土壤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极为强烈,即第四系冲积物的大面积覆盖和白垩系红色砂岩的出露,使得黄壤在该县分布反而不广。全县的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平原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物所覆盖。台地和丘陵,主要覆盖物有黄色粘土母质,也有部分黄色粘土层被蚀后形成露出白垩系红色砂岩的残丘。因此,全县土壤类型主要有:平坝冲积水稻土,平坝冲积性沙质土、紫色土,黄壤土四类。
9、其中:(1)平坝冲积性水稻土最多,主要分布于铁溪、方兴、龙马、太平、金华、普兴、永商、邓双等乡镇,面积约 15266.67hm2,占农耕地的 83.3%。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一般碳酸盐反应强烈,pH 偏碱性,有机质中等偏上,有效 N、速效P中等,速效 K中等偏低;(2) 平坝冲积性沙质土,主要为灰色冲积沙质土组成。分布于金马河、西河、南河、羊马河及岷江沿岸,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4%。4土质含沙量高,土壤疏松,空隙度大,保水保肥性能差,肥力低,碳酸盐反应强,pH 值中性,有机质中偏低,有效 N、速效 P低,速效 K中偏低。(3)紫色土,又分为红泥紫色土和棕红紫色土两个亚类,红泥
10、紫色土主要分布在邓双、永商,棕红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永商,合计 1800hm2,占耕地面积的 9.9。(4) 黄壤土面积 506.67hm2,占耕地面积的 2.8,分布在牧马山台地。自然土壤厚度 0-20cm,多为梯田梯地。全县的主要耕作土壤有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和潮土 4类,分别占耕地面积的 90.3%、5.7%、3.3%和 0.7%,土壤 pH值介于 6.0-8.5之间。七、矿产资源新津矿产资源较为贫乏,除芒硝和沿河产沙金外,还有少量石油、泥炭,其它矿藏均为空白,但作为建筑材料的河沙、卵石和页岩却比较丰富。钙芒硝矿,探明储量 16个矿段,储量达 98108t,位居全国第二。矿区分布在杨柳河以东
11、的花园、黄渡、普兴和金华 4个乡,相邻的花桥、兴乐和邓双,也有分布,面积达 30多 km2。页岩矿(砖瓦用页岩),页岩资源丰富,储量在 10108m3以上,县内永兴、黄渡、花源、普兴、邓双等均有发现。矿石资源(包括河道砂石和非河道矿石):由于五河汇聚,历史形成的河道改道等,县境内砂石资源十分丰富,可提供丰富的建筑材料。八、旅游资源新津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九莲胜景”观音寺和龙马宝墩古城遗址,以及被誉为“古今第一忠孝儒林”的纯阳观、享有“道教胜地”的老君庙等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有:栖息上万只鹭鸟的“鹤的王国”斑竹林市级森林公园、“世外桃源”的梨花溪
12、风景区和风景如画的南河观光带等。在该县斑竹林森林公园和方兴“鹭岛”每年都有 3万只白鹭、绿鹭、灰鹭、麻鹭等侯鸟来此栖息繁衍,是川西平原腹心地带难得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还有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四川省水上运动中心。不仅是当今国内、国际赛艇、皮划艇等多项水上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理想场地,更是令人惬意的旅游消闲度假的好去处。5总体而言,新津县自然环境具有几个明显特点:(1)典型的平原县,地势比较平坦,除若干浅丘山岗外,属典型的冲积平原,是成都平原的一个缩影。(2)自然垂直分异不明显,是比较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和自然地理区,比较单一。(3)区域分异不明显,县域内的内部差异主要是景观层次的差异。(4)河网
13、发达,水热丰富,农业自然生产条件优越。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评价一、行政演变与现状新津,古为蜀国域,秦为蜀郡地,西汉属犍为郡武阳所辖。东汉建安 21年(公元 216年),犍为郡守李严开辟了沟通成都平原与眉嘉平原地新渡口。至南北朝地北周闵帝元年(公元 557年),析隆山县(今彭山县境)北部置县,县因“新渡口”而名新津县,属犍为郡,县治六门水(今邓公场附近),。隋文帝开皇 9年(公元 589年),新津隶蜀郡,县治六门水迁至皂里江(今金马河)东岸(今旧县机场内)。唐大业三年,(公元 607年),县治又迁至南河北岸即今县城所在地。后世代相袭未变。唐朝至明朝时期,新津先后属蜀州、崇庆府,崇庆州所辖,清
14、朝直属成都府,清康熙 6年(公元 1667年),双流县并入新津,雍正 8年(公元 1730年)复分置双流县。民国初至民国 24年,(公元 1935年)实行省县制,新津属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即原温江专区)。1949 年 12月 25日新津解放后,属温江专区,1950 年改属眉山专区,1953 年撤眉山专区后新津仍属温江专区,1960年 7月 1日新津并入大邑县,1962 年 10月 20日仍恢复新津县建制。1983年 7月,实行市管县,温江专区北撤销,新津改属成都市辖县至今。此后,行政区划经过多次变更,于 2000年全县乡镇再次调整为 11镇 5乡,即五津镇,花桥镇,金华镇,兴义镇,安西镇,方
15、兴镇,花源镇,普兴镇,永商镇,邓双镇,新平镇,兴乐乡,黄渡乡,万和乡,文井乡,龙马乡。共设 187个行政村和 9个居委会,县政府驻地五津镇,全县幅员面积 331km2(图 1-2,新津县行政区划图)。二、人口及分布2002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 29.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5.65万人,占19.44%,农业人口 23.42万人,占 80.56%,其中男性人口 14.54人,女性为 14.536人。全年出生人口 1968人,出生率 6.78,死亡人口 2081人,死亡率 7.17,全年净增长人口 763人,人口增长率为 2.63。2002年,年末全部从业人数 17.52万人,其中城镇个体劳动
16、者 0.66万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 1.94万人,农林牧渔 0.03万人,制造业 0.48万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0.04万人,建筑业 0.35万人,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 0.05万人,批发和零售餐饮业 0.07万人,金融保险 0.06万人,房地产业0.01万人,社会服务业 0.03万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0.14万人,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 0.37万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0.02万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0.24万人,其他行业 0.01万人。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 8.46万人,占 48.29%;第二产业 4.40万人,占 25.11%;第三产业
17、4.66万人占 26.60%。第一产业仍然是就业的主体。三、经济发展新津县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2002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 34.36亿元(见表 1-2),第一、二、三产业占 GDP的比例分别为14.3:49.6:36.1。财政收入 2.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1818元,在四川省属于经济较发达的县(2002 年四川省人均 GDP5620.81元)。1993 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在该县设立了“四川省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现有的川浙合作工业园区为其起步区),确立了民营立县的基本方针。现在民营经济占 GDP的比重已达 70以上,纳税占全县工商税收的 75%以上,已形成
18、了食品、化工、建材、机械等支柱产业和包装、电子、皮革、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14.11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2002 年规模企业 4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 6.34亿元,增长 18.5%,占全口径工业增加值的 45%,实现利税 13857万元,增长 19.7%。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97.4%,比 2001年提高 0.5%。2002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配合饲料 30.88万 t,增长13.1%;玻璃制品 5.87万 t,增长 1.3%;红肠 1.13万 t,增长 18.1%;元明粉27.14万 t,增长 23.4%;磁性材料 6636万只,
19、增长 0.7%。从经济发展的态势上看,全县整体经济水平在全省属较发达县,在成都市居中等水平(表 1-3)。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02 年较 2001年,GDP 增长率为 14.5%,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在成都市各区县中也属较高水平。产7业结构上,新津县的第二产业占 GDP近 50%,其产业结构呈现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特征。表 1-2 新津县国民经济概览指 标 单 位 2002年实际一、国内生产总值(现价) 亿元 34.36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4.92第二产业 亿元 17.05其中:工业 亿元 14.11第三产业 亿元 12.39二、工农业总产值(90 价) 万元 458442其中:农业
20、总产值 万元 49791工业总产值 万元 408651三、财政收入(全口径) 万元 25102四、全部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 元 10408五、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3248新津县虽然是一个幅员小县,工业资源并不丰富,但已形成食品、化工、建材、机械加工为支柱的较有特色、符合县域区位条件、资源特点的特色产业;近年,商贸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也蓬勃发展,正带动第三产业的腾飞。因此,新津县虽然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一直是全省重要农业区和粮油菜生产基地之一,但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仅占次要地位,表明新津县产业和经济正在向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方向迅猛发展。表 1-3 2002年新津县国民经济发展比较人 口(万人)行政
21、面积(km 2)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元)经济密度(万元/km 2)新津县 29.07 332 34.36 11818.32 3248 1034.94龙泉驿区 49.97 555 66.85 13378.03 4007 1204.50青白江区 40.16 392 53.49 13319.22 3493 1364.54金堂县 84.48 1155 66.83 7910.75 2951 578.61双流县 86.98 1067 128.6 14785.01 3517 1205.25温江县 30.87 277 50.01 16200.19 3527 1805.42郫县
22、48.04 437 80.19 16692.34 3480 1835.01新都县 59.89 481 90.15 15052.60 3345 1874.22大邑县 49.66 1548 52.02 10475.23 3252 336.05蒲江县 25.64 580 24.68 9625.59 3093 425.52都江堰市 59.55 1208 69.89 11736.36 3389 578.56彭州市 77.22 1420 55.84 7231.29 3257 393.24邛崃市 63.61 1377 72.96 11469.89 3070 529.85崇州市 64.44 1090 79.2
23、5 12298.26 3269 727.06成都市 1028.48 12000 650.25 6322.44 3377 541.88四川省 8474.46 485000 5067.69 5979.96 2108 104.49全国 128453.00 9600000 102398 7971.63 2476 106.668值得指出的是,新津县不仅是以私营为主体的经济,而且产业的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更突出,正在逐步克服县域经济小而全的弊端,并逐步形成有发展优势的著名品牌和龙头产业,正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例如,食品业已形成希望、美好、三旺等著名龙头企业;机械加工业已形成路桥集团、新筑等企业集团;建筑
24、业已形成五津、锦辉、恒业、荣达等集团化企业;化工已形成和昌化工、海宁化工及纳爱斯成都公司(西南最大洗涤用品生产基地);电子业正形成以恒力磁材为龙头的西南最大软磁生产基地。因此,新津县的产业和经济发展道路是正确的、有特色和有竞争力的。就农业而言,新津县也正逐步摆脱传统农业的约束,向着农业产业化方向迈进。其中,已改变历史上以耕作业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而形成以畜牧业为主体的农业结构,牧业产业已占农业总产值的 49.4%,在成都市各郊县中,其比重最高。其次,农业经营的基地化、规模化,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农村休闲农业的兴起等,都表明新津县农业的市场经济特征日渐显露,是一个良好的势头。四、社会事业及其它新津
25、县教育、文卫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地不断发展与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至 2002年,有学校 35所,其中普通中学 16所,小学 19所。在校学生共 39260人,其中普通中学 16271人,小学生 22989人。全县建有文化馆 1个,全县计有医院、卫生院 18个,床位数 652张,卫生技术人员1006人。城市全年供水总量为 430万吨,生活用水量 409万吨。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不断改善,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 653km,货物周转量 7426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 13551万人公里,电话用户增加到 39386户,城市电话普及率 30部/百人,其中农村为 10部/百人,村村通电话。城乡
26、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74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248元。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均住房面积 11m2,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30m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统分别为 38.4和 48.3。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完善,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 17847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 9814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3004人。全年联办组织劳务输出 1450人,全县社会福利院、敬老院 11所,社9会福利院、敬老院床位数 95张,社区服务设施 20个,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2171人。表 1-4 新津农业经济概览指 标 单 位 2002年实际一、农林牧渔总产值(现价) 万元
27、 92876其中:农业产值 万元 41633林业产值 万元 894牧业产值 万元 45905渔业产值 万元 4444二、农民人均收入 元 3248三、主要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 吨 118590油菜籽 吨 7801水果 吨 12783蔬菜 吨 144781糖类 吨 867烟叶 吨 23肉类总产量 吨 42862其中:猪肉 吨 21958牛羊肉 吨 553禽肉 吨 18762全年出栏肥猪数 头 313679禽蛋产量 吨 10250牛奶产量 吨 838水产品产量 吨 6684蚕茧产量 吨 21第三节 生态环境现状及其评价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一) 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根据 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
28、资料,全县幅员面积 32992.63 hm2,分类如下:(1)耕地 18486.48 hm2,占土地总面积地 56.03%。其中,灌溉水田14928.37 hm2,占耕地的 80.75%,旱地 3503.08 hm2,占耕地的 18.95%;菜地55.03 hm2,占耕地的 0.30%。10(2)园地 1878.4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5.69%,其中,果园 1506.87 hm2,占园地的 80.22%;桑园 275.29 hm2,占园地的 14.66%;茶园 7.43 hm2,占园地的 0.40%,其它园地 88.86 hm2,占园地的 4.72%。(3)林地 1006.22 hm2
29、,占土地总面积的 3.05%,其中有林地 787.02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78.22%。(4)牧草地 119.8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0.36%。(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4801.2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14.55%。其中,建制镇用地 838.17 hm2,农村居民点用地 2920.04 hm2,独立工矿用地 876.62 hm2,特殊用地 166.39 hm2。(6)交通用地 980.2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2.97%。其中,铁路用地 64.24 hm2,公路用地 385.82 hm2,农村道路用地 291.50 hm2,民用机场用地 238.66 hm2。(7)水域
30、面积 4001.2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12.13%,其中河流水面 2048.54 hm2,占水域面积的 51.20%。(8)未利用土地 1718.94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5.21%。表 1-5 新津县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单位:hm 2)年代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城镇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地1996 19279.75 1585.34 977.29 119.87 4442.55 852.54 3970.4 1764.892002 18486.48 1878.45 1006.22 119.87 4801.22 980.22 4001.23 1718.94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坝区
31、,林地、园地主要分布在浅丘区和台地区,城镇及工矿用地以平坝分布面积大,且较集中(图 1-3, 新津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开发利用率为 94.79%,土地垦殖率为 61.72%,耕地复种指数为161.5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每公顷平均产量 6027公斤。存在问题:(1)耕地呈递减趋势,耕地质量有待提高。全县人均耕地 0.064 hm2,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 83.5%。(2)建设布局不合理,土地浪费严重。(3)土地利用效益低,土地垦殖率低,农作物种植单一,乡镇企业用地不够集中,且占地多、效益差,交通用地利用率低;(4)综合因素的制约,土地潜力难以发挥。11(二) 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新津县水资
32、源丰富,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 1.45亿 m3;地下水资源为1.38亿 m3,其中可开采资源为 1.11亿 m3,主要集中在平原区;境内五河汇聚,地表水年过境水量 107.73亿 m3。新津县属都江堰灌区,自流灌区分为西河灌区、东风渠灌区、通济堰灌区。目前,全县有水库 3座,蓄水量 148.6万 m3,山塘 1046口,蓄水量 397.0万m3,其中,牧马山区 841口,蓄水量 235万 m3,灌面 3.05万亩,长丘山区 205口,蓄水量 162万 m3,已建电灌站 208座,装机容量 448.5千瓦,出水量 3.47万 m3/小时,灌面 4.58万亩。建成堰、塘、库、电灌站、灌区配套输
33、水干渠75.82km,支渠 151.95km,斗渠 326.7km,农渠 608.16km,井灌工程机井 31口,出水量 0.223万 m3,控灌面积 0.169万亩。(三) 矿产资源利用与开发虽然新津县矿产资源种类不多,总储量也不丰富,但该县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却能突出该县特有的少量资源优势,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例如,钙芒硝矿是我县主要矿产资源,现有钙芒硝生产企业三户,年共采矿石量约 130万吨,年生产元明粉 27.14万吨,均采用水溶房柱法采矿新工艺。新津砖瓦用页岩矿资源较丰富,现已建有 7个页岩空心砖新型建材生产企业。其中,永兴页岩砖有限公司承担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
34、体减排项目”中的砖瓦新型建材子项目。今后将进一步扩大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四) 旅游资源利用与开发从资源条件上看,新津县地处平原,景观较为单调,缺乏象盆周山区那样的天然大型风光景观区。但新津县毗邻大都市区,加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水乡特色明显,农村风光秀丽,因此,旅游资源已得到较好开发。自 2000年元月新津县风景旅游局成立以来,在全县风景旅游规划、促销、开发、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新津县根据建设以旅游为主的“生态山水城市”和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总体要求,发挥特色,培育精品,挖掘潜力,深度开发,推出“赏梨花、观壁画、品河鲜、游南河”四大资源概念,并
35、以“会节”经济这一特色旅游为龙头,以“梨花会”、“河鲜美食节”、“柚花会”、“荷花12会”及“观鸟会”等重点旅游品牌,造就了新型的旅游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还推出了颇具新津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观音寺老君山纯阳观)、休闲度假旅游线路(梨花溪南河风光带宝资山公园)、特色旅游线路(“河鲜美食一日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 1999-2001年,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共接待国内游客 735万次,旅游产业占全县 GDP的比重由 1999年不足 1%上升为 2001的 3%。二、生态破坏与土地退化如上所述,新津县地处中亚热带,自然地带性赋予新津县的天然景观,本应是森林茂密、生物多样性丰富、
36、地绿水清、鸟语花香的四季长青的景色。但由于人类长期的开发,特别是不合理的开发,因此,虽然新津县具有良好的先天条件,但也已出现若干较突出的生态问题。(一) 林分质量差,生态功能低下新津县由于人口密度大,人为活动频繁以及上世纪 50、60 年代大炼钢铁、“人民公社”等对森林的破坏,天然植被几乎荡然无存。人工植被功能较差,全县已基本上见不到原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有的人工次生林覆盖率也不高,1985 年仅为 11%,生态严重失衡。经过近 20年植树造林,全县有林地为9.56万亩,其中湿地松、墨西哥柏等乔木林 1.31万亩,经济林 3.21万亩,农村宅院竹林 4.34万亩,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 20
37、.61%。但森林林分质量较差,主要树种为马尾松、青冈、湿地松、墨西哥柏、慈竹等,群落结构单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低下。(二) 野生动物种类少由于林地面积的大量减小和人为活动的频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受到破坏,斑鸠、猫头鹰等野生动物已不多见。整个新津县现有各类动物 115种,动物种群主要为人工饲养动物等,包括猪、兔、鸡、鸭和鱼等。(三) 丘陵台地区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控制新津县总体上属于平原区域,水土流失并不严重。但区内长丘山、牧马山丘区总面积 77.24 km2,由于山峦起伏,坡度陡,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加之自然植被已遭严重破坏,虽经多年的努力有所恢复,但是由于人口稠密,人为活
38、动频繁,不合理的耕种等多种因素影响,到目前,全区水土流失仍没有得到有效13控制,水土流失面积 54.5km2,占丘区的 71%。其中轻度流失区占 13.25km2,中度流失区 38.2km2,强度 3.05km2,年总侵蚀量 46.77万吨。(四) 各种灾害威胁仍未彻底根除尽管新津县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但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防洪工作,加强河道治理,自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该县尚未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不过,由于五大河流中羊马河、杨柳河、南河尚有部分未得到彻底治理,洪涝仍是对新津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其次为旱灾,由于新津气候特点,冬、春雨量偏少,冬旱、春旱频繁发生。其它自然灾害还有雹灾
39、、风灾等。三、环境污染(一) 废水由于受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质污染,2002年全县有污染企业 114家,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540.98万吨/年,生活污水排放量 619.00万吨/年。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量为 470.42万吨/年,占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的 87%,足以说明全县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重点污染源。废水重点污染源主要分布行业是:造纸及纸制品业、皮革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及饮料加工业。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重金属等。2002年,投入废水治理设施 25套,正常运行 25套。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量540.98万吨。
40、废水治理设施的投入运行,将促进我县水环境的改善,减轻水质污染。生活污水排放量 620.00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 56.5%,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1895.5吨。(二) 废气新津县能源以煤炭、电力、天然气为主,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2002 年全县煤炭消耗量 24.09万吨,其中工业耗煤 22.68万吨,占 94%,民用耗煤 1.41万吨,占 6%。工业耗煤以非金属矿制品业、化学工业、食品、造纸及纸制品业为主。新津县工业排放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是 SO2和烟尘,其次是氮氧化物。废气包括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排放出的废气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2002 年对全县排14放污染企业 110家进行了调查、监
41、测统计,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 197784万标m3。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见表 1-6。表 1-6 新津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工业排放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万吨/年)项目工业耗煤量(万吨/年)废气排放总量(万标 m3)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万标 m3)工艺废气排放量(万标m3)二氧化硫 烟尘排放量 22.68 197784 131938 65846 5770.74 2854.112002年,新津县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设备为 39套,工业废气治理率为92%,全县烟尘去除率为 19.9%,二氧化硫去除率为 14.7%。(三) 固体废弃物2002年新津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13.89万吨,其中粉煤灰 0.05
42、万吨,炉渣 5.17万吨,尾矿 6.6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 13.89万吨,其中粉煤灰 0.05万吨,炉渣 5.17万吨,尾矿 6.67万吨,综合利用率为 100%。四、环境质量评价(一) 环境空气质量2002年新津县城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为:SO 2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30-0.048 mg/m3,日均值为 0.040mg/m3;NO 2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05-0.114 mg/m3,年日均值为 0.031 mg/m3;总悬浮物颗粒物(TSP)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117-0.239 mg/m3, 年日均值为 0.178 mg/m3;全年日均值均未超标;降尘平均浓度值为
43、6.43t/km2月。结合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GB3095-1996),从单项污染指数看,新津县2002年度的 SO2、NO 2以及总悬浮颗粒物的日均值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按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的评价标准,降尘浓度未超过评价标准。(二) 地面水质量三河(南河、西河、杨柳河)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钾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粪大肠菌群。监测结果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执行,按各类污染物总和分类平均指数来看,三河中,有机类、三氮类、三氧类属中度污染(P O=1.03, PN=0.58, PC.H=0.96),有毒类(Pc=0.31)、重金属类
44、属于轻度污染(P H=0.10);表明我县三河水质呈有机污染特征(表 1-7)。从三河的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及污染负荷比来看,南河综合污染指数 P=0.55属中度污染。西河污染综合指数 P0.32,属于轻度污染,较 2001年度(P0.36)下降了 11%,表明西河水质较 2001年有所好转,污染得到控制。杨15柳河污染综合指数 P0.34,属于轻度污染,较 2001年度(P0.32)稍有上升,表明杨柳河水质有变坏的趋势。表 1-7 主要河流污染物平均浓度季节变化统计表 单位:毫克/升河流 断面 季度 CODmn BOD5 氨氮 挥发酚枯水期 12.0 5.9 2.561 0.003丰水期 8.3
45、 6.4 1.473 0.004南河 南江渡口平水期 4.4 3.0 1.146 0.004枯水期 6.7 2.6 0.394 0.002丰水期 2.7 1.5 0.406 0.002西河 龙王渡平水期 3.3 2.0 0.821 0.003枯水期 6.4 3.1 1.116 0.005丰水期 2.5 1.7 0.578 0.003杨柳河 徐家渡平水期 4.0 2.0 0.739 0.003(三) 声学环境质量2002年度城区噪声监测值为 56.5dB(A),比 2001年度提高了 1.5 dB(A)。从声源构成情况来看,影响新津县环境的主要声源是生活噪声,占 58.7%。从污染强度来看,污染
46、最重的是交通噪声,其影响范围居于第二位,占 34.6%。功能区噪声平均值为 54.6 dB(A),比 2001年降低了 3.3 dB(A),昼间超标率 8.7%,夜间超标率 7.3%,其中文教区、商业混杂区、超标在 5.0 dB(A)以上的有 5个(属中度污染)。由此可见,2002 年度噪声超标污染有所下降。各功能区污染强度排序为:交通干线两侧居民商业混杂区居民文教区;季度变化规律为:二季度四季度(表 1-8)。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 69.2 dB(A),比 2001年高出 1.3 dB(A),低于国家标准 2.1 dB(A)。但仍有 62.5%的路段(金三角、交通驾校路段)超过国家标准,属中度
47、污染范围,其主要原因是车辆流量大,从而加重道路负荷。表 1-8 功能区定期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达式单位:dB/A二季度 四季度 全年 功能区面积%Ld 53.2 53.9 53.6Ln 43.9 43.9 43.9一类区Ldn 53.4 53.9 53.625.0Ld 54.1 55.4 54.8Ln 43.0 44.7 43.8二类区Ldn 53.8 55.2 54.569.4Ld 61.5 61.9 61.7Ln 51.8 51.7 51.8四类区Ldn 61.6 61.8 61.75.6Ld 54.3 55.4 54.8Ln 43.7 44.9 44.3全县Ldn 54.1 55.2 54
48、.6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16一、环境保护(一) 环保机构新津县环境保护局由局办公室、规划与财务科、环境监督管理科和现环境监测站组成。现有人员 56人,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25人,具有工程师职称的 7人。(二) 环境执法19992001 年,全县大力宣传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法律、法规。2000 年新津县环保局按照成府发199964 号文件和新津府发199921 号文件要求,狠抓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方案的实施工作,对全县列入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治理计划的所有企业开展了季度督察和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强化对重
49、点治污企业的指导与服务,促成新津制革厂、邓双造纸厂等重点污染源完成了污染治理工程。全县 4家市控企业全部实现达标;9家县控企业中有 5家经过治理实现达标,3 家企业倒闭或转产,另有 2家企业处于停滞状况,县控以上重点排污企业达标率达 100%,全面完成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目标任务。新津县环保局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把控制新污染与治理老污染相结合,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有污染项目,严格查处环境污染事件。全县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水环境质量有恶化趋势,城区噪声基本稳定。(三) 环境综合治理1997年以来,先后关闭了新津县造纸厂、新津县氮肥厂两家省市重点污染源企业及 8家“十五小”企业,全面完成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任务,工业废水 COD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比例达 85%。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基本符合国家类水域标准,县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优于国家二混区标准,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 9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 2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8.8m2,城市气化率 81%,生活垃圾处理率近 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工业企业废水主要污染物达标率达 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0%以上,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