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说明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4562147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说明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说明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说明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说明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说明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说明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设计课标解读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以上是课标接近本课题的表述,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至于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系,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如陈望道、叶圣陶,认为应该并重。梁启超则认为,在所有作文能力培养的环节之中,整理思想、组织构造文章、培养思维能力是核心。要写好说明事物的说明文,应该以细致的观察为基础,抓住事物的特征。教材分析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交给学生写好简单的说明文,

2、说明一种熟悉的事物,这个事物是学生熟悉的东西应该有东西可写。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清楚有条理的介绍熟悉的事物。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简单的说明文,有了一定的说明文知识积累,各科的知识也有一定的积累,这为他们学习写作说明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说明文是他们初次尝试写作的文体,往往不知该从何入手,他们还不会多角度的观察事物,不懂得如何抓住实物的特点,说明方法的运用也不够熟练。说明物品类的说明文是相对简单的一类,从这个入手教会学生写作说明文的方法可以为以后写作其他说明文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的介绍某种物品。 2.指导学生学会恰当的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按一定顺

3、序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有条理的恰当的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加以说明。教学难点:抓住事物的特点说明。一、导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身边的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一支笔、一间教室、一个水杯、我们离不开的文具盒 这些我们熟悉的事物中究竟有多少我们还没发现的特点、功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找一个你最熟悉,或最感兴趣的事物,向大家介绍你的发现吧。二、学生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大屏幕)+1抓住物品的特点准确的介绍某种物品。2学会恰当的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按一定顺序有条理的说明事物。三、学习借鉴写法(一)细观察、抓特点。1方法指导(1)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读下面两段文字

4、说说你认识到的水是什么样子的。(见学案)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呢? 水是液体。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 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 们就看不见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水是无嗅、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 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

5、,什么味道也没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 (2)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交流明确: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3)思考:为什么我们读了这段文字很快就明白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学生交流后明确:因为作者抓住了水的特征: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所以要说明一种事物让读者对它有清楚的认识,首先要抓住它的特征。板书:抓特征(4)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呢?这就需要借助细致的观察。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写水?怎样突出了水的特征?学生交流明确:从颜色、形态、气味等方面观察。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水的特征。2.牛刀小试我们来选择你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仔细观察,从不同角度抓住

6、特点用一段文字介绍给大家。(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阅读一个小片段来思考为什么读了之后就明白水是什么,进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要想说明一个事物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而抓住特点又要从不同角度细致观察事物,紧接着进行写作练习形成技能。 )(二)清结构、按顺序。1. 方法指导:(1)读下面的文字和上面写水的短文做一下比较,想一想那段文字好,不好的那段存在什么问题。水在地球上,水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可以 说,地球上到处都是水的寓所。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有人粗略地估计,认为整个地球的水量,包括空中、地上、地下的水,总共将近 14 亿立方公里。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为什么大海是蓝的,而湖水是碧绿的呢?原来这是阳

7、光给它们染上的。阳光中的 红光、橙光和黄光 这些 较长的光波被不同深度的水吸收了,蓝光、紫光和一部分绿光的波长较短,一遇到水面便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湖水蓝中透绿。海水更深,散射、反射的蓝、紫光更多,就泛碧蓝色了。 比较纯净的水加热到 100就会沸腾,降低到 0以下就要结冰。在高山上,只要加热到 80以上水就会沸 腾;海平面上,只要 72左右水就沸腾;矿井里,水到 100以上才沸 腾。 在大自然中,水无时无刻不在动,不在 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基本存在三个地方:空气里、地下、地表;它的基本形态是三种:气态、液 态和固态。(2)小组合作交流说出读第二段文字后能不能了解水是什么,然后思考为什么第

8、二段文字没有第一段清晰明了。 。(3)集体交流明确:第一段文字抓住了“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这一特征为文章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按照形态颜色气味、味道这样的顺序来写,让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解过程,最终充分认识事物的特征。第二段文字主要毛病是没有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只是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一个方面才说了几句,又急急忙忙去说另一方面。结果是哪一方面都没有说明白。 (4)方法总结:说明要按一定的顺序(5)知识回顾:说明文的顺序有哪几种?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 牛刀小试:从以下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选择最适当的的顺序进行说明。a.我们的教室b.我最喜欢的

9、一种花c.文具盒的变迁(这个环节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要按照顺序写,否则就会混乱无条理,然后进行片段练习巩固。 )(三)炼语言、用方法。1方法指导:读下面的文字,想想这两段文字分别都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筷子先请你猜个谜语:“ 身体细长 ,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吗?它就是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筷子。筷子的结构简单、原始。它就是由两根小棍组成的,通常是用木、竹、塑料、象牙等材料做成。筷子的长 度一般是 25 厘米左右,夹菜的下端为圆形,手 执的上端呈方形。圆形的下端直径通常在 2 毫米左右,从下到上略有增加

10、。筷子主要用于人们吃饭。吃饭时,人们常用右手执筷,将两支筷子团在一起,通过手指控制两支筷子的聚合与分开,从而将食物准确地送入操作者的口内。筷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人们通过对筷子的色彩、图案、造型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又赋予了筷子艺术品的角色。微波炉微波炉颜色是白的,它的外形和 14 吋的电视机差不多,只不过“ 屏幕”可以打开,里面有一个透明的圆形转盘,它是用来放食物的。 “屏幕”右边有两个扭转开关,也跟旧式电视机的调频开关差不多。微波炉的外形并不出众,可功能却妙不可言。它可以用来热冷的食物, 还可以烧菜、烤肉、熏鱼、蒸蛋 总之,微波炉是一位烧、烤、蒸、焖、炖、熏、煨及解冻的全能

11、的好厨师。微波炉的操作也十分方便。只要把生食或冷食放进去。再按比例调好火的大小,加热的时间,再关上门,一切就就 绪了。瞧,微波炉的好处这么多,难怪爸爸妈妈常说: “以前没有这台微波炉,又忙又累,烧出来的菜还是不合口味;现在有了这台微波炉,又方便又简单, 烧出来的菜也真是可口美味。 ”2.小组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后明确:第一段文字用一句谜语引出说明对象,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从筷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两个方面介绍了筷子。在介绍结构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读者对筷子有了准确的认识。第二段文字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微波炉的外形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了很直观的认识,非常生动形象。4.方法总结:说明事

12、物要用多种说明方法让语言生动活泼。(这个环节通过阅读几个片段体会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几种说明方法在学课文时候已经学过,在这里不一一回顾。 )四、欣赏优秀习作,整合所学方法。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从以下角度思考这篇文章的好处。a.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点?b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c有哪些值得欣赏的语言?值得借鉴的说明方法?我家的自来水表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几乎家家吃上了自来水,我家也不例外。随之,测量水方的自来水表也在我家“安家落户” 了。我家的水表身披暗绿色外套,头戴黄铜“鸭舌帽”,全身呈圆柱形,直径是八厘米,体积比一个成年人的拳头略大。它那 圆溜溜的肚皮上刻着一个表示向逆时针方向

13、旋转的箭头和制造厂家的名称。一眼看去,挺像一个矮墩墩的滑稽小丑。别看它那样子不起眼,可用途真不少。只要打开塑料盖,就可以看见有机玻璃制成的刻度盘和八个指针。如果打开水龙头,自来水一向外流,刻度 盘中间那个红色的小三角就飞快地旋转起来。同时,各个指 针 也在以不同的速度向前移动。看一看各个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准确地知道用水量了。它时刻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水表为什么能准确显示用水量呢?让我们看一看它的内部构造吧。拧下表盘上的两个螺丝钉,掀开刻度盘,就可以 发现水表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上部是一个烟盒大小的齿轮盒,里面密密麻麻地安装着大小三十四个齿轮。它们 好像一堆蘑菇,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按

14、照一定顺序,互相啮合成一个整体。下部是一个叶轮盒,盒上有四个很小的圆孔,上面两个是出水口,下面两个是进水口。顺着小孔往里看,可以看见一个薄塑料片制成的“ 工”字形叶轮,叶轮的中轴伸入上部齿轮盒,与最下面的一个齿轮连接在一起。打开水龙头,水流顺着管道流入水表,从进水口涌入叶轮盒,推 动叶轮转动,然后又从出水口流入水表另一侧的水管。叶轮转动,通过中轴带动齿轮盒中最下面的齿轮,又从小到大,依次推动各个齿轮,经过各 齿轮逐层减速,使计量大小不同的指针向相应刻度转动。所以,只要看一看各个指针所指的数字,就可以知道用水量了。水龙头开得越大,水流越急,叶轮就转得越快,刻度盘上的指针也就走得快,反之,水龙头开得越小,叶轮转动慢,刻度 盘上的指 针也就走的慢了。别看我家的水表外观粗糙,可它的内部结构却很精细,最大的齿轮只有一厘米的直径。它虽然没有一般工 艺品那种华丽的外表,却有一般工艺品不能媲美的功用:它像哨兵一样,日日夜夜坚守岗位,随 时提醒我 们家人节约用水。五:作业:运用所学的方法介绍你熟悉的一种学习用品如笔、书包、课本等。六、板书设计:说明熟悉的事物细观察、抓特点。清结构、按顺序炼语言、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明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