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填图说明书(D08B)1、图名: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1:25000)2、目的及意义:掌握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地质填图(geological mapping)简称填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求,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 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它或在实际观察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或在航空像片和遥感影像地质解译并结合地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是地质调查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研究工作区地质和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目的(如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矿区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海洋地质等)都需要按工作的性质及任务要求测制
2、内容不同的各种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等。今后,生态环境填图将受到更大重视,海洋地质填图也多列为沿海国家的填图系列。建立国家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是发展地质填图工作的必然趋势。3、方法: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程序大致如下: 全面收集和研究有关填图区域已有的地质资料,通过实地踏勘,有时还需要进行航空和卫星相片的地质解释(见遥感地质) ,选择和实际测制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见地质编录) ,以了解和掌握填图区域的基本地质情况,并根据任务的要求和比例尺的大小 ,确定填图单位。将地层、岩体等地质体按其野外标志(如层面、界线)划分为不同的岩层、岩体或岩性组合(岩性段、岩相带)作为野外地质图上能够反映填图区地质
3、特征的基本组成单位。填图单位的粗细取决于填图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图单位划分越细,有时可相当于地层的一个“统” 或“阶”,或为其一部分。 根据所布置的路线,进行野外实地填图。填图路线的布置以能够控制地质体的边界线为准则,其疏密程度取决于地质调查比例尺的大小和填图区的地质地貌情况的复杂程度。填图路线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大致垂直于(横穿)填图区的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称为穿越法;二是沿各地质体界线或对其他地质现象进行追索观察,称为追索法。在野外填图过程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并辅以追索法。将各条填图路线中的各观察点,根据所观测到的内容(如岩性)的相似性、地质体产状及区域地质构造现象等,并
4、按所确定的填图单位,合理地互相连接起来便圈绘出了填图区域内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形成了野外地质图(原始地质草图) 。 室内综合整理工作。在填图过程中所使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比要求完成的地质图的比例尺大 1 倍。因此,野外填绘的原始地质草图必须经过缩制转绘,并进行各野外图幅之间地质界线的合理衔接,根据要求补充和完善图面内容,才能形成一份完整的地质图。4、地层描述:1古生界(1)志留系志留系在巢北山区比较发育,主要出露在巢北山区凤凰山-碾盘山-7410 工厂一线,常构成背斜核部。此巢北地区缺失上统茅山组,而以中统坟头组直接与泥盆系五通组相接触为特征。1)高家边组(S1g)出露地区:露头仅见于小王山
5、 158.0 高地西北坡,凤凰山与长腰山之间地带以及狮子口250.0 高地西坡。高家边组粉砂岩;本次实习所见高家边组大多出露不全,仅见高家边组的中上部,以狮子口及旗山出露较好。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奥陶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坟头组为整合接触。2)坟头组(S2f)出露地区:露头见于小王山西坡,长腰山东坡和凤凰山西北坡,以及狮子口西北部,面积较大。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高家边组为连续沉积的整合接触;与上覆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2)泥盆系五通组(D3w)出露地区:露头大面积出露于小王山两翼,长腰山西坡,凤凰山东南坡以及狮子口东北部。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坟头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金陵组为假整合接触。(
6、3)石炭系本区内石炭系发育齐全,但厚度不大。分上、下二统。下统包含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上统包含黄龙组、船山组,处高骊山组为碎屑岩外,其余皆为碳酸盐岩。金陵组(C1j)出露地区:露头见于小王山东坡、长腰山西翼、凤凰山东南及狮子口,但出露面积不大。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高骊山组为假整合接触。高骊山组(C1g)出露地区:出露地域大致同金陵组。高骊山组杂色页岩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金陵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和州组为假整合接触。和州组(C1h)出露地区:出露地域大致同金陵组和高骊山组。与下伏高骊山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黄龙组(C2h)出露地区:出露地域大致
7、同上石炭系。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和州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船山组为假整合接触。船山组(C2c)出露地区:出露地域大致同黄龙组。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栖霞组为假整合接触。(4)二叠系巢湖北部地区的二叠系分布在马家山及俞府大村一带,由下统栖霞组、孤峰组、银屏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组成。栖霞组(P1q)出露地区:露头较大面积出露于平顶山两翼、凤凰山东南坡及狮子口东南部。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船山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孤峰组为假整合接触。孤峰组(P2g)出露地区:露头见于平顶山西北和东南两翼。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栖霞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龙潭组为整合接触。银屏组(P 1y)本组系
8、 1981 年省区测队所建。在巢湖南部银屏后董剖面,于当时的“龙潭组”下部页岩段(不含煤段或 A 煤组),采获不少菊石、腕足类、腹足类、瓣鳃类等海相化石。如其底部富含肌束蛤 Myalina,并在层内找到早二迭世的典型化石如:孤峰菊石 Kufengoceras,瓶形虫 Celebetes 等,可与苏南堰桥组、浙西丁家组的石煤段及福建童子岩组相对比,认为属同期异相产物,故从龙潭组中划出。本组与孤峰组整合接触。经揭露本组在巢北平顶山西侧也有发现,如平顶山西姚家山一带,厚 20m 左右。以灰、深灰色泥岩及页岩为主组成 .龙潭组(P3l)出露地区:露头亦见于平顶山西北和东南两翼。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孤峰
9、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与上覆大隆组为整合接触关系。大隆组(P3d)出露地区:露头见于平顶山西北和东南两翼及马鞍山西北坡。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龙潭组为整合接触;与上覆殷坑组为整合接触。2中生界(1)三叠系三叠系主要发育于巢北山区平顶山向斜核部马家山一带。由下统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中统东马鞍山组组成。殷坑组(T1y)出露地区:露头见于平顶山、马鞍山西坡和靠山黄地区。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大隆组为整合接触;与上覆和龙山组为整合接触。和龙山组(T1h)出露地区:露头大致同殷坑组。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殷坑组为整合接触;与上覆南陵湖组为整合接触。南陵湖组(T1n)出露地区:南陵湖组主要出露于马家山、平顶
10、山向斜核部。地层接触关系:与下伏下三叠统和龙山组为整合接触;与上覆中三叠统东马鞍山组为整合接触5、填土区自然地理情况:巢湖属于被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全年在 232-247 天。年平均气温为 15.7-16.1,最高可达 40,最低在-7 ,年平均降水量 1200mm,一般在 1000-1158mm 之间。季节分布不均,春季占年降水量 28-32%,夏季占 38-44%,秋季占 18-19%,冬季占 10-11%,一年内七月降水最多,十二月最少。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
11、 3.0-3.4 米/ 秒,春季最大为 3.4-3.7 米/秒,秋季最小,为 2.6-3.2米/ 秒。6、人员分工情况:记录及描述:范子良投图:曾肖婷定点及探路:曾全产状测量:曹掌盈7、填图路线:第一天 从巢湖市医疗器械废物收集中心开始,途径大尖山,320 高地,马鞍山,最后到紫薇洞结束;在这期间,我们主要寻找的是五通组和坟头组界限,即泥盆纪与志留纪的界限。我们主要采用追索法进行踏勘,由于山上基本没有路,且界限点不太明显,多被植被覆盖,出露比较差,仅仅找到五个界限点,且都为五通组和坟头组的界限,其余均为岩性点和沿途所见点。 第二天 从麒麟山西坡开始,采用追索法,到山顶后,在下山,沿公路往里踏勘
12、,接着再上山寻找界限,主要还是五通组与坟头组界限。 第三天 从碾盘山西坡开始,沿途在树林中找到了几个界限点,采用追索法,一直追索到山顶,然后原路返回,去万山一带继续找界限点,找到了好几个组的界限点,主要寻找的也是五通组和坟头组的界限 ,在这天我们收获很大。第四天 从电厂开始,途径一个大水库,沿防火墙向柴禾山方向前进,途径平顶山,由于柴禾山和平顶山一带采石场比较多,界限点容易寻找,找到的界限点也很多,主要界限为五通与金陵界限,和州与黄龙界限,栖霞与和州界限,采用的主要是穿越法。第五天 从长腰山西坡开始,采用追索法追索到山顶,主要寻找五通组和坟头组的界限。第六天 从凤凰山开始,采用追索法,追索到头和两翼,主要寻找五通组和坟头组的界限。第七天 为补点,从万山一带开始,将万山和碾盘山一带所缺的点采用追索法补齐,主要也是寻找五通组和坟头组的界限。补充:在填图时我们还充分利用了老师带我们野外踏勘找到的界限点。8、总结:1. 我们没有很好的运用追索法,导致我们在填图时多走了许多路,影响了工作效率。2. 对每天的填土路线设计的不是很合理,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临时应变能力不太好,比如好多地方按之前设计的路线不能到达,我们应迅速找到另外一条路线,而不是盲目的在山上开路。3. 对一些构造现象没有观察到,比如断层等,导致填图时不能在图上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