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奶牛繁殖障碍病的治疗奶牛肥胖母牛综合症本病又称脂肪肝,主要是干乳期间饲喂过度而使母牛在妊娠后期和产犊时过于肥胖,在分娩后并发各种产后疾病(产后瘫痪、胎衣停滞、产褥热等) ,并表现出严重症状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一) 、症状干乳期母牛过于肥胖,分娩后开始急剧消瘦,呈现出与酮病类似症状。患病牛大多数在分娩后并发产后瘫痪、胎衣停滞、产褥热等病症,一般在分娩后 7 天左右出现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无光泽,奶量下降,瘤胃蠕动迟缓,呼气、尿急、粪便放出丙酮气味,尿酮体呈阳性反应。这些与酮病极其相似,但用一般酮病治疗方法很难见效。有的病牛突然呈兴奋状态并有黄疸症状,不久就不能站立而陷入昏迷状态
2、,终因衰竭而死亡。 (二) 、病因从泌乳后期到干奶期间,给予过多的饲料引起的妊娠牛过肥是最主要原因。由于分娩引起的应激因素和产奶对能量的要求是这种疾病的最大诱因。2(三) 、治疗1、从产奶后期到干奶期的饲料分配上要充分注意防止母牛过肥状态,在产奶初期要按照产奶量给予相应的饲料,在干奶期间给予含胆碱制剂的饲料添加剂。2、25%葡萄糖液 1000 毫升,5% 碳酸氢钠注射液 200 毫升,10%安钠咖注射液 20 毫升混合后 1 次静注。十、流产和死产流产:广义上讲是指妊娠任何阶段发生中断,狭义上指的是产出未成熟死胎或未达生存年龄的活胎。到分娩期产出死胎儿的现象称为死产。(一) 、症状病牛妊娠前半
3、期的流产,几乎什么预兆也没有就突然发生,后期的流产往往从引起流产的数日前就可看到,从外阴部分泌粘液及乳房肿胀等症。(二) 、病因临床上可将流产分为两类:1、传染性流产:此类由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致。2、非传染性流产:一般由遗传、饲养管理不善、用药、创伤、母体疾病等因素引起。 (三) 、防治1、给予怀孕母牛营养全价的日粮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及疾3病预防。2、对孕牛用药要慎重。3、有流产症状时要用保胎药,如黄体酮?br 4、为防流产牛继发感染,可用抗菌消炎药。5、加强流产母牛的饲养管理。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子宫粘膜发生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在子宫内贮留大量脓汁,又称子宫积脓症,是产后或流产后最常见
4、的一种产科疾病。(一) 、症状病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泌乳下降。病牛努责、举尾、常有排尿状,阴门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颜色呈污红色、棕黄色或灰褐色,脉搏、呼吸加快。(二) 、病因主要是产房卫生条件差,临产母牛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而未彻底清洗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器械和手消毒不严,胎衣不下,恶露停滞等。人工授精也可发病。(三) 、防治1、加强分娩时环境卫生消毒。2、子宫冲洗,选用 1%生理盐水或 0.02%新洁尔灭或 0.1%的高锰酸钾或 1% 2%碳酸氢钠等冲洗子宫,后向子宫内注入4青霉素或金霉素等。3、全身症状明显的要用抗生素治疗。胎衣不下产后 1224 小时以上,胎衣
5、还未能全部排出的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一) 、症状胎衣部分或全部滞留在子宫内,胎衣腐败分解,排出污红色恶露,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减少。(二) 、病因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2、胎盘充血。3、胎儿胎盘和母牛胎盘病连。4、妊娠期延长。5、运动不足或某些营养缺乏。(三) 、防治1、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产后 812 小时内,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 100 单位或肌注催产素 10 毫升。2、钙制剂疗法,产犊后立刻注射钙制剂,如 5%氯化钙注射液 150200 毫升,或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400600 毫升。3、手术剥离,手术剥离为首选疗法,一般应在产后51824 小时内进行
6、,剥离要干净。 4、子宫投药法,用 25 克金霉素溶于 300 毫升生理盐水然后注入子宫。奶牛卵巢囊肿(一) 、症状卵巢囊肿:病牛发情不正常,发情周期变短或延长或出现持续而强烈的发情现象。黄体囊肿:主要表现为母牛不发情。(二) 、病因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主要原因为能量、蛋白营养水平过高,运动量不足,光照少,牛体过肥引起的激素分泌失调所致。(三) 、治疗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肌注 600 微克,每日 1 次,连续24 天。2、促黄体素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促黄体素 600 单位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0000 单位,每日 1 次,连续 23 天。十四、持久黄体在分娩后的妊娠黄体或排卵未受精后的性周期,黄体超过正常时间而不消失,叫持久黄体,因黄体抑制卵泡发育,所以6导致母牛长时间不发情。(一) 、症状母牛长时间不发情。(二) 、病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全,运动不足等,也可继发于子宫疾病。(三) 、治疗1、加强饲养管理。2、治疗子宫疾病。3、激素治疗,激素有促黄体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