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王鑫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冲突即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当前农村大学生在政治观、道德观、婚恋观、择业观、学习观和生活观等诸多方面存在价值观冲突。本文拟从学校德育的角度提出解决路径,即树立开放与民主的学校德育观念;正视多元,以宽容之心接纳;充满智慧,培养农村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借鉴西方有益理论,建构新的德育方法。关键词:农村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德育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碰撞是 21世纪全球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面对国际化浪潮的侵袭,我国也不能独善其身。当前,我国社会多种文化观念
2、和文化标准彼此之间相互冲突、交流与融合,这既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图景,又产生了多元文化间的冲突。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多元文化的实质是价值观的多元化。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冲突也即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农村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特殊群体,其价值观存在着诸多冲突,这不仅给学校德育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难题和挑战。一、价值观、价值观冲突的意蕴(一)价值观的内涵关于价值观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论,国内外学者对价值观的界定不下几十种。根据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的解释,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及意义评价的观念系统,即推动并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价值取向和标准
3、。伦理学大辞典对价值观的定义,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其核心是对人生目的的认识、对社会的态度和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它涵括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幸福观、美丑观、生死观、友谊观、爱情观、自由观等。而据辞海释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 即人对某个事物的价值、意义、作用的观点、看法和态度。”笔者综合以上观点并查找大量相关资料,比较众多学者对价值观的界定从而得出:价值观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和确立起来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观念模式、心理定式和行为取向的总和,是作为文化体系
4、的核心而传承下来的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二)价值观冲突的内涵作者简介王鑫(1990-),男,河南信阳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价值观冲突的内涵界定众说纷纭。根据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的解释,价值观冲突是指个人具有的几种价值观之间在性质或水平高低上出现不一致时,引起的认知失调、情绪紧张、决策困难等的心理状态。杨发认为价值观冲突是不同的价值认识与价值评价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而江畅则认为,价值观冲突是发生在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可能带来一种新的动态和谐,具有广泛性、复杂性、深刻性和持续性四个特点。兰久富
5、则强调应从深层意蕴上去理解价值冲突,他认为价值观冲突是价值方向的冲突,是价值标准的冲突,是解释域的重合。 1笔者认为,所谓“价值观冲突”, 就是对同一价值对象,不同主体之间或者主体自身的价值意识、价值态度和价值评价发生矛盾、对抗,处于无法协调的状态。价值本身并不会发生冲突,发生冲突的是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二、当前农村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的表现(一)自我期望过高与实现自我价值能力不足的冲突访谈中发现,当前农村大学生具有相当高的自我期望。他们从农村走出来,深知农村生活的不易,所以,他们毕业后不愿再回到农村去。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就业形式严峻以及社会就业机制不完善,加之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农村大学生
6、们秉承着“扫天下,而不愿扫一屋”的观念。他们期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却不想付出实现自我价值的成本,这致使他们处于一种欲有所为却难有所为的困惑之中。(二)内在精神与外在功利的冲突人们对价值观的追求是外在的物质、利益、享受,还是超越物质,充实人性、提升精神。当前农村大学生对此处于冲突和困惑之中,他们的价值观越来越体现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比如在择业方面,他们首选留在大城市,向往进入那些待遇好、收入高的企、事业单位。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农村大学生在校倾向选修那些实用型、技能型的课程。他们对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社会主义这样的政治课程不感兴趣,认为其不实用。(三)轻理性追求与重感性体验之间的冲突当前,农
7、村大学生在对理想和现实、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把握上存在一定困境。因而,他们在人生价值的评判和体验上缺乏对价值认识的科学基础,表现出重感性,轻理性的倾向。一方面,他们在内心中憧憬着追求完美的人生,另一方面,面对矛盾着的现实生活,他们往往又缺乏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比如在婚恋观上,一些农村大学生秉承着大学谈恋爱是体验生活,追求娱乐的理念,他们对婚恋缺乏理性深思。(四)远大理想与残酷现实间的冲突每个农村大学生都有美好的远大理想,他们希望在婚恋上能收获一份美满的爱情,以后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在择业上,他们希冀在城市能有一个舒心的工作单位,有一份待遇不错的薪酬。在学习上,他们希望能博得老师的欢心,有一份不
8、错的成绩,能赢得奖学金等一些荣誉。在生活上,他们渴望能衣食无忧,过着相对快乐的日子。而残酷的现实生活又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访谈中,笔者发现很多农村大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感到忧虑,由于家庭背景的一般,自身能力的不足,使得他们梦想着去大城市求职,而实际上他们心中充满着恐慌和不安,他们不确定自己能否长久地在大城市立足。高昂的消费,天价般的房价,让他们对未来充满着重重的不安。在婚恋观上,他们也存在斗争,一方面,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学习了很多年,早已接受了自由恋爱的理念,即使没有女朋友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去通过相亲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他们想要抛开农民这种祖辈世代的身份,而留在城市,他们又面临着女方提出的要房、要车、
9、要彩礼等种种要求。由于家庭不能给予太多的帮助,很多农村大学生感到压力巨大,生活如此艰辛。三、学校德育的解决路径德育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科尔伯格指出的:“德性的发展是在现实文化的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它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的程度,如果儿童不参与道德活动,就不可能进行道德判断,只有成熟的道德判断才能产生成熟的道德行为。” 2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冲突本身并不可怕,但是解决的路径和方式却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德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当前农村大学生价值观冲突,为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从以下四方面寻求解决路径:(一)树立
10、开放与民主的学校德育观念我国多元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在多元价值观冲突的大背景下,学校德育切不可迷失自己,不能以所谓“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任由学生在多元矛盾的价值观中自发的浮沉,而应尽可能积极地去干预并引导他们。面对当前农村大学生在政治观、道德观、婚恋观、择业观、学习观、生活观等诸多方面存在价值观冲突,学校德育应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状况,自主、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且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 3所以,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学校必须树立民主的观念,一方面,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真正民主、平等的善待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尊重他们的文化
11、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富有启发价值的道德评价。(二)正视多元,以宽容之心接纳教育的每一方面都蕴含着多方面的文化意义。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在教育领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化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对于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己任的教育来说,影响至深。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要一种端正的心态,即宽容之心。“宽容是一种以价值多元化为根据的理性化、明智的生活态度和实践方式。”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否定和排除一切非主流价值观,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宽容不仅意味着对现实主体和价值多元化的承认,意味着对不同主体之间平等地位的尊重,
12、意味着对不同价值标准的客观理解,而且还意味着对自己选择的价值标准的执著。针对当前农村大学生在政治观、道德观、婚恋观、择业观、学习观、生活观等诸多方面存在价值观冲突,学校德育应正视这些多元,以宽容之心去接纳。(三)充满智慧,培养农村大学生的价值理性所谓价值理性就是指价值选择时的基本判断能力。价值观的确定是经过全面地了解、细致地比较、审慎地思考而做出的理性的选择。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而排斥错误的价值观,要使被教育者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行为。在价值多样化的时,正确价值观与错误价值观之间的界线似乎越来越模糊,以往被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正在面临挑战,以往被认为错误的价值观更
13、受年轻人的青睐。教师要针对这种现实状况, 指导当前农村大学生冷静地思考、理智地分析,使学生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之上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四)借鉴西方有益理论,建构新的德育方法针对当前农村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学校应积极引进西方各种有益的理论,并予以创新,建构新的德育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1.价值澄清法。价值澄清法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而得出来的。因此,要重视道德或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校在实施德育方面可以把价值澄清法的三阶段七步骤简化为四个步骤: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认可并珍惜所做的选择。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 5在教
14、学上,为避免当前农村大学生在婚恋、择业等方面存在一些非理性倾向,要强调发挥教学校德育的作用,要求学校组织相关讲座给予学生以指导,指出那些理性的价值观,以“澄清”当前农村大学生的非理性价值判断。2.道德认知发展法。这是美国德育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德育教学法,它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德育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新的层次。针对当前农村大学生存在的价值观冲突,在教学上,可以采用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考虑,然后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听取和参考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而后做出选择。比如,针对当前农村大学生的道德观、择业观、婚恋观,完全可以采取道德认知发展法
15、,以促使其将这些方面的道德认知提高到新的层次上。参考文献 1 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2 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 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5 王定华.我国学校德育调查与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6 谢建社,朱明.社会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7 陆若然.价值观冲突: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契机J江苏教育研究,2008(5)8 辛志勇,金盛华.价值观冲突:大
16、学生的价值观概念与价值观结构J江高等教育研究,2006(2)Rural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conflict: the school The challenge for the moral educationWANG Xi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multi-cultural conflicts plura
17、list values. The current rur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olitical view, view, learning view with, moral values, opinions about love and life there are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values confli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namely establish open and
18、democratic concep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o face the multivariate, acceptance with the heart of tolerance; The value of filled with wisdom, develop rural students reason; How to use the theory of western beneficial to construct the new moral education methods.Key words:The rural students; Values conflict; The moral education作者简介姓名:王鑫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90.3出生地:河南省信阳市学位:硕士通讯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 99号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邮编:571158电话:15595977968E-mail: 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