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中年级景物描写训练--观察方法.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555793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中年级景物描写训练--观察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中年级景物描写训练--观察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中年级景物描写训练--观察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中年级景物描写训练--观察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中年级景物描写训练--观察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1景物描写训练观察方法如要写作文,第一要观察。要想把景物描写好,必须认真观察。什么是观察呢?观察不只用眼睛看,也包括耳朵、鼻子等其他感官去洞察和感知外界事物,对它们进行清清楚楚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观察才能发现所描写景物的个性特点,哪么,怎么进行景物的观察呢?(一) 景物观察的内容观察景物的颜色观察景物的颜色,描写景物的颜色,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五颜六色。你看一个小作者观察到的湖中荷花的色彩:往远处看,荷花像倾在湖里的胭脂,又像落在湖上的云霞,更是别具一格。吟诵着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诗句, 顿觉心旷神怡。你瞧,那荷叶上蹲着

2、一只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为荷花湖演奏动听的交响乐。荷叶展绿叠翠, 浑圆宽阔;碧盘滚 珠,皎 洁无暇。在翠 绿的荷叶 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而立,娇羞欲语 ;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 阵阵,沁人心脾。摘下那碧绿的荷叶,不仅可以挡风雨,还可以遮 骄阳。露珠亮晶晶的,在那翠 绿的荷叶上微微滚动着,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像翡翠盘里托着珍珠一样。粉 红色的莲蓬,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争先恐后地开放,远远 看去像一盏盏红灯,陪 衬 着那肥绿的大荷叶和那像酒盅一样的莲蓬。在这里,小作者运用生动有趣的笔法,细腻地描绘了荷花的颜色的特点

3、:“像倾在湖里的胭脂,”“又像落在湖上的云霞”“ 荷叶展绿叠翠”“ 露珠亮晶晶的,在那翠绿的荷叶上微微滚动着,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像翡翠盘里托着珍珠一样。”“粉红色的莲蓬,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争先恐后地开放,远远看去像一盏盏红灯,”“肥绿的大荷叶” 陪衬着那和那像酒盅一样的莲蓬。“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而立,娇羞欲语;”还有那荷叶上的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为荷花湖演奏动听的交响乐。”这种景象,是多么富有情趣啊!这里色彩的描绘,是多么值得我们小朋友学习啊!有颜色的景物比较好描写,那么没有颜色的景物怎样观察到

4、它的颜色呢?能不能描写出景物的颜色呢?能!你看见过春雨吗?你知道春雨的颜色吗?请看小作者观察到了春雨的颜色:天晴了,我去寻觅春雨,春雨在哪里?小草告 诉我 春雨在这里,她是凉爽、嫩雅的绿色。桃花告诉我春雨在这里,她是希望、热情的红色。李花告诉我春雨在这里,她是纯洁、恬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2静的白色。油菜花告诉我春雨在这里,她是 兴奋 、活 泼的金色。多么美丽的春雨啊!我爱这美丽的春雨!由此可见,会观察和不会观察,写出来文章大不一样啊!观察景物的颜色,十分重要啊!春雨有颜色,秋天也有颜色。你看,一个小朋友是这样观察的:秋天,一些鲜艳的花儿枯萎了,凋谢了,但菊花

5、却迎着灿烂的阳光,盛开怒放。黄的、白的、紫的,像龙飞,像凤舞,像 节日的焰火,像美丽的珊瑚,在微风中亭亭玉立,阿娜多姿,五彩 缤纷。树叶枯黄了,但松柏依然那么 苍翠。温山的 枫叶 红了,红得像晚霞,像在和寒秋挑战。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观察景物的声音不同的景物会发出不不同的声音,描写景物的声音,可以使别人读了文章如闻其声,经久难忘。因此,我们观察景物,还应该注意观察景物的声音。要竖起耳朵来,仔细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尽力把这些声音写入文章。 过了一会儿,我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隆隆”声,好像滚雷由远而近。一眨眼的工夫,远处水平线上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条又细又长的白线,横贯东西。随着潮声的增大

6、,白 线也越来越粗,像一群白天鹅展翅齐飞。前面的浪 头还来不及靠岸,后面的浪头就匆忙地挤上来。真是后浪赶着前浪,一浪高过一浪。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 飞溅起无数朵浪花, 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 挡。潮水向大堤冲来,浪 头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着大提,发出“轰轰”的巨响。成千上万朵浪花争先恐后地奔上岸来,想加入我们的行列,分享我们的快乐。在这里,小作者认真而又细心地观察了海潮到来时的声音,在小作者的笔下远处传来一阵“隆隆”声,好像滚雷由远而近;近处的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当。潮水向大堤冲来,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着大提,发出“轰轰”的巨响。

7、我们读到这里,就真的如闻其声了当然,文章写的好,除了描摹声音之外,还描写了海潮的形海浪追赶拥挤,“前面的浪头还来不及靠岸,后面的浪头就匆忙地挤上来”;“ 成千上万朵浪花争先恐后地奔上岸来,想加入我们的行列,分享我们的快乐。”在这里,一追,一挤,一笨,就形象化地写出了人情味儿,就把海浪给写活了。你再听一听春雨的声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3春雨绵绵地下个不停,像位开心的少女在低吟小曲。那景色真叫美呢!“ 沙、沙、沙”春雨向花奔去,这一定是它在唱春天的赞歌。 “刷刷刷”春雨仍在下着。牵牛花开了,她吹着小喇叭,听:“ 嘀嘀嗒嗒嘀嘀嗒嗒”春风也来凑热闹了,她一吹,树叶“

8、 哗哗”地抖动着。文中的小作者认真观察了春雨的声音,采用了人格化的手法,细腻地描摹了春雨的声音开头是“春雨绵绵地下个不停,像位开心的少女在低吟小曲。”接着是“沙、沙、沙”春雨向花奔去,这一定是它在唱春天的赞歌;然后是 “刷刷刷”喇叭花“嘀嘀嗒嗒嘀嘀嗒嗒”小树叶“哗哗”这样观察声音,这样描写声音,就把文章描写的情趣横生,妙不可言。观察景物的形状观察景物的形状,是观察的最基本的内容。包括大小、宽窄,长短、厚薄、圆的、方的、长的、短、粗的、细的等等。只有细致地观察了景物的形状,才能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景物的特点。一个小朋友是这样观察湖中荷花的形状的:我们上了渔民的小划子,划进了荷花丛。

9、荷叶像倒扣着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像个上岗的哨兵,守候在荷花的身旁;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个个碧绿的瓷盘, 为荷花收集着雨露。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随着清 风飘荡,真好像一幅无与伦比的风景画。走近一看,荷叶丛中偶尔可见大大小小的莲蓬,它 们仿佛对我们诉说着荷花淀夏天的美丽的景色。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大小不一,大的象一把撑开的小 绿伞,亭亭玉立在水中,小的只有几厘米大。在这碧绿的荷叶中,无数艳丽多姿的荷花争芳都艳,謦香四溢。那含苞欲放的花蕾更富有一番迷人的情趣,活象一个熟透了的大鲜桃,使人垂涎欲滴。 这时,一条鲤鱼跃出水面,溅 起无数水珠撒落荷叶上。那小水珠,在微 风

10、 吹拂下象颗颗珍珠调皮地在翠玉盘上来回滚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4这个小朋友观察的是多么细致啊“荷叶像倒扣着的草帽,”“像一个个碧绿的瓷盘,”“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大小不一,大的象一把撑开的小绿伞,亭亭玉立在水中,小的只有几厘米大。”“含苞欲放的花蕾”“ 活象一个熟透了的大鲜桃,”使人垂涎欲滴。在小朋友的笔下,荷叶的形状描写的是多么形象啊。有个小朋友观察了春雨的形状霏霏春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像线一样长 。雨丝来自天际,在那广阔无垠的天宇中好像有无数个蚕茧,地上好像有无数双手在忙碌地抽丝。那雨丝也怪,竟抽之不尽。雨 丝带着清爽和迷蒙来到人间。雨无声

11、地落在水面上,粹然溅开,形成簇簇素色的花 朵,花瓣清亮透明。春雨落在树叶上,树叶轻轻地摇动。雨珠顺着 树叶尖滚落下来,有一滴一下子钻到土里,又有一滴像珍珠,趁树下的花儿不注意,滚到了花儿的“ 嘴里”,找不着了。你看,春雨的形状,“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像线一样长”;“ 雨无声地落在水面上,粹然溅开,形成簇簇素色的花朵,花瓣清亮透明。春雨落在树叶上,树叶轻轻地摇动。雨珠顺着树叶尖滚落下来,有一滴一下子钻到土里,又有一滴像珍珠”在这里,小朋友观察的是多么细致啊!观察的是多么认真啊!观察的是多么具体啊!只有细致地观察形状,才能写出具体的景物特点!观察景物的气味观察景物,不仅仅是用眼看,还包括用

12、鼻子嗅。用鼻子来观察景物的气味,会别有一番情趣。你看,一个小朋友观察到了果园里的气味:枝叶茂密的果林里,鲜花正在盛开:嫩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 娇艳的海棠花都开的笑盈盈的,万紫千红,散发出浓郁的花香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飞舞我走进茂密的果林里,花香醉人啊!在这位小朋友眼里,鲜花的色彩美丽,浓郁的花香醉人,沁人肺腑。由于小朋友运用了视觉,听觉来观察,就观察的比较具体。写出来文章也会别有一番滋味的了!观察景物的气味,千万可不要忘记哟!观察景物的静态观察静态的景物,可观察景物的形状的特点,颜色的特点等等。观察时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仅观察出景物是什么,更要观察景物像什么。只有这样,在描写的时候,才能把景物

13、写形象,写具体,写生动,写有趣。你看,一个小朋友观察了池塘的静态的特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5火红的晚霞一落千丈,落进了我的乐园里,池塘平稳地卧着,像害羞的姑娘, 脸蛋露出害羞的光。四处散开的清水,像一张柔滑的床,让她静静地躺着,躺着。 绿绿的水,红红的光,婀娜多姿的绿柳依依向水,多美的画面啊!啊!家乡的小池塘呀,真像绿翡翠,嵌在那朴 实无华的土地上。在小作者的眼里,“池塘平稳地卧着,像害羞的姑娘,脸蛋露出害羞的光。“清水”“像一张柔滑的床”,让她静静地躺着,躺着。再加上“绿绿的水,红红的光,婀娜多姿的绿柳依依向水”,怎能不感到这是“多美的画面啊!”小池塘的

14、静态充满了诗情画意。谁不爱这美妙的境界呢?观察景物的动态观察景物动态,要抓住景物最突出的特点来观察。譬如我们要观察海潮的动态特点,就应该观察海浪的冲击时的形态,抓住一瞬间的变化来细致观察。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观察的海浪从海平线上滚滚而来。它们打在礁石上, 溅起了雪白的浪花,便飞花碎玉般地乱溅开来,那溅起的水花,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在海水里;它们冲向岸摊,冲刷着金色的沙滩,冲去了人们留下的足迹。海浪一浪接一浪,一浪比一浪猛。它们好像在赛跑,一个浪头冲过礁石奔向沙滩;另一个浪头也紧跟着冲了过来。它们又好像在和礁石搏斗,疯狂地发起猛攻,猛烈地拍打着礁石。礁石满不在乎,傲慢地站在那里。它

15、 们又好像在跳高,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蹦向大堤,可怎么也蹦不上去、渐渐地,一个浪比一个浪蹦得低,又好像是在策划着又一个突然袭击。从以上这一精彩的片段中,我们就应该可以理解到,观察景物的动态,最重要的是写出景物运动变化的特点,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景物当作人物来观察。这样的观察,才能有感情色彩,才能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有趣,写的美丽动人,写的有形有色,有声有势,观察景物的季节特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6景物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出现不同的特点。观察景物,还应该注意观察景物的不同季节里的特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都会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抓住季节的特点来观察景物,就

16、能描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优美新颖的文章来。你看,有一个北京的小朋友观察了人工湖的四季的特点:美丽的人工湖人工湖位于密云县城西郊,在西大桥之下。无 论是在鸟语花香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在天高气爽的秋季,北 风凛冽的严冬,它的湖水,它的河床 都是那么美丽,那么可爱。春天,春姑娘把人工湖两岸的柳树妹妹的长发梳洗干净后,冒出一片片黄色的小芽。春姑娘抚摸着它们,像是在抚摸一群刚出世的小宝宝。柳丝随风摆动,婀娜多姿,与天上那棉絮般的白云一齐倒映在水中。在人工湖两岸,小草偷偷地 钻出地面。瞧!在那些小草中 间,一颗颗各种形状的鹅卵石探着小脑袋,像是在欣赏人工湖的美景。一只只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掠过湖面

17、,用羽翼轻轻地点一下平静的湖水,湖水便泛起圈圈涟漪。夏天,柳树妹妹把长发垂到湖水中,像是在驱逐烈日对它的炙烤。湖面上微波 荡漾。在湖底的水草中,一条条顽皮的小鱼追逐嬉闹,不停地 摆 着尾巴,有的 还吐着小泡泡。这时,人们有的拿着鱼钩,放下鱼线,静静地等着鱼儿上钩。有的人钓到一条鱼,便高兴地叫道:“嘿,今天的运气真不错!”秋天,人工湖两岸的树木的叶子变黄了, 轻轻地飘到湖面。它们像一只只船队,随着流水向前远航。这时的湖水清澈 见底。小 孩们光着脚在水中玩耍,扑打着湖水。晚上,人们来到湖边散步, 给人工湖带来了生机。冬天,白雪覆盖着人工湖,湖面结了厚厚一层冰。白色的石桥,白色的柳树,白色的湖面到处

18、是白色。然而,就在这白雪世界中,却有着运动的人群,欢乐的笑声。小孩们找来冰车,两个人交换着拉,有时会“扑哧” 地滑一跤,大家便哈哈地大笑起来。青年们则穿上滑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7鞋,在宽阔的“滑冰场”上尽情地表演着青春美。他们有时来个“金鸡独立” ,有时来个“旋转叉腰”好不神气!人工湖四季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游人。它既是美丽的风景区,又是人们活动娱乐的乐园。(二)观察景物的方法1、 静态观察法所谓静态观察法,就是在观察景物的时候,抓住景物静态的特点来观察。一般地说,景物的静态的特点,大多是指形状、颜色、大小、气味等等。运用静态观察法,要注意观察的顺序,要展开联

19、想和想象,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交待清楚自己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运用静态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有明确的观察对象,如雪雾,池塘,宝塔等等。2、 要抓住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等特点仔细观察。3、 观察时要突出重点。4、 观察时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仅要观察到景物是什么,更要想到景物像什么。5、 要能与其他观察方法结合使用,如分解法,顺序法,分类法,定点法等等。佳作评点 我家门前的池塘我家门前有一个池塘。池塘的面积只有几亩地。塘边,几棵垂柳打扮着它。它 虽然没有大海的雄姿,也没有西湖的风采,但我却深深地爱着它,就像爱我那温柔的母 亲一样。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 丽的母亲

20、,悄悄地看着我。有 时我爱把脚伸进塘水里,轻轻地搅呀 搅,柔 软的塘水拍打着我的脚,像是母 亲的手抚摸着我,舒服极了。中午,烈日炎炎。密密的垂柳挡住了日光,我有 时坐在塘 边看书,有时坐到柳树下沉思。塘水泛着涟滴,柳枝倒映在涟 漪中, 妩媚动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8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啊!我家门前的小池塘,你多像一块绿色的翡翠, 镶嵌在家乡的土地上。观察评点:本文的小作者

21、选取清晨、中午、黄昏这三个时间,按顺序观察了晨光、烈日、夕照中池塘的美丽景色。重点观察了池塘的静态的特点。你看,那像母亲一样温柔,像画卷一样美丽的池塘,“塘水泛着涟滴,柳枝倒映在涟漪中,妩媚动人”,“ 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动态观察法动态观察法就是对处于活动、变化状态的景物的观察。它与静态观察的根本不同就是按照时间,将物的活动、变化、声响、态变观察出来。它最适合于表现那种紧张、热烈、欢快、烦躁、不安等气氛与情调。如海上日出,作者从无云和有云时进行观察。在无云时,天边的色彩变化是:开始是“浅

22、蓝”的,转眼间出现“一道红霞”,而且在“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太阳的形态是:开始是出现“小半边脸”,接着是“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最后,“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色彩的变化是:开始“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接着是“颜色真红得可爱”,然后是“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在这里,我们通过作者运用的“出现”“扩大”“负”,“升”、“冲破”“跳”“发出” 、“射”等一系列动词,和运用的“一片”“很”“一道”、“慢慢”“越”“完全”等一系列表示数量与程序的词语,看到了作者不但观察了太阳的动态变化,而且还把观察到的天边及太阳的景色、形

23、态的变化跃然纸上,形成了连续的多变的系列画面。运用动态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有明确的观察目标。2、 要确定好观察的顺序。(时间、位置)3、 要选择好一个观察点。4、 要注意与其他观察方法结合起来使用。5、 观察后要及时记下来。庐山的雾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9去年暑假,我和表哥来到了庐山的含鄱口游玩。那一天,碧空清澄,大地如洗,大自然露出了美丽的容颜。我站在含鄱亭上向四周望去,历历的青山,绿油油的庄稼,层层梯田上是一片茶树, 连村庄和乡间小道也清晰可见,绿色的大地上,万紫千红,美不胜收。我被 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忽然,响起了“起雾了,起 雾了” 的喊声。

24、我 举目望去,只见云雾从山底悄俏地漫了上来,一朵朵如云似絮,织成了一层 簿薄的轻纱,遮住了天 铺满了地, 围绕着山盖住了水,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云 雾还在一层层地积聚着,超积越厚, 汇成了一片云海,庐山成了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云雾 忽聚忽散, 时而像奔腾的 骏马, 时而似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真是千姿百态,变 幻多端。 这就是庐山有名的云海奇观。那云 雾似海洋一般无边无际,游人们在云雾中溶入化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啊!壮观的庐山云海!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着眼于雾,紧紧地围绕着雾的动态来观察,具体生动地描写出了庐山云海的壮观景象“只见云雾从山底悄俏地漫了上来,一朵朵如云似

25、絮,织成了一层簿薄的轻纱,遮住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山盖住了水,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云雾还在一层层地积聚着,超积越厚,汇成了一片云海,庐山成了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似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真是千姿百态,变幻多端。”作者观察了云海的形,色,静,动,描写的情趣横生。3、定点观察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是说: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它是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又各不相同。“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

26、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法,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语文课本中巴金观察大榕树的方法,就是运用了定点观察法,请看下面的文字: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10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 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戍缝隙。那翠 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

27、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后,又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多的绿叶”,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作者自始至终把观察的目光定点在大榕树上,对榕树的枝、叶、于的形状、颜色、位置进行细致观察。然后从外貌描写入手,浓墨重彩,逼真地表现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使用定点观察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始终把握好立足点。

28、立足点确定以后,要自始至终不再变动,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着意观察,不得随意蔓延,节外生枝。2要牢牢抓住描写景物的特征。具体观察的时候,要把握住重点,特别是对那些显示中心思想的景物特征,一定要精心观察,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够观察出景物独特的神采。3、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如事件变化的顺序,空间变化的顺序等等。4、要结合其他观察方法灵活使用。雨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屋里 显得特别闷热。忽然,天色暗了下来,刮起一阵狂风,要下雨了。我赶快关紧窗口。一会儿,粗大的雨点儿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吧吧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 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 对

29、面的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 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 线的珠子,渐渐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成了一条条小溪。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11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咚咕咚喝个痛快。我仿佛看见雨水流进地里,流进 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口,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 经过雨水的清洗,舒枝展叶, 绿得发亮,美丽极了。观察评点:本文的小作者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定点观察了雨的特点。观察雨大,按照由上到下的写作顺序,先总写“

30、雨越来越大”,然后具体地观察了天地间,屋顶上,房檐下,地面上的雨景,不仅看到了“雨大”,听到了雨“打在玻璃窗上吧吧直响”,而且想到了雨“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连成了一条线”。4、总分观察法“总分观察法”,是按照总体、局部、总体的顺序观察的。运用总分观察法,就是先观察景物的整体特点,然后在围绕中心分别观察局部的景物特点。“分”的观察是观察的重点,应该细致地观察。这里的“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景物的类别分,也可以按地点变化的顺序分,还可以按观察的方式(如正面观察、侧面观察)分等等。这种观察方法,可以是先总后分的观

31、察,也可以是先分后总的观察。运用“总分观察法”,应注意以下四点:1首先总的观察整体,捕捉事物的总体特征,体会初步的感受。2再从几个方面,或几个类别去观察,对整体感受进行充实,使这种感受具体化,用几个代表性的实例加以证实。3注意融进自己的感受、体会,把观察、体验结合起来,由物到情,物与情相结合。4最后再回到整体,把上面的观察、感受深入一步,提高认识,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黄山石人们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山,天下奇石数黄山。今年暑假,我们有幸欣赏到了黄山的奇石。黄山的石真美啊!在石头的表面上,有天然的图形和图案,有的奇峰迭起,有的石上生松,有的像花鸟,有的似奇兽,还有的如奇怪的文字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

32、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12黄山的石真奇啊!黄山不仅有众多妙趣横生的象形峰、象形石,还有许多神奇的石块那会放光的五色砂石,研成碎粒,散人火中,有声有光,如金在熔,五色散射,如佛顶圆光;那弹琴石 大小厚薄如古琴,轻轻敲击能发出悦耳的 乐声;那天都峰顶小池和莲花峰月池中的香砂石,在夜里放光,气味清香,仿佛莲花、桂花的香味。黄山的石真巧啊!黄山巧石众多,如星罗棋布,无峰不石,无石不奇,数不胜数,仅最著名的巧石就达 120 处。这些巧石的分布也有“艺术性”,有的在峰巅,有的在峰壁,有的在哑口,有的在幽谷;有的独立“ 展示 ”,有的集体“表演” ;有的上下或相向挑开,有的环形或半环形陈列真是天地

33、间最大的石雕展览馆。黄山巧石,巧在象形。有水果石:如玉屏峰侧的石榴石,仙桃峰上的仙桃石;有飞禽石:如桃花峰顶的老鹰石,莲蕊峰腰的“ 孔雀戏莲花”,老人峰上的“金鸡叫天门 ”,玉屏峰前的凤凰石,蒲团松侧的鹦鹉石,排云亭左前方的猫头石,光明 顶附近的鸽子石,鸡公峰前的“天鹅孵蛋”,白鹅岭下的“喜 鹊登梅” ;“神仙” 石就更多了:如“仙人观榜”、“达摩面壁”、“ 仙人下棋” 、“仙女弹琴”、 “仙人背包” 、“仙人飘海”、 “十八罗汉朝南海”等等更妙的是,许多巧石,从不同角度看,形象大不同,移步换形,妙趣横生。如从半山寺前仰观老人峰上的巧石是“ 金鸡叫天 门” ,而从 龙蟋坡上回头看,则成了“五老

34、上天都” ;莲蕊峰的峭壁上有巧石叫“蛐 蜒上壁” 。若从上端去看,就成了“姜大公 钓鱼” ,再上一点看去,又成了“ 仙人下轿”美丽的山出产美丽的石,美丽的石出在美丽的山。我爱奇巧的黄山石 ,更 爱美丽的新黄山!观察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观察方法,先总的观察黄山石的特点天下奇石数黄山。然后分别观察黄山石的美,奇,巧。在描写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文章写的妙趣横生,结尾抒情,首尾呼应,赞美黄山,表达了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5、四季观察法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13四季观察法是先总后分观察法一种。所谓四季观察法,就是

35、先总的观察一下景物之后,分别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观察各个季节里的景物的特点。运用这种观察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即观察什么景物,要目标专一。2、 可以与其他观察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如与联想观察法,静态观察法,动态观察法结合起来观察等等。3、 要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观察,不能少一个季节。4、 观察时要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尽量把自己感情融入观察的景物中,这样观察的景物才会情趣横生。家乡的鄱阳湖鄱阳湖,美丽的鄱阳湖,一年四季中不论她怎样变化,总是那样迷人。初春,鄱阳湖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远远望去,水边有一色的“护河堤”。走近一瞧,噢,那是一排垂柳。湖岸边是如茵的草地,还开着些不

36、知名的小 花, 红的、白的、黄的 就像绿毛毯上绣着五颜六色的小花,湖旁的青山倒映在水中,湖水变得绿盈盈的。盛夏,雨季来到的时候,鄱阳湖就开始涨大水了。如果这时您乘一叶小舟来到湖中心,放眼望去,只见天连着水,水连着天,白茫茫一片。回到岸上,可见水冲上浅滩,白浪滔天,犹如咆哮的狮子。水退了,渔民的孩子挎着篮子,背着竹篓,端着脸盆,光着脚丫,去赶海了。浅滩上的沟岔里有各种冲上来的鱼、虾、蟹。孩子们嬉笑着追逐,比着谁捉得多。喏,您瞧,前面的一个小孩猫着腰不停地拾着,不一会儿,脸盆就装满 了。他扯起嗓子叫: “我捉的最多!”直到夕阳染红了天边,大家才哼着歌满载而归。深秋,湖上常笼罩一片白雾。 这时正是收

37、获的季节,渔船往来如梭,大网小网在湖面上撒开。鱼的种类繁多,有青鱼、 鳊鱼, 还有著名的红眼银鱼呢!这种鱼浑身银白透明,你连它的五脏六腑都会看得一清二楚;它的眼睛犹如红宝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14冬天,湖里还有和被称为水中“活化石”的白鳍豚。鄱阳湖上黑压压的一片,那是过冬的候鸟群。鄱阳湖建立了侯鸟保 护区, 这里有白鹤,丹顶鹤 、黑颈鹤、大天鹅、鸿雁、白鹤、 绿头鸭等稀有水禽。令人称奇的是,面临绝种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白鹤,鄱阳湖竟占 95以上。啊!我爱家乡的鄱阳湖。观察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观察和描写了鄱阳湖的美丽景色。春天像一幅美丽

38、的风景画;夏天太连着水,水连着天;深秋湖上渔船如梭,是丰收的季节;冬天这里成了鸟儿的天堂。写出了鄱阳湖的美丽,令人神往。结尾的抒情之笔,表达了小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6、一天观察法观察一种景物的特点,有时候只要观察一天的变化就可以了。所以一天观察法,就是按一天的时间的顺序来观察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观察方法,就是把一天的时间分为早晨、中午、晚上、夜里几部分。然后按事件变化的顺序来观察景物的特点。运用这种观察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按一天的时间变化来观察。观察时可以从下半天到夜里,也可以从夜晚观察到早晨,还可以从早晨观察到夜里。时间顺序不能乱。2、 观察时可结合使用其他的观察方法。如联想观察

39、法,静态观察法,动态观察法等等。3、 要注意有详有略,抓住重点。4、 写文章的时候,要交待清楚事时间的变化。春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杜甫又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昨天午夜,“ 沙沙,沙沙”声在我耳边回荡,什么在响动呢?我不禁莫名其妙,好奇地穿上衣服,走到院中,只觉几滴水滴在我的脸上。呀,下雨了!该是今年的第一场春雨“沙沙、沙沙”声使我展 转难眠,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漆黑的夜,而是大地一片 绿的景象。早晨,我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一串地掉在雨水汇成的水洼上面。一会儿,雨又大了,雨点儿像一根根细细的绣花针,撒在每个角落里。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

40、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15搂大厦、树木房屋、天边的山岭,都被春雨洗刷得一 尘不染,杨枝上发出的芽儿被洗得像翡翠一般。院里的小草,经春雨滋润变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此时,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网,挂在我眼前。世间万物得到滋润,今年肯定是一个丰收年。我望着这喜人的景象沉思:春雨啊,你是多么高尚!本来你是一片洁白无暇的云朵:漫游蔚蓝色的天空,领略大自然的壮丽风光, 为了让无数生命及时得到水份,你 们手挽手,从天空掉下来,终于出现在沉睡一冬的土地上,人们都明白 这是你的身躯。毫不自私, 时刻为别人想着。这就是你的风格,春雨的品质。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滴滴小小的雨点投入大地的怀抱观察写法评

41、点:本文的小作者按照夜晚早晨的时间变化的顺序,观察了一天内的春雨的特点,听春雨声、看春雨形、赞春雨色、变春雨的顺序,有趣地描写了春雨到来前后的美妙景色。写雨形,描雨色,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的内容充满了情趣。小森林我的屋背后就是一大片森林。在我的印象中,小山中的森林是幽深、宁静的。早晨,微风轻轻拂过森林,树木们就合奏起美妙的晨曲。那声音伴着林 间瞅瞅的鸟呜、袅袅升起的炊烟、蒙蒙的薄雾 和天边灿烂的朝霞,构成了一幅奇异的图画。 这个时候,我就会飞快地跑向森林。中午,阳光透过叶缝,撒在铺满落叶的潮湿的土地上,斑斑 驳驳的,像铺了一地五彩的玛瑙。一阵风吹过,那光点又像闪动的碎银

42、,漂亮极了。晚上,森林隐没在溶溶的夜色里,非常宁静,只是偶尔一阵风吹来,才会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时如果你侧耳倾听,就会听见老树爷爷、老 树奶奶在轻悄悄地给他们的小孙子讲故事,那声音很细、很匀,像下了一场春雨。风停了,森林里也静了。只有那小虫还在吱、吱地叫,天上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16星星还一闪一闪的。忽然,天上一黑,星星没了,森林沉睡在一片神秘的夜色里,我也在这森林神秘宁静的怀中入睡了。于是,我又做了一串串新奇的梦我总梦见自己和伙伴们在森林里玩耍、嬉戏。我 总梦见自己变成了林间一棵小树,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观察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抓住了森林幽深、宁静的美

43、这个特点,精心地观察和描摹了早晨、中午和晚上的美丽景色。读者犹如来到了大森林,领略到了它那幽深、宁静的美。7、一会儿观察法有的景物变化很快,一瞬间就没有了,比如一阵风,一阵雨,一场冰雹等等。一会儿观察法,又可称为瞬间观察法,专门对付这些瞬间的景物。一篇题为夏天的雨的文章这样写道:“忽然,一道紫色的强光就像长蛇似的划破长空,从这边亮到那边,只见树木。庄稼在暴风雨中挣扎、摇曳;豆大的雨珠霹雳叭啦地从半空中砸下来,落在灰色的水流中, 溅起朵朵水花。然后就是一串由远而近的闷雷。”这里“挣扎、摇曳”的树木、庄稼,“豆大的雨珠”,“灰色的水流”,“朵朵水花”,也就是在紫色的闪电强光一划而过的一瞬间中观察到

44、的。一会儿观察法观察的基本要领是:1要特别注意发现良机,否则,以后不一定有机会看到。要着力把握瞬息变化的总特征,总的发展趋势,以及一反常态之处,使观察既全面又有差异。2许多变化虽然具有突变的特点,但都是从一点一点的小变化变开始的,所以要注意观察事物变化前的先兆,以免一旦发生变化,措手不及。3注意感官配合,把眼、耳、鼻、舌、身一齐调动,相互协调,一齐动作,确保收到较好的观察效果。千万不要忽视急剧变化那一瞬间周围事物的景象和反应,如形状、姿态、色彩、声响和气味等。4.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可把时间分解为几个过程来观察。如观察一场暴风雨,可分为雨前,雨中,雨后三部分来观察。冰 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

45、校 四年级作文讲义(二) 陈 武17下午放学后,我和姐姐坐在屋子里写作业。突然,天暗了下来,乌云笼罩,风呼呼地刮着,院子里的樱桃树、李子树在狂风中猛烈地摇动着。大道上烟尘四起,望不 见人。在田里干活的人们,拿起锄头纷纷望家里跑。就连小鸡小鸭也躲进窝里不再出来, 鸟儿也飞回巢里了。不一会儿,响起一阵雷声。紧接着,豆大的雨点 噼里 啪啦从天而降。突然, “叭” 的一声,就好像是小石子打在玻璃上。我往外面一看,大声嚷起来:“ 姐姐!这是什么东西?”姐姐一边看一边说:“这是雹子。”接着,两个,三个越来越多。这些雹子小的像豆粒那么大,大的像鸡蛋黄,圆圆的,像一颗颗珍珠从天上落下来,又像一群 调皮的孩子,

46、在大道上、院子里翻 滚着,蹦跳着。它们落到地上,立刻把地面砸成个小坑;落在水里,就溅起一朵朵水花;落到地膜上,就把地膜砸了个小洞。不管 农民伯伯怎么说,它 们也不听,而且砸得更欢了。一会儿,地上 铺了薄薄的一层,就好像雪白的大小不同的玻璃球。过了好一会儿,渐渐地,云散了,风住了,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地上留下一个个雹子砸的坑。再看那些调皮的雹子,它 们已经 无影无踪了。观察写法评点:下冰雹是一会儿发生的事情。如果不会观察,是很难观察具体的。本文的小作者按照下冰雹之前、之时、之后的顺序,详细地观察了一场冰雹的情景。这篇习作写得十分精彩。开篇写下冰雹之前,渲然气氛,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接着,雹子下来了,一声“姐姐”,表现了小作者惊奇的心理,顺势全力观察和描写从天而降的雹子。小作者发挥想象,描写细致具体,再现了当时的,给人一种真切的感觉。人格化描述,使文章充满了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